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窠对兽纹夹联珠对鸟纹半臂
5 T0 G" M1 @, \( e, ]唐(618-907年)这件半臂由两部分组成,色彩较为黯淡的一半为典型的陵阳公样织锦,色彩较明亮的一半是来自西域的粟特锦。这件半臂所用的织物,可以说是“中西合璧”,一半是中国的陵阳公样,也就是蜀锦,另一半是西方的粟特锦,又叫波斯锦。& F3 f5 ]/ S) @6 w. ]
粟特锦的特点是丝线采用了胭脂虫进行染色,颜色艳丽,色牢度好,经久不褪色,深受唐代西域少数民族以及达官贵人的喜欢。$ _ ?/ Z* r8 y8 j7 ~" x+ ?. x% U
这件织物充分的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正因为这样的交流,中原丝绸在西风的影响下形成了全新风格。唐代宝花或卷草纹样与来自西方的粟特锦典型的联珠团窠锦纹完美结合,创造了大唐新样——“陵阳公样”。这件纺织品正好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两种不同风格的织物被巧妙的用在了一件服饰上,精妙绝伦。
# \5 A* v P! H; M" V0 `8 i8 T# D这件织物现存于成都博物馆。
^0 b) P! l4 e# M& J7 a2 \+ r2 Q2 v/ E3 _6 V4 X$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