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2年江西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印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31 21: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打造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制升级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以下工作要点。
0 \+ O! v9 V* N' J
. ~# s# u) z/ N! R- _( L5 L5 I( o工作思路
6 O' I6 L( I0 b% Y1 Q4 Q
- V1 [: {' y1 z" A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住、进好、调优”原则,围绕完善提升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目标,以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线,以自主创新、智能制造、品牌建设、绿色发展为主要发力点,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产业生态,推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R: [1 T1 d5 l# f" a
- X9 ~; N% Z; }
工作目标
( s% `* x9 B; z: ~, w7 a8 @2 ?  j" i+ w# d8 w7 U; x; W
1.产业规模扩大。2022年,力争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600户,营业收入2200亿元,利润160亿元。, o4 ?0 }! |& P4 K4 [% u9 r

2 ?) h  O$ v' f8 W5 K2 P% s' S2.产业集群壮大。共青城市、青山湖区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300亿元,德安县、于都县、万年县力争突破200亿元,9大产业集群纺织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70%以上。, A: v4 b" ~2 h; v( v* M! h
: C/ Z% V) q- r& q- b3 L
3.发展质量提升。行业新增江西名牌产品10个以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车间)2个以上,完成10个智能工厂建设及20条以上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 \  @/ j  ?3 W- G# s7 Q% A& m1 m

, j+ p1 {. F$ C工作任务! b0 _4 L+ A5 `

, t3 f7 x0 G8 I1.强化创新引领。在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青分院等平台中选取一个作为核心平台,联合恒天(江西)纺织设计院、江西服装学院等机构,组建纺织服装科技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支持骨干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推进骨干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关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参与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实施,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 f7 s6 s. _) P- y1 j* N2 o- n+ ?( ^3 j
2.加快数字赋能。充分利用省、市、县各级资金渠道,集中力量实施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推进智能化设备在行业的推广应用。举办智能化改造现场会,发挥赢家时装、良良实业、明恒纺织、华兴针织等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推广智能化改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帮助有条件、有意向的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推动骨干企业与中国联通(江西)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合作,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打造业务协同、智能管控、大数据服务的新型制造模式,提升生产模块化、柔性化、精细化水平。/ B8 a! c# Y, b4 `9 B; `
( f0 i! E% W$ [: B( ]" ~& t( K
3.坚持绿色发展。认真执行印染、粘胶和再生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做好新上项目的产业政策认定和可行性研究,组织印染、粘胶和再生纤维(涤纶)企业参加规范公告申报工作。加强对企业的用能、用水和排污监管,推广数码印花等无水少水染整、再生纤维素纤维绿色制浆及新溶剂法纺丝等技术,加快绿色化改造提升。全面整治“低小散”“脏乱差”问题企业(作坊),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 b1 o' b" U, C
" e0 S$ Q; Z4 W& ]1 R+ F* B4.完善产业生态。支持全省纺织服装特色园区尤其是共青城市、于都县、万年县、德安县等产业集群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有机整体。推进国家纺织面料馆江西分馆、省纺织服装产品质检中心、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赣南(于都)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武汉纺织大学于都牛仔产业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平台集聚,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技术支持、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物流仓储、人才培训等服务。
; W' H2 L0 _& D% M$ L+ e5 [# a# B: I/ L0 Z
5.推进品牌建设。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销活动,通过布展、推介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唱响“新江西·新时尚”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以“鸭鸭”、“恩达”、“良良”、“绿冬”、“康意”、“北陆”、“爱威亚”等品牌为重点,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推动现有品牌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鼓励具有潜力、成长型的中小企业依托其良好的出口加工经验和设计能力,通过注册新品牌或品牌嫁接等方式,培育新增一批自主原创品牌。
* J, ^: T2 f2 x) X7 }
- k1 D! a: o+ x0 r) K) P5 {6.壮大骨干企业。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通过兼并重组、优势互补等方式做大做强赛得利(中国)、恩达麻世纪、赢家时装、江西卫棉、新佰伦领跑等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力。做优昌硕纺织、三江超纤、瑞冠牛仔、翡俪文德等“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领军企业,突出产业特色。健全项目定期调度、推进、挂点服务、考评奖惩等机制,推进金鹰(江西)产业园、均安(于都)牛仔制造产业园、新奕隆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2 F; E) S/ H9 w- o) {

$ A9 l; L& ~, A6 q) {7.加强人才保障。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帮助企业家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丰富专业知识,转变经营理念。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以订单班、定向班等方式,定向培养一批优质人才。以江西服装学院与于都县为重点,推动开展校地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双方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实习就业基地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 d, a, O6 ^0 w! v9 D! i
; _! z& W, W7 Y; m( k5 n% ]
8.举办对接活动。继续举办2022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支持地方举办第三届共青城市羽绒服装周、第三届中国(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打造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提升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影响力。开展一批技术对接、产融对接、行业专场招聘等活动,打通产业发展堵点,营造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4 h5 f" ^: `" m& e" `5 F, s1 T

9 M2 b& m# _9 K" g! g) p" j5 G' D保障措施
) }3 V( B  q6 B1 A. f+ D2 u8 L' g. y8 n$ j: g$ g; j" F
1.健全推进机制。按照链长制本质上就是责任制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链长制推进机制。省工信厅、省人社厅作为责任单位要坚持具体抓、抓具体,常态抓、抓常态,细化任务清单,加强协调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主动作为、密切配合。3 ^+ X3 L( S! K1 u$ h

9 ~' k* _! I$ D4 p5 p2.立监测机制。完善调研调度制度,全面掌握行业发展情况,对行业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分析、研判国内外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提高原材料供给和销售市场的多元性,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链。
6 g( w* s3 j. L5 K2 L  U# T  p3 I$ X, k+ g; r, U2 t) f# y' X8 J6 i
3.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畅通问题反映通道,健全办理机制,协调解决一批产业发展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出台针对性、操作性强,接地气、有实效的政策措施,用心用情用力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缓解用工、融资难题,降低原材料、用能、物流等方面成本。
' O+ u& w) h9 f, f
( w, Z2 J+ k4 D( A3 n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6 z6 ?# }$ L* ?. H2 @

3 G: T; m, i) D" t& E6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16 20:45 , Processed in 0.4062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