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麻] 东门之池,沤麻中的生活情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1 17: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门之池,沤麻中的生活情致
4 l' g! r4 L2 y% v% O
春秋战国时期,葛纤维逐渐被麻纤维所替代。据《汉书·地理志》载,当时关中是苎麻种植和利用较为悠久的地区。西汉,长安聚集的各地麻织物有絺(细葛布)、绉(特细葛布)、苎(细苎麻布)缌(细綀布)等。魏晋南北朝,军服多麻布。《魏书·食货志》载有用大麻布充税的全国40多州。
) O+ D* O3 l* G& M( h& l% B《诗经·齐风·南山》的作者在田连阡陌绿森森的亚麻地边是那么的自得、豪迈:
% O# F3 e: b! V' u) X5 |+ W
艺麻之如何?
衡从其亩。
从诗句看,与其说是介绍,不如说是抒情。麻由野生变为种植,这一种植技艺带来连片麻田纵横望不到边的满眼绿意,带来压抑不住而总想与人诉说的兴奋,带来种植者生命的高峰体验。我们知道先民驯服动物的同时也在驯养植物。诗人在他的劳动成果面前有着狂欢节般的快乐。后人穿麻不一定能联想到此诗的意趣,但却是在享受先民艺麻智慧的历史性成果。麻在《诗经》中也是一种纤维作物。《诗经·陈风·东门之池》诗中就写了淖池沤麻的生活情致:
5 J5 n0 I# Q( C6 W; T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彼美叔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苎,
彼美叔姬,可与晤语。
夏日采麻之后束捆入池沤以脱胶,如浮船般漂漾,不几日须划动一番以求沤浸均匀。这样,亚麻、苘麻、苎麻得以高质量脱胶以备纺织之用。此际天光云影,麻束如舟,池水中所谓伊人,自是一道风景。异性相吸发源于本能,年轻的小伙儿总想凑上前去与理想中的她对话对歌,但目标的确定仍有不少社会因素。能沤麻者,定是勤劳灵巧者,定是能纺,能织,能裁,能缝,能扮饰生活里里外外的一把手,是能提升生存境界的人,也就是最值得追求的人。后人谁能料想到,麻的整理过程本身,竟能搭建起人情世态的文化平台呢。/ k+ O9 Z" O( B; E+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5 15: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了小时我们老家也有“沤麻”的劳动,那时候地里种的是应该苎麻,比较高大,苎麻籽不知是否可以榨油,没有印象了。麻杆刚割下来还是绿色的,需要捆成束,很多束扎在一起形成四方的麻垛,然后放到池塘里,麻垛上压上石头或者淤泥,以麻垛刚好没入水中为宜(麻垛其实是悬浮在水里),为了防止麻垛顺水飘走,有的还要在岸边系上绳子。沤麻的时节是在夏季,天气闷热,也是一种体力活,现在想来,肯定是没有“彼美叔姬,可与晤歌”的情景的。只有民生多艰的感触。沤麻的时间火候要掌握好,时间短了,麻不熟,皮不好剥,麻纤维也不够柔软。沤的时间过长,麻如果“熟透”了,麻纤维就会很容易扯断,没有了利用的价值。麻沤好以后,将麻垛散开,一束束拉到岸上,然后再一根根剥皮,沤好的麻皮很好剥的。原本绿色的麻皮,剥下后经过洗涤就变得很白了。这些麻皮再根据需要裁成不同规格的长度,用工具纺成绳子出售。我记得那时纺的比较多的一种是捆袋口的细绳,我们叫“搓串儿”,还有一种是很粗的象拉纤用的那种绳子,我们叫“合绳儿”。这些劳动也是当年村里农闲时的主要工作,应该也是当年一种重要的经济来源,我现在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小时的夜里,我睡在床上,父母在微亮的油灯下“搓串儿”的情景,在一张小板凳上一下下的搓着,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搓亮了儿女的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5 2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回想起以前的事情,其实劳动的苦难已经不算什么,就像回忆父母在微亮的油灯下“搓串儿”的情景,绝对是美好的而不仅是沉浸在过去生活的艰辛的。我想诗人的感情也是这样,沤麻池边也不再是臭气哄哄。我们家乡的麻是这样一种麻,散长在村庄周围的水坑(池塘)边、路边,也有人专门种的,就是为了搓绳子。1 ~4 [$ E4 i$ n$ A8 C+ C( q
R_]AD_J2}N(IFAIDS~QIUU3.jpg
& o% j, C& [4 Z+ L; p7 j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4-6-7 08: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纺织705 于 2014-6-7 08:59 编辑
0 I. z  Q3 B8 o+ @6 B. B- b, s9 A$ I" b7 c6 b# n
楼上说的就苘麻,在我们老家就叫“麻”,其实那时就见过这一种麻,不知道它就是苘麻。小时候经常会把苘麻较嫩的果实(我们叫麻蒴)剥开,吃里面白色的种子,虽然不算是什么美味,但是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其实就是和小伙伴图好玩。我们还经常剥麻的皮当绳子用。那个时候村边到处都是,现在在老家已不见踪影。
' O8 C9 @& o- S& q
苘麻的果实.jp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4-6-11 19: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发的种子有点像了。好像就是这个样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4-6-15 17: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二楼的帖子,我不仅想起一句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今天是父亲节,心里戚戚然。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网友不知道为什么要沤麻,其实就是使麻纤维从麻秆上容易脱落下来并容易分解为较细的纤维。现推荐本网的几篇文章:古代麻纤维的脱胶(提取)方法http://www.cuzhiwang.com/thread-819-1-1.html;葛麻脱胶法www.cuzhiwang.com/thread-54-1-1.html;麻微生物脱胶、酶脱胶的原理、途径www.cuzhiwang.com/thread-6559-1-1.html
( w2 q2 f) B0 i' @$ g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沤麻的知识,请在本网搜索“脱胶”,可获得更多相关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23: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门之池.jpg

! k) W5 t+ Z( |; ]) ?) f$ A, Q0 o$ _0 N4 G
7 b- C" U3 ?9 c! K% J6 R1 i
陈风东门之池.jpeg
  ]3 B, U( I8 n: ]- ?3 a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4:0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