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综合] 纺织厂空气调节(第二版),郁履方,戴元熙,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8 15: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纺织厂空气调节,《纺织厂空气调节》编写组编,郁履方,戴元熙,PDF。高等纺织院校教材,有电子目录,28M
, R& Q" K. i% Y 纺织厂空气调节(第二版),郁履方,戴元熙,PDF.png   f) j. Y: D& T1 B# [6 H9 @
内容提要  C+ d% s8 M7 L) z* ?
本教材着重论述了纺织厂空气调节的基本理论,测量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以及温湿度对纺织工艺的影响。书中对i-d图的组成与原理作了详细叙述。对于车间冷热负荷的确定,不同季节的空气调节过程,空调设备的性能,车间送、排风的布置,以及降低车间含尘浓度的方法等,书中也都作了适当介绍。% k  X$ X, q7 }% o/ a3 q: k* k6 @
本教材反映了国内外纺织厂空气调节的先进技术,如新型空调除尘设备、温湿度自动控制以及温湿度对化纤混纺工艺的影响等。在空气调节系统的配备、布置和调节方面,书中附有大量例题,可供学生学习和计算。
( ^3 Y& c1 b. ]* A5 }/ b5 v本教材可供高等纺织院校纺织工程专业师生,以及工厂设计、管理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8 b! K/ C$ b- N0 v. R$ s4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15: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 B" V4 B; |& d! Y0 A( T绪论 12( {* i4 J/ V. p$ J: i8 X" C
第一章 空气环境与人体健康、工艺生产的关系 159 z3 _! D: c. O1 D6 X8 z
第一节 空气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15
2 m5 w/ c3 a% M; M. Y; i5 P% V 第二节 空气环境与工艺生产的关系 16( q  F* Z$ A$ o" y, w" Z% w" R
  一、温度对纺织纤维的影响 16
- ]# Z$ ]4 n2 O5 b) R) ~3 M/ J4 G  二、相对湿度对纺织纤维的影响 16
. W* ?( |# r3 _3 a+ l0 l# n  三、温湿度与纺织工艺的关系 17
6 `( B2 ]% q, a' S* _! X第二章 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i-d图) 30
4 i& @$ j; e2 |- r' R7 C- W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30
( |" e& H3 \/ v% ]( r, k' u: F 第二节 空气的状态参数 31, {# h4 Q1 c' K
  一、压力 31
9 H' C5 o/ z3 e6 h5 H5 W! U0 ~+ T  二、温度 33
$ o% }* U* t' p# |, V  三、湿度 330 |) g- A5 \: o( @+ e3 G4 q# J
  四、比容v与密度ρ 353 x" F8 l& L# r3 k& Z& ^0 E* Y6 b7 M/ {
  五、焓(含热量)i 365 [4 d6 q$ ^/ L8 V$ D
第三节 湿空气的焓湿图(i-d图) 37% K) O8 T! n8 L" Q  F
  一、i-d图的绘制 37
# n. J) d$ W4 ~4 Q- q9 n" s8 f+ a  二、i-d图的应用 41
; r& s* @# L: q8 |* ^ 第四节 温湿度的测量 468 z. }. W0 m, Y. |; A
  一、温度的测量 46
" o7 n+ U3 Y9 I9 J3 q0 H  二、湿度的测量 49
: _6 ^; ^5 A, W/ O  三、微风速测量 59  Y2 j5 C# X( p  ?0 \
第五节 水蒸气的性质 61
. W: [. j8 y  E4 y8 a3 L2 F" o" {  一、饱和状态 61; l2 g6 q: b  h& J: c- [
  二、汽化与凝结 61
: D3 M" N. y& o$ n/ L$ A  三、汽化热 628 Q- j$ J9 V+ B; \4 C- b1 n" M' s
  四、定压下水蒸气的形成过程 62
* z) T6 v& |* ^: A- ?( p  五、水蒸气状态的确定 64
; R- g* w- |0 C5 H' l第三章 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70
1 r6 s' x3 T8 [& h( x& p* }
第一节 房屋热损失 70$ B6 g/ t0 L. a4 X; R
  一、围护结构的基本热损失 70
2 A1 D9 \; w7 g4 E  二、房屋热损失的附加值 75, i# }* \( V& v3 S+ V. D' z$ Z
  三、渗入冷空气的热损失 76
+ t4 O# [8 u0 B+ @1 O  }  X( W. Z 第二节 车间的得热及得湿量 77
4 g5 t6 o- R1 R- R# A  一、夏季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77
/ b4 W# @6 l$ t$ K  二、机器发热量 844 e7 f/ X# ]! H) k; H4 O2 @; S
  三、照明设备散热量 84" _+ y3 o' a' w; P
  四、人体散热量和散湿量 846 ~( t+ f! F, {7 c9 R# F. p
  五、室内其它散湿量 85+ p1 J, v4 W2 s5 t6 P  ]2 H
  六、车间总冷热负荷的确定 85
$ w: l  ^- p+ }+ X: z第四章 空气调节系统及其基本原理 883 v6 C' y0 H- _) W3 `
第一节 纺织厂的送风系统 88
; H" s' \; |5 \# a) V+ l  一、单通风 88
; a6 E1 I. `$ n7 v% ]  二、通风喷雾 89# k9 E8 }: y% F# O7 n, Z
  三、空调室送风 91
; o. O, h6 X0 h3 {* @7 E 第二节 空调室送风系统 92
' x! i3 e% v. E: n9 X 第三节 空气与水的热湿交换 95  u# e9 S% a: a5 p+ w1 e* X0 [
  一、空气与温度不变的水接触时的状态变化 950 S5 |: \0 N- d) X: u9 {# g
  二、空气被不同温度的水处理时的状态变化 98# C+ Q2 {9 Z, T# G; `% Y$ |
  三、空气与温度变化的水接触时的状态变化 100
  d2 a: \5 \: |& X  四、喷水室的热交换效率 101
0 W0 [& G& o6 F$ Y& Z( l* Z  五、空气与水的热交换计算(喷水室的热工计算) 102  c6 P9 J, J: v. N5 S+ \) q
第四节 空气调节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107
$ m7 n: I$ j7 ?  一、夏天的空气调节过程 108
) H9 X9 v+ l, e8 y# [  二、冬天的空气调节过程 116) X7 I" k  F  v# I
第五章 空调室设备 123. H3 ]" a2 f$ ?" x' z9 k
第一节 进风和回风设备 123
3 {6 \4 `* v0 m6 q& ?- d& L  一、进气楼和进风窗 123
9 T, k* C& E* l: L' S5 L! s  二、回风窗及滤尘设备 124/ `+ `  ?# ]' g& k3 F
第二节 喷水室设备 1260 X4 X1 m& |& A0 k, |1 `
  一、整流器 126
: {( v$ [- c' ^, J  _  二、喷嘴 1268 u# G& V' |* ?6 k
  三、挡水板 129- @" n) e0 {! D" H8 {
  四、水池及其附属设备 133
8 A( ~# S& C# X; K& _0 b 第三节 喷水室的结构尺寸及阻力计算 135
$ \9 y2 B1 ~9 U, Y0 `  一、喷水室的结构尺寸 135
# Z4 S( j- X, f' T  二、喷水室阻力计算 135" t2 w- ]. ^1 ^
第四节 空调室水系统及管径计算 138
, m9 |- g% Q9 W  一、空调室水系统 138
) U( r& v0 D) d8 c3 N: _  二、管径计算 138& S# j5 g+ r: [$ y
第五节 空气的加湿及加热设备 140
3 Z: K) {6 d5 ?* }  一、空气的加湿设备 1407 L) x( S& E% f; m2 m+ Y- C
  二、空气加热器 141
8 {3 F1 U( O0 n+ G' s0 e第六章 冷源 148
4 p0 k) ~, G/ ^& |$ J 第一节 天然冷源 148& ?7 k& e& y2 ]" J
  一、地下水 148% p2 v$ L) I& J7 b6 s$ g0 B
  二、深井回灌 149
& s3 i, W# E* r5 I- R- t 第二节 人工冷源 152
& y+ o# j, ]! Q' V/ `  一、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153, k+ b# d4 v' ]- F5 h
  二、蒸汽喷射式制冷机 167! f; Q% c$ r7 J) e* }: B1 k0 d
  三、吸收式制冷机 1766 M6 c) |  _. I: V
第七章 送排风管道计算及送排风方式 184
* @! Q" k: f- j1 H3 e# h, u
第一节 流体的性质 1845 w" R: r& h) r( E; u
  一、重度及密度 184
- m% A3 i2 Z( k+ H: m' a  二、粘滞性 185
; S9 A5 G( _9 ^6 ?* U8 @  三、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 185
% I* P# P+ n( M4 t 第二节 管内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 1864 q0 A$ e: G3 ~/ U5 ]+ ~7 T- W% g
  一、连续性方程 186
0 D% K) G. |7 i/ C# t. R1 Q  二、能量方程 1860 U9 Z3 a: Q- d2 k" M: `
第三节 流体流动的状态和阻力 189$ y" `8 |" s4 g# c: O
  一、流体流动方式 189) ?1 N4 q, u$ M
  二、实际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阻力计算 190
+ \6 Y" Y& G0 f+ U  f# F 第四节 风道的设计与分析 198
; I& z- ~, m4 }: N! W7 V4 U( K. h$ H 第五节 送排风与气流组织 211
1 @( l) J) p+ z5 s* \. X  p  一、车间的送风方式 211
8 t+ C  N$ B& B  二、排风方式 213  [6 g5 l5 G! ?
  三、车间的气流组织方式 214
5 U: `. G$ F# W+ Z  四、恒温室的气流组织方式 215  Z9 }- h* b$ W5 ?8 u
第六节 管道的均匀吸风 216
+ [% l7 d* T: V  一、吸风口速度场的分布 216
9 V: I. M9 v7 U3 }  二、均匀吸风的方法与措施 218
3 s5 f, g- ~! W. v 第七节 流体测量 2234 B5 Z3 Y' n! V/ d! F' G
  一、静压的测定 223$ W( R0 Y  B4 n& y1 I/ ?
  二、总压的测定 2234 k) \1 K4 d6 H5 m) i
  三、速压(动压)的测定 224
# O# c( Q# W( \" L$ A* \  四、倾斜式微压计 226! Y: C6 ?3 f$ ~; N; _0 R
  五、补偿式微压计 228
  u  t) C3 c- i" F3 o- W  六、叶轮风速仪 231
* ~& }5 d& G0 O  七、转杯风速仪 2328 u( Q: `. K! U8 x1 H6 P4 |
  八、孔板流量计 232
" f( X6 \+ T0 c  Q+ p  九、转子流量计 233
( U+ r$ G3 D+ L1 d  十、三角堰 233
! G: [- M) P2 W6 { 第八节 空调系统风量调整的原理和方法 234  n1 a7 t( G9 G
第九节 空调室送风系统的阻力计算举例 2379 M% i% Y# k! }* X3 J  x( ^
第八章 通风机和泵 247
) s0 [( E" S6 i  B
第一节 通风机 247
  U1 x" ?# W) N, Y/ l3 ]5 b1 S) h  一、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477 |) K6 @: Z1 z0 A9 f+ w- C
  二、通风机的性能参数及性能曲线 253% {' X- s8 V9 |* T. z8 U6 K
  三、通风机在管网中的工作与调整 258
5 c% \* ?/ Y% u" n/ }* C' o1 h3 d# X  四、通风机的联合工作 2622 J6 ]- `. l: i' p
  五、通风机的选择 266
" ~+ ~% {$ h$ y$ }* K- V* C 第二节 泵 274
: }9 |4 O$ E, X6 [" H& M  一、单吸单级离心水泵 274/ q0 R% Y( j- y
  二、深井泵 2797 i9 b: d' P3 B6 q
第九章 温湿度调节 282" p( t/ t( z" F; j; H  I
第一节 日常调节与全年性调节 2822 i0 Y/ K& h' v* L: g! b, u0 ~' r" A
  一、日常运转调节 2829 k! }3 b8 u6 W! B) n4 R
  二、全年性调节 285
, r9 F4 E) n) D; Q& z: R0 E2 M! h  三、特殊情况下的温湿度调节 288
1 ~, e  x# a3 S; Q 第二节 自动调节 290
  M7 s. h! a, e第十章 除尘 298
/ J6 [7 k! p3 j7 Z
第一节 除尘方式 298
( u$ u, z$ p8 `7 ?! d. v 第二节 除尘设备 299" _6 Q! C& y9 S0 Y! s: G5 m
  一、A172-AU052型两级滤尘器 300, H' l  e: M% P; ]/ \' b
  二、布袋滤尘器 301: l, r' g* |1 X! ?, h% n
  三、新型滤尘设备 303
) c% [& z- J( |) I  {. w  四、旋风除尘器 308
  ^& n' F: C  l7 r* Z% R 第三节 气力输送及除尘管道 310
$ p) v: g9 ~0 T' ~  ^- H( {0 b  一、气力输送及除尘管道的设计特点 3102 J7 F3 T3 y" w* a+ }
  二、除尘管道设计注意事项 312
9 u$ l' M+ _# v2 P% G2 J$ r 第四节 空气含尘浓度的测定 313
  q- I0 H. k, ]; k! u( G  一、大气浮游粉尘浓度测定 313) J5 t; ?' t6 x- R$ j: V# G
  二、排尘管道内空气含尘浓度测定 318- |% i( J/ T2 B/ u& a
第十一章 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举例——细纱车间空气调节系统设计计算 3273 v3 Y5 u" f. }9 |$ g
附录
3613 P/ D3 E4 E  H6 U1 M6 A* r
表1 湿空气的密度、水蒸气压力、含湿量和焓 361
% L; H4 z' U! x! m* K' }. F 表2 温湿度换算表(一) 363( ]6 F6 M/ y* I. E9 U3 y
表3 温湿度换算表(二) 364
$ e" l7 E8 J2 z( w4 a  U/ d 表4 饱和蒸汽表(按压力编排) 365
0 H: k6 Q' J" t  |1 [ 表5 饱和蒸汽表(按温度编排) 366
! K! B/ r5 M3 W+ T# a 表6 未饱和水与过热蒸汽表 367
2 P; T" F' @4 `0 T( K& O- s 表7 若干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 369: O" \7 [% p! ^9 k8 U
表8 传热系数表〔(一)(二)(三)(四)〕 372) B) N! R$ ]3 P" l" d. G5 g
表9 我国主要城市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375
* Y* J9 ^/ s6 Z1 t 表10 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ρ 3774 E) q8 a0 `) _$ O" Y8 ]
表11 北纬30°夏季太阳辐射照度 378
# `3 ^# ~# P. j) k4 u 表12 我国不同纬度夏季屋顶上空气综合温度的波动值Δt_2 3802 R7 ?; ~' Q& S) l
表13 窗的遮阳系数X_z 381
% s! A/ E( T' E( K6 v9 T" [3 ] 表14 北纬30°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 382
' H& A' @. ^1 l8 [ 表15 工艺设备同时运转系数〔(一)(二)(三)〕 385
) ]7 w6 u( I, A9 U  K; Q 表16 每人散热量和散湿量 386  k8 k5 R  `/ m0 Z' S9 W: P
表17 ∏形补偿器的选择 3871 {# p8 W6 R* e0 j+ a8 Z
表18 饱和氨(NH_3)蒸气表 3888 A! ~0 Q" n" Z9 I5 c
表19 立式和V型氨压缩机制冷量换算系数K_i 389
- a! f; r% h! }; h# U 表20 立式和V型氟利昂-12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换算系数K_i 390
- m1 z) ]* Z+ Y% h 表21 局部阻力系数表 391$ Z0 g7 @  f( N9 w
表22 4-72-11No.6C风机性能表 4082 ~- ?) Q! T. c% y
表23 FZ40-11轴流通风机性能表 410
/ _3 }+ h% n) ^( {8 y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4 17:2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