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潞绸因产地而得名。晋城、长治两地古时称“上党”,隋、唐改称潞州。明清是潞绸生产的鼎盛繁荣时期,明初在潞安府设立织染局,专供皇家。当地丝织业一直延续,国家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将山西省晋城市高平丝织印染厂列为纺织类重点建设项目,于1958年建成。; n6 `, Y, n; E6 g
" S6 Q/ I4 S: T! J/ \. Z- A. U" }& w- w2 C5 ?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我国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见证了国家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19年12月19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高平丝织印染厂在列。2 u& E0 s6 S1 j7 t# m, D
' \& M) b" W, r$ f. f* y+ X项目位置: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 I- @1 r! b. _" R) C9 V' {& `7 `8 L: }- \9 M
核心物项:锯齿型联排厂房;卷纬机3台,浆丝机1台,定型机、拉幅机各1台,染丝机2台,绳状染色体10台,浆丝机1台;潞绸织造技艺
" \1 r& v0 J6 Q2 i' P# S# y: D% ]/ B% w. I% m
潞绸辉煌的历史
; P1 w9 N& ]% U& t潞绸始于隋、兴于唐,盛于明清。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记录了潞绸,从而成为一个有趣、有力的佐证。: Q0 y# N* v( k' f3 x
# P1 Z# l7 ^/ Z" q1 Z; [( x
8 Z0 a+ m( O: c《清史稿》记载,公元1856年,慈禧喜得龙子(同治帝),咸丰帝大喜,母以子贵,命配“潞绸被一十八床”。
$ ?9 u0 J3 D; J: p0 W* s$ I
+ z- u1 c" C/ |" y" R5 U* G9 R- w I, \
历史上,潞绸曾与杭锻、蜀锦齐名,名列中国三大名绸之一,留下了“南淞江,北潞安,衣天下”的历史佳话。
6 h' R% H# |9 J
. G6 x9 X( m9 m' Y潞绸织造技全由手工完成。织造工艺包括原料选用、经丝、纬丝、织机装造、纹制设计、纸板制作、织造和成品制作等八个步骤。# i5 Q0 Z/ |8 H+ b6 o! s, z
`2 S# V$ s% Y织造所用传统设备有:手工轮经车、手工打纬车、络丝车、扶摇机、捻丝车、手工丝织机。
% {# w6 t3 N, s- G8 z, J4 V
, o& ?0 Y4 ]( a4 r产品包括真丝织锦被面、手帕、水纱、皱纱、提花绸、花软缎等。传统潞绸手感厚实、结实耐用,传统织物均为三枚斜纹地和纬六枚斜纹提花,辅以刺绣、手绘等。
. x4 E3 o% Z; R. y' q9 T1 e. \; d4 `( } {3 i5 _) C4 L
明清潞绸作品 4 r: }* m3 h" i6 g) Z' R'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