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整技术》(第3册),王宏,PDF。全国纺织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子目录,48M。
$ G- L' a: y! E% F内容提要8 ^) ?, M$ |1 _4 }& E
《染整技术》(第3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纺织品的印花原理、印花设备及各种染料的印花工艺,并就如何防止和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一些新材料、新工艺进行了介绍,如喷墨印花、微胶囊印花等。
( T% x% a7 S9 [9 O6 `3 u* e《染整技术》(第3册)为高职高专染整技术专业教材,同时可供印染企业技术人员和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参考书。
, r/ U5 k" L1 }4 A" X目录 8
8 y6 \7 V7 N& E: K5 t* Q第一章 绪论 14, y% i& V0 y. [4 I5 ], L" Q
一、印花的定义 14/ l" ~ X# Y" S6 M
二、印花与染色的异同点 14
) P( H; t( f7 q# m3 O 三、印花方法 156 C! @ Z& X9 r; e: K
第二章 花筒雕刻、制版及印花设备 18
: L7 A+ A4 T; z( A' y+ Q; A% x$ [ 第一节 铜辊雕刻及辊筒印花机 18
4 F5 ^& n# {2 v1 a 一、花筒准备 18
5 u. P9 [1 F9 h 二、雕刻方法 19
$ Z: l6 _1 V/ a4 I# f 三、辊筒印花机及其应用特点 24
3 n' \+ ~% a2 K' n2 |0 S 第二节 圆网制作及圆网印花机 25. t1 z( o# _, F. @+ _# p4 t. c3 m" g
一、印花图案 25
& |" s }. ?* m& y! c 二、圆网制作 26
3 ~1 V4 d6 W w+ X/ j 三、圆网印花机及其应用特点 28" r+ x$ y6 V# Y4 w) x
第三节 平网制版及平网印花机 30. K8 p, |9 H& i- [* v; k& C, M
一、筛框制作 30
5 h" V7 A1 y4 j( P. V: a v 二、感光法制版 31
5 v& m9 [0 i2 V2 L 三、平网印花机的应用特点 325 p3 E3 q$ J. g2 s
第四节 蒸化机 32
# }2 n8 i6 Z2 G2 [ 一、还原蒸化机 33
4 |/ l( O6 e# O- n 二、连续式长环蒸化机 34' u! h& v }, Z- @
三、圆筒式蒸化机 35) Z) M8 O" ` h" r6 T: G5 Y
第五节 电子分色制版 35# P% Y, Q/ u" N; K& ? m9 F
一、电子分色工作原理 369 [0 u/ P: D8 Z2 N h0 s
二、电子分色描稿系统软件 376 N" o; h6 r/ ]0 G0 F% x
三、电子分色系统的操作过程 37
% Q* e2 U. I W8 A 四、电子分色系统的优越性 38
" E( V+ W) t' g4 a第三章 印花原糊 39( M! W6 J: y+ ?/ C2 _5 J# f; q
第一节 原糊的作用及要求 39
7 }, K+ b# \# E/ H0 [% R4 q1 B Q 一、原糊的作用 39- Z( P7 v" ^0 @0 {9 f5 g- l3 A# [6 [
二、对原糊的要求 39
- E& l; t0 L+ d# G- s2 Z* K 第二节 印花色浆的流变性 41
0 U3 G) g* g8 Y9 N; `7 { 一、流体的流变性 428 U: e* F+ T. |5 g' Q
二、原糊的触变性 46
% b% F4 [/ b) d 三、印花粘度指数(PVI或PVID) 47& I: ^8 R9 c: M$ i' n
第三节 印花原糊各论 50
+ ]! n0 D! ]8 P: ~% \ 一、淀粉及其衍生物 50
/ m4 n: Q1 ~4 w 二、海藻酸钠 53
1 R* Z. j( M- Y2 N# u 三、纤维素衍生物 54
4 V9 Y; V$ y/ ~& z! {6 m 四、植物胶类 55! F( @/ E: r, p, E* R$ X
五、乳化糊 57
/ q+ X* S2 y6 v( i 六、合成糊料 58
# D' D1 a. P3 s% t4 b% {/ y! B 第四节 调浆设备 606 E* `* g* [* ?/ e( G6 K
一、煮糊锅 60
3 v; O0 V7 X$ x% F; k* F 二、快速煮糊器 609 G: I r9 {+ l! ?) v0 \$ F: {
三、薄板式煮糊机 62
9 \- R* z4 J# r0 l6 p+ \ 四、自动色浆调配系统 622 ?1 i6 P" E$ w) n6 |. P$ H
第四章 涂料直接印花 659 t$ A% J, z& V& } l& H
第一节 概述 65( S3 e* g0 ]3 `& t8 u6 g
第二节 涂料 65" u5 J( ?" k8 l; w6 | R3 M! V
一、印花对涂料的要求 66
0 y! N! V6 F0 @4 P8 _/ `- b 二、涂料的结构和性质 663 G8 w, n% |. ]' s, i
第三节 粘合剂、交联剂 66
@2 z" S7 o! n 一、粘合剂的作用和技术要求 66' x" x( d& M" D9 ?0 L2 c3 B
二、粘合剂的分散体系 67
" P% i/ X$ G7 A7 F 三、粘合剂的种类和性能 67
7 [" P4 F8 `) T6 {1 Z# }: Z V% s 四、粘合剂的粘着机理 70; V& ]* o* l" n1 }2 `
五、交联剂 71$ y$ a8 h7 q8 i5 I. R& ]4 N: b
第四节 增稠剂 72
) h9 V7 M5 Q; a e! X; u, T 一、乳化糊 72 Y- N2 s) i3 `; d# ~! \5 y
二、合成增稠剂 74' }% n# q! T; a* w! c& e7 \) c3 g
第五节 涂料直接印花工艺 75% h2 B! a0 [/ [1 b8 S3 O+ ]( Q: l/ g
一、丁苯橡胶乳液—甲壳质醋酸粘合剂印花法 75& K: M2 I- p3 r
二、丙烯酸酯类粘合剂印花法 75* s9 d7 {2 ~9 x1 {. U
三、阿克拉明F型粘合剂印花法 77
- h" I- q; @- [0 t* l" v" j$ j$ s/ g第五章 活性染料直接印花 79
( f4 w. _% X* S, }* l 第一节 印花用活性染料 79
* n n( l$ Q3 |" B$ |# T 一、染料的要求 79
; f4 T+ g1 ?) F7 j+ Y# f 二、染料的选择 80
5 f/ E }; \( u9 e 三、印花方法 822 K/ R) j9 D: u9 p
第二节 活性染料对不同织物的直接印花 82! z1 {( V' \" m+ F. u! k: M8 {
一、活性染料对棉织物直接印花 82 \) E% e- r l( e& N% r4 v
二、活性染料对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直接印花 888 g! w# ~6 U4 N
三、活性染料对蛋白质纤维织物直接印花 91& z$ [! ^: T/ i+ n# Z) H
第六章 其他染料直接印花 948 a8 B; v5 z8 [0 O$ {2 {
第一节 可溶性还原染料直接印花 94
+ O1 }4 O9 K6 r n- j" m: g 一、概述 949 y ~7 \2 b" Y2 j
二、印花方法 954 n0 L+ e: q+ ]- @, e0 W. C3 D
第二节 不溶性偶氮染料直接印花 98* c# U+ P/ Q9 n$ B( U9 @
一、色酚打底工艺 993 Y5 G4 z! O$ ~4 a9 c
二、色基印花工艺 100
5 E% H5 ^1 _! X, P: T( q( p) Y E 三、色盐印花工艺 104) k* ^! h& D1 n3 k" a( E
四、后处理 105
1 n, p% ~5 _% n: D2 G8 J: \; \ 五、色酚印花法 106
# |$ I7 z9 D3 k/ J; r' ]4 b 第三节 稳定不溶性偶氮染料直接印花 107
7 l" A" l3 Q: c+ |) T( d" Z 一、快色素染料印花 1078 X; \0 p$ r2 n4 A6 ]$ a
二、快胺素和中性素染料印花 110* F) I9 g% I, i" v( |* E" o2 o
三、快磺素染料印花 115
5 d0 Y. n* \2 D 第四节 分散染料直接印花 117! U/ c/ O' U/ s# N! [. P' Z
一、印花特点 117! _: g# C: V3 n/ w+ t! p
二、印花工艺 117) ?+ B, {: p" [
第五节 阳离子染料直接印花 1193 O8 c* z; i- a7 }# T2 I
一、印花特点 119
- l+ W% ]5 e! B* ^% u2 P c/ g/ B 二、印花工艺 119% _4 t7 b2 ~+ }; Y
第六节 酸性类染料直接印花 120- m- a! U1 L4 m7 Z2 F! l
一、印花特点 120
; i: @; M( }& B. U: O$ r 二、印花工艺 121( z; C2 Q! B) U3 T( a
第七章 综合直接印花 1269 A h$ H; T" |7 e5 U4 z7 g H3 k& W! ?
第一节 共同印花 126, o% Y2 o# }1 i- X
一、花筒排列原则 126% O! ?( ?$ k5 C5 U+ l$ O! y8 u g
二、活性染料与其他染料共同印花 126
* T p$ r- G% P/ s& y6 b 三、不溶性偶氮染料与其他染料共同印花 128
8 G) l' G( O* `/ p- c9 B 第二节 同浆印花 130
# S* T" |6 x9 ^$ b1 W7 X( |* u 一、同浆印花时应注意的问题 130( u5 \, J j+ ?/ c
二、不溶性偶氮染料与涂料同浆印花 130
2 h! N/ o1 k2 c' K, [ 三、不溶性偶氮染料与可溶性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131: I: z3 ^) e3 h2 [; y
第八章 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132; S- O: G0 p! v
第一节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132
1 b6 p, Y3 E8 B; ?2 D4 y; W1 \ 一、分散染料印花 132- F& t6 u) ^3 B
二、涂料印花 1334 W; O1 {) x$ n3 U" v
三、可溶性还原染料印花 135( `' E9 ^0 a4 ]# f; G( b, D
四、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138
/ C: t/ G1 J" C' s% x/ t+ L 第二节 维棉混纺织物印花 144
. Q2 K3 z: G) A 一、活性染料印花 144
# k% z5 f, Z/ c' U 二、还原染料印花 145" _ v U& U" R. y* q2 z3 q
三、缩聚染料印花 146
: C! \0 N, d7 P/ M. b 四、活性、中性染料印花 146
9 q$ J( X: q9 x- @* ?6 K9 y 五、涂料印花 147, n3 k! l5 s1 {8 [! f' b
第三节 其他混纺织物印花 148
+ {" l* a3 ]$ R5 ?/ x) g' V( O 一、腈纶与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印花 148
7 d8 ~5 u& o: e/ U4 v m& Y& u2 C 二、锦纶与其他纤维混纺织物印花 149' R+ N) ]. }, r9 o
第九章 防染和拔染印花 150. T7 p5 D/ M, b/ S
第一节 概述 150( d) J) g. a0 |1 k
第二节 活性染料地色防染印花 151
5 n; `/ y6 V2 O 一、酸性防染法 151" Z; ?* x+ l. k7 p2 E" ]
二、亚硫酸钠防染法 153+ X& z$ J5 D: ?* y+ }; ?: @4 J6 k: E
三、半防印花法 154' g( t4 j7 J7 J2 H
第三节 不溶性偶氮染料地色防拔染印花 154+ T% G% C6 L' a+ L
一、防染印花 154) L; M4 ]+ J6 h/ c0 | |* m h: h
二、拔染印花 1571 o7 b0 E( V3 r. }2 V0 t
第四节 分散染料地色防拔染印花 159. U* Z9 f1 A& U
一、防染印花 159
9 W# R2 \3 c( i ?3 F 二、拔染印花 1616 t- l( T. q; g9 F4 q* e, H- I
第五节 蚕丝织物防拔染印花 163
* [% W, I& A, w% t 一、拔染印花 163
& ?# c- i) m8 x1 Q 二、防浆印花 164! m# I; v( T9 p, h# v9 f" B
第十章 特殊印花 166
1 u1 W }& g6 v0 q, U. l 第一节 烂花印花 166
/ p f1 P- d5 E 一、烂花原理 166
& n8 y( ~9 a/ r3 n" n 二、涤棉混纺织物烂花印花工艺 167% G' Q0 J1 p3 u2 C
三、真丝或锦纶与再生纤维素纤维交织物的烂花印花 170
1 `$ \( e$ i4 B 第二节 泡泡纱的印制 170' p/ C7 y: z( @/ [% \/ R( Z. @
一、纯棉泡泡纱 170
6 u/ s1 A2 R" C 二、涤纶泡泡纱 172" |0 a# l: V2 T' O- G
三、腈纶泡泡纱 172& `2 S. V2 E9 a0 Y+ t2 ^7 o
第三节 夜光印花 172
* X& X- ~+ X+ ?8 T5 Q% V+ @, A 一、夜光印花的发光原理 173' b) }/ e3 F) r; Z0 |8 ?
二、夜光印花浆及其组成 1737 i; c8 o5 ?5 L* c5 w
三、夜光印花工艺 175
( r ?- K- ~* r- L0 X- ]- ~' r 第四节 微胶囊染料印花 175$ p) `; j9 s& u. W0 g7 Y4 Y: c. W
一、微胶囊染料的性能 1769 B2 L& ~7 ], B
二、印花方式 176: b" j+ N2 T$ U7 `) R3 y, S% ~
三、微胶囊染料的制备 1806 k, |- Q* T m y5 [
四、微胶囊染料印花工艺 182# M( U; N+ W6 C( e/ O9 v
第五节 金粉印花 183( K- c4 O4 J: e& }0 F
一、铜锌合金粉印花工艺 183
3 { H5 c& X8 R( m 二、晶体包覆材料金粉印花浆 184) N7 U: e# Q; m
三、改善金粉印花亮度和牢度的方法 1850 o. e; }" c( K- i" \# Z5 ~
第六节 发泡印花 1858 i+ D0 ?8 c! d& @) \0 w2 A8 V; M/ Z
一、热塑性树脂化学发泡印花色浆 187
! }8 G" Y5 G4 g; g* L% @" | 二、热塑性树脂发泡印花 187
# M& C; h" R' \2 n" F( n$ z第十一章 喷墨印花 1904 v" X! C7 U$ M* v3 o! T& B2 e3 x
第一节 概述 190) W: B: A0 ^5 v1 O6 v1 z* z( S3 F
第二节 喷墨印花的原理 191
8 _. I, A) w. ?! h7 B 第三节 喷墨印花用油墨的基本性能 192 }0 f3 R+ m4 v7 s" _0 `
一、喷墨印花用油墨或色浆的基本性能 192- d$ S7 e( y5 K! c/ A% t# ]
二、着色油墨 192) k% t/ a8 u3 V1 }8 h
第四节 喷墨印花的工艺过程 194: L, R8 h9 P, l/ ]( {/ o( T
第五节 喷墨印花与传统印花的比较 195
% n$ R. S7 ` @% h" m$ Y第十二章 印花工艺制定及印花疵病的防止 196
+ G8 n2 H1 m6 U" F7 a) P 第一节 印花工艺制定 196, Y) ~0 k. |/ X2 Y4 m& [
一、审样 196+ R! h+ v, @2 N1 r! a# |' V
二、分色描稿 197/ ]* c2 Y+ @: G1 |% Y2 C
三、工艺制定 197
4 e( t# M+ ~* C# t$ S 第二节 常见印花疵病及防止 198
/ K8 i! g$ F- r @ 一、平网印花常见疵病及防止 198, A3 ?! T( d8 b, r
二、圆网印花常见疵病及防止 200
5 D8 K% \- E% o; ? 三、辊筒印花常见疵病及防止 201
/ a, D, M% V0 r# k, i! C主要参考文献 203, x+ E: Q: _9 g. x' f
; n& q V" d) K8 \2 P2 f* n% c- j5 G7 h2 y2 p3 d4 ?5 P9 i+ i2 n
$ B4 ^& T" f/ W6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