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综合] 纺织材料拉伸变形曲线和有关指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2 21: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纺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应力和变形同时发展,发展过程的曲线图叫“拉伸图”。当横坐标为伸长率ε(%),纵坐标为拉伸应力(σ、p0或L)时,拉伸曲线称为应力应变曲线。典型曲线如下图所示,断裂点(breakingpoint)a对应的拉伸应力σ就是断裂应力,对应的伸长率ε就是断裂伸长率。! ]0 F, S' F' ?6 V0 i7 `
拉伸应力曲线伸长率曲线图.jpg
图1  拉伸应力曲线伸长率曲线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21: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纺织检测 于 2015-8-22 21:16 编辑
$ ]( O$ x- V$ x; b
4 E9 G8 X/ D  [; j2 _  }不同材料的拉伸变形曲线形状不同,如下图所示,基本上分为三类。
( y. I2 {2 c6 Z  P5 y( T5 G7 F(1)高强低伸型:如麻、棉纤维表现出脆性特征。
0 l+ j8 F4 |/ k% ^6 P& C(2)高强高伸型:如锦纶、涤纶表现出延展性特征。
1 g0 ^% T/ p( j4 k, X(3)低强高伸型:如羊毛纤维表现出弹性特征。; d3 w% p7 g; R) k! E
当然上述分类并不很严格,化学纤维的加工工艺、加工条件不同,它的拉伸变形曲线也会不同,如涤纶短纤维可以有高强低伸(棉型)、低强高伸(毛型)等。% q$ n+ p) p/ D! s
不同纤维应力应变曲线图.jpg
图2   不同纤维应力应变曲线图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21: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拉伸变形曲线有关指标如下。8 a( z" T3 R; G. o# e
1.初始模量 
" s6 W6 J# ?, L' T' [6 y3 X拉伸应力曲线伸长率曲线图1中Ob线段斜率较大,斜率即拉伸模量E。
5 `5 Q+ v9 N2 O7 R. Q, pE=dσ/dε
  l& o4 Z3 C. y) @0 S8 N因此,在曲线Ob段接近O点附近,模量较高,即为初始模量,它代表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在受拉伸力很小时抵抗变形的能力。初始模量的简便求法是:伸长率为1%时的纤维应力的100倍,即为初始模量,单位为cN/tex或cN/dtex,一般用E表示。它的大小与纤维材料的分子结构及聚集状态有关,如苎麻纤维E0为176~220cN/dtex,棉纤维E为60~82cN/dtex,绵羊毛纤维E为8.5~22cN/dtex,这是由于麻纤维聚合度高(约为3万);而棉纤维聚合度略低(1~1.5万),分子链伸展并且氧六环刚硬;毛纤维分子链柔软,且有α螺旋,聚合度也低(100~300),毛织物的手感较柔软,与纺织制品的手感、悬垂、起拱性能等关系密切。
' o5 J: W- v, v( H) b!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21: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2.屈服应力和应变 , x+ A  ]5 ]- f$ c8 C1 @
图1中曲线上的b点为屈服点(yieldpoint),这一点对应的拉伸应力为屈服应力(σ),对应的伸长率就是屈服应变(ε)。屈服点是在拉伸变形曲线上,由斜率较大转向斜率较小时的转折点,或者说纺织材料经过弹性变形区后进入到黏弹性区域(在此区域变形迅速增加),从弹性变形到黏弹性变形的转折点。) ]( j# e" \3 i# f; _
纤维材料的屈服点不明显,往往表现为一区段,由作图法定出,常见有三种方法。3 f7 O8 U4 M! f$ Z* ?" P% H
(1)角平分线法:如图3所示,拉伸曲线在屈服点前后二个区域的切线交于一点,过这点作两切线的角平分线,交拉伸曲线于Y,则Y为屈服点。( K6 [( D& o( h7 k- V' ?0 ^& }
纤维屈服点的确定.jpg
图3 纤维屈服点的确定
. u! C% U6 \  g9 s
(2)考泊兰(Coplan)法:按上述方法,过两切线交点,作平行于应变轴的直线,交拉伸曲线于Y,则Y为屈服点。* C$ B! U& n6 {* q" D  A
(3)梅列狄斯(Meredith)法:如图3所示,从原点到拉伸曲线断裂点连一直线,作与此直线平行线切于曲线,以此切点Y 为屈服点。# |) j( O! H4 Q: O- @
过屈服点后,纺织材料伸长率明显增加,其中不可回复的伸长量和回复缓慢的伸长量占较大的比例,因此,在其他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屈服点高的纤维不易产生塑性变形,织成的织物尺寸稳定性较好。
) i( z- C2 q: T# C. y4 Z2 `- `9 r有些纤维(如锦纶)在拉伸过程中会出现第二个屈服点,如图2中锦纶的二次屈服点,为了考核这一性能,引入强伸余效(强力余效和伸长余效的总称)的指标,强伸余效是拉伸断裂强伸值与第二个屈服点强伸值之差对拉伸断裂强伸值的百分数。
5 j4 x# U% T7 A1 o( ^5 w4 u强力余效=[(σ-σ)/σ]×100 0 a, p5 Z7 b4 ]  [8 O+ w0 _
伸长余效=[(ε-ε)/ε]×100 ( s2 \8 z6 Z5 ^
式中:σ———拉伸断裂强度;
/ C: D! ]& C% ]; W( Fε———拉伸断裂伸长率,%;
& m+ h2 b1 I& H  Q% k! u! qσ———第二个屈服点强度;
' i7 B0 i: C. B$ C* y1 m' ^5 z' ^ε———第二个屈服点伸长率,%。( l+ g/ W8 r2 x% M9 P: p4 M* C
第二个屈服点强伸余效与服用性能密切相关,强伸余效愈高,服用性能愈好。如某些化学纤维中低强高伸型的强伸余效较高,服用性能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21: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Q) V' c1 t& f1 s, j1 S" ^
3.断脱强度和断脱伸长率 0 j8 R! a4 H( }0 t4 C5 G) P: Z
材料拉伸中,一部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达到最大力点(图1中a)之后,并未直接断脱,而缓慢下降一段之后应力才急剧下降并断脱,因此在断裂点a之外,还有一个断脱点d(rupturepoint)。这点的强度称为断脱强度(rupturetenacity),其伸长率称断脱伸长率(ruptureelongation)。
- H4 M" {8 ^9 V4 T2 i9 r( s" T( k: u- _0 n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21: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 Z# m8 G" ?9 B+ e7 F) T- Y8 i
4.断裂功(breakingwork)和断裂比功 ! \" a# q: v" I/ F6 O
在直接测定中,所得的拉伸曲线如图4所示。曲线Oa下的面积就是拉断纤维、纱线或织物过程中外力对它作的功,也就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坏具有的能量即“拉伸断裂功”。因此,有时将拉伸图称为示功图。: `. o0 L+ i* s; v$ W$ E$ v
直接记录的拉伸图.jpg
直接记录的拉伸图

( v  F: [/ X& p8 @8 ?W =∫la0pdl 2 f5 L  Y+ m7 Y2 i. a# p4 a
式中:W———拉伸断裂功,10-5J(或cN·mm)。7 x0 v( C9 U0 U  l% i
图4中,曲线Oa下的面积占矩形Opaala的面积的比例为η,称为充满系数,断裂功的计算式如下。. ~! ?" i1 o. K3 J+ d. O6 t. W
W=palaη % |/ M& m) A7 H/ C8 {$ E) {6 a; j9 o
式中:pa———拉伸断裂强力,cN;# Q: `/ \+ @) t8 f
la———断裂伸长量,mm;& @2 w; k) _; l* A+ n+ H: Q
η———充满系数。
. Y8 @" e/ b* T2 k纤维或纱线的粗细不同时,拉伸断裂功不能反映材料的相对强弱,故为比较起见,要取它的相对值,即折合成单位体积(mm3)时拉断纤维或纱线所需作的功(即折合成同样截面积、同样试样长度时的断裂功),称为拉伸断裂比功。
4 M( d9 b/ L4 r( FWd= W/(S·L0), |" V  R; o, p
式中:Wd———拉伸断裂比功,10-5J/mm3;. M: Z( M4 H8 O* J! x5 c' J
S———试样实际截面积,mm2;8 X/ K; d# H# L8 U: E$ g
L0———试样拉伸时的名义隔距长度,mm。
! j# L$ x5 V3 t当断裂点之后有断脱点时,也有断脱功和断脱比功。1 v8 I+ v4 g0 ~1 m1 v* p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10-15 07:20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