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服饰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第2版),张志春,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4 09: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服饰文化,张志春,PDF.pdf (28.54 MB, 下载次数: 1)
* D# C% {8 H! f- S
( B/ s$ m, u& c) Z' E 中国服饰文化,张志春,PDF.jpg
( K  w5 Z* k" e0 G5 K. [" E$ h中国服饰文化,张志春,PDF,扫描版。
0 u# u; D' P!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1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服饰文化》(第2版),张志春。找到一个ceb高清文档,可复制,30M。# s# z. t) N5 s/ F, l- Z; K% Q
内容提要) m2 e+ n' t2 ?3 _) G+ _7 W/ B7 E
《中国服饰文化》综合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史学、美学和心理学等理论与方法,以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模式来展开中国服饰文化学说的轮廓和细部。所谓点即一个人物的服饰学说或一个命题;线即历史的线索或一个服饰事件或某类服饰命题的梳理;面即某个时代或一群政治家或社会服饰习俗等;体即中国服饰文化整体境界的多重透视……总之,它试图展示自古以来源远流长的中国服饰文化理论,展示早已积淀为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深层服饰命题,从而引导人们整体领略中国服饰文化境界——在时兴的西方服饰文化之外,提供一个别样的理论参照体系。它不只为中国服饰文化学的建立作出重要铺垫,而且为人类服饰学说的平等互补结构奠定基础。                                            1 p6 u9 y3 p3 i4 H- S
目录
6 [9 b2 ^! C+ e3 D1 y第一章 被薜荔兮女罗——古代服饰质料的发现s演变
/ j/ T8 O/ L( b* r9 G$ p7 @ 一、服饰之初:花叶须戴满头归
, y; a' F& S+ I" \7 m% C) G 二、彼采葛兮
& F% {: `* }% ` 三、索麻缕,手指经挂
: K- Z# h# S4 R8 L1 W 四、裘之饰者,见美也
* T+ F8 o6 S) a; ~5 ?' c$ a. Q 五、丝绸:云想衣裳花想容
1 V8 b/ z" a4 G5 r 六、棉花  u2 N5 D& Q5 d; i
 七、纸质衣料的尝试8 L3 o0 |' E6 e! n* r
第二章 混沌世界五彩迷离——中华服色的远古演进( Y# p; m9 r1 d
 一、洪荒时代的一色独尊:红色崇拜, _+ X1 X# m' H+ K( i
 二、夏商二元对立:尚黑尚白
: C' e; u$ o0 }! A- A4 o5 \ 三、西周四方模式:青赤黑白褒贬分明
5 L! p4 Z* v7 I9 M4 j 四、五行模式:四色并坐,黄色突出6 E0 {! D+ ^2 Q4 P5 H8 K; o
第三章  亦幻亦饰 人神合一——图腾向人体装饰的渗透、
, V& f2 \$ m4 u) r- Y 转化与投影6 i7 e+ B5 a" e0 G" }6 z. H
 一、图腾文化的人生印痕
0 g" C1 E# b) k. x! q# X, @ 二、图腾扮饰之初:画身画脸$ J& `  L3 e# n6 s; C2 ?& g
 三、图腾扮饰之初:文身: p, R& A, W3 L& Y& x
 四、图腾人体装饰向服饰的过渡; ?* `% }. P' \5 e& I# T. D( T
 五、图腾与服饰的文化思考
0 L( U' w/ C4 L7 p& A第四章 具象与抽象:有意味的形式——中华传统服饰图纹
& p1 k( z$ E* \3 R: b# L: w+ [- p 一、从具象到抽象:原始图纹的审美变形历程
: Q% T2 S& a: l$ { 二、抽象纹饰的思维模式与具体途径# Y/ v3 ~) y- m4 E1 t
 三、传统图纹的三种结构模式
2 p9 v4 z* m7 r* k5 w& e0 R 四、中华服饰图纹散点体系
6 x9 I% d4 T) m 五、中华图纹的文化思考7 d( i" `$ F+ ]& S4 @) G4 D9 q" R
第五章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易》的服饰文化观念
' K# R4 q" k8 ~% k! h% n7 M 一、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4 ], G  W+ o, u# L. U. Y, ?
 二、黄裳元吉:众色之中以黄为尊
; a2 e' y3 T( V3 a6 ?6 M 三、贲:多向度的文饰观念& ]5 E- }! ^; c6 J6 @( I- f' T$ G
 四、反对文饰——冶容诲淫
3 m8 G8 r$ @/ L 五、中和之美:《周易》影响的服饰风范0 E$ j; _' T1 x& r2 D2 Q, n! M1 F
第六章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三礼”与服饰7 U" r9 {& a# ]) E% a
 一、规模宏大的服饰管理体系与等级秩序
  b' l" r5 N+ ]# w1 Z7 Y. @( j  D3 l 二、冠礼:庄严神圣的成年礼仪
: g0 q$ G9 B/ k; v$ V7 U 三、五服制:服装款式中天伦亲情的直觉造型
+ W* X% B5 q4 T第七章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一孔子的服饰理论s实践: `' v6 k1 V( J4 B9 k5 I& S9 ~
 一、正本清流,灵活圆通
  c7 A3 R' i* l- p8 f  z; G 二、比德思维,衣人合一
6 n5 x2 i- Y  Z5 O 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 ^5 b" p. x4 R2 N
 四、言传身教,敬畏服饰
( ^! k( f! j, H9 n 五、“服使之然也”——服饰对人心的雕塑作用
; F0 P/ K$ q0 E, k7 A! F1 Z 六、推崇覆盖装身,反对袒露体肤
& f% c! y  T2 t 七、孔子服饰学说的文化思考6 v" p+ ^4 Z7 X5 |; v* ~
第八章 被褐怀玉养志忘形——老庄服饰思想初探
4 J5 ^  o* w4 F9 @& |1 t 一、被褐怀玉,养志忘形8 H' e6 S8 p$ B9 Q3 g0 d# ]
 二、质文错位:发现服饰的装扮或欺骗
$ r6 N# T3 S/ k 三、服色的异化及神化: W- V1 M5 C( D! \/ d; ]4 H9 R2 D. a
 四、素淡之美:大音希声3 G8 v6 O6 C  |; b, G: E. g
第九章 取情以去貌 好质而恶饰——韩墨的服饰文化观
7 I) ^- u% w1 j" t) g第十章 齐民与俗流  贤者与变俱——论胡服骑射与孝文改制" v% Z8 B- c+ \4 Q- I4 x* C4 @# Q
第十一章 严装·淡装·粗服乱头——魏晋风度与服饰
- a6 H7 p( w0 |: x6 j" S! p5 Y* ^第十二章 雍容大度盛世衣装——唐代服饰的文化探寻
3 j+ \: T: |3 g" W2 D: v! ^! O8 J5 ^第十三章 与人相称 与貌相宜——李渔时代的服饰理论
/ l4 L4 I1 S8 R+ L8 N第十四章 古今服装画, W/ l2 H' W' s  S9 `4 q5 m. D, }& u
后记                                            
' j9 [* J/ J. J7 g; o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28 20:1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