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整、浆、穿] 烘燥方法对浆纱质量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9 09: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对流烘燥法 
# M8 j% }- T, f( v6 h对流烘燥法的烘燥装置(烘房)中绕纱长度大,由于长片段的纱线行进时缺乏有力的握持控制,于是纱线伸长较大、片纱伸长也不够均匀。当纱线排列密度较大时,因热风的吹动纱线会黏成柳条状,以致浆纱分绞困难,分绞后浆膜撕裂,毛羽增多,影响浆纱质量。& _7 ]7 ~3 O' M% S0 D! W/ Z, V
但是,对流烘燥法纱线与烘房导纱件表面接触很少,特别是湿浆纱经分绞、分层后烘燥时,纱线相互分离,浆液很少粘贴导纱件表面,对于保护浆膜,减少毛羽十分有利。为此,对流烘燥法常被用作湿浆纱的预烘(特别是长丝和变形纱上浆),预烘到浆膜初步形成即止。在浆膜初步形成之前的等速烘燥阶段中,水的汽化速度快,对流烘燥的烘燥速度并不低,这是对流烘燥法常被用作预烘的另一原因。% Q1 H; e# G8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09: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5 p& M/ @, s% |: v5 R2.热传导烘燥法 
( {3 ]0 q/ D7 ]4 H热传导烘燥法中,纱线紧贴主动回转的烘筒前进,使纱线受到良好的握持控制,并且纱线行进中排列整齐有序。因此,热传导烘燥法对纱线伸长控制十分有利,纱线的伸长率小,仅为对流烘燥法的60%左右,并且片纱伸长均匀,伸长率易于调整。4 v6 P% c: P& @9 t# r+ ~5 r
热传导烘燥法浆膜容易粘贴烘筒,破坏浆膜的完整性,对最先接触湿浆纱的几只烘筒要进行防粘处理。另外,烘筒上相邻纱线之间有粘连现象,特别是纱线排列密度较大时粘连严重,引起浆纱毛羽增加。由于热传导烘燥法对湿浆纱进行烘燥时会产生上述弊端,目前部分) Z, R3 ?2 C  h* [1 t
纱线上浆时采用对流和热传导相结合的烘燥装置,即热风烘筒联合式烘燥装置。该装置先以对流方式使纱线初步形成良好的浆膜,然后再用热传导方法强化烘干,并使纱线经过熨烫,毛羽贴伏。
& l8 Z6 b, s* k( G; \+ r'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7:3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