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工艺,苏小燕,PDF,2008年。清晰度一般。
3 _! w' v, [ f8 d4 ~
2 H. z- @5 ^, q: f
内容提要
2 A8 W$ X8 A: W作者以踏访大凉山地区的亲身经历和数千幅图片资料为素材,结合田野考察的体验,全面而立体地架构了凉山彝族服饰的纵向文化历史和横向地区差异概貌。全书共有七章,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三大方言区服饰为写作的脉络,从发式、头衣、头饰、服饰配件、足衣等方面对凉山彝族的服饰进行全方位地剖析和介绍,同时记录和展示了凉山彝族服饰制作工艺技法,并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解析了凉山彝族服饰色彩、纹样以及服饰在彝族民俗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 p: z$ N# b" K8 z7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服装专业师生、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者、少数民族服饰工艺研究者及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等阅读参考。. \3 R* ^& Q, P6 r( w: }5 {, H
9 t. _& t) ~4 a' L1 b/ N+ _1 q目录
% x& i, L7 c) i; q. x第一章 凉山彝族服饰概述
, G. i1 i* t Z, E* ~ 第一节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背景8 n4 t; a* U0 y
一、历史沿革
; L& G- H0 J4 C- m 二、地理位置和气候8 r; L3 \8 X: F: y
三、人口与民族
, H. t! ]6 X! g, l; w c0 o- Z 四、文化与艺术
9 I- c, `8 B: z 第二节 凉山彝族服饰整体风貌
3 o) t, n* ?" s/ g 一、服饰概貌* A9 {8 I: |/ g2 F! u. k
二、服装结构2 [* y9 I: I5 F* |5 j7 M
三、服饰手法及工艺特征
- j% |) W: U- N; l- n0 f b第二章 凉山彝族三大方言区服装
% }" a( B4 ]6 i$ Y 第一节 三大方言区服装的共性! W: S) L9 c6 _, `
一、以右为尊的服饰观念
' C" Y0 o+ N7 G6 Y# @% ? 二、摇曳多姿的百褶裙
" H' o6 H7 l6 P 三、独立于衣身的立领设计: Z" r6 g4 x k; k/ X7 x, J3 [, C
四、关于三大方言区服饰的混融性
2 e0 B- }8 F0 I$ z 第二节 “依诺”方言区服装
* C7 L! u, ~' j 一、昭觉地区彝族服装
. F* Y, b Z6 c/ l* n (一)女子服装; e, a/ x8 Y1 M4 }7 |
(二)男子服装
0 H; M& T5 ?8 U8 {. V0 z7 ^ (三)饰花工艺
) j+ e9 V; _+ J$ i- M 二、美姑地区彝族服装
3 |' C5 }' c, H- k* I7 l (一)女子服装
3 i: b" N1 E) B- k9 W m/ d% L (二)男子服装
( O( `3 B: L! ~ i (三)独特的美姑柳洪服装
& E$ A; `; }0 i/ J2 c, f! B' J( u (四)饰花工艺. ]8 s* [# I5 o$ n$ e
第三节 “所地”方言区服装
4 k9 P, j W$ T4 h$ s 一、布拖地区彝族服装9 T' Y2 D' H0 y4 |
(一)女子服装" M0 F3 H, f; D( i! j
(二)男子服装6 i: l; o4 n+ E0 C( J
二、普格地区彝族服装
1 }+ Y: ^7 u6 S; l# @2 c- Z (一)女子服装$ Y c: B y$ x$ _. X! P
(二)男子服装
0 i* n- L7 }% e0 s% j 第四节 “圣扎”方言区服装
4 C6 Y9 y5 _* t, |' z, W! X, f 一、越西地区彝族服装
; J' Y" V9 ` n2 C( x* Z (一)女子服装
/ \5 `* O2 F% ]" f (二)男子服装5 ^ p2 ^0 A$ [4 T. m5 u
(三)斜条盘绣工艺2 a, T! h5 F7 t. _2 Z3 ^' G; W
二、盐源地区彝族服装
: l4 D6 ~! G" @2 V' a) H) n (一)上衣" f0 L5 ]4 e, {) I% [1 | h
(二)百褶裙与丝线腰带
$ ]; q" r' ^: a) x D$ g J, J2 T第三章 发式·头衣·头饰
4 X- C" i) W7 F2 d c 第一节 发式
% J0 Z% e* v- |/ W/ p. B4 _ 一、女子发式" b5 J7 M. \2 }* b
(一)辫发+ G* }: x* m, M0 X* p+ N2 d8 I, ^
(二)假发辫
# `6 {' C# t+ Z 二、男子发式
1 [+ V2 J6 W+ E" Y 第二节 头衣
9 k$ y& h% w0 q1 U$ v 一、头巾/ T0 t) \& Q$ k6 \$ z; N4 |
(一)女子头巾(包头)2 l4 K9 ]$ G1 F( @* D! H
(二)男子头巾(包头)“英雄结”$ t, T+ M7 J3 E& v N4 T
二、头帕(帕子)
- x' F# s+ a! W( G( c- P (一)“依诺”方言区的昭觉、美姑女子“瓦片”头帕) j$ H' y' V1 d
(二)“所地”方言区的布拖、普格女子头帕/ d9 ]" D. `- @9 X
(三)“圣扎”方言区的越西、盐源女子头帕
1 u% Y) M: V, Q2 f# r9 ~' w (四)独树一帜的美姑柳洪头帕
7 F/ ]' Z5 Y+ k (五)头帕刺绣工艺
5 M3 L8 T+ B* k' V# \" `4 d+ ^ 三、帽
' E, ?* n8 j8 Z- ~* f, g% P/ n (一)童帽
k2 U) r: T; j$ D: w% O5 x (二)凉山各地妇女帽/ a6 C& F# s1 D' K9 n1 s3 f
(三)特殊功能帽子6 B# M: x( ~$ K7 ~
(四)帽中蕴涵的文化观念
8 F `2 h$ x. e5 q2 P2 b8 n 第三节 头饰6 ]0 P" [- i- R6 h1 q
一、头饰材料; u5 d4 a6 j7 o- V2 ?
二、三大方言区头饰
; I U" M7 A% r, v3 q第四章 首饰·服饰配件·足衣
, w) \ x r8 i, e 第一节 首饰
/ t) ?: j0 [) ]9 c 一、耳饰* W; c) _" f' o5 }" m, O7 @
(一)耳环* T9 U5 [& I' c
(二)耳坠
# u9 E% e, o9 D 二、手饰
4 c1 g0 R6 E8 u/ j5 S (一)戒指
$ u$ o T U( e+ ? (二)手镯8 K7 c0 K( ~$ n. k
三、项饰
1 z% g5 S4 B; p# f0 s) U* O2 I: e- B 四、胸饰和背饰, u% p) b. e, |. k- u7 e! A
第二节 服饰配件2 C7 _* Z) Y/ h' m
一、男女共披的“察尔瓦”、“披毡”
1 n1 _! w. N; P* v3 d+ w(一)“察尔瓦”) Z' v, r4 j2 C" [+ q4 b# I
(二)披毡* }3 X" v2 E5 U) d- H. y5 l
二、女子服饰配件
P6 H# }5 `0 k- q, | (一)装饰百褶裙的三角包/ {& ~* y! Y- P+ Z- L
(二)女子腰带( L- H2 m6 w9 G+ V5 T# ]8 J; h
(三)背被(背兜)$ N" L& ~; a1 o- F9 [
三、男子服饰配件' L# g8 w1 T- @, y
(一)腰带$ Z* d4 k: i( S+ h1 Y
(二)佩带(“英雄带”)
3 L9 R0 W* O) g& R7 b 第三节 足衣0 M. R |4 q3 Z* W; b
一、草鞋(屏)
) _, M' T6 }3 k7 x: B2 N4 n 二、毡袜2 J5 `1 D! J" K0 ^4 N$ ]
三、绑腿
5 [! y" w! \6 R" I% R& B第五章 服饰色彩与服饰纹样! V0 B# l# j5 I7 C1 @* t8 I" J9 N: p. k
第一节 服饰色彩
" f( O8 h! g$ u+ O% Q 一、色彩的等级观念2 a# T( P: h5 F7 i0 B- W
二、尚黑; Q8 }8 f; n! Y, C
三、喜红* C$ ` n, t- ~- E6 I, X
四、爱黄+ N( {; _. Y: j1 u4 c# y: k5 P3 e
第二节 服饰纹样
; ^! v1 e1 n2 j( Y# V 一、纹样分类及寓意$ [: P7 U& E* P1 K; ^: ~- C8 z
(一)纹样分类% A; |9 m0 b3 T/ r. R+ M) I# W
(二)纹样的寓意和象征- t4 X: S: D$ }3 `5 {+ S
二、纹样工艺
! W/ ^1 J, G* i! g第六章 民俗生活中的彝族服饰
8 z, [' b: C+ q# M 第一节 节日礼俗服饰5 `% U: x; \! s+ v1 _
一、火把节前的梳妆准备1 K9 \+ c& E; A
二、火把场观众服装 n* a' h- d+ ^8 r
三、火把节中的选美盛装' L9 p/ x( l% ]5 [5 [% U
第二节 人生礼俗服饰
. L- s+ [) Q4 @8 u 一、成年礼服饰$ V! I' Z: |( N, z5 B
二、婚礼服饰
4 Y# B) e* N* W. C5 |8 j5 O (一)美姑彝族新娘装2 @) C! n) ]# e7 a* a5 w2 Y; \! o. T1 x
(二)美姑彝族新娘盖头$ d' G: l4 D p7 Q1 @% C3 n
三、丧葬服饰
5 Y; H1 e$ r9 J+ J/ A3 z7 ^2 i1 t (一)越西地区丧葬服饰——死亡欢乐“送”
& \5 o% ] O0 Z" J. A' ^( s4 l(二)昭觉彝族丧葬枕头
% }% V* t; V, m1 T5 D9 M 四、神密的“苏尼”、“毕摩”服饰
) {9 F2 Z1 b0 u( R第七章 纺·织·染
: n K6 j; I9 h. w: `: U( A1 G 第一节 凉山彝族纺织工艺
' H- q9 ]" p" U# ]4 K5 C 一、火草布
5 U4 J; ]9 {6 s* x 二、擀毡7 K0 N. b' d3 w& K# u1 y( t4 h
(一)绵羊毛的前期加工顺序和方法, P( ~6 i! m4 j* O
(二)擀毡的工具2 A' E4 s0 k' r0 n9 _
(三)擀制羊毛披毡的方法与步骤/ O3 b9 a. g/ f" K+ ^. J
(四)用擀毡工艺制成的服饰品
; X& S5 E8 {) |/ T( L Q3 ~: W; u 三、绩与纺& n! }: N* R' L d" v9 \
(一)羊毛纱线的概念
, ?0 A8 t6 d1 d( J) M" h0 T (二)纱线的加捻原理
8 ^7 G' Q. T9 _, M5 B (三)凉山绩与纺的工具(纺专)( p7 W: R. H0 G( E; p
(四)凉山彝族羊毛纱线的加工方法1 t% H7 c# X% B& W5 @; k& p; t
四、织
o+ R% {7 T6 c (一)凉山彝族腰机
! B3 ^% ?, L6 D: {1 X5 k8 B2 x (二)织布工艺
$ }% \! [0 @+ C; y( F* Z 第二节 凉山彝族草木染/ A' D$ u$ C! ~* t7 q
一、草木染的渊源 T4 A& f8 W. u, [% ?
二、凉山彝族草木染工艺
. ?! v- Y6 p. u" a0 b- @" J+ H (一)傀的种植
7 G8 g* _7 ` \ (二)傀染料的加工1 y. a. I4 F- T- a6 B, J% T
(三)傀的染色工艺" a) C( c0 _' \9 q6 [
(四)傀染风格9 Z2 w( N+ t R: X. }
(五)草木染的优良性0 Z1 ]" t1 m- b; I5 m
参考文献9 p. l( ]+ X ?+ G7 X' H
后记 ; M3 }7 E" a# q( e8 k* `6 P7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