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已在一些地方流行了很多年,甚至延伸至成人礼、开学典礼等隆重场合,当然也伴随着标新立异、商业噱头的批评之声。推崇汉服真就是传承传统文化吗?一件汉服能否担此重任?
; C) q( B. c/ h$ I1 r生活中汉服实用性差$ ?8 @5 w; Y$ @. M- L: a
9 T& r2 v; {( C) T- \3 \: e9 j( L周立波对于汉服的嘲讽,引起了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反击。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就在微博上公开斥责周立波,直言其太夸张,对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若是一时失言,请坦诚认错改正。其实随着近年来国学大热,汉服复兴的浪潮从没有停息,对于汉服热的争论也没有间断。# ~5 t( R) b; l* w6 F
那么汉服到底是什么呢?有学者定义汉服是一种礼仪衣冠体系,汉服上溯炎黄,下至宋明,以汉族人民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而形成的。总的来说,汉服是汉民族过去几千年穿过的衣服,对于当下来说,是已经被淘汰的服饰。近些年来,一些学校在搞成人礼、开学典礼以及不少地方祭祖等仪式中,都穿上了千式百样的汉服。尤其是与传统文化沾边的活动,基本上都穿汉服举行。# t0 M* B1 {* [& A+ c" d1 C4 J
提到汉服能否普及到日常生活中这个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明告诉记者,“其实,服装主要是要实用方便,然后才是其他功能的实现——审美、身份标识以及行为塑造。我觉得这些方面它都有意义,但最好都不要太过。汉服作为古代的生活方式在今天不论在审美还是实用上显然都与现实存在某种紧张。另外,它还挺挑人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起反效果的情形我见过不少。”
! r, x. s) V0 ]1 }7 t2 a6 Q. O+ f7 z2 b- x" J& h4 @+ O! Q7 A0 L3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