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绒绣又称绒线绣花,是由技艺高超的绣工将不同颜色的优质羊毛绒线,运用不同针法绣制在特制的钢丝布上,连缀成各种复杂漂亮的图案,制作成可供欣赏和实用的精美艺术品,是山东省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 c. l |7 D1 S9 J' O( l; W
" P# g# S3 I, v. F6 V2 d
烟台绒绣具有典型的时代和地域文化特色,浑厚庄重,色彩丰富,表现手法细腻,以古朴凝重为主要特色,既有西方油画写意逼真的风采,更有东方书画恢宏喻意之神韵,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研究烟台开埠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3 n4 A9 B7 w9 w0 b& L9 b1 H! a) P( g0 ~' c v, p
. x( t/ x: M# i* [$ _/ L4 ^% ~烟台绒绣的发展历程8 w! r" h a9 |+ S# x7 ^* l
1886年,法国传教士史密斯女士来到烟台。她是法国的王室公主,与英国王室交往甚密,尤其与英国玛丽王后私交频繁。史密斯女士得知玛丽王后要过生日,便突发奇想,考虑送一幅绒绣给玛丽王后来表心意。她把想法告知了善办洋务的商界名流李伯轩先生。李先生知道,他的好友许世光先生的夫人董泰便是赫赫有名的民间绣织高人,于是便请史密斯女士带着绣样及画稿到许世光家中。 ) u; e4 `/ ~: M
史密斯夫人说明来意,并把一幅精致的油画作品《王后出巡归来图》呈上请夫人过目,并要求就照此画绣织,另外还拿来英国的毛线说明线料。董泰女士经过精细琢磨,在自家的绣房里一干就是半年多,有的一英寸大小的小地方竟绣了两千多针,最终不负众望,绣出了第一幅中国绒绣精品———《王后出巡归来图》,逼真程度堪比油画。史密斯夫人拿到后大加赞赏,最终也博得了英国王后的高度赞扬。从此“烟台绒绣”诞生了。 ! R6 B1 ]9 B7 A# H2 j+ X* w! X
1894年,董泰之子许振邦先生投资创办了烟台第一个绒绣加工厂取名“利敏工艺加工厂”,民间称谓“许家花坊”,它逐步形成了具有中西合璧特定技法的工艺制品,并且在当时小有名气,成为烟台艺术制品在中西方传播与融合的一个典范。 + c/ ]% a) _/ ^7 `0 N
(烟台绒绣嫡系第二代传承人、中国最早的绒绣加工厂创办者徐振邦先生全家福 照片来源:许冬阳)
! L+ v. r4 |8 f5 M& {! Q
+ P# `; ]. y5 g1 B! `据烟台市文化馆有关专家介绍,到了1906年,英国传教士在烟台开设了“仁德洋行”,开展烟台绒绣的大宗出口加工业务,由此开始了烟台绒绣第一个黄金时期。当时整个烟台周边县市,从事绒绣的工人高达20多万人,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大的规模性集约化生产。烟台街面也呈现出“街街晾锦,家家织绣”的繁荣景象。自从1886年后传入烟台以来,中国的传统刺绣与欧洲绒绣的技法也渐渐融为一体,绒绣制品的艺术样式得以大幅度提高,品种也逐渐多了起来,形成了自己的工艺品风格,绒绣业的发展历史也经历了由利敏工艺厂(许家花坊)———锡安工艺厂(1948~1952年)———烟台进出口业加工厂(1954—)——中艺刺绣厂———烟台工艺品加工厂———烟台绒绣厂(1955年)———烟台绣花合作社(1964年)的艰难而复杂的过程。
/ p: _) M8 C; Q7 R, k: t建国后坐落在芝罘区内的烟台绒绣厂,把绒绣制品更加专业化了,而这一专业化的指导者与继承者正是许振邦的儿子许若愚。他也是烟台绒绣传承人之一,他不仅代表烟台引领指导绣出了 人民大会堂悬挂的该厂荣誉制品———“东海日出”,而且多幅作品在国家重要地区和经贸会上采用。目前,老人已经去世,但在他家珍藏的《王后出巡归来图》依然是烟台开埠中英交流的见证。他带出的徒弟周志娟女士也以极高的悟性和多年的绣织经验成为烟台绒绣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并且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9 X. M% u" s3 j ^- [ k
(烟台绒绣嫡系第三代传承人许若愚老师年轻时工作场景 照片来源:许冬阳)
( }4 V( ~) W) e+ a V6 E9 ]8 e5 ~ ! \- C" Q4 a$ F1 u f. L
7 k/ u9 t9 r# I
工艺流程% i, B# X4 z0 `
当前烟台绒绣制作主要分设计、放大稿、点样、染色配线、绣制等多道工序。其基本针法与我国传统的打点绣针法(又名戳纱)相同,用有规则的斜针按网眼一格一针绣制,每针就是一个椭圆形小色块,一幅绒绣少则几万针,多则须几十万针。而多年来的吸收创新,把绒绣与国内传统刺绣的针法相结合,使绒绣成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品。针法由原来简单的方点针法发展到扒针、掺针、乱针、打子、拉毛、铺锦等多种针法;在品种上,绒绣分欣赏品和实用品两大类,包括艺术毯、椅子靠垫、挂毯、壁饰等几十个种类,其中精美的壁饰是绒绣中的佳品;在色彩和技法上,从原来简单的色彩改进为自行染色,并吸收刺绣技法的长处,由单色绣改为拼色绣、彩锦绣、接色绣等,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能力。 ; M7 l' A0 @1 t7 c7 c
* T* ~5 M! G* `& }/ X; n! b
代表性传承人:
) U; ~2 x$ O4 }; v$ P周志娟,代表作:《祖国大地》,悬挂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原画作者为袁运甫、黄永玉。 3 n% C: l: @3 U6 A; v$ u9 o& h
" c0 ^$ N6 u% I9 u% Q
# o, P& J3 I# X, I0 b
绒绣版《祖国大地》
0 L1 |- t0 C4 p7 }% v
0 K/ D5 g* a L9 h#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