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d2 @0 i3 {4 k) v 最早的近代麻纺织业始于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制麻局。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多家工业企业,涉及纺织工业的有湖北纺织四局,即织布局、纺纱局、缫丝局、制麻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近代纺织工业体系。1896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因四川、湖北所产苎麻质量属上等,就地加工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接受下属的建议,于1897年筹办制麻局,是纺织四局中最后创办的。 张之洞向德商瑞记洋行订购脱胶、纺纱、机织整套设备,连同运输、保险等费用,共1.4万英镑,约合银10万余两。制麻局设在武昌平湖门外,1904年(光绪三十年)开工,分为第一工厂和第二工厂,职工400余人,专制麻袋等产品,主要供汉口市场。当时第一工厂有纺细麻机66台,麻织机100台,大体以纺织苎麻为主;第二工厂有麻袋织机25台,麻织机63台,以纺织黄麻为主。一开始纺织细麻织品,如夏布、闪花皱之类,因成本高而滞销,亏损严重。后来制麻局出租改为民营,改织粗麻袋、麻布、帆布,每年才有了盈利。而企业在筹建及生产过程中,多次借债,负担沉重。另外管理上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严重的垄断性,企业衙门化,冗员冗费过多,管理混乱,浪费严重,生产难以为继。 制麻局一度聘请了日本技师,生产原料采用日本进口的脱胶麻纤维,织造多种麻布。辛亥革命后日本技师回国,原料进口也随之断绝,于是改织棉布,实际上成了棉织厂。 麻纤维是我国最古老的纺织纤维原料之一,麻纺织的历史甚至比丝绸更为悠久。后来棉花普及,替代麻类成为大宗服装的原料,麻纤维的使用逐步减少,机器麻纺织工业也起步较晚。但是由于麻织物所具备的特殊性能,一直在生产,历久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