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湖州市,素有丝绸之府的美称,是我国著名的蚕乡。1958年在湖州市南郊钱山洋出土的距今4700年前的丝织残片,是我国讫今为至发现的较早的丝织品。 从古至今,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一直是湖州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织成部分,其生丝以及丝织品的产量与产品质量,在明、清时代,已臻至巅峰,名声远播世界各地。与此同时,伴随这些蚕桑生产活动而产生了蚕事风俗。 含山位于湖州东南32公里南浔区善琏镇含山村,其高不过百米,但“兀然独立四野平涛之上,方圆百里而不相属。”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含山周围便是我国丝绸文化的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蚕花圣地”。 每年清明,含山四周各乡数万蚕农贴身背负自己培育的蚕种包,涌上含山,祭拜蚕花娘娘,祈祷求赐蚕花廿四分(意为双倍好收成)。然后带着蚕花殿中的“蚕花”高高兴兴回家。年复一年,形成了含山独有的民俗文化活动——清明“轧蚕花”。据考证,大约是西施从越国到吴国,路过含山,西施送蚕花一直流传至今。而民间传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清明节期间,蚕花娘娘来到含山上空,看到蚕农们祈祷观音菩萨保佑他们获得蚕花廿四分。蚕花娘娘便扮作村姑,将蚕花喜气传给蚕农,使蚕农家的蚕花获得好收成。这时谁上含山,谁就会把蚕花喜气带回去,得个蚕花廿四分。于是方圆百里的蚕农们每年清明时节纷纷前来踏含山,希望把蚕花喜气带回去,从此卖蚕花这一风俗流传了下来。 含山的蚕事民俗活动异常丰富多彩,如拜蚕娘、祭蚕神、清明踏青、轧蚕花、赛快船、打拳船等。清明节含山踏青、轧蚕花,千年相属,久盛绵延,是江南众多蚕事民俗活动一种,但其是最为生动、参加人数最多、场面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一项活动,已演变为江南最大的蚕神祭祀节日。- [* ~0 A8 O) ~2 u1 k"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