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筒过程中,由导纱器(或槽筒沟槽)引导,纱线按精确设计的规律卷绕到筒子表面,形成预定的、合理的纱圈初始形状。纱圈卷到筒子表面后必须立即转入稳定状态,并保持这预定的初始形态,以便最后制成卷绕均匀、成形良好的筒子。. C# ?- ?% P5 z6 ]
刚络卷到筒子表面的非短程线的纱圈,一方面有滑移的趋势,另一方面纱线张力也使纱圈对筒子表面造成法向压力,于是纱层面上纱与纱之间的摩擦阻力就阻止了纱线的滑动趋势。张力越大时,一方面固然是滑动的趋势越大,但另一方面法向压力也越大,摩擦阻力也越大。在两种趋势效果相当条件下,虽非短程线也是可以取得外力平衡、位置稳定,即纱圈稳定的。, W5 P3 g1 v1 ?: ]! e3 y6 F9 G, l
纱圈的位置稳定与否,除和纱线的摩擦因数f有关外,还与纱圈的曲率,即纱圈的形状有关。影响纱圈形状的因素有筒子半径、络筒圆周速度、络筒的导纱速度等,而络筒导纱速度又与槽筒表面的沟槽圈数及沟槽中心线的形态有关。因此,为获得良好的络筒纱圈稳定性,特别是圆锥形筒子和圆柱形筒子两端折回区的纱圈位置稳定性,必须针对纤维材料及纱线表面特性进行合理的槽筒沟槽设计。
, b8 h% N2 A4 L4 e2 {, q1 e卷绕到筒子表面符合位置稳定条件的纱圈(特别是处于临界状态下tan?=f)在静态条件下是稳定的,但在运输和后道加工过程中稍受震动或其他偶然的外力作用,仍有可能离开原始位置发生滑移,滑移运动的结果使纱线张力降低、卷装松弛,引起乱纱和坏筒等疵品。9 T' [/ ^4 e$ G; @/ n- z+ {%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