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梳理隔距
9 W5 R; a8 w4 Y0 Z3 [在精梳锡林的梳理过程中,上钳板的下缘与锡林梳针间的距离称为梳理隔距。由于钳板的传动采用四连杆机构,而锡林为圆周运动,故梳理隔距随时间变化。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梳理隔距的变化幅度越小,梳理负荷越均匀,梳理效果就越好。按精梳机钳板支撑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下支点(如A201D型)、中支点(如F1272型)及上支点式(如FA251E)钳板。中支点式钳板在锡林梳理过程中,梳理隔距变化幅度较小。在梳理过程中上钳板下缘与锡林梳针之间的最小隔距称为最紧隔距,一般为0.3~0.5mm。
/ l! R3 N% n8 n4 _4 Y! J2.落棉隔距1 A9 S" d% e' c* |' x: j7 Y7 r
钳板到达最前位置时,下钳板前缘到分离罗拉表面的距离称为落棉隔距。落棉隔距越大,则分离隔距越大,钳板握持棉丛的重复梳理次数及分界纤维长度越大,故可提高梳理效果和精梳落棉率。因此,改变落棉隔距是调整精梳落棉率和梳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下,落棉隔距改变1mm,精梳落棉改变约2%。落棉隔距的大小应根据纺纱线密度和纺纱的质量要求而定。
6 x' t" |; }: R; x在精梳机上,通常采用改变落棉刻度盘上的刻度方式来调整落棉刻度。F1272型和A201型精梳机落棉刻度与落棉隔距的关系见下表。 F1272型精梳机落棉刻度与落棉隔距的关系 落棉刻度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落棉隔距(mm) | 6.34 | 7.47 | 8.62 | 9.78 | 10.95 | 12.14 | 13.34 | 14.55 |
/ E: f+ [3 {4 H7 k+ J
, T4 n- t3 I% Z1 v6 E0 | j" DA201D型精梳机落棉刻度与落棉隔距的关系 落棉刻度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落棉隔距(mm) | 8.0 | 8.7 | 9.5 | 10.3 | 11.1 | 12 | 12.7 |
. n8 ~; p/ D# |
/ o; ^3 [( B#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