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t8 {( ]0 _ h" d, v' j: b+ P1 q
2.粗纱工艺% `0 M$ I5 Y' B ]% F. V9 x: s) T( g
毛条经过几道针梳的并合、梳理,条干和纤维平行伸直度都比较均匀顺直,但条重还不符合细纱机要求,必须经粗纱机进一步牵伸、加捻、卷绕,制成粗细适当、卷装合理以及利于储运和后道加工的粗纱。
) `* ?- s$ H6 F9 c* i- S$ D粗纱分为有捻粗纱和无捻粗纱。有捻粗纱适纺原料范围较广,对油水含量及车间温湿度等纺纱条件适应性较好,纱条抱合力强,粗纱退绕时不易断头,细纱牵伸易于控制。无捻粗纱表面光洁,毛羽少,纺纱强力高,缩率小。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两种粗纱均普遍应用。
- @* w. e* N) Y9 h(1)粗纱捻系数
5 Y( a" `9 _- j# Z+ J; D$ |粗纱捻系数决定了粗纱强力和细纱牵伸过程难易程度。捻系数过小,粗纱抱合力差,容易造成卷绕和退绕时的意外伸长、细纱断头率高、纱线条干不匀率大;捻系数过大,会造成细纱机牵伸困难,产生牵伸硬头、橡皮纱等疵点。合理选择粗纱捻系数,主要应考虑下列因素。
# i! r* Q+ X0 S' J1 R①纤维品质:纤维品种、长度、线密度、离散程度、卷曲状况等品质不同,应选择不同的粗纱捻系数。如纤维较细、长度较长、离散较小、卷曲较多时,可选较小捻系数,化纤纱、混纺纱的捻系数可比纯毛纱小,色纱可比白纱捻系数小等。, A# y# _6 e/ m7 E/ W
②细纱工艺参数:细纱机后区牵伸值、牵伸隔距和牵伸机构加压等参数较小时,粗纱应选择较小的捻系数。 ^ n/ F) l) v; }, f+ k5 @
③温湿度:由于温湿度变化会影响纤维间的摩擦因数,因此车间湿度较大或纱条回潮较高时,可适当降低捻系数;车间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加大捻系数。
; ]% x2 l1 V$ X, |④无捻粗纱的搓捻程度:影响粗纱搓捻程度的因素有上下搓条板隔距、搓捻次数以及粗纱出条速度等。搓条板隔距应与粗纱的粗细相适合,隔距过小,容易使纱条扭结,造成条干不匀;隔距过大,纱条松散,强力不好。搓捻次数高,粗纱光洁、紧密,但机器的震动也相应增大。粗纱出条速度慢,粗纱搓捻程度高,但却会影响产量。因此,要协调搓捻次数和出条速度的关系,通常按纱条每米搓捻次数来选择确定粗纱搓捻程度。如FB473型搓捻粗纱机搓捻次数达1100次/min,而纱条搓捻次数可在4~7.6次/m的范围内调节。 \$ P; J0 z: a3 H* K; v
(2)粗纱机牵伸倍数
9 Z" E3 M6 c/ C2 s+ ?4 P# d, n纺制纯化纤纱时可用较大牵伸倍数,纺混纺纱次之,纺纯毛纱时,有捻粗纱的牵伸倍数最好在11以下,无捻粗纱的牵伸倍数也要偏小掌握。精梳毛纺粗纱常用工艺参数举例见表。- q1 b3 O$ i2 x& B
精梳毛纺粗纱常用工艺参数
1 f+ s- N, X" S2 a* E' L- \$ l(3)粗纱卷绕张力
3 y; c/ i' {1 [+ B粗纱在卷绕时需要一定的张力来保持卷绕紧密,粗纱卷绕张力控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粗纱质量和后道加工。张力过大,容易造成纱条意外伸长或断裂,影响粗纱条干均匀和正常生产;张力过小,则会产生卷绕松弛、脱圈、退绕困难的现象。3 v: v4 U8 ]+ ?
有捻粗纱正常的卷绕张力应使粗纱伸长率控制在3%以内。同机台的大小纱之间、前后排锭子之间,不同机台之间的粗纱伸长差异率都应控制在1.5%以下。7 x' J4 E1 M4 Z" e7 G/ Z, w2 l
& y/ p% V8 |7 H1 i0 b; l' p' g7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