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服装] 《服饰图案设计(第2版)》,石裕纯,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4 21: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服饰图案设计(第2版)》,石裕纯,PDF。高等服装院校教材,电子目录,彩图,25M
8 R6 g" u/ W  ]1 M* H
《服饰图案设计(第2版)》,石裕纯,PDF.png
内容提要9 y2 Z+ _# U# O4 p' \
《服饰图案设计(第2版)》为高等服装院校教材,共十一章 。分 别 对 服饰图案的基本规律与形式法则、图案的构思、图案的写生、图案的造型、自然形图案的构图、几何形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图案的表现技法、图案的色彩及服饰图案的应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并以大量的插图配合文字叙述。书末还附有对蜡染、扎染、手绘和刺绣的简要介绍。
& @0 y+ }( \+ O9 L
《服饰图案设计(第2版)》为高校服装专业教材,亦可供服装中专、技校作为教学参考书,并可供服装设计人员阅读参考。2 ^4 m- g; q. s, @' r0 e+ |
目录
; D' U& @6 W4 @$ e! n' v第一章 概述 42

5 s% ?+ c- q7 y, Y2 b 第一节 服饰图案的概念 42
/ U( F" v$ ?+ R8 T" }/ x  一、服饰图案的含义 42. d0 y5 z( T0 ~  I' q7 Z
  二、服饰图案的范围与类别 42" C. p- o0 }9 |6 J* U
第二节 服饰图案的特性 43; Y- F. G% ]! c
  一、统一性 43& C3 x  j8 E$ {8 t, q6 ]
  二、从属性(工艺性) 44+ w) t! |5 ?% m! n' u
  三、审美性 44
; R3 J! x6 e8 A* p  }7 _/ c6 S 第三节 服饰图案的风格 45
6 o3 N* H* I% _  一、风格的产生和形成 455 {# c7 k. \2 C+ {
  二、我国图案风格的演变 48
! c8 K. }6 j* A; ~4 ]  三、现代服饰风格的发展 57
! M* D3 C6 l) A* ?! M. V8 y第二章 服饰图案的基本规律与形式法则 613 o9 i! a  q; y2 _" a8 ?1 D
第一节 基本规律 61
1 |% o" R5 d: |% h  k1 k  一、变化与统一的意义 61! P. ?; E9 R9 J4 ~# r
  二、变化的作用与方法 62
; t) ?5 V& s! F4 B& [$ I  T  三、统一的作用与种类 62
  c" U8 l4 ]+ q+ `5 F( A/ K" U5 w  四、变化与统一的关系 63$ D; r$ E( |0 |$ e& s; c
第二节 形式法则 63  l. W' N' E( A
  一、对称与均衡 63  H1 j+ K5 j) i3 F  |# I* r
  二、对比与调和 647 n; ]; ]- F3 O) d+ u
  三、比例与黄金分割 658 F5 }) B3 t4 Q7 e8 [
  四、节奏与律动 66
8 o! s$ W% a( f, s3 l( H" l  五、韵律与重复 67* K6 _% ?9 G7 H8 `2 U0 b* G( B
第三章 服饰图案的构思 686 l7 p2 h5 a8 L' y8 p" x- q" ]# z
第一节 构思的特点 68$ X# i) F/ C* _* p6 k) [
  一、对客观现实反映的深化 68/ m# I: E2 }( \) o
  二、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艺术化 69/ J# X2 a& T  d5 ?
第二节 构思的过程 71$ V* ~: H+ x2 o7 G# V1 W; r  ^
第三节 构思的方法 72
1 V- f- w- m0 X: o8 A1 o5 D  一、研究人的心理启发构思 72
1 }* x* g8 a& v, k5 E  二、研究装饰素材的特点启发构思 73
7 C" m- W" l+ h; L  三、研究微观世界启发构思 732 R5 \! D) z$ V% J4 f$ I8 f
  四、研究极光现象启发构思 747 E* i) q; K0 t3 K
  五、研究传统、民间艺术启发构思 74, Y8 n# w) z: F* z% s6 u4 v7 |
  六、研究现代中、外艺术启发构思 744 H/ H0 S$ p: e1 x$ t* Z( V
  七、研究音乐、建筑艺术启发构思 740 n7 {7 V6 ~5 y) e3 \
第四章 服饰图案的写生 75
9 `( X. E" A6 p8 `2 f' [. S 第一节 目的与要求 75
' Z, _1 h- {. v8 C6 J  一、写生的目的 75
9 M* n) ^3 \+ C2 c) Y4 Y  二、写生的要求 75" F: n8 S2 p) j% S; F$ Y4 |7 g
第二节 技法与步骤 76
9 B" q% ^: D9 i) w4 n  一、写生的技法 76  G' c/ E) Y0 [& `
  二、写生的步骤 847 ?/ {% Z0 S( s# b& |5 D( F
第五章 自然形图案的造型 87
* [7 z$ D5 z3 f/ e 第一节 造型的依据 87+ S5 U# u: K( k2 G
  一、花卉的形态特征 87
% I/ u0 m1 U$ K" y4 C( @8 x  二、动物的形态特征 876 [6 n6 U5 Q! F
第二节 造型方法 88
8 E- U6 _* k( W# h0 m  E( `  一、写实手法 88  U$ [4 T, H7 x$ p" `
  二、夸张手法 90
1 E& ^! _0 k& U+ i* l( L4 s' D0 o  U  三、组合手法 94
' ~4 C2 J1 z- t# Z0 `1 p5 F* j; Q. k  四、象征手法 102
* s1 m# Q! o  H& k1 w  q2 h0 V第六章 自然形图案的构成 105
. v. [6 a5 [1 n" C; H' f 第一节 独立形构成 105) Y5 n# ]( W* Q- Q9 j
  一、独立形构成的分类 105
* F$ o! N6 K3 }$ q  T7 C* Q9 v1 z# j  二、独立形构成的骨格 1146 Y4 @1 K1 c+ U! `5 t! v6 ?  |; c
  三、独立形的设计要点 114" m7 `7 s& T# C4 {) j; L6 O3 M1 c
  四、独立形的特点及在服饰上的运用 114
4 O9 i# `$ _; `% p8 u) w 第二节 连续形构成 114: l0 o% E. {/ Z; f+ m5 w/ N, g9 J9 L
  一、二方连续 114" j8 Q& g1 {$ k5 C: e
  二、四方连续 119" w9 X5 p6 A% t# H4 J
  三、边缘连续 120; b' d' m7 z" n% T0 }% ]' [
第七章 几何形平面构成 124# ]; A- d- v) t# p
第一节 几何形构成的基本元素 124
: O3 H" W+ r- O  d  一、点的性质与作用 124
/ ?5 {: x! F. Q/ \& Q" ]  二、线的性质与作用 126
6 p5 g: P6 g9 y3 D4 j$ ?  三、面的性质与组合 1272 K7 a7 Z- }3 B9 V& g
  四、基本形构成 129) h8 z3 g. r# T! R$ s, q5 m4 W
  五、正与负基本形 129
& G8 }* q& w6 Z6 c( l  六、关系元素 129" q  J0 g: \; q  Y+ L9 P8 g3 u
  七、骨格 131
9 z/ _$ C5 K6 J4 V' W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 132
. [/ c/ M$ u0 A. \2 o  一、重复构成形式 1329 D- z2 W0 W& h+ b
  二、近似构成形式 135  G: K, Y+ |1 z# L; K
  三、渐变构成形式 137; F2 T/ L( ^! u% m/ K$ m
  四、发射构成形式 140$ ~! s1 z0 Z/ w( x
  五、特异构成形式 143
; i: B1 C1 H% n$ p  六、结集构成形式 145
( I) T2 ^+ X  F: W  七、对比构成形式 147
3 x5 C8 r3 I" C# Y) w  八、肌理构成形式 151
$ w" n, z# V" q5 Z  九、比例分割 153
7 X1 c* V* k8 m' m. F0 m$ |第八章 立体构成 1620 f0 M5 c: J; \( z" X" F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特征与材料 162' v* @( ^6 w8 o! ~% s- `& H8 s
  一、立体构成的形式与思维特征 162
( ?$ \- v. v# o% v. }  二、立体构成的材料 163
, s. v5 q: H+ v. V' \( Y9 c% W, _0 F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结构与制作 163
5 a% D! g; W/ G! _& C/ L# ^& R* W' Y. Q  一、立体构成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方法 163
# x! U% i0 g. m6 p8 v- y  二、纸的立体造型 173
3 q* d, l/ K4 a7 ~; D第九章 服饰图案的表现技法 1751 E5 h' d6 w# ?
一、点的表现技法 175; Z7 r0 X1 T: E  p# |
二、线的表现技法 1756 Q* j$ E: V; h5 p) F, _
三、面的表现技法 181! }5 }; k+ i: R( ^( U
四、渲染和退晕的表现技法 181
0 e; q! C( t/ {: R4 Y1 s- | 五、喷绘的表现技法 182" h- `; D" Q8 l, G' T( \/ J$ J
六、撇丝的表现技法 183
( s# q+ d3 S. x: _- \ 七、枯笔的表现技法 183! Z( z  @$ i- c0 z6 _) A
八、剪贴的表现技法 1858 D! A: B$ C6 {) B' D! y' S. _
九、编织的表现技法 185
2 N0 n& i; O% `& i. u3 ] 十、手工绘染的表现技法 185
- L2 p& B& `- f7 Y2 N* M" _ 十一、材料肌理效果综合运用 185
% c2 {+ l: ^! [ 十二、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 185
$ l+ n( R4 b( ^8 w' D第十章 服饰图案的色彩 187
0 E8 \" V" y+ Y+ u* g6 x6 M 第一节 色彩的配合 187! j/ o! a0 J8 t2 _: q: d3 [% g
  一、以色相变化为基础的色彩配合 1877 A! ~# D; Q7 e4 W7 ?. u- s
  二、以明度变化为基础的色彩配合 1885 P$ ?5 Y' R$ k- K/ [% C
  三、以纯度变化为基础的色彩配合 1899 I7 g1 i+ E( D6 U
第二节 色彩的特性 190; N8 C. H1 [, t3 x
  一、色彩的情感与象征 190
7 Z2 R; s, _+ s9 b+ _/ R+ I* e  二、色彩的装饰与谐调 1918 T& j5 D& g. _4 G
  三、色彩的实用与价值 1917 `  t) N* T1 u9 Z7 i
第十一章 服饰图案的应用 193
# ]0 s& A; o- h 第一节 应用的原则 193! x7 E/ m3 @' ]
  一、实用与美化 193
1 V4 b8 o* f5 ~2 ^# U/ Z& O  二、经济效益 194
* j( F) r+ m2 F/ P4 V- T6 y" N, P 第二节 应用的方法 195& |0 O! K) n+ e
  一、主题性设计 195% R7 Y. f( q* W9 n
  二、根据款式的特点进行装饰 195
% f% o: A; {9 x' @6 c9 E, o  三、装饰与实用功能的结合 196
2 e2 V0 r( Q6 Q  四、体现工艺特点和材料性能 197! k" E" ~# w5 u4 b: S- `
第三节 图案装饰的部位 197! A5 E/ ^5 W) k* |0 I
附录 205) f$ F) \  _1 [
一、蜡染简介 205
% \/ ?& w- E# Q+ J1 E 二、扎染简介 206) ^. ]/ V% y( i8 a& S& k7 k
三、手工绘染简介 206
: h5 u- B! p9 s5 w0 V 四、刺绣简介 2071 b" k+ f; p8 X) u- ?
五、盘花钮扣简介 208
" f4 T9 Z( I' I% X
. ^0 \" \4 r# ~6 ~

8 v/ z. o0 q( k& a' g, H- x
2 z) W1 {8 y$ f6 S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4 16:1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