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社会心理学 》上、下册 ( 美) 凯瑟(Kaiser, S. B.)著李宏伟译,PDF。电子目录,48M。
$ A# n; x0 b1 |0 [7 I内容提要
/ ~# A1 l1 v! o% B" c- E7 f《服装社会心理学 》融汇人类学、文化研究、心理学、美学、经济学及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观点,把服装和外观的研究,放在各种社会文化的复杂情境中加以全面透视,从而突显服装外观的本质、意义及其对个人与群体文化的多元功能和影响。本书值得特别重视的一大特色,在]i作者将服装外观与民族文化及多元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了相当周全而又细腻的阐述" Z9 O9 w# T+ J5 F
《服装社会心理学 》可作为服装高等教育教材,也可供服装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相关专业人员阅读。
F( u4 j, Q' z1 U5 Z% [目录
8 Q3 S; Y Y8 _ 第一篇 象征性外观 23( c: ]. W; a w+ d6 _% C
导言 23+ S. i# \# j# l q# V( W
第一章 服装社会心理学:定义 240 k, x( _+ B) j
第一节 基本名词 26: g6 p2 |2 L( w+ I- z/ v! P3 O
服装与外观 26
! ]2 N+ `4 ]7 s- y4 [- p# W' b8 W: h3 c 第二节 服装及人类行为的知识发展史 34
i' a7 l5 G% W7 W0 i$ E/ t 探究服装之社会意义的早期兴趣 35
. X. R8 [# C5 B1 a3 S- k: J' _ 人们为何穿衣的早期理论 37
& N/ d/ \3 [, R/ b8 R( m 社会焦点 心理分析概念与服装解读 41
7 r) q/ X% G6 W$ M 从人类的基本需要中寻求解答 44
* e% A& A0 [& F9 w 40年代至今 46% l" J9 u: Q; D
建议读物 53; @/ }7 y8 @& V( W' f5 ]
第二章 情境观点 55
% }6 T) L$ l$ i 第一节 情境中的象征性外观 56/ _+ P7 n+ D) G) h: q* Z" P: e
日常生活 561 @3 ]1 G" S/ F& ?3 T W5 i+ l
各种观点 58) K# T* q/ k5 F5 r/ L
第二节 认知观点 60% r: c2 x. {3 M! x8 {
基本假设 60
9 X" h$ J. {/ m, A- D2 U 方法 64
, t7 \5 }- m3 h+ t# c( @2 F3 _3 ? 社会焦点2-1 举例说明研究外观的认知社会心理学方法 65& `, r) `* u. w; f1 l5 l' B
第三节 符号互动论观点 67: ?8 i$ s+ M1 P' G
基本假设 69
& O' A# j" ^; q& P 方法 745 y1 y2 h0 `* a e' G/ m6 g
社会焦点2-2 美貌的质的研究 76; \, |! z! a0 |4 \% k+ p) b
第四节 文化观点 78- ~ r! e/ t5 ? e/ R) `
基本假设 806 n' a3 I/ A& K4 d) Q- O- h4 \
方法 86
( j: L" F9 U1 t! n5 H# y: ` 第五节 摘要 87
6 ?. p k [$ P. u; `% }+ P. X 贡献 90
, F: {2 d; j; S- N 基本假设 92
/ _5 Z* b; }' x, Q4 B0 k9 N5 L 方法 94, L4 e- y% o7 Q9 i
建议读物 96
1 z k4 p# p: M. i# e4 x" d7 M$ c c 第三章 服装、外观与性别角色的社会结构 97 ~: K9 @) u9 S8 w' n/ G0 C
第一节 外观与性别角色的社会结构:情境观点 100
3 s9 I! L3 i1 P" H; x 文化观点 100; E( [9 o3 z# i
认知观点 1023 L) x0 w: c% z
符号互动论观点 103+ D5 N L- J+ h7 d5 c0 X0 O, D9 p" J
社会焦点3-1 日常生活中对性别角色符号的解释:霸道的意义 104
0 j7 h! H1 _7 n4 Y% ~ 在情境中用来表达性别角色的外观 105
/ L! V* K0 R& T+ [$ v: l$ R& v 第二节 美国文化中性别角色的历史演进 107
, Q5 c% {( X" ~: V7 P* ~) n8 ] 社会焦点3-2 文化赋予鞋子的意识形态及其性别角色符号 123
5 q( t& A7 X- Y1 t7 U: f 第三节 积极(doing)与消极(being):人为的二分法 1253 @) D+ R9 ?8 `0 {! } ~) a; p. y j
建议读物 129, l2 g2 k9 l" F. y: \: a
第二篇 外观与自我 131/ R) R3 {! C z
导言 131: z+ u9 V5 ~$ x" o) n; v4 G
第四章 情境中的身体 133
A& I5 ` A8 W# C7 e0 v4 H9 [ 第一节 身体形象 135* [: K! s0 P! t& H+ Y' W
体型的感知 137
" p+ s4 L2 \: b E4 N1 g6 t; g 社会焦点4-1 厌食症 141' u' m7 V/ F; [7 g( Y( w2 g
身体的界限 1459 N# z* ^) c' ]+ `* u
第二节 身体满意度 1471 e$ s' S# h1 v
第三节 文化及历史情境中的身体 149
8 P' n- x! \/ o 第四节 性别角色与身体的社会结构:情境观点 160
# j7 V$ y1 y$ x& l 情境中的男性身体 163) W5 F% s( ?* j" w1 y! G
情境中的女性身体 166
; M+ c4 ?( [/ |, J9 Q2 } 第五节 外在吸引力 170
; Z8 q- E; j' g- x. x8 S 孩童时期 171+ k+ Y: z, O# r! M& F! z7 t
青春期 173
) B" w* m8 G A/ R 成人及老年 174$ \: z P3 D ~8 G* ?9 V+ r
第六节 烙印与外在自我 178
% _- C/ i: R4 d! O 肥胖 178
5 d6 e+ f8 o& g w; m3 f 社会焦点4-2 乳房切除后的女性外观 179
3 m& ~; B m1 o# u2 l( ~ 社会焦点4-3 大尺寸的女性成衣市场 184
1 ?; H; V: g- l R 肢体障碍 186
7 }( J4 E! L% U0 p 建议读物 190+ L9 u0 F4 |1 r0 y4 `0 B
第五章 外观与自我概念 192
; Y9 l, \8 g7 F% D8 U 第一节 自我与外观 194$ W9 `+ |0 Q/ }# P- l( k
服装与自我的切合度 195
. p0 o, B# C4 r x 自我的结构 1958 \) j A8 a1 F. M( K6 H
自我基模 196
7 [# r& a, K$ n) a 社会焦点5-1 外观是一种历程:自我表现与他人评论 1993 I* F# h+ t7 t' N7 n$ U
第二节 社会中的个人 202
- p f/ i' y+ ? 第三节 社会化历程与外观 204: v$ V- l% ^0 {+ S* _* j
前游戏阶段 206/ G) A, F% r" ~% e
社会焦点5-2 授予与无所不在的母亲 208
6 C1 M3 i- M) P. v 游戏阶段 212
$ [) b2 L; N/ ?+ a7 e6 w' j4 V( R" ? 竞赛阶段 216
% N* I- S) d! ~+ E4 n 第四节 外观的评估与自我 218/ `! j. d# ^0 A) F2 o# u. T9 @
社会反馈 219
1 V6 c% E3 a: \2 H" u8 l 社会焦点5-3 自我概念中的性别角色差异:藉由服装来建构社会经验 2253 N. t1 V0 F+ c4 x' K
社会比较 228
3 t7 O7 ~, M' M; Q* m" ^, ` 自我知觉 229% K" c+ P$ @; k- B. v1 @0 ]0 \
第五节 自尊 231% T# m+ R% `3 k9 J
第六节 自我符号化的历程 233
: @+ H" r+ r+ |) [7 `; j) ~ 生涯的自我定义 2354 w: v2 M8 V- t- \/ L, H* O; z* o
宗教的自我定义 236( H" Y% m& Y2 N! M" O3 W
性别角色差异 237
; z' @, G1 e% w3 d, o0 m 建议读物 238
e/ t; ?* M; }+ J6 e' X& ] 第六章 外观管理与自我展示 2394 d2 s; Y2 K% D8 L) o1 D: q
第一节 自我展示 240! t8 r8 u. A7 q
隐私的自我与公开的自我 240; o# `5 s/ H+ R, `4 t
自我意识 241
1 f K# m r! d9 A' q( o1 P4 _ 第二节 身分与外观:情境中可见的自我 245* R8 c, b7 o* F8 ~
指定的身分 246
1 `/ M2 y+ s5 Z! K; ~; u 成就的身分 246+ p) C; I+ q; K+ c5 Z8 [
凸显身分 247
# {+ C) d) h8 b/ l 协调身分 249' S- K1 {; ?2 S9 Y5 ?
社会焦点 肢体残疾者的外观管理 250
% w4 H8 L3 `. T, v' W# a8 N- B 第三节 戏剧和外观 252
% B+ z$ ?/ N% t9 c9 ` 表演内容:角色的观念 253
( _* F0 |% K) b5 H' B- D 外观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256
+ u# k# W$ J% S' T 舞台 260+ F' H% p+ c* ]. v' ~5 M
观众 263/ y. {5 b+ W% Q" z! s
第四节 自我监控 265' n, x+ ]9 F: m# L$ r0 J
自我监控量表 2660 q5 x& m5 A2 d& X/ O% t# [: |
自我监控和外观管理的关系 267
/ H' b6 W' o; h+ J2 ~$ E 限制个体进行错误自我表征的因素 2684 g( @9 A/ J+ F$ @# l$ s s( @2 X2 F
第五节 主动行为与互动行为 2700 C( m" Q) u; V6 P' E/ c- h
连贯与差异 271& d1 e, A$ t: P0 y
符号互动论与编剧理论观点 272
1 s4 X! z+ g% [4 r! q# s7 a 建议读物 273
& f; ]$ B' E3 `+ e 第三篇 外观沟通 275
4 A4 J! f: S8 O- t g 导言 275
5 @2 r4 Z- \6 G 第七章 外观的潜在情境 2774 {2 ^( T8 w4 N9 o' d$ t) L
第一节 外观符号 280
- r- w' E/ \) k3 c" y- x' C 质料特性与符号特性 280, [& m/ g4 h6 u5 H
部分与整体 2825 f/ {6 c2 f4 o, M% w$ a
第二节 外观的符号学分析 2845 P L$ g+ b: G2 d. l$ v2 K( R
符码与讯息 287
$ B: k7 g0 R5 ?& p9 m4 g) }4 R2 I 分析符号 290
' Y) X) o: S4 a: M$ Z 各种象征性外观 2920 z% O' Q1 K; Q/ D; P3 f8 P7 Y+ Q
第三节 外观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 2953 r) u& k8 R3 w& Y7 E* F
社会焦点7-1 情境中的美学规则 298
& O* p9 R: K- y' \# K' B4 f 社会焦点7-2 个人的色彩分析 301
0 T& _- T3 z# {; g 第四节 外观讯息的特色 3072 f+ I" K" I9 a4 f9 o1 K
非语言的特性 3098 q' R9 |! `0 D
多重讯息与模糊性 312
( S" V: _# m8 }' _2 F1 J* v 非线性的完形特性 313
]) H% F$ N: O8 d3 R; F. K 取决于情境的特性 317+ `$ p5 S- e( W; u3 T
不对焦的特性 318 J# s$ y5 W( v& ~. Y# F* Z
非散乱讯息的特性 3194 C9 [) R$ P! W ]
作为必需品的特性 320( ^% t9 C& _# w: @( u
建议读物 322: T) u' g* w+ c% N2 E! x, @
第八章 外观与社会认知 324
: O5 Z9 y+ T) p 第一节 认知结构 325! V+ n- J5 O4 j) F1 C* E3 S t' u4 I
第二节 认知类别 328
: D, i8 o+ V# k& s$ \& j 第三节 外观知觉与推论 331( X/ N, s9 q1 W: T; s
社会焦点 求职者的资格判断:外在吸引力所造成的影响 334: b9 t0 a1 X* P5 G2 B" r
第四节 新奇的刺激 336( F+ [; ^" {, Y2 n! m, e7 X
第五节 推理 3384 |7 h. w8 H( i6 O9 J
第六节 根据服装所得到的特质知觉 3412 G9 T2 q" D( P# O# Q, X
评价 3419 |# Y P5 G w5 A# J& J6 P
能力 343) j. U9 _7 U) a. d5 R" Y
活力 3469 T; N6 h2 P0 {( P
思绪的品质 346" J1 f( v8 G8 k4 V& M! ?/ k
摘要 3477 ?) u/ C3 y4 v
建议读物 347
y; x5 {% g* w) F6 u 第九章 知觉者的变项 3499 N0 n* B# d% a% W' ~/ p
第一节 自我即是一位知觉者 350& F) G- U. k) E, L! M% V% L
第二节 与身分有关的变项 350: R" M6 K/ d+ B
性别角色 350
# s# Z1 E: K: H8 M; X, I1 F 年龄 3606 J S) [1 t# g/ H' I
社会焦点9-1 认知发展与性别角色知觉 362( F3 c% p* k+ Q! B9 N. J+ r
社会阶层 365
# @! A k, Q, d& [9 g 职业 366
1 R; u2 Q- |$ R& P8 C9 L 人种 369
L2 h( s5 o4 Y% `, f2 l" i 第三节 自尊的形成 370. y$ n$ \, |. G/ e: V
第四节 个人对服装的价值观与兴趣 372
6 z4 o2 ^2 u! ~2 |% Z" ^ 价值观 372
4 f$ E# ?% p( }6 M 社会焦点9-2 外观的审美评价 374$ [0 p2 \$ f& l7 _; ^' Y/ L8 J1 P
态度 375* I- e: X; u G# z7 k
对服装感兴趣的程度 380) ~* F% J# X, C% ?6 [4 h; X& i
对服装的价值观与兴趣 386
/ R9 F0 _; A3 D1 i9 T K% } 第五节 对服装的意识 389" W; R6 j3 a6 p9 I; ]6 n
意识架构 389
i. n' f/ l- h# D# o: U' B q 建议读物 391
; u, G0 V) _/ |* t' H: ?( Q 第十章 外观沟通:一种双向的历程 393
( d8 Z$ \! L& Y) ?- y 第一节 外观和内涵 394
/ U, j8 ]+ Y7 b& r" `* t2 t6 L* p 第二节 发讯者的角度:有意或无意的沟通 397
) x" L% k$ D) Z/ R% W 第三节 受讯者的角度:例行的或算计过的知觉工作 399
/ }9 t# ?; f+ F# E# u 第四节 发讯者与受讯者 402, Q* X8 K# D, k& ~2 ^- Y
第五节 外观与协调 407
6 Z$ \8 g; e l4 B5 h, `4 `, k 第六节 身分的指定 4098 i4 p* k" ^5 H4 z8 h/ l" J
身分 412" J$ r; _* Q" I2 ]. R% A
角色扮演 413* \! P/ X1 I: O! m3 ^. L
互动中的身分 416$ d) {, p# [ m1 f$ ^
价值观 417
/ {# g& O! S. ^6 `2 P; o9 \( u* D) _ 心情 419* T) Q5 w% _' j3 m$ p% K
态度 421
! g0 r* a, _# L! I 社会焦点10-1 外观沟通与错误的沟通:态度与性的实例 426
: P5 M; ?9 s6 }; @ 第七节 情境的定义 428- O- x7 S" J5 P+ b& j& T2 G3 {
服装定义出来的社会变项 430+ `" t- D; `4 U" O: I
社会焦点10-2 咨询员与顾主互动情境中的外观沟通 433
! A# V8 c: s: C J( y5 g; q 第八节 了解外观沟通 4400 B/ v- {& n: g! \+ h
建议读物 441$ n1 c3 O6 B3 w7 G& Y2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