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布很多地区。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
3 V& b* A3 {0 ~4 Z( E* X! n8 e+ A1 l, f
苏绣产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苏州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南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苏绣就是在这古朴幽雅、秀美的人间天堂孕育、发展起来的。
0 Z- Q8 Q" U5 x: @* O4 e 据考证,苏绣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春秋时期开始就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南方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到了宋期,由于苏州的载桑养蚕业的蓬勃发展而成为丝绸之乡,城乡手工作坊林立,机房鳞次栉比,夫络妻织,刺绣得到空前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各种绣品也逐渐从日常用品发展为观赏品。在元、明、清时期,苏绣都有不少创新与发展,在观赏品中,大多以名人书画为绣稿,把国画与刺绣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题材极为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等。
; c/ h' _; J( _/ D, \1 I* ? s 在构图技巧上讲究平衡对称,花纹图案繁多,层次分明叠峦,画面栩栩如生,既有仙鹤、凤凰、野兔、金鱼、双鲤、小猫、鹭鸶、白孔雀、喜鹊、麒麟等表示吉祥的动物,也有玉兰、牡丹、海棠、幽兰、灵芝、桂枝、百合、梅花、松柏、竹叶等名贵植物,还有人物历史故事画像,把苏绣的技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人们常用“惠女春风手,百花指端吐,菩萨观花中,自然结真果”的妙句来颂扬明代苏州吴县绣女薛素素的画绣。此时的苏绣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细、雅、洁”风格。清朝的苏绣在技艺上针法之多,运用广泛,可以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中国绣坛的盟主,而当时的双面绣已达到相当娴熟的程度,成为刺绣技艺中独树一帜的精品。( o: v) X }( H( M
- T9 B+ f$ C" t% ]1 s6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