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综合] 纺织除尘与空调(第2版),张昌、李莎、颜苏芊、楚艳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6 13: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纺织除尘与空调(第2版),张昌、李莎、颜苏芊、楚艳艳。2017年3月。ISBN97875180331575 J( J3 f4 T9 g6 B# L
内容提要
+ x7 J6 d% U# [0 p
本书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宗旨,首先强调了纺织车间环境对纺织工艺和职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然后以纺织环境工程中常用的除尘与空调、制冷系统为主线,深入阐述了纺织除尘和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同时也介绍了近年来在纺织企业中应用的新型除尘、空调设备和节能技术。
) i9 s1 X: X# c$ e( ~1 N本书可作为高等纺织院校纺织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亦可供纺织企业的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阅读。
5 W( o: b$ X8 }( {* f! t; s; ^$ A7 |, _0 ]. l: K7 H, R
购买链接# T  p8 D* n7 M/ \6 i$ t
京东http://search.jd.com/Search?keyword=%E7%BA%BA%E7%BB%87%E9%99%A4%E5%B0%98%E4%B8%8E%E7%A9%BA%E8%B0%83%EF%BC%88%E7%AC%AC2%E7%89%88%EF%BC%89&enc=utf-8&pvid=4256d60d191b489bb985b03b233f972e
. H  a9 r; z  n; x$ C) x亚马逊https://www.amazon.cn/s/ref=nb_sb_noss?__mk_zh_CN=%E4%BA%9A%E9%A9%AC%E9%80%8A%E7%BD%91%E7%AB%99&url=search-alias%3Dstripbooks&field-keywords=%E7%BA%BA%E7%BB%87%E9%99%A4%E5%B0%98%E4%B8%8E%E7%A9%BA%E8%B0%83%EF%BC%88%E7%AC%AC2%E7%89%88%EF%BC%89+ n* r+ i0 m( x; \+ e
目录0 i: @7 R% V0 }  O* I: o# v
第一章 纺织环境概述1
; W3 |6 b9 Z1 K( }9 e& f
第一节 纺织工艺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 4 y5 W% v" M, n( |# ^" d' A
  一、纤维的吸湿性及其影响因素1
- \0 u; g! [. o' |7 x/ y, b  二、温度对纤维性能的影响3
' W% h6 a# i# C, N# L+ E  三、相对湿度对纤维性能的影响4
$ `3 U1 N' t4 k6 R4 g% V  四、纺织工艺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要求5 , |* l9 w: F& y# v" C
  五、纺织工艺对气流组织的要求9
1 A' `0 X( W& {# ^/ d, D7 n第二节 环境条件与人体健康10
- H4 [6 C6 V, @& b  一、人体热平衡和舒适感11
3 V5 Q4 g2 O9 u/ J/ ^4 l  二、纺织尘的危害及其控制标准12 ; p1 n9 F& Q5 s# H" E2 a
  三、有害气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4
2 X5 a6 H, g) Q' ~9 u5 [" @( `  x  四、车间空气品质与新风量要求17 ) m" i! w0 R" n
第三节 纺织环境工程18 / Z/ T4 f+ B% f; q8 U2 n. _
  一、纺织环境工程的任务和功能18 4 T8 `( N: `/ g0 N7 _8 |. b
  二、纺织环境工程的系统组成18   X% n8 N4 X" O0 h" `
  三、纺织车间的空调方式20
& {. V' n/ a  U) E# ^第二章 纺织除尘技术22 ( U8 J( M2 W# ]0 {% K
第一节 纺织车间的尘源及纺织粉尘的特性22
5 u  ]* c) x: H& Q% U  一、纺织车间的尘源22 " j3 P* N. W3 a
  二、纺织粉尘的性质24
' m) H7 ?! q$ S+ X4 a* t) w% d$ T  三、纺织粉尘的参数25 ( ^; X. V: ]) o8 f; N
第二节 纺织环境治理的方法27
6 T1 o" z- v5 A- q6 |' Q6 Z/ z2 ^9 @  一、防止纺织粉尘燃爆的措施27 3 u7 N" F% G) M7 `4 l0 O/ y
  二、防止纺织粉尘向车间扩散的措施28
+ S0 a! n# E3 U* b  三、降低车间含尘浓度的措施28
' ^1 C; [! X8 s9 M5 X. n. Y  四、控制车间空气环境的措施29 2 v7 G$ k  L  E# y
  五、控制棉尘释放的措施30! f% t4 B7 J* [7 B5 p: y8 n
第三节 纺织除尘设备30
) R; p- p7 A9 i0 |6 `2 G, m  一、纺织除尘设备的发展30
; r3 ^- @$ x* A0 \( q1 G0 k  二、除尘设备的效率32
, m; B! {- Z3 _  三、除尘设备32
3 i3 T" H- p+ O, [! q9 C* M, c  四、纺织除尘滤料37 / O2 s; N+ J0 o& A/ q1 H( _
第四节 纺织除尘系统设计39
' ?- c- K- V6 F0 k7 e  一、纺织除尘系统的组成39
& ^- _* \3 ^: x" D  二、管网内空气流动的阻力39
# I9 u7 Y4 o0 v1 S1 R( {: [  三、风管内的压力分布43
. @3 S0 `% y1 `6 {( e6 F  四、除尘管道的阻力计算44 6 u" U+ D9 W% `  [
第三章 通风机46 " T* A/ ~$ K9 m+ v
第一节 通风机的作用及分类46 , b$ P2 h% P. I& D
  一、通风机的作用46 0 @, o5 O6 b9 o6 e# M8 O
  二、通风机的分类47 8 A- ^8 k5 r4 E, p! o5 E
  三、纺织通风机技术展望47
( }- P. [  n0 `! L# n第二节 轴流式通风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48 0 @( Z0 j; H- p  [
  一、轴流式通风机的工作原理48 9 C* I. {6 ~% @4 m1 F
  二、轴流式通风机的结构49
6 A( x' c6 Z7 w: [3 Z; u8 H' M7 F  三、喷雾轴流式通风机49 # @8 N# {: C; C8 S; l. S- _
第三节 离心式通风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50
$ q; i8 J- ]. L1 v+ |7 b  一、离心式通风机的工作原理50
3 @& U. g4 x: ~& Q- L  二、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51 . @5 t8 R  f$ T1 I8 ?
第四节 通风机的选择与运行55 % m# d" D! H9 P6 g# C
  一、通风机的性能参数和特征曲线55 & n  T, N* t( z3 h: `1 N
  二、通风机的工况分析58 9 }! {) M9 m$ s1 ^
  三、通风机的选择61 5 `7 a" b5 k3 l& \% ~
  四、通风机的运行调节63
* N# E  @$ m- O4 m7 l1 _3 G( U# s" i第四章 纺织除尘系统设计实例66
" a; i- X# f6 E) R第一节 开清棉工序除尘66
4 t( T  i, f% N' h  一、开清棉工艺排风的主要特点66
6 f  B  T/ \# g8 f, s  二、除尘系统及管网设计67
9 P; w1 A+ L' D  s! [- S1 C  三、除尘设备的选择68 , v* X- X& n9 b5 P5 g
  四、开清棉除尘系统节能措施69
- @3 w! q6 L/ \- Q4 P  五、开清棉工序除尘系统实例69
3 {% q8 @$ X9 q) N# D第二节 梳棉工序除尘71
9 \1 ^7 |  L; y8 Y  一、梳棉工艺排风的主要特点71
6 Q1 u# ~: ^+ e0 u$ Q, L1 U  二、除尘系统及管网设计71 # Z  C, }- |1 q. s
  三、除尘设备的选择72 / M: T3 _5 q1 S9 v; a! V8 D
  四、梳棉除尘系统的节能73 " Y( x) ]6 N- Z/ Q
  五、梳棉工序除尘系统设计工程实例73 ; y- O. o, n8 [6 s/ r, R; W- z
第三节 清梳联工序除尘75
- a6 k" \. f% k9 |  一、清梳联设备排风特点75 9 f* k9 c$ Q" s- T0 ~4 u4 _
  二、清梳联除尘系统及管网设计77 $ Q+ ~5 ^7 `8 [& h
  三、除尘设备的选择77 ( b6 K, C! F% j& ^9 {! A
  四、清梳联除尘系统的节能77
* f4 K0 h! [, T/ L0 p" w  五、清梳联工序除尘系统设计工程实例77
) D* J2 f8 s: Y( A8 B第四节 精梳吸落棉工序除尘79
. b, b$ D3 c$ y6 P/ A  一、精梳吸落棉排风特点79
9 q+ x- P0 v/ g9 k4 i) o  二、精梳吸落棉除尘系统及管网设计80 3 `, g; v% X( T  F* [: X
  三、除尘设备的选择80
' N6 U" m! w$ N0 T  四、精梳工序吸落棉系统设计工程实例80 % B5 Y* Y% N1 b
第五节 转杯纺纱工序除尘82
; X4 i. l4 y- I; j. d( J  一、转杯纺纱机的排风方式82
* n, W% _, o; ]  二、转杯纺纱机排风的特点82 8 d8 r& [6 \2 T  R/ _% U5 w3 q
  三、转杯纺纱机的排风参数83
) E6 L' {) T7 q& ?  四、系统及管网设计83
, k$ N2 c2 P9 d( j6 D  五、除尘设备的选择84
& y$ c& [8 i3 F5 a+ L$ e  六、转杯纺纱机除尘系统节能84
* \3 T$ n' Q( D7 @  七、自排风式转杯纺纱机除尘系统设计工程实例84
$ I4 p! P8 N* Y+ E  i  ^7 U第六节 废棉处理除尘86
; G& M$ d3 @3 j* \4 w  一、主机排风参数86
# p- O' R4 u2 M2 G  二、除尘设备的选择86
5 u0 K1 j2 w/ t. s! C& ^/ H4 B  三、管道敷设86 7 p# s7 b! A, u) \+ U' R, f& Q
  四、废棉处理工序除尘系统设计工程实例86
' S5 f  S5 @. V" e6 s; N+ f, }第五章 车间冷(热)、湿负荷89
& e- }  X1 k# b; q) z  ?1 V$ d& y第一节 平壁传热过程89 8 ~0 P$ R% c8 q9 c
  一、导热90
: s  u8 A0 J2 k  二、对流换热91 . N3 D% Y1 ^' W8 n4 m9 m8 H
  三、辐射换热91 : W( c4 a/ i0 V7 ]1 [" ~. B
 四、通过平壁的传热量92
  o. j5 A- V, w4 b" v: c第二节 纺织车间的温、湿度控制范围93 % _& ^8 n, K; d% I9 Z* i
  一、棉纺织车间温湿度控制范围94 : m3 r& Q7 K9 |  J$ z
  二、毛纺织车间温、湿度控制范围96 ) T8 J2 u7 d: v: U
  三、麻纺织车间温、湿度控制范围97
6 m: {& }+ c0 _' B! ]3 v* ~: q  四、丝织车间温湿度控制范围98
! }$ C1 b7 k+ t( K! X' t  五、针织车间温湿度控制范围99
' W3 i; G& Q$ l6 [3 K  六、再生纤维车间温湿度控制范围100 8 ?" L, d( V. {1 S$ K4 u
  七、合成纤维车间温湿度控制范围100 / G8 j: j  `3 z" t
第三节 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和太阳辐射热101
+ w1 E. I1 A! V) z6 O1 c" M  一、室外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101 1 M  ^8 r5 A, L! r8 k, ]
  二、夏季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02 ! @/ t+ r* w% v
  三、冬季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03
  g9 e& a" v7 R9 J% H" K% d* y  四、太阳辐射热104 . a5 A. q# i8 E
  五、室外空气综合温度105 / C' Z( M9 s/ Z: q
第四节 车间夏季冷、湿负荷105 ; y/ q/ y" V; Z
  一、得热量与冷负荷的概念和关系105   C; x9 S  T6 e$ K8 `+ G
  二、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冷负荷107 : m6 B* X' f% T3 f, i0 i$ t$ c+ P5 j
  三、车间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08 ( `9 t/ {1 A# f2 j
  四、夏季车间的总冷负荷110
/ w% D; F7 T0 L; ~9 [2 R! W* n+ g  五、夏季车间的总湿负荷111 / ]7 I- I  h- c3 ~# \
  六、纺织厂冷负荷的估算指标112 5 s* _" q! o! S
第五节 车间冬季热、湿负荷112
) E0 w! q* ~9 R5 U7 R  F9 q  一、车间围护结构热损失113
& ~% z9 [1 |" ]/ J  二、机械设备散热量114
  p/ j- v& |2 Q+ [% }  三、照明设备散热量115
  m2 ^8 n. N- ?  四、人体散热量和散湿量115
3 Z# t$ r4 P# |. s1 l( v  五、冬季车间的热负荷和湿负荷115
4 \6 T. m0 F9 h, W  }第六章 空气调节基本理论117
2 A3 b; ?9 d/ ]" ?第一节 湿空气与水蒸气117
* [( X" B7 _* S' D2 X  一、湿空气的组成117
# j7 j$ {- d/ [$ I2 V  二、水蒸气119
9 t# `0 z5 M' t1 U* p0 i) e第二节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及焓湿图121
8 A# u; v: U. ]1 s) z  一、用状态方程描述湿空气121
0 i4 ?/ G3 D! k4 @  二、湿空气的状态参数122 ; D7 d' e# U7 U9 }" H
三、湿空气的焓湿图125
( j3 L! \' c( r2 |7 u8 Z+ o" B$ w  四、焓湿图的应用126
2 V  W# z9 x- y4 q第三节 空调车间的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129
( e: I$ v5 I# Q& l  一、夏季车间送风状态及送风量的确定129
) P" p& ^! q8 d  B6 m# B* [  二、冬季车间送风状态及送风量的确定131 # Z1 k# B2 R& Q) P) d
第四节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换132 % ^$ ]1 ?9 h6 E3 t- U
  一、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换原理132 7 E; r+ P( ]* f6 h6 \# `  R
  二、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状态变化过程134
3 B% q# R) t8 C  三、空气与温度变化的水接触时的状态变化过程135
, E7 e; v) ]  \  {. Y第五节 夏季车间的空气调节过程分析136 " a! M  ?0 v5 Y/ I! q
  一、全新风时的空气调节过程136 0 g2 Q' H8 B. z
  二、一次回风的空气调节过程138 2 a0 h" s: p! O$ I
  三、二次回风空调过程139
. T$ n4 |% I8 J; s第六节 冬季车间的空气调节过程分析140 1 ?& l  T# i/ I# _' g! N7 P
  一、全新风时的空气调节过程140 . g3 U" Z3 s5 r+ J5 f% p, a0 H
  二、一次回风的空气调节过程141
/ F- O/ ~3 ?, H1 x! i, R9 N  三、二次回风的空气调节过程142 ( L" T( g$ g4 M5 M4 k
第七章 空调喷水室145
$ h6 Q/ y2 n8 F) W" e9 O- R: H3 M3 A
第一节 空调喷水室结构和流程145 / M# A& P# z, [: [
  一、空调喷水室组成145
0 U( p( q6 T; M) }7 E  二、一次和二次回风空调室147
3 X: C8 o! ~! a3 ^, s+ [! W  三、低风速和高风速空调室147 ) z: z; c4 l, U+ N
  四、节能空调室150 : X# F- t  e8 \  U/ z! l; d, ?
第二节 空调喷水室主要部件151 ) m8 \2 t+ }, m+ E! g) g
  一、固定百叶进风窗与风量调节窗151
9 I; B) ?& B! y6 d  二、回风过滤器152
/ k0 w) R+ j/ J1 t3 V. ?$ U2 g  t+ B  三、导流栅154 + \! ]4 p. u4 u2 |* w  B& R! U4 H, U
  四、喷嘴154 * s$ Q3 ~( M( `" E9 c
  五、水过滤器161 ; F1 C2 C: y5 D* b9 g- ^  U
  六、挡水板162
" p9 w% x/ Z" t4 D  七、空气加热器162 ' Y  X; D2 d9 G
第三节 空调喷水室的热工计算163 # E/ y! O6 f" [1 X5 _
  一、普通喷水室的热工计算163 2 V1 v, e; y# A  |/ w: Z% u
  二、高速喷水室的热工计算172
# {8 f* J) f0 C/ F* v  三、节能空调室的热工计算176
& \% c# ?5 `% v第四节 空调喷水室的水系统179
3 z# E9 T8 o6 o9 m' `  一、使用深井的水系统179 . I5 {2 ^1 P; W" a8 E  L
  二、使用制冷机的水系统180   G# S( }% M: l" {. @9 L( P
  三、水管直径计算181
8 a# e. p% L6 V第八章 车间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183 2 b' g" Y* n' b* a# P
第一节 车间空调运行调节的重要性和室内气象区183
  s/ N! }( y- h. E! s# L1 i3 G  `  一、车间空调运行调节的重要性183
3 n0 `1 d, [+ b4 c" ?. C  {  二、车间空调运行调节的室内气象区184
# b/ B( {3 E* Q, f; j" K第二节 车间空调运行调节的方法184 / f) l* |0 }$ m/ ]0 o) [& w
  一、调节送风量184
* d! ~8 e$ {! N  二、调节喷水温度185
$ t% F" ?* r- w2 O: f* b  三、调节喷水量186 . A$ w# G2 D' p# ]( N
  四、调节新、回风混合比187
" N" H) }' Q( T, |  五、调节加热量187 $ u  k: Q8 O0 G, X7 W
第三节 车间空调全年性调节189 ) r) n- r% B+ g$ x
  一、第Ⅰ区域的调节190 , k; ]2 R- d6 N7 M  O# I7 C! B, S! {
  二、第Ⅱ区域的调节190 & S  _9 p' v5 [( X, F- W/ ~
  三、第Ⅲ区域的调节191 ' ~& `* Z& O2 [+ n' p/ |; ~
  四、第Ⅳ区域的调节192
, q/ E* j* x0 O1 c( v2 r: s0 t  五、第Ⅴ区域的调节192 , e; l1 D* v0 M& C
第四节 车间温湿度的自动调节系统193
( ~1 x. E( F* m  一、车间温湿度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193 / E. {9 k: f. n& |8 D, ^
  二、一次回风定露点空调自控系统分析194 - u7 l0 B+ I8 @7 ]5 o
  三、二次回风变露点空调自控系统分析196
1 y( g3 G; _/ |# w' S/ u第五节 车间空调运行管理197 ; }0 O# Z) F. D9 M, b+ z* \5 }
  一、运行管理的主要目标197 : S1 F5 T; r4 z% L+ E9 C; Z
  二、运行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措施198
: P. v; D! Y7 ?; F1 B7 u- c4 b2 I6 F5 \  三、运行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198
- P9 c& [  ]  w& f2 u9 j) J2 d第九章 制冷设备203
# H/ ]! m9 |0 E2 r9 C第一节 压缩式制冷机203
: D5 [4 g. q9 h* i& A4 f; D% O  一、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203
5 ~# p. \8 c* N4 {, W* z  二、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在lgp—h图上的表示204 , P2 w  j' ~+ H9 w- Z
  三、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205
" |" G1 j5 k2 d* j4 ~" u  四、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性能的变工况分析210
, q! I2 W' j, L, @9 s第二节 空调用冷水机组212
: z3 S7 U5 l7 f! G1 ^9 u  一、活塞式冷水机组212
  o8 W5 j9 _5 ]7 c5 n1 p  二、螺杆式冷水机组215
$ J6 [4 a; J! j% {  三、离心式冷水机组219 7 a7 W: P% w6 `+ i+ @  {0 d
第三节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224 - i: k) G, ?2 C  D) P& L
  一、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224
- {4 }0 T4 e0 N: q% C1 A6 q6 E  二、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224 9 O4 x, q0 U( l7 m0 [
  三、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226
( e5 _- M; q/ y9 Z7 A  u$ ^6 J  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变工况特性227   N  g5 N8 a: p2 a. k
  五、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能量调节229 ; n) t4 O) x% ?
  六、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结构229
6 I3 P* M0 K+ n) G, b" v1 ^( ]第十章 纺织环境工程节能技术232 $ U; I+ F( @: h3 E
第一节 多风机送风系统232 3 L: e' p; U: p% A8 K- z6 F  R% E, M8 t
  一、多风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232 7 n+ e8 L5 H8 K5 \3 V. y
  二、多风机送风系统的设计要点233
! c0 F" K0 F; T9 G: H9 s! K1 v  三、多风机送风系统设计实例233 ' d" x3 l) K( i2 r
第二节 过饱和置换送风系统234 ; l: l4 ^, N! P6 I  Z
  一、过饱和置换通风的原理235
+ w' e* M; g9 P! e9 [  m. j* M  二、过饱和置换通风特点235 % O  [+ c) b' y
  三、过饱和置换通风设计要点237 : m. w3 W/ ]1 k; J0 A
第三节 大、小环境分区空调系统237
' S8 B( b+ P  u3 x% O& ?  一、大、小环境分区空调工作原理237
8 p2 G0 f& `: X8 n" L  二、工程设计要点241
* I& {! D" g7 Y4 ]# W  三、工程实例节能分析241
3 A; J: x; p4 h$ B! ~- R# N& e7 V) n第四节 双露点空调送风系统242 ) u& }* d5 _" N
  一、双露点送风空气处理过程242 4 d! T# V  G4 H' J, E$ s4 n7 C
  二、双露点送风设计要点242
; k5 d, N* G! b# Q  三、双露点送风设计实例242 1 h6 h& t( @" ?! y9 \
第五节 间接蒸发冷却技术243 ( h+ o) Y' @" E9 a) r; n
  一、间接蒸发冷却原理244
( \' X, m3 b2 d  二、间接蒸发冷却热湿处理过程244
& R; X2 P8 R4 N/ O( V& c5 Q; @  三、间接蒸发冷却技术设计要点245
3 i- D9 r. w4 M5 Q  四、间接蒸发冷却技术设计实例245 9 W$ @2 p! L2 o% e! q6 i- {
第六节 高压喷雾加湿系统246 ; p5 D% o" |' U/ f6 x' c9 D. l
  一、高压喷雾加湿系统246
' G8 h) r( X1 ?7 A, i; G二、高压喷雾加湿特点248 2 p0 H9 m/ C/ B
  三、高压喷雾加湿系统的选用248
) A# [, f* b, W# a7 R' h, X2 h  四、前置式高压喷雾加湿装置的应用249
4 a' b2 L* x& Z+ S" H4 x  v第七节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250 ' b+ S/ y! ]8 W: F! [
  一、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原理250 ! U( G- F5 ^4 H9 W
  二、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应用要点251
  l% I; s# r  V7 i0 ~* X0 e! u  三、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应用实例252
  L+ h7 _' f: c$ M7 _  z4 X参考文献253
8 t' f* C. m6 F$ L$ O附录 湿空气焓湿图255% U, G6 b. ~6 ]1 [* q# k
: t  F+ u, _* c! I/ I
纺织除尘与空调(第2版).jpg
) `1 B! C9 M& ^& V& d" I+ M1 e0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8:1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