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组织与织物] 织物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7 21: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完整的纺织产品设计应该包含如下内容。5 k& [$ M& [* k" I5 N, Y( X& S
一、确定织物的用途与对象- b. {; {; ?8 t6 {+ u
织物用途与使用对象不同,织物的风格全然不同。织物用途可分为服装用、装饰用及产业用三大类。使用对象一般可按男女老幼、城市乡村、民族地域、文化层次、地理环境、内销外销来划分等。' @+ x4 r1 M; U! K& T6 M+ r- q" h- |- m
二、构思织物的风格与性能
' v/ i- w& y; P7 }3 K从风格上讲,有棉型感、毛型感、丝绸型感、麻型感等;从性能方面讲,有织物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耐磨性、悬垂性、抗起毛起球性、折皱弹性、透气性、保暖性等。' D  S2 H8 f( s0 l! S$ D1 z7 P7 D; ?
三、织物的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 u+ q; L2 b$ @1 v1.原料设计 
3 Q; ^7 p0 w: Y- D6 F' M5 f纤维材料与纺织产品的风格性能、审美特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原料的可纺性能决定了纱线的结构,是构成产品风格性能的基础。同时,原料决定了成本价格,纺织品的经济性主要包括纤维材料的成本和加工费用,而两者相比,纤维材料的成本是
3 d4 ]+ m& M. p: e( Y$ I' ~; \主要因素,约占整个纺织成本的70%以上,纺织材料的选择和优化可以直接降低产品成本。用于生产纺织产品的原料种类繁多,按照来源主要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进入21世纪,纺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迅猛发展,新型纤维不断出现,传统纤维性能不断改进,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天然纤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棉、毛、丝、麻,特种动物纤维、新型纤维的研发以“绿色、环保、低碳、功能”为主要目的,对改造传统纺织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经研发了彩色棉纤维、有机棉纤维、菠萝叶纤维、棕叶纤维、竹原纤维、香蕉树韧皮纤维、棉秆韧皮纤维、椰子纤维等植物纤维;彩色羊毛、有机羊毛、拉细羊毛、彩色蚕丝等改性动物纤维;新型人造纤维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regeneratedfiber;cellulosefiber)如莫代尔纤维、天丝纤维、丽赛纤维、圣麻纤维、黏胶基甲壳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regeneratedproteinfi?ber)如聚乳酸(PLA)、大豆蛋白纤维、牛奶蛋白纤维、花生纤维、蚕蛹蛋白纤维、羊毛角蛋白纤维、蜘蛛丝纤维等。新型合成纤维主要有高弹性纤维(Lycra纤维、XLA纤维)、微弹性纤维(So?rona?PTT纤维、PDT纤维)、吸湿排汗纤维(Coolmax?、Coolplus?)、阻燃纤维、导电纤维、高仿棉纤维、凉爽纤维、竹炭纤维、咖啡碳纤维、椰炭纤维、循环再生纤维、Outlast?空调纤维、无染纤维、易染纤维、保暖纤维、舒感纤维、防透视纤维、轻质化纤维、安全防护纤维等功能性纤维引领纺织品设计和消费潮流,保证了化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i. U& v* J, n7 Z( d9 f" ^在产品设计时,选择原料应根据产品的用途、风格要求、性能特点、使用对象等合理选择纤维原料及其混纺比,要使原料的配比达到最佳性价比,就要采用多种原料、多档细度和长度的加权配比方法。
/ F2 ^* S3 v( H5 n& X4 u.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21: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 l: j0 [) a2 s  J* [0 _2 u3 }7 x  Q& o
2.纱线设计
: ]* d+ ]8 e& x  E& |(1)纱线的线密度:纱线线密度的确定是织物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线密度大小对织物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根据织物的用途和特点加以选择。
* e) _& E1 P1 S* |; {在织物设计中,经纬纱线密度的配置一般有三种形式,即Ttj=Ttw,Ttj>Ttw,Ttj<Ttw。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Ttj=Ttw和Ttj<Ttw两种形式,这是因为这种配置对生产管理比较有利,织机的效率比较高。在某些情况下,为体现织物外观的特殊效应,也有采用Ttj>Ttw的,但其差异不宜过大。
2 }- Y5 }; p: B* a  H(2)纱线的捻度:纱线的捻度与织物外观、坚牢度都有关系。设计时,应根据织物的特点,对纱线的捻度提出一定的要求。在临界捻度范围内,适当增加纱线捻度,能提高织物的强力,但捻度过大,织物手感变硬,光泽较弱,捻度较小的织物手感柔软,光泽较佳。设计时,要根据经纬纱的不同及纤维长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捻系数,一般是经纱捻度略高于纬纱,薄型织物捻度大于松软织物,线密度低的纱线捻度大于线密度高的纱线,纤维长度短的纱线捻度大于纤维长度长的纱线。
  C$ ~! K( _% `( c当织物用股线织制时,线与纱的捻度配合对织物强力、耐磨性、光泽、手感均有一定影响。
! f; A6 ]' E1 x0 t- K( x) n当股线与单纱的捻系数比值为槡2时,股线强力最高;当股线与单纱的捻系数比值为1时,则表面纤维平行于股线轴心线,纱线光泽好,且纱线的结构较紧密。由于在并捻过程中其单纱已除去了部分杂质,表面毛茸减少,所以线织物的耐磨性、手感和光泽均优于纱织物。
* ]5 d# j/ h+ u1 v9 s0 ](3)纱线的捻向配合:纱线的捻向分为S捻(右捻)和Z捻(左捻)两种,织物中经纬纱捻向的配合对织物的手感、厚度、表面纹路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通常经纬纱捻向的配合有四种形式,即Z捻经纱与Z捻纬纱、S捻经纱与S捻纬纱的同捻向配合,Z捻经纱与S捻纬纱、S捻经纱与Z捻纬纱的不同捻向配合。: ^" A. I% r" i  P$ b
当采用不同捻向的经纬纱进行交织时,如下图(a)所示,其经纬交织点在接触处纤维相互交叉,因此,经纬纱间缠合性差,容易滑移,这种捻向配合的织物,其组织点因屈曲大而突出,纹路清晰,手感较松厚而柔软,其厚度比经纬纱同捻向的织物要厚,且在印染过程中吸色较好,染色均匀。但当织物下机后,张力减小,由于纱线有退捻的趋势,所以有卷边现象,对稀薄织物来说,这种情况较为显著。当经纬纱捻向相同时,如图(b)所示,织物的手感、染色效果等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纱线表面纤维的排列状况,会影响纱线的反光性能,在组织设计时,只有懂得了纱线的反光性能,才能与组织合理配合,以获得织纹清晰、条格隐现或织物表面光滑平整的效果。
& X' Y. F. S* g2 U
经纬纱捻向配合.jpg
经纬纱捻向配合
(4)新型纱线的运用:在面料设计中,复合纱线设计形式,如多股纱、长短丝交并、双组分纱线、空气变形纱,各种原料的包芯、包覆、包缠纱等新型复合纱线赋予面料全新的性能及特殊的风格。例如,采用有光化纤、金属纤维等与其他纤维混纺或交织而成的光泽纱线使得纱线具有时尚化、功能性、个性化的特点。在绉织物设计中,强捻纱的应用是重要的设计方法。同时强捻纱线还应用于改善服装面料的悬垂性、穿着透气性及舒适性的要求。除使用普通结构的单纱、股线外,变化纱线结构可使织物表面形成各种风格效果。利用纺纱技术的创新可以赋予面料各种风格和性能特征,表现为:以高效、低成本为特点的新型纺纱技术,如转杯纺纱、喷气纺纱与喷气涡流纺纱等;以提高成纱质量、增强纱线强力、降低纱线毛羽为目的,如紧密纺纱、缆型纺纱等;以改善织物风格和功能为目的,如包芯纺、赛络纺(Sirospun)、赛络菲尔纺(Sirofil)等;以丰富织物花型色彩为目的,进行色彩、形
% \: K" h8 f/ ?3 M9 x' W) S* t. O状各异的花式纺纱新技术,如竹节纱、圈圈纱、段染纱、彩点纱、结子纱、波形纱、雪尼尔纱、羽毛纱等;以提高织物柔软度、改善手感为目的,如无捻纱、低捻纱、空气变形纱等;以提高天然短纤维纺低特(高支)纱为目的的半精纺技术,解决了单纯用毛纺设备或者棉纺机械而不能生产的纺纱问题,特别适应了人们对低特(高支)轻薄的天然纤维产品、特种动物纤维山羊绒、兔毛等产品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21: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落九天 于 2015-9-17 21:57 编辑
6 M9 g9 Y2 m# V4 i; z" d
- Z6 S$ }6 S0 U- m6 C) }9 z3.织物组织的设计与选用 
2 Y' O5 z/ @1 i) o" v" o7 A' l织物组织是影响织物品种的重要因素。织物组织的选择要根据织物的用途及所要体现的织物的外观风格来决定,同时也要考虑与传统织物的延续与变化。; s: v8 @& T  ^; M& h' x) O* v
所选用的组织可以是前述各章中学习过的各种组织,也可以是在各种组织基础上加以组合和变化。织物组织的变化可影响到织物的外观,如纵条纹组织,当使用破斜纹组织构成时,会产生一种外观效果;当使用两种不同组织并列时,会产生另一种外观效果。而某些小提花织物品种的变化主要是由地部组织的变化得到的。再如大提花产品中,不但地组织的变化会引起品种的变化,花纹组织的变化也会引起品种的变化。% ~/ u; q1 B! M7 c4 r
4.织物的密度设计 
- N) l8 `! B1 k) C织物经纬密度的大小和经纬密度之间的相对关系是影响织物结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织物的风格和力学性能。显然,经纬密度大,织物就显得紧密、厚实、硬挺、耐磨、坚牢;经纬密度小,则织物稀薄、松软、通透性好。而经密与纬密之间的比值,对织物性能影响也很大,一般来说,织物中密度大的一方纱线屈曲程度大,织物表面即显现该纱线的效应。此外,经纬密度的比值不同,则织物风格也不同,如平布与府绸,斜纹布、哔叽、华达呢与卡其都具有不同的外观风格。$ r5 f/ ^+ \( j3 q
确定织物密度与紧度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8 S! ]$ n4 y7 b4 A& C" T
(1)理论计算法- }1 S- e8 u6 v7 e0 f" b, |! _
① 几何结构理论法:在产品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织物的几何结构估算出织物的近似密度。当新织物与原织物的原料相同、纱线线密度相同以及手感、身骨相仿,仅改变织物的组织时,可以根据原织物的密度来计算新织物的密度。
2 L# \$ j& ]6 ]. n②紧度法:一般情况下,织物一个方向达到最大紧度(密度)时,另一个方向往往小于最大紧度(密度)。由于纱线是弹性可压缩性物体,为此,不少织物其紧密方向的纱线可超过计算的最大密度值。
9 r% s- c) T% W2 d. m4 ]采用紧度法计算织物的经密和纬密,是利用在求得紧密织物的最大密度后,再分别乘以设计所要求的经向紧密率Kj和纬向紧密率Kw,即得到设计织物的经密和纬密。
$ m& A+ r5 g. e9 m紧密率的含义是指实际织物的紧度E实与和该组织结构相同时相对的紧密织物的紧度E紧的比值,即K=E实×100%/E紧。在几何结构的讨论中所研究的紧密织物是经纬纱排列可能达到的最大紧密情况,但在实际织物中,一般是达不到如此紧密程度的,规则组织紧密织物的紧度值见下表。
$ `! p  f+ U" n  v$ t6 n+ C6 O% L. K/ z! U8 `
规则组织紧密织物紧度和各结构相的hj/hw 值(dj=dw =d)

" u6 Q" @. c- I" Z; c, G1 h  E% M$ b0 s! O  q$ V

: `% S5 A7 w% M( U. k/ B
  
组织

6 ~' A# ?; S, O: H

) E  U9 S* |; {6 l6 L' r/ o0 j
紧度(%)

7 L: ^: z( J: i: |/ S! l
1 H. G; F3 E) p' X
结构相

" ?( D* P$ N. w8 A7 z- X
+ [, U6 W( u  m2 ~
hj/hw
/ \$ w# y2 u3 E

  I; V: i/ d' A  R+ ?
hj
& W1 o, `8 K5 C* `- ]& Z
( t1 L& D% x  N: u7 e
hw
8 n0 y9 s: Y  s# n
9 K+ E' J! z2 `' m$ s* g7 m8 H
平纹
- a3 z' u# F, ^3 M  B
; N& F, l' C9 X
三枚斜纹
3 H* m) c) |: j1 A5 a

& U- a! h: [% d1 S1 v
四枚斜纹
6 q  \6 }2 G7 a& G* `7 e
8 ^9 |) `+ {' t+ b' |( b) P( D
五枚缎纹
+ A8 M5 F, M  p% V1 F. Z2 p- u

+ z: I& n1 o/ k# o1 q0 a) l
E′j
; Z0 w% z2 l" c: s: U

" r- m% N+ \1 e* C
E′w

: u( R) s$ u7 Z9 J" g* i3 I8 Z

7 M  t6 y. U  r! C1 w9 A
E′j

% Q3 o  J" z! T' N* k4 P5 S, `

' ^& e% |. C/ _' Z7 m0 ^: z
E′w
- Y' L1 j0 v4 Y5 |! r  S% H
7 u: C' t- w6 U- u- i7 b. D
E′j

) y% U- E' A" \/ @5 i' m
& n' z+ G$ i6 R( ?- g9 P: H  I
E′w

8 p& z8 b3 S8 m: \5 ~

  Z) _4 q1 Z  e2 h2 `: F9 w3 I
E′j

$ d, x5 Z. D. k! O2 A/ w8 A+ Z

/ T2 ^6 r4 X8 f8 h$ g4 D$ `
E′W
! A  o, g5 q  s+ h

0 a8 l8 j2 c! Y

! \# X7 I3 c, C
# n5 p+ f8 d9 T

& L1 }$ F% f8 g  _7 U, v0 Q
4 g4 I  @, Y  d

! _( Z) z5 E" U

6 P' i/ u7 Q+ g7 L- a
2d

6 D1 y  J. R, W0 @
6 ~% b% q* _5 t. s
50.0

9 [9 m- i8 W  u  p

5 g, ]; y' a( z5 }- a; @
(∞)100

. d! j( U, k3 T( }$ [# g) N

2 I5 [* S" p, H! g
60.0
) p9 d9 W' P* \3 E

: U" I" t: N- ?& ~& P+ i+ G+ b8 ?
(300)100
* x- J8 n5 T% Z6 W  v( [: n, _& u
1 i2 x/ D1 c( X8 V1 X$ m
66.7

! _& g0 W  Q- t5 T

+ U+ b+ E$ N+ [3 [
(200)100
$ q2 g, [- Y" D! @7 L3 K& ~# `

% d# _7 ?* r( R( W4 C1 K
71.4

4 n( d: g1 u1 U+ C* {

3 a7 @3 Z( U5 I  E2 t8 d5 D
(166.6)100
8 O& o- a2 T$ |* X3 P! j

# A  G/ C/ v0 \* ]$ \8 I# r- ^

$ e* T- i. o; S! I3 R

* v6 a6 K9 T# n4 w8 R/ ]
1/7

0 h' K8 U; Q& |

  ]4 h$ _0 `7 z3 z4 f
0.25d
* M0 [/ A/ |- c5 Y6 G3 f, b) K( {% _" i
( Z4 E. Y0 z% U& S
1.75d

$ I2 x/ y" t' U; R+ u  i  @

9 e5 m0 E' |: z/ ^& e5 q
50.3

/ U# q' x3 J+ h

  }+ j1 f$ Y- I, o0 V" F
(103)100

9 V! ^1 q5 o; z4 X& j

. ?% y, ~! y' ^. U  G9 K, ]
60.4

0 Z: ^, ~' {4 P+ n& Z7 ~

  V( V0 a% n8 l0 A
(102)100

7 ]1 v, z3 j7 M! g0 z

7 ^1 a0 @1 s! \/ Q/ \
67.0

, g# Z' E5 e  e# v9 ]) F% M
2 v- b2 T& |6 u: Z5 a2 O
(101.6)100
1 ^% G' Y1 S, v9 m. q3 E8 @: w

" h# l$ y2 N* ^7 `
71.8
4 C# ^& A, V4 ^
& O" Y3 a7 o  ]+ w, G
(101.2)100
  X3 D! g+ v0 S5 F! q0 u6 M( e9 b+ w
7 M1 K' h7 E" T: D
3 V& Y; U9 `% _

& N1 v$ ^$ K* [; o7 I
1/3

4 `0 j# V( u5 K5 Z/ c

1 \; O* t5 s0 H, }9 s: I& C8 N6 }( p
0.5d
- G+ |9 b' [: z! a) r
% Q( @* \2 L# P# E* G
1.5d

+ R" a- ]3 R5 b- f8 M! a9 p
9 {8 _- A3 b* f( [# {
51.6
$ C0 I8 @# Q" ?
' N% x1 _  d0 C" S
75.6

* ]2 s1 ?0 M: g8 \0 b" J; v
- r4 v0 g# K6 p% B  c, `' B2 y
61.6
# o" g) T% H' R  n9 T
1 B: c7 G, Q/ q# ?. `1 `9 h
82.3

1 Q& m3 ~1 {$ l$ k

, V, w3 P) d. X: c7 {
68.1

% j. J& A# |& A4 U* Q& @& G1 W" Y

: r9 I3 n+ T9 l; u+ e7 P2 h+ q: ^
86.0
5 ^/ E$ _& l/ r9 ^9 i/ \; A

! B7 o$ q; G- L; x  i8 b1 x
72.8
3 H3 C/ A# L8 U% h( h" `

2 A7 ?; x! _% n0 s
88.6

- R8 z$ m- N/ \6 P+ {+ @; J& a  o

& f3 q9 J6 ]6 r4 a/ c+ r

5 }$ Z% Y4 h( |+ @* \9 m3 V( `- b. z

3 {2 b8 S) v5 k" S1 s
3/5
, @9 j, r. [/ O0 K, Z$ w

1 f+ X0 H2 Y* f  {% s9 X; f! \$ k
0.75d
. R3 u: G/ ?0 b) r& ]

# v0 H. o1 T* d; i0 b$ \
1.25d
7 E' A; b: x8 k  S/ J4 R; C
/ p7 C$ X: [6 J! b
54.0
6 L: V$ |, J0 M$ ?

$ [: q1 i2 c4 [6 p: H0 W: D
64.0
8 K. x+ D$ L+ O
2 E) c8 X( P4 l) J: t* a& R
63.8

! ]" @( l; V. d' {9 l0 n

' Q- l- v% ?9 p  U3 k$ |
72.8
9 F! G) N" X( X
% O$ C1 p& Y1 e! Q$ ?1 T. O  z% n- J
70.1
8 Q9 @+ }" H7 e% c# H

# i8 ?& |" `3 |# z. |
78.0

' W# a5 {7 L* O* Q" h- d- F$ T

* j+ X; u1 l+ G  |4 {" W
74.6

6 y9 B" d+ l9 d9 ]
0 }3 k5 r0 W: _% r  ~
81.7

6 G8 v; E. V6 {# [7 j
/ c7 h4 t; @4 i% E% Q4 [. n
5 Q5 `- ^+ P2 ^- f* E  j
: K* k8 F. R- E5 C5 l! ]

. `/ i: f  i5 K( T  I2 S7 G# _+ s

- k6 S; B; r  y7 u
1d
# z4 v2 g7 a; q  @
/ y: E: t0 D* B& K
1d
( E7 X6 I) u9 p% g
0 @* v5 i3 Z1 `  |" O3 t) q; r
57.7
  R  n& R; y9 K) T& L& }) u, V  Y( h4 O
8 E1 V1 u& G3 v2 \" x; e$ Q2 i
57.7

2 A7 n4 H8 i. U- |, B

$ r% a: l# B% A0 R8 u0 u
67.2
' y2 |+ {* j% V4 i+ L0 ~& L( i$ d

# }9 l3 s& `. Q, t- {6 z/ y
67.2

* }4 h# m* N$ O5 ]' ?
6 C  M& X) U- ], j& U
73.2
7 v/ {7 ^0 l# k* t* b

. b8 R  c, o7 V' Q/ d3 F; `
73.2

) ~( y+ u4 O! R! G( j/ g

+ j$ \$ d7 y- R+ y; c
77.4
* C  a$ M4 z3 e: D! I7 {0 W
, m4 X( C* @4 M  x  F  y0 p
77.4

9 N+ z9 f4 {6 {& P. A

* B) ?: z3 D" j

! M6 S3 x+ |, e. _% H
* _  F6 m' ]7 O3 y8 H6 H) }
5/3

7 k* Z( ^, n2 e
/ m9 O8 W4 j/ i. K2 Y
1.25d
  S# l: S( j. Y& [4 R  o  ]# j

8 f; |& f1 \$ t! p
0.75d
& T6 @$ E- q, E- s- q

: `, C4 q  Y8 W4 n8 \( V
64.0

' W8 S5 O) v9 Y5 @

8 V( L( Z$ L1 V9 n
54.0

" X1 `3 y, v2 ^4 n' O: L1 p
4 I. X( S$ i1 \
72.8

9 u4 b% a- i1 ~+ f# J

4 R/ I8 j  Q3 F
63.8

2 h4 y8 n0 s2 X  t) D* r

0 q3 f% W6 a4 ^0 b8 U: x/ a6 R
78.0

# d  h8 [( z! x- d
5 `* E5 E: o3 g: z( l6 B% B
70.1

, b( i" T5 g8 r

9 ^/ f8 s9 z$ X& Z; U4 B  Y3 r
81.7

- Q- x5 F4 |, }' N
6 \$ T/ I# Z  L* F( U% ]* d
74.6

5 ^: N$ {) u: }5 _4 X

0 x* G, z! x6 r

  I* s% c0 R' c

' T: I; V. Y5 ~* g8 A$ c

& P9 P" Y4 \' `/ [5 w
: i+ x6 ~& a5 U( U! W; p. O" i
1.5d

0 {! m; p5 Q  }# t: Z5 _

: b; W0 d9 ?9 P' L/ Q
0.5d
. g) r5 D: C; q4 c2 A
& X3 `- l6 R( e  U
75.6
1 s7 C: d4 E. n/ N% y+ O: j2 s5 F

: D  Y# G; B! Y6 w4 [9 M9 x
51.6

7 Q1 A& j7 ~1 ?7 j, f( n3 C
9 Z2 w3 e6 @; W, N2 |
82.3
/ A0 _. ?1 n. c! }8 s' b' s
( E' f6 j% {3 P* W9 J; Y' C( k) G
61.6
& f) @8 n/ Q$ v, }" l* i, d7 Y

; S. f, r, r( |6 \
86.0
. F' @7 {0 p0 q& G
3 z) [5 J/ `% D1 ~- \, [* m6 \
68.1

" G! C0 ^4 L, {0 O

4 P% m3 M: `2 w' O4 ~' |  ^
88.6
7 c8 r: G  V" T0 e' M

8 X4 k9 q4 E' e, d- G8 W( D
72.8

0 e9 P. V1 {6 }8 d" l4 G5 J
2 C/ `& Z0 R5 v" R' `$ o

! E" E$ v( ^+ w( L1 Q

. a+ P1 l% T/ ~% j0 n: Z

8 m' [& L  X0 ]
' _5 d2 s. b( K6 c1 A: l
1.75d
0 F8 d! b* ]* ^, x5 L
$ G% _8 A. n) a7 w$ e1 B5 }
0.25d
, Q8 i: [7 I4 m+ {& S( L2 S
$ F' L8 P  D4 {: W
(103)100
& E3 I  i* F7 p/ o# O* ?3 Q
6 }1 k$ u4 G+ X% p, ^
50.3
5 }$ q; g$ |3 d: J7 N8 M, f
: Z& P( F7 A7 J: Q  m
(102)100

5 F6 B) M  f* \+ O" l% X

6 Y) _1 C9 ~; B
60.4

# p" o  @+ T( r

* `  g# g6 J7 |4 M) A
(101.6)100

( s9 R: M9 z# m1 m
1 {4 h$ W8 {0 _3 r% W6 [0 _" Y8 }
67.0
7 k+ r) H$ t, W/ y0 g  \% @  L
; j" f% k: v  x
(101.2)100

6 B8 n  Y; s8 x" y+ F
# i7 ]6 ^+ ?, N
71.8
2 t. d! S8 u  j
8 I0 n, d7 s+ u1 h
: B8 `3 y9 U6 L5 C$ H
/ m" b  ]$ t3 [1 Z8 @, L6 l4 I
: h1 P3 X$ B7 ~' s' K8 j

! s9 m4 A: A1 B6 T5 |
2d

, b3 @+ W3 }( N1 G* t9 ]

% x* ^$ ?% d, I4 r" v, q6 E0 U
( Y8 T% I; e; x2 t2 m7 O# c
1 n( O  G; k% Y2 W6 `- y
(∞)100
, L  l" a" I/ e2 b; G
2 J" w+ f6 ~) i
50.0

6 D% H: m1 D0 w$ _

! M/ t. ~! H4 k4 g* x0 q5 }$ f
(300)100
& m0 G. Z6 c8 L% ?3 G$ G7 w& v
1 N: y5 ], {/ G2 |) `- n
60.0

* p  w7 o5 ?6 ]! s; ~& U1 C5 i
1 k- B" g5 K6 v' d$ a/ f
(200)100

3 {1 r5 N! v# d
4 r" i% \4 {4 y
66.7
: n* N6 ~8 Y4 K9 F: F
' J. c4 w+ d$ q7 O. i" F/ c) V1 H
(166.6)100

+ B1 B! w2 l9 P1 H
; w% x" |7 D( O$ [* x6 d
71.4

) o5 W% k8 m6 Q$ B! d$ U

% p/ {, u! U: U

- z, i; z# s  Y! j
' ^* S2 z5 H7 ]. a* x
利用紧度法设计织物的经纬密度,其优点是计算简单,便于掌握,只要已知设计织物的紧度便可求得密度。但该法对有相同平均浮长的不同组织织物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纱线性质、织造工艺的影响等均未加以考虑,因此,计算的密度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3 v( U, o; }7 I" \1 Q9 w% N6 g3 j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2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2)勃利莱(Bnierley)经验法7 t8 r; L  J! I4 N& Z7 x5 }
织物的最大密度取决于纱线线密度、组织结构、纤维相对密度、纤维在纱线中的压扁程度和纱线在织物中的变形情况、织机的机械性能。因为理论计算不能包括上述因素,所以采用经验公式。勃利莱用20种不同平均浮长的方平、缎纹、斜纹组织,经纬纱为37tex×2的精梳毛纱,在相同的经纬密度条件下,分析了各类组织的平均浮长与织物最大密度的关系,得出勃利莱经验公式。
( W6 {/ g. v3 C7 u% ?# ?①方形织物的经纬密度:织物经纬向密度相等、经纬纱线密度相等的织物称作方形织物(squarefabric)。其最大经纬密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B2 e/ h, {3 v# ^
促织网.png
式中:Pj(max)、Pw(max)———方形织物的最大经、纬向密度,根/10cm;, ^& ], s) K. V
Tt———经、纬纱线密度,tex;
% z2 ]5 i; _9 R$ I2 }F———织物组织的平均浮长;$ J& B& X6 p/ @* E% _5 J
m———织物的组织系数(随织物组织而定,见表1);) I  Z9 o- A! g  i
C———不同种类织物的系数(表2)。
& a& ^# p: R" g$ L( f
表1 各类组织的组织系数m值
组织类别
  
  
  
  
  
  
平纹
  
  
F=Fj=Fw=1
  
  
  
  
斜纹
  
  
F=Fj=Fw>1
  
  
0.39
  
  
缎纹
  
  
F=Fj=Fw≥2
  
  
0.42
  
  
方平
  
  
F=Fj=Fw≥2
  
  
0.45
  
  
经重平
  
  
Fj>Fw取F=Fj
  
  
0.42
  
  
纬重平
  
  
Fj<Fw取F=Fw
  
  
0.35
  
  
经斜重平
  
  
Fj>Fw取F=Fj
  
  
0.35
  
  
纬斜重平
  
  
Fj<Fw取F=Fw
  
  
0.31
  
  
  
  
Fj>Fw取F=Fj
  
  
0.42
  
  
  
  
Fj=Fw=F
  
  
0.51
  
  
  
  
Fj<Fw取F=Fw
  
  
0.45
  
  
  
  
Fj<Fw取F=Fw
  
  
0.31
  
  
  
  
Fj=Fw=F
  
  
0.51
  
  
  
  
Fj>Fw取F=Fj
  
  
0.42
  
  
变化
  
  
Fj>Fw取F=Fj
  
  
0.39
  
  
斜纹
  
  
Fj<Fw取F=Fw
  
  
0.3
  
" J+ `! D6 F9 x. W. T- D0 b0 w" B
表2 不同种类织物的系数C值
- k8 A! v( R( i3 Q% U9 X

3 {8 e$ C4 ~) G! c" y3 r
  
织物种类
' a, P7 g3 d. J0 f
7 G; M1 h" p( |2 M

2 s- b3 ?# Z8 O% p

4 g" v) |; j( @
织物种类
: K9 g, a1 K( l0 s$ t/ ^; g

3 j; z( K; y2 `& @
) K" o* h5 Y# u6 r: i

  a( J. b# }; a" ?( t# P2 T7 I
棉织物
; w% M- C3 z3 [( N2 z; z
4 T1 y# O+ ~5 k  M; R5 X7 ~3 [( _
1321.7

* q- w1 o  A3 I" n

  h' a, I4 U( `
生丝织物

+ Q) s  J2 @9 {( @

, B! M% B% T$ t* {
1296
; f/ S: _7 r# \$ w: E2 o* p9 a& X4 P

$ L4 `  v$ U1 D5 T7 ^4 j: m: s7 B
精梳毛织物

) y. h. F+ f0 l+ [& m" V6 G8 W1 U" ?
+ n( G% U% e  a5 {* l2 y3 ~* p
1350
; X) V3 {: Q- Y* D" N: {" Z; P. n
5 C  R7 j! g) p4 k! ^
熟丝织物
7 g: m4 J' }4 S$ |  y/ a! y

( O3 J( N& \5 W! _: y" F
1246

8 W4 C  X- V- D, j4 {( q$ ^( V

) l4 C) a  e4 s7 f: R+ \
粗梳毛织物

3 x$ e2 k# ]' l" B3 L6 O
/ [( E! a+ u& }
1296
# ?& q' Q7 K( S- U8 A- |# ~

% W' _% ^+ A9 b( }, C8 n. E
3 C" w/ U. J- R1 J. Z% Z
6 H% W, O5 L$ m" w

! d1 S' p. c; H! ~6 ?
- ?' l9 D* h( T. L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22: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落九天 于 2015-9-17 22:22 编辑 % C8 y" s! F$ ^2 [

! R2 u+ [( X! k1 Q/ a②织物经纬纱线密度不等:当织物经纬纱线密度不等,而经纬向密度相等时,织物最大密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 ]4 v2 P( c% H0 s; p6 |3 n1 k
促织网2.png
促织网3.pn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22: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 D1 B4 U( ^  e% B, [3 {(3)仿制法:该方法在色织物仿样设计时比较常用。
% Q  ]( b- p/ P% j1 D& S1 w" S6 s①条型、格型的仿制:, [/ s. w8 s* n! p! h$ _+ n
a.每筘经纱穿入数相等的产品:# [3 ]; i  e" R+ Z  q7 u
(ⅰ)对照法: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仿制方法。在仿样时,只要选择一块与仿制产品的技术规格相同的成品布,将其置于被仿样品的旁边,取出样品一花,将此花内的各色排列顺序分别和成品布对照,记下与各色条型、格型相对应的成品的纱线根数即可。这种方法简单、准确,还可以不考虑产品在各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系数,但一定要有符合规格要求的成品布,才能采用这种方法。0 H' U/ T' n& L6 e
(ⅱ)比值法:这种仿制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 w# z5 m" r/ O0 M0 l* s  Q● 记下样品一花的排列顺序和各色的根数。
" X4 i; x6 |- [' V$ T● 分别求出样品的经纬密和试制产品经纬密(成品经纬密)的比值。' j* O) \8 r4 N0 V' p) q
● 比值与样品各色根数相乘之积即为产品一花的排列根数(如有小数应予以修正)。
7 h5 E( A* V: g1 X用比值法仿制条型、格型准确性好,要求格型方正的产品在修正排列根数时要考虑各色根数增减数量能满足格型方正的要求。
, m$ [& {# M& P$ r(ⅲ)测量推算法:纸板样和大格型的样品仿制时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仿制步骤为:
, N/ H( h6 H4 y; O+ M! u3 |+ l● 量出样品一花内各色宽度,精确到1mm。
* l4 {) j0 x# ?1 [$ y( V" m" f6 C7 y● 将各色宽度乘以试制成品密度,求出各色根数。
: |/ l3 M9 C5 t$ L3 E* p● 修正计算经纬纱根数。# ^! J0 h1 G5 ^1 M+ a/ ~) c! C
采用这种仿制方法测量要精确,否则会影响仿样效果,同时在修正经纬纱线排列根数时,要
) h  w# O* [# q& I4 |8 ?; L: `, d考虑到产品格型的方正要求。. C: h$ }; B; p7 Z6 w  ?+ A
b.组织复杂的花筘穿法产品:如色织精梳泡泡纱,地组织通常采用每筘3穿入,起泡组织采用2穿入。又如色织缎条府绸,地组织采用2穿入或3穿入,缎条组织采用4穿入或5穿入等。3 A- u' c+ W9 F
由于这些产品各组织间密度不相等,则对样品条型、格型仿制时常采用下述方法。2 H( l3 M& _1 C9 q0 h5 p
(ⅰ)密度推算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来样复制”,对复制样品首先进行测试,确定其各组织的每筘穿入数,随后再定筘号,使试织产品保持样品的条型、格型。具体步骤为:
' S( i* `2 f( ^  L6 ?- k+ t● 分别测量原样品各组织相同宽度下的相应纱线根数。4 W/ i& J2 Z4 P, P/ _0 `( @
● 求得原样品各组织相同宽度下经纱数之比,用以推测各组织经纱的穿入数。
( {, L4 a6 l1 E' }● 根据穿入数确定各组织的经纱密度。
" I( f% S! y( [2 z: K) I, X采用这种方法复制样品,测量时一定要精确。
2 J+ X4 x) C# v3 V(ⅱ)方程法:用方程法进行仿制时,需采用下列公式:* u6 q7 R% z  I" g9 q6 U' i
(A+fB)P地=(A+B)P平
# E- S4 v7 U  }式中:A———样品一花内地组织的各色总宽度,cm;
1 H4 Q, @' A# p% S* ]B———样品一花内花组织的各色总宽度,cm;; b/ e- b7 }( U
P平———试制产品的成品平均密度,根/10cm;
* d* A  k# i  z$ z# k* _9 eP地———试制产品地组织处的密度,根/10cm;' S  g7 z6 K3 {3 p( y$ b/ {+ c& u
f———花组织与地组织每筘穿入数的比值。6 j0 l1 D2 v5 o
仿制时需做如下工作:2 ^: }& _7 x* ~3 N: f' s8 L/ c& `4 V7 X+ O
● 测量样品一花内花、地各组织及各色的宽度,并依顺序分别累计各组织的总宽度。
5 t% X8 |# o+ f) t● 确定各组织的穿入数。
. C2 }# O: b3 f* X: Q● 根据所设计的试织产品的平均密度,运用上述公式求出地组织的密度,再根据花组织的密度为fP地,求出花组织的密度。
  F* l' M: z$ h3 v- D( o, y● 将计算出的各密度分别乘以织物上各自的宽度,即得试织产品花型的纱线排列根数。; y4 r: A" {: _4 q- t2 v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22: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j0 k$ J4 M. E* W# N②花型的仿制:  R- U6 A) M5 {
a.移植法:在样品和试织产品的经纬密度相近时,把样品花型特征照搬到试织产品上去的方法,称作移植法。仿样时,只要对附样花型进行组织分析,配以相应的穿综、穿筘及纹板图,就能使样品的花型特征在产品上得到移植。移植法仿样简单易做,但经仿制后的花型略有变异。
) M6 D5 b( v2 d/ Hb.调整穿筘法:在样品与试织产品的经密相差甚大、而纬密接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调整花区与地部区域穿筘的方法对样品花型进行仿造。调整穿筘的目的在于使产品花区经密接近样品花区经密,达到花型仿造的目的。具体仿制步骤如下:# ?% z# z$ c* k: Q# c+ Z
● 对样品花样做组织分析。
6 k1 Z0 ?1 ~) S# D$ v6 O% X& k/ m9 }7 Q● 测量花区宽度,推算样品花区的密度。7 t, _( S9 s8 \( J1 K) Q! D  t- @" E/ \
● 根据样品花型确定穿筘方法。
6 ^, i- c/ G7 c! pc.调整花经法:对样品花型中的花经作适当变更,以达到仿样目的的方法称作调整花经法。& K( h/ }7 o) \' k$ X
这种方法只适合于花型较大,并列花经为2根以上的样品。仿制步骤为:
, J& x. f0 Q. D4 g5 Z2 P; e; i; C● 对样品作组织分析。, I; `0 {/ }8 X& v8 s( j4 N8 @
● 计算出试制产品与样品的花、地经密之比值。" D& [* ^3 W0 w5 u- U
● 根据求得的比值及花型组织结构对花经作适当的调整。
0 F1 ?( `' r& z' q* |' O6 Fd.综合调整法:当试织产品与样品的经纬密度均有很大差异,在仿制时,应综合运用调整穿筘法和调整花经法来保持样品花型的宽度,用改变花经组织点的方法来保持样品花型的长度,这种仿造花型的方法简称综合调整法。: S0 a. I/ K, j& T1 b. ~! l+ O$ _6 h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22: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 `9 ]! x! y$ O4 k# U" j* S(4)相似织物设计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织物,组织相同,其外观风格和身骨手感相似,如果经纬纱的几何结构上具有相似的性质,则称作相似织物。利用原织物的规格参数计算出新织物的规格参数的设计方法称作相似织物的设计。相似织物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与设计的纺织品有相似特征的样品,各相似织物的厚度、单位面积质量、经纬纱线密度、织物经纬密度、缩率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是相似织物设计的基础。当现有纱线与来样纱线线密度有差异时,也可以采用相似织物的计算方法设计新织物的密度。相似织物的计算方法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r: h9 z% }+ b$ {(1)减小织物的厚度,保持织物的风格不变,生产出薄型面料。
' k7 W9 {8 q0 {" {(2)减小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同时保持织物的风格。; b+ a, ~/ R- k1 v4 Y& G% z0 x- |
(3)减小织物的密度而保持织物的风格,设计较疏松织物而又不改变原织物风格。. E, l! q! _" z5 L: p  m6 C! f
(4)当织物的原料改变时,为了保持原织物风格不变,利用相似织物设计法可以求出新织物的规格。1 E0 C% w* \; P6 ]
由于两相似织物之间几何结构近似,组织相同,因此,两织物的缩率相同;身骨手感相仿,则织物的紧度相同,利用公式进行推导:
5 v8 P, d; j* m8 X5 r/ r设:Tt———原织物纱线的线密度;7 G8 B* Q6 w3 j" z2 {
E———原织物的紧度;9 H9 E  s# L/ f6 Q7 `9 ~
P———原织物的密度;. ]' I1 v' D% R  Q. ^7 j* s/ N" M! n
Tt1———新织物纱线的线密度;; X4 q! r5 T- t0 e' `  X
E1———新织物的紧度;; F. x( C- `4 p
P1———新织物的密度。
& C  d; f5 ~, h: N5 C9 W因为在相似织物中,E=E
) H3 J. s7 T2 y; z* v/ o5 t0 T
促织网4.pn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22: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 c! L( C! [8 i9 J) ]  R(5)紧度系数设计法:为了计算方便,在毛织物设计中普遍采用“紧度系数”这一参数来计算织物的密度。紧度系数又称作覆盖系数,是一个无量纲的常数。紧度系数由紧度计算公式获得,分为经向紧度系数和纬向紧度系数,分别用Kj和Kw表示,公式为:( }& f  [: |% x7 x4 W
促织网5.pn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22: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 H9 u& u7 ~" v5.花纹图案设计 1 T5 K) G2 G7 N# e0 g+ y4 X: W
织物花纹图案的设计与织物的组织和所使用的纱线有关,也与所使用的色经、色纬的排列有关。不同的组织可以形成不同的花型效果,不同的纱线颜色及排列组合也会产生不同的外观效果。如斜纹组织形成斜线纹路,蜂巢组织形成蜂巢外观,网目组织形成网目形状;若采用同一组织,但使用了花式纱线(如竹节纱、断丝线、环圈线、结子线等),则织物的外观会产生不同的花型效果;若采用同一组织,但经、纬色纱的排列顺序不同时,会产生不同的配色模纹效果。因此,织物的花纹图案与织物的组织、纱线形式、纱线颜色的选择是密不可分的。/ m2 y7 J8 B; I9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4-26 07:5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