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 E$ F0 _
二、影响胶辊、胶圈、罗拉缠花的主要因素2 u0 L, D, {. O" K
1?纤维表面特性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 k/ y9 i; s) [; G; C: b! t
胶辊、胶圈、罗拉是通过其对纤维的摩擦力以及纤维之间的摩擦抱合力来实现牵伸作用的,因而,纤维表面特性会影响其对胶辊、胶圈、罗拉的黏附性,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具有显著的影响。% j, P, c2 B c2 |% |
(1)纤维成熟度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 P. t, K: V; _
成熟度适中的棉纤维卷曲多、抗弯刚性好、纤维抱合力强,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的概率相对较小;而成熟度较差的棉纤维较为柔软、抗弯刚性差,纤维抱合力弱,而且在开松、梳理、牵伸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形成短绒,因而容易产生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的现象。
5 B! x0 k& n n1 B- o' y( u; c" b(2)纤维含糖量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
7 I3 o! S0 R8 k9 j含糖类较高的棉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受车间湿热空气的影响以及在与机件摩擦的作用下,糖类容易熔融发粘,从而产生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的现象。
8 Y. o3 ]# Z, b(3)化学油剂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 V0 L) R5 n4 K2 O2 e
化学纤维中,比电阻较大、回潮率较低的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效应较大,容易产生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的现象,为改善其适纺性,一般要在化学纤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抗静电剂,这样虽然减少了静电效应,但生产一段时间后,原料中的油剂积聚在胶辊、胶圈、罗拉上,改变了其表面特性,容易产生缠绕现象;另一方面,油剂积聚在纱条通道和喇叭口等工艺部件上,容易刮毛纱条,进一步加大了产生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的概率。8 B! @1 Y* I- U3 Q
(4)纤维回潮率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1 k$ X8 z1 P& n/ ~
原料的回潮率过大时,纤维对罗拉、胶辊的摩擦黏着力增大,同时纤维间的抱合力也较大,纱条易造成粘连,使纱条表面产生头尾张开的毛羽状散乱纤维,容易缠绕罗拉、胶辊。原料的回潮率过小时,纤维间的抱合力降低,纱条蓬松,静电效应也增大,而且纤维较为脆硬,生产中易产生较多的短绒,因而,纤维易黏附在胶辊、胶圈表面,进而造成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的现象。- z1 k% c! e& G0 R2 l
2? 温湿度变化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
, V3 H( Y2 G/ ^3 Z% \(1)温度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 _) G) J$ y7 ~1 {1 T3 M- A& ]7 b' e$ _
温度会对纤维表面棉蜡的软硬、纤维的吸放湿特性产生显著影响。温度过高时,纤维表面棉蜡熔化,使纤维表面发粘,容易产生粘缠胶辊、胶圈、罗拉现象。
) u! O4 d4 n4 o3 _/ N) @; M' Z温度过低时,纤维表面棉蜡脆硬,纤维间的抱合力较差,纱条发散,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断裂而增加短绒,同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到温度较低的胶辊、罗拉也易在其表面凝结成一层水雾膜,容易造成短绒黏附胶辊、胶圈、罗拉现象。
9 h* }/ n2 w+ Z' U! R(2)湿度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8 N/ @* v/ ~( T0 ]7 \2 u' V
湿度会影响纤维的表面摩擦力、导电性能、韧性等指标。车间湿度过大时,纤维和胶辊、胶圈等工艺部件会吸湿,增加了纤维与胶辊、胶圈的黏合力,容易形成粘缠现象。
8 _5 @! _- K. M" o车间湿度过低时,纤维和胶辊、胶圈等工艺部件摩擦产生的静电不宜消除,飞花、短绒增多,纱条松散,也容易形成粘缠现象。% k$ O" T; O% P/ Z
3?短纤维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
. S* [ W6 I4 U; ^0 M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纤维的过程首先是游离在纱条表面的单根纤维被吸附在胶辊、胶圈、罗拉的表面上,并对纱条表面上的其他纤维产生粘带作用,使其进一步毛乱,纱条表面的纤维发散、毛乱的纤维对纱条中其他纤维的抱合力减弱,对胶辊、胶圈、罗拉的黏附力增强,使越来越多的纤维黏附在胶辊、胶圈、罗拉的表面,从而造成纤维缠绕胶辊、胶圈、罗拉。+ q2 o5 t( B( I( q8 b( r7 I
由于短纤维在牵伸机构中不易被控制,易形成浮游纤维,这为其缠绕胶辊、胶圈、罗拉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 v. ?, t8 l7 i5 Q5 M, Z3 ~
(1)纱条中短纤维越多,短纤维被吸附在胶辊、胶圈、罗拉的表面上的概率越大,越容易产生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的现象。
& V8 y- K! s# q0 u(2)纱条中短纤维的浮游动程越长,短纤维被吸附在胶辊、胶圈、罗拉的表面上的概率越大,越容易产生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的现象。
8 `8 P2 B$ b1 s7 F3 @4 q, h4 C+ z4?工艺流程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
4 `- D3 K2 f# p3 g0 K- y(1)开清棉工艺流程中配置的开松点过多,开松强度过大,纤维疲劳受损较严重,纤维的抗弯刚性、断裂强度、伸长率等性能指标发生改变,容易在后工序加工过程中产生短绒,从而产生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的现象。
+ x4 ^+ P* l4 n+ c! z(2)开清棉工艺流程中配置的开松点太少,开松度不够,除杂、除短绒效果较差,就会增加梳棉工序的梳理负荷,影响梳棉机的梳理质量,从而容易造成生条中的短绒、棉结、杂质过多,在后工序加工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的现象。
3 A7 ? _% W9 m- R' l# V* R(3)纱条过熟过烂、蓬松、纤维间抱合力差时,容易产生游离纤维,胶辊、胶圈、罗拉粘缠现象会加重。因而精梳条在并粗工序上的粘缠现象较普梳纱严重,精梳条采用单并比采用两并有利于减少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的现象。
; e" i( H4 `3 O& }' Z; l# w5?清洁装置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 u. \# i0 V9 I! c
为胶辊、胶圈、罗拉配备作用良好的清洁装置,对减少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具有明显的效果,清洁装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T: K" ?% ^! c, l(1)清洁装置能够及时清除已粘缠在胶辊、胶圈、罗拉上的游离纤维,减少游离纤维(浮游纤维)对纱条中其他纤维的干扰粘带作用,可有效地减少胶辊、胶圈、罗拉的粘缠现象。- |. ~6 ]: v0 R' f: ]. }: C2 E. b
(2)清洁装置能够通过对胶辊、胶圈、罗拉表面的摩擦作用,清除、减少胶辊、胶圈、罗拉表面的油污、棉蜡、水雾、飞花等,也能有效地降低胶辊、胶圈、罗拉的粘缠现象。. E& Y, f/ [; q7 n" e- I, ?
目前常用的清洁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类。
9 Y8 a4 a! b8 n% @1 A①绒套类清洁装置:一般是配置在胶辊的上方,用来清洁胶辊,带有传动机构和自洁装置,能够积极运转和自我清洁。如并条机上的清洁绒套、粗纱机上的清洁绒套等。
7 }5 K7 A, Q* S( ` T8 m/ q) a②绒辊类清洁装置:一般是配置在胶辊的上方,用来清洁胶辊,靠胶辊的摩擦力来转动,自身不带清洁装置,须人工进行清洁。如细纱机前胶辊清洁绒辊。2 H- g9 ~8 _' x4 x' ^
③绒板类清洁装置:一般是配置在罗拉的下方,用来清洁罗拉,不能转动,自身不带清洁装置,须人工进行清洁。如粗纱机罗拉清洁绒板。
/ W2 H- S& z- m& r④刮皮类清洁装置:一般是配置在罗拉的下方,用来清洁罗拉,不能转动,自身不带清洁装置,须人工进行清洁。如并条机罗拉清洁刮皮。
! ~3 N7 ^- p0 J6 ~7 |以上各类清洁装置中,绒套类清洁装置由于带有自洁装置,而且对胶辊的包围弧较大,清洁效果较好;绒辊类清洁装置清洁效果次之,绒板类、刮皮类清洁装置本身不能转动,属于被动清洁,清洁效果较差。4 d1 e* |1 X6 |, n* s
清洁装置使用方法得当,可以有效避免胶辊、胶圈、罗拉粘缠,但如果使用不当,清洁不及时,也会造成短绒积聚,从而产生偶发性纱疵。5 i7 ]1 ?5 K' g5 H3 r: u; {
6?牵伸形式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
5 _0 o; n9 E" r在牵伸倍数相同、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牵伸形式中纤维的运行路线、集合度、浮游距离等均有明显的区别。在平面简单罗拉牵伸机构中,纤维的集合度较差,浮游距离较长,纤维容易脱离纱条表面黏附在胶辊、罗拉上形成缠绕现象。曲线附加摩擦力界牵伸形式由于控制纤维的能力较强,粘缠胶辊、胶圈、罗拉的概率相对较小。在不同的牵伸形式中:! P( S* Z% d' R4 k* ~# q+ ]$ `- o
(1)在表面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胶辊、罗拉直径越大,其抗绕性能越强。4 h# B E8 \4 }! B9 c+ d
(2)牵伸区的附加摩擦力界分布越宽,浮游区越小,胶辊、胶圈、罗拉抗绕性能越强。& q/ W: K7 a0 v/ K- u* [! }
(3)胶辊、胶圈、罗拉的包围弧、反包围弧越小,其抗绕性能越强。
/ A4 H2 U1 O+ @& M l- Z) O* F7?胶辊、胶圈、罗拉材质和表面性能对缠绕现象的影响
1 j, s* x: [5 v7 M/ Q5 b6 [胶辊、胶圈表面的摩擦因数、比电阻、抗静电性能、弹性、表面粗糙度等对其抗绕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 @0 ]! D& x4 f. C
(1)胶辊、胶圈表面粗糙、黏涩、摩擦因数大时,容易黏附短纤维,从而产生缠绕现象。
. ?' I3 j& ^9 T$ n(2)胶辊、胶圈材质的比电阻较大时,胶辊、胶圈与纤维摩擦容易产生静电荷并积聚,使胶辊、胶圈在异性电荷相吸的作用下黏附纤维,容易造成粘缠现象。
4 z4 J1 f/ r9 C* \1 V3 d6 G(3)胶辊硬度较小、弹性较低时,在加压的作用下,胶辊与罗拉钳口形成曲面通道,纤维通过曲面通道并沿曲面运动的惯性向前输出,纤维趋向绕于回转的胶辊上,易形成缠绕现象。
3 i" w+ N! {7 o(4)当胶辊、胶圈表面积聚棉蜡、油剂时,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易加重。
. m! y2 L6 |3 c. {" l% L(5)罗拉沟槽积聚油污、棉蜡、油剂或罗拉沟槽起毛刺时,会产生缠绕现象。
0 e! X' I1 U( V& D6 {8?牵伸机构的吸风装置对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的影响
9 L5 \5 h/ E' d" P% X牵伸机构的吸风装置能够及时吸走黏附在胶辊、胶圈、罗拉表面的飞花以及牵伸清洁装置上的短绒,使之始终保持清洁的工作状态,对减少胶辊、胶圈、罗拉缠绕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2 x+ A, ?/ ~7 E6 `7 g# s6 E%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