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1934年, 在 瑞金中央苏区陆续创立国营军工厂33户,其中被服厂仅次于兵工厂占第二位。中央军委被服厂月产军衣1. 8万套,帽子1. 7万顶,毯子4000床。国营中央被服厂有职工700多人,缝纫机100多台。瑞金纺织厂有职工300多人。由长汀迁瑞金织布厂职工300多人,纺纱机30多台,织布机100多台。全区共有手工合作社176个,生产棉布、袜子、夏布、染色布等项产品。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北上,各纺织厂、被服厂及合作社全部解散转移。- J3 `7 K8 } r2 K O
$ e! o6 d+ I$ d7 b8 e1938年9月,九江沦陷,利中纱厂变为日军兵营。1943年5月,驻厂日军将机器全部拆迁汉口,作为对日商泰安纱厂的补偿。南昌市在沦陷期间纺织业亦遭到全面破坏。7 c- Q+ B7 i! H5 m& m+ k
# M# W1 s. {$ l& K1 G: D, p. z1942年由逃难到吉安的南昌资本家集资,在吉安兴办新生纱厂,有纱锭 1912枚 、铁 木织机8台,职工500余人。抗战胜利后,于1947年迁返南昌,1949年春季投产,这时已发展到纱锭2328枚,当年产纱1390件。+ D' O& b# X( R/ O. c# H
9 s' G/ o3 s1 H: ~3 `* S! ]1946年9月,朱仙舫集资组成兴中纺织公司,购得原久兴纱厂产权,更名为兴中纱厂,从汉口运回存放的机器,安装纱锭3200枚投入生产。以后陆续增开纱锭,到1948年底,全厂纱锭为1.88万枚,直至1949年5月九江解放。
6 ^. m# e! P" ]0 B8 m, ?/ s' Q" `5 X8 ]' i
从1919-1949年,江西纺织工业因受战乱等影 响,发展缓慢,基础十分薄弱。到 1949年,全省仅有2家近代棉纺织厂,还有14家小染织厂,以及作坊式的织袜、毛巾厂100余户,拥有棉纺锭2.11万枚、铁木织机 2000多台、手摇袜机1400余台。当年生产棉纱5900件、棉布2341万米,约占商业收购量的20%左右,而全省1300万人民衣着所需的棉纱、棉布主要靠省外调入。
6 k, }0 b* h# J: o0 H' n! D" ^- w( a% ~& v( `- V& S
3 s: N+ Z, }+ |3 ^4 E; _( n.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