缎纹变化组织多数采用增加经(或纬)组织点、变化组织点飞数或延长组织点的方法。通常经面缎纹采用经向飞数,纬面缎纹采用纬向飞数。
, \7 L* D. N# L- V- R3 o% K1.加强缎纹
' Y8 I% C _. Q- u, j0 d加强缎纹是以原组织的缎纹组织为基础,在单个经(或纬)组织点四周添加单个或多个经(或纬)组织点而形成的。8 C) E, ^# h7 c7 {, ?
图(a)、图(b)均为八枚五飞的纬面加强缎纹,图(a)为在原来单个组织点的右侧添加一个组织点而成,图(b)为在原来单个经组织点的左上方添加一个组织点而成。这种形式的加强缎纹,一般用于刮绒织物,因增加经组织点后,再经过刮绒,可防止纬纱的移动,同时亦能增强织物牢度。图(a)的组织图和穿综图两侧为该组织的布边组织图和穿综图。+ S6 k5 c2 k1 |3 ~# w; z# Q
图(c)为十一枚七飞的纬面加强缎纹,是在原来单个经组织点的右上方添加三个组织点而成。采用此图织制时,若配以较大的经密,就可以获得正面呈斜纹而反面呈经面缎纹的外观,故称作缎背华达呢(satinbackgabardine)。这种组织常在精纺毛织物中采用。
$ S6 r1 N1 ^ y图(d)为八枚三飞纬面加强缎纹,是在原来单独组织点的右上方添加三个组织点得到的。此类加强缎纹能使织物表面呈现经向或纬向的小型花纹,外观犹如花岗岩之花纹,故又将此类组织称作花岗石组织。因该组织表面呈斜方块状,兼有方平和斜纹的双重特征,故又称作斜纹色子贡。此组织一般用于毛织物的精纺面料。
5 u. O+ s5 F. V9 U$ C图(e)为十枚七飞纬面加强缎纹,是在原来单独经组织点周围各添加一个经组织点,使其纵向经浮长和横向正、反面纬浮长均等于3,呈十字形状。由于该类组织的织物手感柔软,外观呈海绵状,故称其为海绵组织。在织制海绵组织的织物时,若采用较小捻度的粗特纱时,织物吸水性好,常用作衣料、毛巾织物等。+ p3 q. X' B) x4 w% Y$ f/ `' y/ _
加强缎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