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纱] 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倪中秀、陈晓春,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7 2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倪中秀、陈晓春,PDF。纺织高职高专“十一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 F0 Z1 F! D) |
内容提要
2 a# \. [0 p$ `& j, _本书是纺织高职高专“十一五”部委级规划教材之一,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主要介绍了纤维、纱线和织物的技术规格计算以及纺织工艺配备计算,包括纱线手类和原料选配、织物种类和技术规格、纺织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卷装计算、产量计算、配棉量计算、用纱量计算、设备配台计算以及织物结构与性能的基本知识等。例举了典型产品的计算实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f2 [. h1 n$ L3 n9 \
本书可作为纺织院校高职高专相应课程的教材,也可为纺织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8 f7 r) z6 ?/ ?+ k0 K3 E( T本书的内容分为5个部分,由各个院校的教师共同撰写。绪论和第四章由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倪中秀执笔,第一章、第二章由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陈晓春执笔,第三章由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肖丰执笔,第五章第一节至第三节由江苏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刘华执笔,第五章第四节至第五节以及附录部分由陕西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裴建平执笔。
& D. Y8 l  Z  F/ b2 X$ n1 V% @ T4A6KM}K87P5_QWAX`S2$LB.png 6 s2 R9 G- g& c4 U' N  x
目录+ Z2 A& \( c% j  r3 X+ u
绪论 138 D3 ~9 {$ l$ t% A& X" d0 `9 C
第一章 纤维设计与计算 15
' }' l% X* J0 G2 [3 V; z7 w( c 第一节 长度和细度 15: C+ _/ T4 {+ N& m
  一、长度 15. y% m5 x6 y7 s, U& u7 R8 ?
  二、细度 20  V7 f$ C. C3 v7 @, E0 `
第二节 原棉纤维的成熟度 21
! [; |1 t* m, x, e  一、棉纤维成熟度与成纱质量及纺纱工艺的关系 21. r  Q" y/ s0 X+ T8 c5 _
  二、棉纤维成熟度的指标 212 c: `' u; l- ^" Z
  三、棉纤维成熟度的测定方法 224 m5 p" i8 s- U1 A$ u7 y, ]
第三节 纤维材料的主要机械性质 23: \7 ]1 h/ ?. G  g. U
  一、强度 230 B! l/ B) A! O* P* ]- J9 O
  二、初始模量和纤维柔顺性系数 26
0 E8 q' c' C5 E: `5 j  三、弹性与疲劳 28
/ N' Y; T3 N" n4 j3 H% R  四、摩擦抱合 30
% |% L% y# i0 {1 R3 a 第四节 纤维材料的回潮率与含水率 326 q  m0 a* R# g/ E. J
  一、回潮率、含水率与成纱质量及纺纱工艺的关系 32
2 h  Q  D, Y+ G  二、回潮率 324 R; o2 P5 p4 }) t
  三、含水率 347 t# J, N* Q! D+ W: @
  四、回潮率和含水率的换算关系 34
! _  d3 B; ?5 j9 _9 o 第五节 纤维的含杂率和疵点率 351 h& H7 k. o1 N+ q
  一、杂质、疵点与成纱质量及纺纱工艺的关系 35
8 m' K% N0 ]. ?  二、原棉含杂率和疵点率 366 D& y* c0 E2 H  g* c6 V
  三、麻纤维含杂率和净麻率 36' Z! i2 O# g! t- w2 k4 x. h
  四、羊毛与蚕丝纤维的含杂 37
  T- V. I7 W( _$ {  五、化学纤维疵点含量 38
' a+ E$ B1 O" j. G3 u8 A 思考题 387 \$ X9 b% n& }1 x0 m4 P
第二章 纱线设计与计算 40* q8 v7 R, O: X1 p4 b9 G* a$ w
第一节 纱线的分类 40
' H2 G- C6 U3 Y; K" r. j  一、按纱线的结构外形分 407 z  @3 a" ?" k( q/ j  v
  二、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 45
5 d  q2 Y; A+ S  三、按组成纱线的纤维长度分 45
9 A: H# I" g4 f1 ~& B' f% _  四、按染整加工分 46+ |0 o! H3 I; b
  五、按纺纱工艺分 46* {0 u  ^  V" @8 F' k, r- w% S% E! _
  六、按纱线线密度分 46( W9 x9 C, j- _3 m" L  f, u# B
第二节 纱线的细度 46) l; n* i0 W  {
  一、纱线的细度指标 46
9 ]# u8 H6 w, {  二、线密度偏差 49* P2 D; Q. D5 u- C4 J$ Z0 D
  三、纱线的条干均匀度 49. l4 w& ]* _* G( n
第三节 纱线的捻度 52: a5 R) _, w0 v% u% U
  一、加捻程度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52& l5 c! C3 k1 }, r; e3 c
  二、纱线加捻指标及其计算 54
# X3 k" a1 h! a  三、纱线捻度的测试 57! I/ A1 K: r  V3 c$ X' n3 W
第四节 纱线结构特征和毛羽 58
( l, j1 U, \" ]2 @7 d/ I2 X, x  一、纱线的结构特征 58
3 q( h3 x- e) T  二、纱线的毛羽 60
$ _8 F) C7 O) \% t1 L 第五节 纱线的强力和弹性计算 61
  I5 C4 R/ K9 V) U: H/ {* W  一、纱线的强力 61) @: |8 W5 A+ U
  二、纱线的弹性 66
' ~) l% L* W+ c 思考题 66
7 f* R' }& z2 o& R: A* \$ X  T第三章 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 67
+ O& l$ U0 L; L& d+ e' U+ b+ Q 第一节 原料选配 67
4 y: o" @6 P6 j  一、原棉选配 67! A4 ^6 W) n6 u2 F7 f6 S+ ?: O
  二、化学纤维选配 71) C9 ?2 L0 y6 n& s7 f- e. J% f
第二节 纺纱工艺流程与设备选择 72& ?, m: x  ^& h; y
  一、纺纱工艺流程的选择原则 72: b. [. k8 Q. Z5 j
  二、纺纱工艺流程 72
& `( E- c  N3 {+ y* [% O/ E& l  三、纺纱设备的选择原则 79) M6 O: h9 D1 L9 l* K' N4 `
第三节 纺纱工艺参数和设备配备计算 79% W- b; \( W0 r7 [0 c1 S0 ]
  一、纺纱工艺参数的选择 79
# O; A& J. q: h% D& I1 D: Z  二、纺纱设备配备计算 91' _- A9 b+ {2 i$ [+ b
  三、纱锭分配计算 101' n' G: A* Q* T, z: r
第四节 纺纱生产供应的平衡和调度计算 1041 W% E& R7 i" a/ B1 d  g. |; p
  一、细纱总产量的确定 104
$ @/ B1 |& ?, T& d  二、各工序生产供应的平衡 105
2 N% o, `/ R; n! L; b, u  Q  三、纺纱总牵伸倍数的分配和半制品线密度的计算 106
' ]0 O5 `( t$ e( K 第五节 纺纱工艺和设备配备计算实例 1085 `5 s% n/ P8 C! [
  一、产品方案及规模 108% k" V4 C2 H5 F8 J! [3 e4 R
  二、织物用纱量计算 108
* ?" k0 P1 n. [. e- `6 ~# O$ N  三、纺纱工艺流程(以J13×J13涤/棉纱为例) 110# @( U4 u4 b3 S8 }, g
  四、纺纱设备配备计算(以J13×J13涤/棉纱为例) 111
  d  l5 u$ I" P  Y  五、纺纱设备配备数量 119' t, h! u6 |6 ], N
思考题 1238 l( f% `6 r1 J2 y
第四章 织物设计与计算 124
' d5 n" ?, X& J, R" x) T 第一节 织物性能的基本知识与织物结构参数设计 124
  V8 |5 R$ g: E" u# _$ h+ b/ n- R  一、织物性能概述 1240 H: A& t: D: T  q4 `7 f
  二、织物几何结构 130
' K; g; B2 c0 c, @# p4 I. L  三、织物的紧度与织物的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134
4 ~; E4 P0 f# i& u% o  四、织物密度与紧度的设计 142
- _! s/ d6 R0 x6 {* K 第二节 织物规格设计与计算 1561 b: W; G  c) X, }2 D
  一、织物种类 156/ m1 C( v' {* F0 _0 x
  二、织物对成纱质量的要求 157/ e: }( P0 r) m! b6 D" h0 o' f
  三、织物技术计算 159
: D5 D$ J2 O5 Q& h( ?2 p 第三节 织物重量与用纱量计算 172* _" \9 ~1 v4 x) Y
  一、织物重量计算 173
# G$ p. V. @% T* q4 O  二、经、纬用纱量计算 176, g3 L' G9 y& b: c1 i- Y7 p
第四节 织物断裂强度的计算 181
* F7 y( C: ]" _. c' H9 ]9 J; l5 \ 第五节 穿经工艺的计算 183
5 a1 \$ b, A5 P! }5 z5 v1 k  一、开口机构的选择 183; s9 q( Y' S7 m4 p" ]+ I
  二、综、筘、经停片的选择与计算 1836 e* X3 b! u( p# o7 i7 m9 ~; R
第六节 织物的工艺规格设计计算实例 186
; t- \( {$ H5 q  一、白坯织物规格设计与计算 186$ x: }! y# i/ D
  二、色织物规格设计与计算 190" W' w: y' W" O% z' U
思考题 197
# G  N9 a) A" j第五章 织造工艺设计与计算 2003 i; [1 t8 W' a  A2 S$ j
第一节 织造工艺流程与设备选择 2000 ~$ _/ R5 h5 R0 h) V: ]# U
  一、工艺流程的选择原则与依据 200
: h! j8 l% F+ W  二、棉型织物工艺流程的特点 201
! s# H3 G) d) `, k6 U* I  三、织造工艺流程举例 202
. c$ h* N2 ?+ M, c- f! i  四、织造工艺流程选择过程中考虑的因素 202$ W0 q2 e( j: k- W/ H! @! F
  五、织造设备的选择原则 2048 y0 t5 T; H# ?- @0 r+ a  C% C7 y
第二节 织造卷装形式与计算 2050 B8 h; o' K3 b8 H! q4 X6 c& `
  一、概述 205  d6 u: D! H' E7 b
  二、织造卷装参数与计算 206
  d8 {6 q2 r% ^6 b. F+ @ 第三节 生产供应的平衡 213% ~" ^8 D! W  ~$ |
  一、织物生产量的计算与确定 2138 |. x8 r7 @+ L: B7 A0 h1 W! p  {
  二、回潮率差异的调整 214: |1 [2 j+ g5 C0 `% T
  三、各车间生产的供应平衡 215
: I: n+ {/ f( h; S! ? 第四节 织造工艺参数和设备配备计算 218
; l, m9 @6 w3 _, ?4 [  一、织造各工序设备速度和效率的确定 218# S1 s. X0 b$ y. U. }
  二、计划停台率的计算 223. S: S# c* K2 W
  三、织造各设备的配备计算 225: Z4 @( ?4 j$ }0 N/ M
第五节 棉织工艺与设备配备计算实例 228
3 l# M; ~7 z- E+ w( [ 思考题 242
  r7 g' E. z; J7 s附录 243
6 {. t% M1 L2 a$ g" n3 h 附表1 棉织产品工艺设计实例——有梭织机 2434 L& h/ I0 |4 I" p3 H
附表2 棉织产品工艺设计实例——无梭织机 2471 t+ x4 r0 z  l5 H- ?5 K& ^
参考文献 2515 R* s2 J& l5 W* V# Y3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5 02:2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