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纺纱过程中,除杂的任务绝大部分是由开清棉和梳棉两道工序负担的,要根据原料含杂情况合理分配这两道工序的落杂任务,开清棉工序对较大的杂质,如棉籽、籽棉、破籽等,比较容易清除,而对细小杂质,如带纤维籽屑、软籽表皮等较难清除。所以当原棉内含有的细小杂质较多时,不建议在开清棉部分多落,否则,纤维在清花受到过分的打击,性能受损,短绒率增加,同时可能会使带纤维籽屑、僵片等较难在清花排除的杂质碎裂成更小的多粒杂质,反而增加了梳棉除杂的难度,得不偿失,还会增加可用纤维的损失,从而增加用棉量,因而细小杂质留在梳棉工序清除较为有利。
* b0 |7 y, @- X为了稳定生条和成纱的棉结杂质,对于棉卷含杂率要适当加以控制。在原棉含杂率较高或细小杂质较多时,棉卷含杂率可控制得稍高些,反之,棉卷含杂率可控制得低些。如处理含杂率为3%的原棉时,棉卷含杂率控制为1.0%~1.3%,若原棉含杂率低时,棉卷含杂率可以略低于1.0%。" O% [; p% b, q$ X3 n* s" a0 i
1.棉卷含杂率过高的原因
5 m5 \$ W2 E- t; o' r(1)原棉含杂率过高。5 z, k4 B$ I! F; t. s
(2)清花工序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造成原料中的杂质未能充分排除或破碎过多。
- e- M# {1 b) V2 y3 I. Y9 r. W3 c(3)原料在清花工序的开松度不够,杂质被包覆在较大的棉块中,落不出来。, W3 P: j1 \* J5 ~
(4)滤尘风力不足,杂质不能有效下落,或风力过大,杂质被强力回收。8 ?* O( [2 E b O& A8 T8 t1 ]; T
(5)各部位补风门调节不当,影响落杂箱的除杂能力。' F' z' j& x7 s# W/ u
(6)车间温湿度过高,除杂困难。) F6 W9 T& I+ T# }
(7)原棉回潮率过高,除杂困难。
+ K) d) _, C7 I. @% N, g0 ^$ O* s/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