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人物] 邓邦逖:近代纺织教育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8 16: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邓邦逖:近代纺织教育家.jpg
邓邦逖(1886-1962年)
0 L" C) a( q# u0 N& h* x' A- `
纺织教育家。字着先。民族英雄邓廷祯的后裔。1886年生于南京,祖籍吴县洞庭。取名起号意在效法东晋祖逖,“猛着先鞭”。1903年留学英国曼彻斯特高等实业学校机织本科,毕业后转入里兹大学深造,为我国最早赴欧学习纺织工业的学者之一。1910年学成归国即投身教育事业,受聘苏州公立中等工业学堂,主持纺织学科教务工作。1912年学堂更名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设土木、染色、机织(后改纺织)三科,学制4年。邓于次年就任纺织科主任。教学中,邓
. s8 i5 @/ h; V# K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及“忠诚、严谨、刻苦、求实”的校风,推行学校与社会挂钩、为工厂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方针,努力扩充实习工场,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胜任工厂的工作。他还积极建议工厂向附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以促进多种棉花、扩展桑蚕,确保江苏地区纺织原料的供应。2 E  c* I% g# Y) a
2 w9 i/ c- `1 L! Q! g3 F1 ?( P
1923年第二工业学校经江苏省核准升格为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并率先在我国高等学校中设立建筑科。1925年邓邦逖出任该校校长。1926年夏,在校本部新建三层教学楼房,使学校初具规模,奠定了发展的基础。1927年国民政府以试行大学区制、改组省校为名,将苏工专并入南京中山大学工学院,原校址附设职业学校。为坚持独立办校的初衷,邓力陈利弊,四处呼吁交涉,积极策划复校,终于在1932年秋得以实现。因大部分设备仪器尚未归还,名为复校,实为重建。恢复后的苏工专,继办土木、纺织、机械等科,每年均有200名左右新生入学。1935年邓得棉业统制会资助,在校内购置了全套纺织机器,并设清花间、纺纱间、力织间及研究室,初步建立了纺织学科的实验基地,更好地推动了教学。由于邓邦遨办学有方且精通纺织,在纺织、教育界颇具影响,名望日高。  a/ l+ x; ^" n7 d% I
+ Q) h# f9 c  U
抗战爆发,苏工专在盘门外三元坊的校舍及纺织实习工场被毁,邓带领部分师生暂避常州埠头镇。1938年初常州沦陷后,又把学校迁至上海租界内,租枯岭路(后移宁波路)民房坚持复课。1940年学校采用五年专科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一二年级学基础课,三年级始学专业课。此学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一直沿袭到学校结束。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军占领租界,学校处境更加困难。若仍保留公立性质,必须向汪伪政府登记,受其节制。为坚守民族气节,邓毅然决定隐蔽校名,借民营纱厂余屋,以工业补习社等名义继续开课。在此期间,上海诚孚高级职员养成所创立(后改名诚孚纺织专科学校),邓为校董,并于1942-1944年出任教务长、校长,对学校教学管理颇多谋划。1942年在苏工专上海部分校友的倡议和纱厂联合会的赞助下,私立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创立,聘邓为校长。同年秋,苏工专补习社的全体师生转入上海纺织工专,恢复正常学习。上海纺织工专设纺织、机械、染整3科,并改革纺织科单纯的工艺性教学内容,而以纺织与机械并重,加强有关机械工程课程,取得显著效果。. Y2 N7 @* s. H0 h+ O
# A# |2 t) j, {' n3 \* t! }
抗战胜利后,邓邦逖受命接收伪省立苏 州职业学校,先建纺织、机械、土木科后添设建筑科。1946年在上海纺织工专的部分苏工师生返回苏州母校。此后,邓曾拟定了进一步扩展学校的完整计划,但未能实施。
% A% h' _% Q4 i  ]7 V
' c; j/ ~, F8 X. {6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再度更名苏南工业专科学校。1952年根据国务院院系调整的要求,苏工专各科陆续并入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至1956年全部撤销。邓邦逖担任校长31年,始终以“教育救国、振兴实业”为宗旨,将苏工专由一所普通的地方学校办成闻名全国的高等院校,先后培养出4000多名工业科技人才,其中不少成为我国著名的纺织、土木、机械、建筑专家。1956年后,邓调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纺织工业厅副厅长,曾当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应邀列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著有《织物组织与结构》(英文版)等。
) x+ t6 r" ?5 f1 [( q9 A8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4-30 21:5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