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地方] 湖州含山蚕花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1 11: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湖州市,素有丝绸之府的美称,是我国著名的蚕乡。1958年在湖州市南郊钱山洋出土的距今4700年前的丝织残片,是我国讫今为至发现的较早的丝织品。
      从古至今,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一直是湖州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织成部分,其生丝以及丝织品的产量与产品质量,在明、清时代,已臻至巅峰,名声远播世界各地。与此同时,伴随这些蚕桑生产活动而产生了蚕事风俗。
       含山位于湖州东南32公里南浔区善琏镇含山村,其高不过百米,但“兀然独立四野平涛之上,方圆百里而不相属。”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含山周围便是我国丝绸文化的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蚕花圣地”。
      每年清明,含山四周各乡数万蚕农贴身背负自己培育的蚕种包,涌上含山,祭拜蚕花娘娘,祈祷求赐蚕花廿四分(意为双倍好收成)。然后带着蚕花殿中的“蚕花”高高兴兴回家。年复一年,形成了含山独有的民俗文化活动——清明“轧蚕花”。据考证,大约是西施从越国到吴国,路过含山,西施送蚕花一直流传至今。而民间传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清明节期间,蚕花娘娘来到含山上空,看到蚕农们祈祷观音菩萨保佑他们获得蚕花廿四分。蚕花娘娘便扮作村姑,将蚕花喜气传给蚕农,使蚕农家的蚕花获得好收成。这时谁上含山,谁就会把蚕花喜气带回去,得个蚕花廿四分。于是方圆百里的蚕农们每年清明时节纷纷前来踏含山,希望把蚕花喜气带回去,从此卖蚕花这一风俗流传了下来。
     含山的蚕事民俗活动异常丰富多彩,如拜蚕娘、祭蚕神、清明踏青、轧蚕花、赛快船、打拳船等。清明节含山踏青、轧蚕花,千年相属,久盛绵延,是江南众多蚕事民俗活动一种,但其是最为生动、参加人数最多、场面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一项活动,已演变为江南最大的蚕神祭祀节日。- [* ~0 A8 O) ~2 u1 k"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11: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祭蚕神程序
       千百年来,每到含山“轧蚕花”时,都有数十万人前来“轧蚕花”。含山蚕花节主要活动有:拜蚕娘、祭蚕神、踏青、轧蚕花、摇快船、吃蚕花饭、评蚕花姑娘等活动,这一习俗传承千百年而不衰。年复一年,“含山蚕花节”。每年现场都有祭蚕神等传统民俗环节。
    祭蚕神是“含山蚕花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着深远的历史。祭蚕神是含山蚕花节的一项主要活动内容,历史渊源深远,一般分藏蚕种包、祭蚕花娘娘、抬阁表演3道程序。   
/ y" K  u4 y* M    早先蚕农养蚕是自已养蛾产卵育种。蚕农们在自家的墙壁或大门上挂着用阳光消过毒的纱布,让飞蛾去产卵,凡能爬在纱布上产卵的都是体质健康之蛾,为优质品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蚕农们,每年春节一过,就用一层薄薄的丝棉裹着蚕种,怀端在妇女的胸口,用女性的体温催蚕子成蚁。清明节早上,蚕农们跑上含山与蚕花娘娘见面,保佑蚕种出得好、出得齐,同时在蚕花殿前上香点烛许愿,这就叫“祭蚕神”。蚕神塑在蚕花殿的正堂,是一个姑娘和一匹白马,亦称马鸣王菩萨。祭祀用的供品也比较简单,有茧圆(用米粉揉成圆圆的团子)、棕子、芽麦塔饼、米酒等。藏蚕种包和祭蚕花娘娘一般由蚕农的主要劳力或当家人为操办,也有全家出动的,更有一些大户人家抬着全鸡全鸭讲排场的。
6 K( D5 t2 I5 T: p5 n% B    祭蚕神是由1名主祭、 1名旗手、 8名抬手、 6名吹打乐人和12名蚕娘组成的祭祀队伍,抬着装满“利市头”、鸡、鱼、蚕茧、丝绸、蚕花、 24只蚕花笪等吉祥物的祭品箱,从上山的前门进入,一路吹打到“仙人潭”,列队祭祀。上香、跪拜、读祭文……经过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仪式,整个祭蚕神才算告一段落。
# T% z; w2 }0 h" H, g) ~5 s* q* U, }( x    抬阁(饲养蚕的一种用具)表演是祭蚕神的最热闹场面。当地一些童男童女妆扮成蚕花姑娘或戏剧、传说中的人物,有做成旱船的,有做成高头白马的,让大人们抬着走。抬阁表演分水抬阁和旱抬阁两种,含山一带的蚕农诸如洋开庙、钟家墩的人在大运河里搭起彩船,一路表演到含山脚下,叫水抬阁。到了含山再上岸进行旱抬阁表演,从山脚一直到山顶蚕花殿;一路鼓声喧天,轧蚕花的,看表演的,人山人海,一条条山道挤得水泄不通。
      祭好蚕神后,则是养蚕的妇女上山轧蚕花、买蚕花,并把蚕花带回家插在蚕匾上,一可保佑蚕花丰收,二可避邪。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11: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蚕花殿
       蚕花殿是祭蚕神的场所,含山顶有蚕花殿。
      含山顶上有座含山塔。含山塔形如一支巨笔,直插蓝天白云之中,故含山塔又称笔塔。含山塔始建于宋代元佑年间(公元1086~1094),德清县新市人姚明鼎在山颠建造。重建于明朝正统辛酉年(公元1441),复修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塔高38米,直径6米,上下7层。塔座为须弥座,砖木结构。每层有拱门;交错相间。塔呈八角形,每只角上挂有铁铃。民间也有传说含山塔是三国时东吴孙权之母吴国太修缮。传说中的含山塔修缮时间,比历史记载建造日期要早700多年。
     抗日战争时间,日本侵略军在含山顶宝塔傍修筑雕堡、建炮楼,含山塔遭到日寇的严重破坏。文革时期,宝塔又一次遭到浩劫,楼梯楼板大都拆毁,千孔百疮,游人只能爬到二层,三层以上已无法拾级登塔。19848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将含山塔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1019943月再一次拔款重修。并重建了蚕花殿、观音殿,修建了蚕丝博物馆等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11: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
      含山的“轧蚕花”从开始到结束,要闹上十来天,时间一般集中在正清明、二清明、三清明三天。八方蚕农每年清明都争相上含山。青年男女更是穿上节日盛装,乘船赶路(含山是水乡,过去没有车)、搭车结伴前来。到山上购得蚕花数朵,别在发髻、挂在胸前,或插在帽沿或插在甘蔗上任姑娘们跳起来攀摘。你挤我轧,摩肩接踵,相互逗趣。民间流传一种说法,蚕花轧得越闹猛,蚕气越旺,就越是会给你带来好兆头。“轧蚕花”活动在清朝、民国初期规模最盛。抗战时期因含山被日本鬼子占领,山上建有雕堡,驻扎军队,半山腰围了剌铁丝,不准蚕农上山,轧蚕花活动也被迫停止,抗战胜利后得到恢复;“文革”期间“轧蚕花”曾被指责为封建迷信,一度被禁止。文革后当地各乡蚕农又自发恢复了清明“轧蚕花”、“祭蚕神”活动,并得到了湖州市、南浔区、含山镇以及附近各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1993年,含山轧蚕花正式定为“含山蚕花节”。
    近几年的“含山蚕花节”,规模空前,每年从含山附近各乡镇自发赶来参与的人数均在十万以上。“含山蚕花节”已成为浙北地区除农历八月十八“海宁观潮节”以外的又一盛大民俗旅游节日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11: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 Q) a  Y; ^. N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含山村村民倪水根是“含山轧蚕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2012年他从师傅省级传承人沈永昌手中接过“接力棒”,担任祭蚕神主祭。他告诉我们,通常祭祀前一天会比较忙,准备祭祀所需的祭品。“蚕花节那天,村里会变得特别热闹,住得近的村民往往上午要忙着招待远道而来轧蚕花的亲戚朋友,下午才能抽出时间上山轧蚕花。”祭好蚕神后,养蚕的妇女还要上山轧蚕花、买蚕花,并把蚕花带回家插在蚕匾上,许愿蚕花丰收。  
    现在与原来相比,如今轧蚕花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被赋予了更多休闲、娱乐意义。蚕花节现场,除了蚕农,更多的是慕名而至的游客,他们也轧蚕花、沾喜气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1:3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