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冬梅 于 2015-7-19 17:23 编辑
. o. j4 B' S8 x7 [4 V9 `1 l+ l
( X# L$ r- V7 c. X% ` (2)捻长丝(如锦纶、涤纶无捻长丝)的捻度极小(0.1~0.2捻/m左右),纤维之间集束性很差,而且一般用于高经密织物的织造,为此上浆时要特别加强纤维的集束性,避免长丝的相互粘连。通常,无捻长丝的上浆加工采取整浆联合的工艺路线,如图所示,这是一种两阶段的加工系统。
. ?% A' I/ Y9 m整浆联合的加工工艺路线 : H$ ]/ u8 ]9 ?. w2 y! L6 z2 ^5 V
1、2—整浆联合机的筒子架及浆纱部分 3、4—并轴机的轴架及车头卷绕
$ t- t I0 o: b0 _1 z F6 X+ Q在整浆联合机上,各根长丝之间保持很大的间距(1.5mm左右),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进行上浆。长丝出浆槽后,经过一至两个热风烘房的分层预烘,在浆膜基本形成之后再由烘筒进一步烘干。因此,经丝的圆度和浆膜完整性很好,其织造性能大大提高。如津: N: { J0 p, N' C% L7 u
田驹KSH系列高速长丝浆纱机,长丝上浆后先在两个热风烘箱中以无接触方式预烘,再经五个烘筒烘燥,从而可使丝的表面保持光滑和丝本来的圆形截面。为实现“单丝”上浆,降低浆槽内经丝的覆盖系数,整浆联合机所卷绕的浆轴上经丝根数设计成很少(800~1200根),因此还需在并轴机上将几只浆轴并合成一只浆轴。该工艺路线的缺点是生产效率稍低,各浆轴的经丝之间受热过程和卷绕张力不匀有可能造成织物“条影”疵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