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人物] 潮绣非遗传承人林智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1 08: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智成,当代刺绣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22年出生于泰国华侨工人家庭,九岁丧父,随母回国。十三岁进绣庄当童工,二十岁能独立设计潮绣各类产品,为当时潮绣设计队伍中的后起之秀。1957年为提高设计水平,曾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在雷圭元院长等人指导下,在艺术上得到了提高。
" G: Z5 y% I0 h! X2 q: F' q5 w) a1 a        林智成从事潮绣设计四十多年,先从戏服和帐沿、被面、枕套等品种入手,除吸收传统工艺的营养之外,还虚心地向同行学习,取长补短。他常深入潮剧团体验生活,对潮剧衣饰进行深入研究,大胆改革创新,配合潮剧出国演出,创作了十五个剧目的剧装细一百九十件,这些戏曲服装在演出时受到国外友人的好评。9 O6 I0 F/ y7 m
        他设计的潮剧蟒袍等,获全国剧装评比第三名。对于礼展品的创作设计,林智成更是苦心孤诣,初稿一出来,就邀请设计人员与绣工一起评论,认真听取每一点有益的意见,使作品更加完美。他设计的潮绣欣赏品,具有图案优美、绣工精巧、明暗有度、质感突出、色彩调和、美观大方的特色。代表作《龙云图》是刻画金色巨龙在海云中翻滚,似在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气氛中翻腾而起,气势磅礴,动人心弦,这是从传统潮剧蟒袍中脱胎而出的新作。另一幅《牧羊姑娘》,以构图新颖、绣工精致、针法细腻、式样洒脱被列为优秀作品,曾送往英国、埃及、日本、叙利亚等国展出。
4 e4 ?  f4 n% [+ j7 S        1982年,他悉心设计的《九龙图》,曾五易其稿,由二十五位绣工精心绣制而成,是潮绣的精品。《九龙图》以龙为主题,以“九”象征长久,九龙翻腾,其势浩大磅礴,象征着强大、雄健、豪迈的气概。他采用钉金、垫金、浮绣等针法,绣品具有富丽、浑厚的特色。在刺绣中他还运用了绣、钉、垫、贴、拼、缀六种技法,使九龙微微突起,特别是运用二针龙鳞转针的方法绣龙鳞,片片相叠,金光闪耀。海浪以蓝调子深浅色作地,上绣银线,浪光则以白银线垫绣绣出。整幅绣屏金碧辉煌,灿烂壮观,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体现了潮绣的风格特色。作品在1 982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金杯奖。; E* F( M0 V4 q' x3 I( P
        尔后,林智成创作了潮绣挂屏《周处斩蛟》,这是他在潮绣工艺上又一个突破。整幅挂屏运用的针法就有垫金、平绒、包针、化针、插针、乱针、点绣等十多种。色彩缤纷,互相辉映,构成多姿的画面。汹涌的怒涛淹没了周处半截身子,他一手提剑将蛟龙斩下,表现出激烈的酣战场面。他充分运用垫浮这一工艺手法,把周处的脸谱和蛟龙首尾都垫高了,浪涛也半垫高了,看上去宛若浮雕,人物栩栩如生,质感表现强烈。这幅挂屏被誉为优秀刺绣作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虽年逾花甲,仍设计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如《玉堂春色》、《吹箫引凤》等。他的高足陈烈波设计的《哪吒闹海》、徐启锐设计的《喜庆丰收》、杜英豹设计的立体《金鱼》等都是匠心独运的佳作。
3 h# z( q# j& v! q$ T       1979年8月,林智成在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上被授予“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1988年改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P  {" ]2 M9 R" p      2006年5月20日,潮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广东省潮州市的林智成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7 K- z: I1 L+ l- X7 g
潮绣非遗传承人林智成.jpg

% p" k* M1 k6 G8 j* N7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3:1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