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黑领人士 于 2016-1-14 14:40 编辑 : W& I6 l& b! d2 L
) ?. O5 N6 d% A5 @4 F" Z织造设备与工艺,韩文泉、王树英,PDF。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电子目录,27M。 6 p& \* E0 ~0 O5 O6 a, N
内容提要 & N; I2 j5 W1 l2 h
本书系统介绍了织造的设备原理及生产工艺过程,特别是国内外新型织造设备的特点、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以及工艺上机、运转操作、质量控制等内容。
: ?! m \0 s, W, Y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纺织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职学校及织造企业技术培训班的代用教材,还可供纺织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使用。
$ V7 @2 [0 K* b c: q! ^ T, F9 q2 u全书共分十四章,第 一章 由 山 东科技职业学院董传民执笔,第二、第五、第十四
' R6 `) r0 A: ^# `章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王树英执笔,第三章、第十二章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王艳芳执笔,第四章由德州学院窦海萍执笔,第六章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李保城执笔,第七章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王作宏执笔,第八章、第十一章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韩文泉执笔,第九章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董敬贵执笔,第十章由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宋波执笔,第十三章由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英执笔。全书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韩文泉整理定稿。
7 F% w4 ]/ e8 h* e A0 s% Z 7 c9 Z0 W& C& L* v1 B
目录
6 A) N6 D7 k" a# c5 v+ e# N/ X第一章 络筒 11 ! W% O) X0 P# e3 s, B) G( }
第一节 络筒工艺流程及张力装置 11 7 ?2 o. b' t+ d$ Q) A7 ^
第二节 清纱及纱线连接 19 9 j1 U O" }/ T( J
第三节 卷绕机构 22
- G# X7 K& U* ]) r' a- p+ K 第四节 络筒机辅助装置 26
! L3 {. G! R! X 第五节 络筒工艺与质量控制 29
: K3 m0 v" z2 e: _8 s( W 思考题 32
- i- M) f% g! h# F第二章 捻线 34
) Y0 P' G/ I4 Z ?( ?" w6 z/ a 第一节 普通捻线 34 * Y; q$ p/ ^$ p; s1 \
第二节 花式捻线 36 $ J2 x! ?9 y- A1 J/ D. u
思考题 42
1 z- e! }* M4 C& e3 U% {8 X第三章 整经 43
, v, V2 p4 A: b# G* R. | 第一节 筒子架及整经方式 43 7 L9 ]: I5 Q3 C! t
第二节 分批整经 49 + A2 j+ J! ]: g; \; N
第三节 分条整经 60
; Q1 k$ O* e5 C; Q6 d0 v* R% m3 _6 K 第四节 整经操作及质量控制 66
6 f. P1 V3 q4 |: }9 @ 思考题 68 3 v1 A$ N9 x T. ^2 C& q! {
第四章 浆纱 69 % S& S) F- j L! ~
第一节 浆料 70 - |1 h2 h. \2 q- M4 S& [3 q% B# [
第二节 浆液配方 79 * ~( M* `9 U9 H7 L- H
第三节 调浆 84
4 A0 w8 f9 h- M( I! I 第四节 浆纱设备 90
& ^# D6 p' R; g& U/ D- s 第五节 上浆工艺 108
8 ]; _3 i. {9 U" c8 X" F 第六节 浆纱质量控制与检验 112
! q( } [0 O1 m- T 第七节 浆纱综合讨论 120 2 \' i! ~- F2 E# C. I
第八节 浆纱操作 123 4 H9 C, _- S5 Q9 f$ m
思考题 131
4 a3 f* O1 `# i" Y' c; _第五章 穿结经 132 : I0 u4 c, o# o) T( @6 g5 u* `
第一节 穿结经专用器材 132 + O' W1 j) e5 b: |# C+ k! K G
第二节 穿结经机械 139
6 l/ U/ M- U. J2 w 第三节 穿结经工序疵点分析 142 6 M, E; m8 O. @5 v; A3 d
思考题 143 , t2 I) D1 L; g+ o0 @8 f2 {
第六章 纬纱准备 144 " t9 ~; ?+ ? \- k, x
第一节 卷纬 144 % B( ^+ n$ H/ A7 }+ K! r) Z
第二节 纬纱给湿和定捻 148
+ {/ \) u: m. [% _: c3 O! H 思考题 150 ) F' ^/ d2 k" K* s( p
第七章 开口 151 ' b) N; L0 ?% I% T7 o1 ^
第一节 梭口 152
+ m7 O, v# D; i; @5 n 第二节 简单织物组织的开口机构 157 ' x+ m( Y" f6 {+ s$ G, w
第三节 多臂开口机构 161 0 r" z# ^2 a4 V' l$ w2 j: E# Q
第四节 提花开口机构 166
5 ^% I% V* U9 g* e: W 思考题 170 3 |+ c% y' \0 `5 F5 w
第八章 引纬 171 0 @1 h/ N. E$ w' u! O2 {: W: j, R
第一节 有梭引纬 171
* g% }" C3 Y' r3 Y$ @! @* F 第二节 剑杆引纬 175
( n# }$ `8 K& y! B1 ^5 U& M 第三节 喷气引纬 184
9 J" ?: d4 h) M0 ?8 s6 ?) c" Z 第四节 片梭引纬 189
1 D" l' }" k3 q6 f, f 第五节 喷水引纬 195
* d) ~+ _: Q8 u/ [8 k0 ?/ U+ {$ V 第六节 多梭口引纬 197 9 i7 o4 u) Q A/ e8 [& u" Z. p
思考题 201
! I2 z1 Y) X5 Q$ V6 p/ }% Q第九章 打纬 202
+ c( m# D0 O* j: L; h% S 第一节 打纬机构的作用、要求与分类 202 . b. c6 F# z& ^0 U3 d7 a' X
第二节 连杆及共轭凸轮打纬机构 203
: C" @( |: j( ^- O% `7 k; p 第三节 旋转式打纬机构 205 & j7 q, f: r* f) P# t/ m4 z
第四节 毛巾打纬机构 206 * j5 M9 k# }4 s0 B2 ?
第五节 打纬与织物的形成 208 ( P2 G& i1 {, N* [
思考题 211 P$ {' Y* k& D% k1 x' u
第十章 卷取和送经 212 : |0 y: n! m9 ~$ ?1 o4 T- O5 k
第一节 卷取机构 212
4 k+ N5 o% m$ r; T) M4 h 第二节 送经机构 219 5 M4 q D6 F8 h3 \
思考题 225 ) O1 t; {& V N& n3 f% j
第十一章 辅助装置 226 + o7 w5 `8 D. u2 `' U
第一节 储纬装置 226
: Z7 p! r% {# C 第二节 布边装置 229
) p& W. e. ^% d 第三节 启动、制动装置 234 ' M5 `( U) b# l2 z6 c! V# r9 o
第四节 断经自停装置 236
, J8 M( `& e) K' l0 C$ h 第五节 断纬自停装置 239
2 E2 e' L4 `+ z, {! q 第六节 电气、电子控制系统 243 ) s/ X* s8 K. n7 r, ]! U
思考题 246
, B4 Z& P6 F: n7 w; E: d8 T第十二章 织造工艺参变数及质量控制 247
) y% K+ L( Z# @! F, N% ~% @ 第一节 织造工艺参变数 247
4 P; c! j$ k8 F1 Z- P 第二节 布面疵点 265
! i8 [* f) g, T! z1 E, u 第三节 织造质量控制 267
' P! e; L" O& |0 b 思考题 272
1 X* t& v- Y- b0 K第十三章 整理 273 ; ~% Q2 T+ z7 |
第一节 验布、整修 273 + M, a* J" }3 J3 h- T: _( T
第二节 质量标准 276
" m& E, D" Z+ T. O8 ^ 思考题 281 ; Y9 C) w1 i. y4 g! o
第十四章 织布操作法 282 1 W5 o+ j, \: ~! h/ o
第一节 喷气织机值车工作法 282 ' }% j/ ?) b- a- k
第二节 剑杆织机值车工作法 286
) B: K P5 A" K+ l+ |1 @, M* h 思考题 289 参考文献 290
' P4 i8 Y7 B8 D# P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