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ajun505 于 2016-4-30 16:56 编辑
6 I7 w3 ~) \) g4 ]% h: _$ T, x' k) p1 u: q8 o
《丝纺织工艺》,俞加林,PDF、ceb。纺织高等教育“十五”部委级规划教材,电子目录,高清,4M 。* D* I! T2 h5 I& H7 j
: D6 A* a6 J/ x, g! L
内容提要
8 z5 i0 n! X/ `! @$ I纺织原料分长丝和短纤两种。《丝纺织工艺》介绍了丝纺织加工的全过程,共分三篇。第一篇成纱篇介绍了天然丝和化学纤维长丝的生产、加工工艺及风格改良。第二篇织造篇介绍了丝织生产的织前准备和织造工艺。第三篇产品工艺篇包括传统桑蚕丝产品、色织产品、各种仿真产品及功能性、产业用丝织品的典型产品规格和加工工艺要点。 - U' Y5 @# v+ S/ F! |6 S
《丝纺织工艺》完整地介绍了从原料到织物的丝纺织加工工艺过程,是国家“十五”规划的部委级教材之一,既是丝纺织高等教育的教材,也可供纺织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A' E8 ^ d5 H2 N+ |目录
4 t, z% C% c" h! q/ a0 m8 [绪论1
9 v4 L4 \8 N# ?: J9 h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
; v$ E, K8 O- V二、对“纺织”概念的再认识2
, F# X- r* t7 T三、纺织工艺———表达与实现产品风格及功能的技术方法3
% v9 Z; J# Q) A; d四、纺织业———一个永存的先进制造业4
8 Q( t6 H8 |- v! n8 z8 z% [第一篇 成纱篇. G, M" P4 a. d, ?0 c/ S) m
第一章 蚕丝和蚕茧的形成85 k$ s) e7 j6 M0 x# `* y
第一节 蚕丝的种类与利用形式8 4 w/ y9 {7 P# b
第二节 茧丝的形态9 0 e( w+ b2 J- S5 l2 \ z
一、茧丝的外观结构9 & j/ k; n; D8 v; a6 x8 i
二、茧丝的内部结构9 $ L2 j2 q2 b0 }. y) U
第三节 茧丝的形成11
3 A( j8 t+ u4 F. A# ]第四节 蚕茧的工艺性能12
1 u% }: m* V8 |3 q; [一、茧丝量12
) D( l# l( W' H: I1 A' K二、茧丝长14 9 ]6 g- J( y' N) T5 b$ i
三、茧的解舒14 3 j: {) v0 K1 e+ O3 b+ q
四、茧丝线密度15
" S t$ v8 V% b R5 }! M9 Z4 F: Z五、茧丝的?节18
! J2 j3 k4 C& Q. ]2 m) F5 _第五节 蚕茧的品质评定20
& N$ ]' j+ W* I, q2 v. m一、鲜茧品质评定21 ; I6 s& I2 ]9 T/ Q# T$ d
二、干茧品质评定23 ; `: x6 z4 M: q* d% N7 o
第二章 缫丝前处理24& G) Z' M$ i9 O& q! B. a }
第一节 蚕茧的干燥24
! \2 @$ ?& F; y一、蚕茧干燥的目的和要求24
1 x0 }' ?6 |4 W; \5 V4 K1 @二、蚕茧干燥原理24
% g: }; \/ I7 J2 [三、影响蚕茧干燥的因素26
- }6 f4 C8 d+ h, B9 G- L5 U6 O. _四、蚕茧干燥设备28 E3 w3 Y ?& A! L
五、蚕茧处理30 # g7 E" d) X- a4 W
六、干燥程度的标准和检验31 ! p( r; Z# U% ~0 x2 T, [2 @
第二节 混、剥、选茧33
) G/ p9 q" P4 @8 S" s6 ^+ m一、混茧33
$ ?) u6 a- ?. ^: K二、剥茧35
* }. X7 Z0 k% S( V( m三、选茧36 % I8 s. \0 i/ }% G6 C6 S8 X
第三节 煮茧37 - s# u) y3 T7 M: I# W
一、煮茧的目的和要求37 $ o6 u' I7 K1 |4 Q/ U
二、煮茧基本原理38
' ~' v& O) P4 V/ h三、煮茧设备42
- x! ]$ Y5 P; w8 X0 w* m2 b四、煮茧工艺43
- T0 {& T& q5 I$ G第三章 缫丝工艺与设备45" |+ }' x; \2 S. \) A- V" ^+ h
第一节 缫丝工艺与设备45
7 t" M" F4 J1 N% F' {2 t一、缫丝概述45
, N0 C: P0 K4 h$ i' P2 k& E+ `& _2 K二、索理绪46
0 \+ _ g$ X/ y9 T/ n* k$ W三、茧丝的离解51 % H4 D$ T D. m1 }$ \5 _) a9 d( `
四、添绪和接绪52 # T% D) ]2 k8 ^# i: q+ Q
五、集绪和捻鞘63
) \$ M4 ]0 |) i8 ^六、卷绕和干燥64
0 m" {; I( Z5 N& R& A七、落绪茧的收集、输送和分离70
: J) J& ~ z6 H1 s第二节 缫丝工艺管理73 / Z3 }* {2 j, B8 y5 v
一、工艺条件73 & X( C+ Q" @6 _# P0 N: s
二、工艺检测78 % O! C; e# l3 v1 n6 b, H
三、细度管理78 ) d4 O! H3 k' x5 _ {
四、给茧机管理78
$ ]4 L7 p/ o* r五、产量和落丝桶数计算 79 , V A5 N" Q) z. _" o( U5 S
六、接缫 80 0 s: v! s* }9 V( M. v/ m6 o. [
七、缫剩茧处理 81 3 x$ A2 C5 f7 A, R
八、丝小?疵点及其防止 82 6 F3 l. u4 P/ u1 q! S
第三节 缫丝工艺设计 82 : i; _. J5 S: u0 B% q
一、工艺设计概述 82 , x" o" i2 y% \2 T( |" `
二、抽取样茧和茧质调查 83
8 j$ V, F: k7 f: @2 q; D三、立缫工艺初步设计 84
; m, _+ h: \8 m4 w四、自动缫工艺初步设计 89 . p& a, T- M* t" ~) r3 m B
第四章 生丝后整理与检验 95" @' k1 T' {- y, `9 o' |
第一节 生丝复摇整理工艺 95
5 h; G5 M$ K3 T7 U3 ?' O8 ~* \4 ?! j一、复摇工艺 95
8 G$ K6 O$ l% t& C( K4 Y$ S二、整理 99 ! D/ m) h: Y/ |- }; K4 t
第二节 生丝检验 100 + s" R8 q i& G) _
一、生丝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100 & L1 |2 ~4 s- ]5 t4 b# q" L8 K
二、生丝检验项目 100 * K9 L- U) F. U1 z
三、生丝检验程序 101 : i+ O) Q* k T4 J
四、生丝检验方法 101
$ i2 W- Z! x4 `9 {' p五、生丝分级 101 ' |3 `& L# Q3 `* F9 D- E' g& W4 S
第五章 化学纤维生产方法概述 105) U& R+ t+ k s8 M/ P) k
第一节 化学纤维资源与制造方法 105
, P6 ~3 r$ s* H* A, J一、化学纤维的资源 105
1 a9 l/ U( Z* V) P* G$ {二、化学纤维的制造方法 106
6 I% c! p6 N: j( C2 b n5 S第二节 成纤高聚物的性能要求 107 ' w/ o6 b9 |6 [% \
一、对成纤高聚物的一般性能要求 108
L7 N7 L4 I6 I7 o. t# g" @二、高分子链结构对成纤高聚物性能的影响 109 4 ^0 d! A- U3 ^+ M& [2 }
三、成纤高聚物的热稳定性 110 H; }9 I3 }" H4 v
四、高聚物的结晶能力 111 " a" @/ a- i5 v6 I1 [# f, @
第三节 纺丝流体的可纺性能 111
) O* w& [2 i* ^, Y& U9 w0 o2 _% i一、可纺性的概念 111 ( Q, W$ D* ^7 e$ P! l8 V
二、可纺性的基本理论 112
U( ]1 t5 d1 L! N, d& _三、纺丝工艺中的可纺性问题 114 4 t3 x, q( a, u$ @. Q# i
第四节 化学纤维的固化成形及其性能 116 . {, h* g) c) `' ~# P
一、化学纤维固化成形的基本特征 116 ' m5 k; P& x4 N6 m6 W: L
二、化学纤维固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117 % H/ b" L9 v/ T
三、不同纺丝方法中化学纤维的固化成形过程 118
* F' L* C6 c/ X6 B. b6 ?& ]6 t) d四、常用化学纤维的主要性能 119
0 T* b9 x$ M2 Q8 `1 y: ]' W第六章 熔体法纺丝成纱工艺 1213 l# V8 i! e& \2 A
第一节 纺丝工艺过程概述 121 0 ?- K! u) w% A' y5 [
一、熔体法纺丝工艺的一般特点 121 5 v, Z6 o$ g- w: C/ m, G
二、纺丝线上丝条的直径变化和速度分布 122 ) I2 |/ w: D1 L/ q) C* }! u& c& m: I
三、熔体细流的冷却凝固 122
! M( v9 v4 \) z+ _$ ]四、熔体纺丝过程的动力学 123
; b k ~: {3 {' u五、熔体纺丝纤维结构的形成 124 5 }6 x; b' W! l3 m S; c7 @
第二节 纺丝原料准备 125 ( b6 }* g/ `2 \1 a' W+ N% x
一、直接纺丝 125
1 R% J( K7 ~# f. E6 Q# p8 i3 }二、切片纺丝法原料的准备 126 8 e1 X" H9 i: }. y
第三节 纺丝成纱工艺 128
+ P$ {3 e+ b1 }; D Y一、POY丝的生产工艺 128 + P& F+ l: u" x7 w' S8 O# s8 K! @
二、FDY丝的生产工艺 131 9 b) s5 o: k( c0 C% G
三、纤维后加工成纱工艺 132
1 @! W5 b6 D: r第四节 纺丝实例 135
6 h1 a. i) C5 X. ~一、POY纺丝实例 135
5 v1 R8 C' r+ }9 C. B3 E二、用 POY丝生产DT丝的生产实例 135
$ m9 Z5 T# @. Y0 T C: p# E! ]三、FDY丝生产工艺实例 136 * v; g! M- _& p8 ?1 o M( H
四、ATY纺丝工艺实例 137 ( G% l; q% T! b
五、DTY网络丝生产工艺实例 137
9 [* k' c3 n& I- Q8 W3 O第七章 溶液法纺丝成纱工艺 139# |6 U7 ^# V( G+ S0 Z0 q+ Q
第一节 纺丝工艺过程概述 139
* B" O2 l7 V2 ]6 x: c一、湿法纺丝 139
/ ^+ ^' a+ {( ]$ s, Z5 y/ T; |/ [二、干法纺丝 140
! N7 j$ ~0 g4 V0 Y' y第二节 纺丝原料准备 140 `+ h$ L* Q4 i2 N N
一、原料制备 140
1 I! Z/ Q, u4 d) k二、纺丝溶液的制备 140
$ `6 {) P. {* z1 b; D第三节 纺丝成纱工艺 142 $ D% D$ e4 o0 n2 y* p
一、湿法纺丝工艺 142
6 B- M6 q( S5 P二、干法纺丝工艺 143 # \5 F" Y$ y6 X: N$ P N' x0 o
第四节 聚丙烯腈纤维的生产 144
1 n. U( g( w' t* b2 v2 T0 m; K一、聚丙烯腈的制备 144 ! o- |. V6 \! L; ^% z8 a5 f
二、纺丝溶液的制备 146 $ B$ b6 d3 `# [: [$ U. c) m9 _& j! E
三、纺丝及后加工 147 ' A [+ j$ A: C" _
第八章 再生纤维素纤维干—湿法纺丝成纱工艺 149
- X5 s. E7 l3 C& _第一节 概述 149
% b: Z5 i$ D' C3 N2 _/ f4 ^$ v* Q第二节 纺丝原料制备 150 8 z6 g8 j/ _" ~8 f7 z2 B% v
一、化学木浆粕的制备 150
/ k! f. Q, B$ V3 Q& H二、NMMO的形成 151 + {8 G( {( l2 s. I1 }* q
三、纤维素的溶解 151
6 }2 v" ^4 M" ?5 C$ n5 f U第三节 纺丝成纱工艺 152
# Q4 A% j% u6 G B% S" W: u) N一、纤维成形 152
7 U! f$ C" v9 t- K/ h, F' O; C7 v二、影响纤维结构性能的因素 154 , |4 C5 q) D; b) G. U1 W! ?
第四节 纤维生产实例 156 @5 W- Y9 c/ H: W$ S
一、普通型 Lyocell纤维的制造 156 s# v! d! ] w# U4 A
二、交联型 Lyocell纤维的制造 157 4 y; F" f- u0 t+ |
第九章 长丝纱的卷绕成形工艺 1601 W h4 ~6 \3 H: |3 W$ s: P# O. i, h
第一节 长丝纱的卷装类型 160
( J& a# `+ b$ h! w- i# a# S1 X, P, n# D一、圆柱形筒子 160
' G* T! ?2 q( M s. e. ^0 Q8 J7 j二、圆锥形筒子 161 7 C& z) K: e! S% I" y
三、其他形状的筒子161
1 C& X! k5 r$ H1 A第二节 卷绕结构162
) V T* [3 e9 I: M9 l% @1 j+ b一、卷绕原理162
) }. y- Z( F( D: _, c二、筒子的卷绕密度165
% u" X5 k% K. A三、丝圈的重叠168 ' ^% M# P1 \ W* W/ q
四、卷装中丝线张力对筒子卷绕成形的影响170 - @4 B8 Z; a4 v1 D1 r" S
五、筒子卷绕稳定性与卷绕成形分析170 0 \. |( [9 {. |. g2 \7 j
第三节 卷绕成形工艺172 & I! @/ l4 j) B4 E0 g( B# z3 P
一、卷绕速度172
/ f! E3 K, c7 Z- ]二、导丝距离173
/ j) R# W8 n% a7 x" Z三、张力装置形式及工艺参数173
! M! ~2 x4 r: ` ?, o2 h四、筒子卷绕长度174
7 }/ ?# v! d" y第四节 清纱、捻接与定长控制174
& I7 Z! G5 Z+ y0 z0 t; U一、清纱174 # w7 Z! n+ k% r1 _
二、接头175 " a) S5 `. n8 \, f
三、定长175
% Q: C" \2 F8 ?9 p+ l! C第十章 长丝纱的集束加工工艺177
' m7 }1 N. D4 A第一节 长丝纱的加捻集束工艺177 ) s! l& d- F- X4 ~
一、加捻方向与加捻程度177
4 {/ A' k* p9 G: p二、上行式加捻与下行式加捻180
* q* O0 K" z" _5 s! e+ E! {, O三、加捻工艺的正常实施182 7 ?. O4 _% h/ E2 ^+ X0 j
四、倍捻加工185
9 B- B: \% _ P, w五、加捻变形的记忆加工186
' C% ~( H8 K0 e4 ~3 }1 d第二节 长丝纱的网络集束工艺189
( Y& Y% S! `5 Y* E- [2 v一、长丝纱的网络集束过程189
/ A- q) W6 L7 W9 |4 N: B二、网络喷嘴内气流的运动规律190
3 l: L9 |0 v0 c9 t- K. [% k三、网络集束的成纱机理193
& E. F& X7 W# A7 b7 U. N9 B四、网络集束长丝纱的线状结构模型195 # d/ M: z/ d6 C3 ~1 g( E) j
五、影响网络结构的工艺因素分析197 ) X0 b4 Q8 [4 B3 K/ j' Q
第三节 长丝纱的黏附集束工艺198
* `6 m3 Q- k' }' O' N* `一、黏附集束工艺的方法类型 198
9 g/ j# G7 d& Z! x5 M二、黏附集束的机理 200
{2 D0 |+ B; {# h( M& Y三、黏附集束的目标与影响因素 203 ! q: D2 W* a1 S1 Q6 Y
十一章 纱线的风格改良加工 206
; r6 p2 r2 X/ F- X, t7 ^( H/ |第一节 化纤长丝纱风格改良加工 206
9 l6 ]0 a9 T2 j0 D. ]一、化纤长丝纱的变形加工 206
; r t2 E0 \0 Y# ^7 t二、花式纱线 210
$ }! e$ y1 r0 U9 @三、混纤丝 212
$ K) u8 F3 {/ g& Y! y: v( I3 E第二节 蚕丝长丝纱的风格改良加工 212 ' C" J* x, r: u- v
一、以高弹性和高膨松性为目的的风格改良加工 213 $ O4 z7 h' P3 g( Z4 o# T
二、包缠与复合化改良加工 214 ' ^, z; ?' A- n9 R" G4 i- c
三、光泽优化改良加工 215 2 d5 }1 t) l2 z; a2 i
四、增重加工 215
9 R& }3 }7 M. Z1 I2 C- I第二篇 织造篇; f/ m* b# o0 E7 R, w$ ?
第十二章 原料的织前处理 218* ?. q) ~' P) v7 b* Y* C0 ?8 [: a
第一节 生丝的织前处理 218 $ c& k- g, _7 t' _0 g
一、生丝检验 218
, u4 j' w1 i3 }1 \* }: B二、生丝使用 219 ) f) i3 O7 T" F; l
三、浸渍 219 6 g$ V6 ?- X i) J0 H
第二节 其他原料的织前处理 223 5 b! ^0 E* O- d S3 A! x
一、原料检验 223 / z9 Q5 `) w% l
二、原料使用 224
: T% K; @! J: E% n9 q第十三章 织前准备 226+ B; ^, `# F* J2 v& [8 q
第一节 络丝、并丝、捻丝设备与工艺 226 " U6 s& {6 p& ]6 }$ q t
一、络丝 226 . }9 M- x3 R6 K
二、并丝 230
3 j$ N0 a1 l5 h三、捻丝 235 % ?; V! V$ |/ |1 b* i. h% M
第二节 定形与倒筒 239
, u- _2 L8 c; T) C* g* Z$ m一、定形 239 5 z6 b6 }1 S% n7 S8 J0 b* T
二、倒筒 243
6 \( a) p2 U& H/ n5 [3 r第三节 整经方式与设备 244 0 P! ]! n+ r! q/ Y
一、分条整经 244
5 M. k7 f$ m. H# k( C二、分批整经 247 ( ?. {: M' Y% p y+ J
三、拉伸整经 249 , f l* [$ s, d6 x4 R E' n
第四节 整经工艺设计与管理 249 & r, l- f! D3 Q, d. ^4 d
一、分条整经工艺计算 250
1 X0 }! Y1 m m+ s% _二、分批整经工艺计算 251
) s) U6 s# Z8 {( @- J& G9 ^三、整经张力 252 ) |+ U- @& B% _2 s+ }0 S: v7 q+ V
四、整经产量 253 - R7 q( N1 S5 M6 l* [
五、整经病疵 254
& {' E8 x7 Y$ A7 c( q' U& P第五节 上浆方式与设备 254 # _" n0 L6 X! n% U' |8 N* ^, ?
一、上浆方式 255 % r5 m4 B$ z; Y/ _9 K) l4 u2 U( X
二、上浆设备 255 Z7 J; @4 b; L2 h- ~
第六节 上浆工艺设计与管理 257 V/ l) _ X+ g: K5 p
一、浆料 257
Z) a8 K! H0 r( X二、上浆工艺与管理 263 & n$ p$ }# M* g. q0 X5 {8 d
第七节 穿结经工艺与设备 268
3 w" J t/ t, s3 J4 ?一、穿经 268 + N! _$ m% ]) H. q) a W7 [
二、结经 269 ( A9 n) `" _5 O5 @& ^7 d
三、经停片、综框、钢筘 270 % b- j/ k0 s# N7 ^2 r" w6 i
第八节 纬丝准备 274
; ~% ^" h; R, Y5 B5 L D一、纡管 274 ( q+ I0 Z' U' s6 }( }1 t M
二、卷纬成形与工艺要求 274 " M) [; n# v8 G+ B& o4 q1 q
三、卷纬机械 276
# p; w$ c' Q8 b# }6 G- F( G8 D四、卷纬产量计算与病疵 277 ' H% H' O. E0 F
第十四章 织物成形工艺 279
( }0 O4 V- d+ h" T$ }/ U第一节 开口运动279 0 y5 f2 M+ \8 W, g, b
一、梭口279
& C4 s$ r# N5 U+ j0 P* Y% d K二、开口过程中经丝的伸长与张力283
5 q" d/ l9 ^# B0 `三、开口机构286 % |7 v! x) w) j; p
第二节 引纬运动297
8 u; f. Y" {4 {6 v( u& U, G一、梭子引纬298 : a( P8 a* }: B8 ~ t
二、剑杆引纬305 + _3 R" L! N N
三、片梭引纬308
. c+ ?# [# G3 q7 u4 z. \% I四、喷射引纬312 3 L0 w" b1 q3 d9 H! L% l
五、储纬器319 3 z8 j/ Z: ^ v! j- u4 e
第三节 打纬运动324
) {) t% n# g1 M$ ~; I一、打纬机构325 $ E- {4 U- r; G, [: R
二、打纬与织物的形成328 . `( u, W. Y( L$ R& o% B) o& J& i
第四节 送经运动332 . Y3 v2 Z$ y0 q5 w! O6 t; S
一、机械送经机构332 & _! U( F& J* P7 s, O3 l% r5 r
二、电子积极送经机构337
! v/ ?" ^- x* f, t+ g5 }三、双轴制送经340
% t. G$ n& W( a: s第五节 卷取方式及其与送经运动的配合341
1 J9 M# N, h' k8 B- k% h一、卷取机构的分类和纬丝在织物中的排列方式341 2 \! B) k: j6 @/ e
二、卷取机构及纬密计算342 8 Q; D" c; a) B4 [ `' {
三、送经机构与卷取机构的配合346
; Q# I T- b( C! S8 R* |第十五章 多色纬织造347; B% }" V6 o0 V; B" F5 C
第一节 有梭织机的多色纬织造347
9 ?7 m4 P5 x! d! Q! X一、升降式多梭箱装置348
$ _/ r2 e) B7 q5 e二、梭子分段354
# z; \& J4 e& ?7 n" }; s三、梭子分配与调配355 9 f/ i# f2 ]0 V: X, `6 x x
四、梭箱纹板图编制356
3 r$ p' X0 F) ^+ k4 T五、任意投梭机构与皮结移位装置358 " O2 p8 J* _& r, ]+ p
第二节 无梭织机的多色纬织造358 8 z8 I% ~7 t3 D& ~$ U4 P
一、喷射织机的选纬装置359 : O( c9 Q8 M0 E- S
二、剑杆织机的选纬装置 360
; u; D. l& ~5 X9 Y三、片梭织机的选纬装置 362
}2 k7 ?6 `1 V0 _第十六章 织机的控制 365" N. n ?% C* q
第一节 启动制动控制 365
3 s; X0 _. W: b( l# p1 u4 y6 j一、有梭织机的启动、制动 365
6 X4 g! ~( G. F7 ]+ e二、无梭织机的启动、制动 366 ' w- Q0 S, H; O3 {. n
第二节 断丝自停控制 367
1 D0 J, y T0 u% ^+ F' K; q; ]一、经丝断头电气自停装置 367
( N" | I4 n! H! l二、纬丝断头自停装置 368
3 _0 ~7 O" }2 e7 r' p第三节 生产动态的在线管理 373
! Q! L3 [; c& o3 Y6 W) ]; X; e/ z9 p一、织机工作状态的调整、监控及生产管理功能 373 0 H; {3 o! Q: }/ H0 U8 t
二、停机防开车档 374
# i+ q) z G- @8 ?5 F! C: x三、在线检验 375
3 V" n1 |2 h1 u( b# V( l四、织造车间计算机网络系统 375
* }( ~4 `4 l/ m3 W( p第三篇 产品工艺篇
4 q7 B! r0 m+ w' m2 O1 _9 ~; q序言:机织物成形加工的工艺路线概述 378 + W( Y# l% ~( T7 o5 A% z% x" k
第十七章 传统蚕丝产品生产工艺 380( V: B9 Y$ d1 V
第一节 生丝织物生产工艺 380 4 L+ i9 c, e1 B( }6 j$ [
一、电力纺 380 0 A' A/ z5 k# r; P
二、双宫绸 384 : V) ^6 B: s" @: Y$ B" j
第二节 色丝织物生产工艺 384 & s3 g1 @5 T& |" C' g4 I
一、条格色丝织物 385 5 V+ |4 P4 X: v* G6 D9 A
二、多色纬提花织物 388
) W% A3 _. y- ]6 h第三节 绉效应织物生产工艺 393
% N- A( {1 H0 ]1 i/ P+ D6 `& I一、利用加捻经、纬丝方法而形成绉效应 393 ' q& Y( E$ g& V1 O" u* }# ~
二、利用绉组织形成绉效应织物 396
2 s5 f( O/ {9 V' |1 O; @) m$ y5 E第四节 多经轴织物生产工艺 397
0 k4 C) \2 b6 G一、产品风格特征 398
- M5 `+ e) T( t0 P" h二、织造规格398 ; s: @8 g! O( Z
三、工艺流程398 0 g3 p0 ^% O3 a! U/ N. K8 y) X
四、装造及纹制工艺398
, h. @9 |5 Z) E6 P( T5 h3 Y五、其他工艺要点说明401
9 b1 ]4 t) D/ e; l$ E第五节 大提花织物生产工艺401
5 X }5 g, S% z1 F9 M5 u6 Z一、产品风格特征401 ) `$ Q! P% J8 ]- P8 y
二、织造规格402
9 U3 A$ u& N% J1 U) j三、织造工艺402
4 @4 P% ]! O( t8 X x5 V% ]9 G四、纹制工艺设计403
l' n$ t5 T! \ ~5 f9 m! a( C第十八章 仿真丝产品生产工艺405- S$ W: j% u! B. A& _7 \
第一节 仿真丝产品风格目标405 3 M% V6 d9 B# {) ?# }
一、真丝绸的光泽感模拟405 . {, D! |8 T, c( o' Y# R1 H
二、真丝绸的手感模拟406 & e+ \8 h2 v5 W4 a
第二节 涤纶仿真丝绸生产工艺408
/ i% D6 r( `$ [( X+ S! c0 m一、涤纶长丝纱的结构设计408 1 U) e+ F' ^7 L( h
二、涤纶仿真丝织物的成形工艺410 * B9 k# c+ K" @0 X) z8 I$ r& V
三、涤纶仿真丝织物的成形后处理412
) q" [; [6 I8 _6 U第三节 其他纤维仿真丝绸生产工艺416 4 o. [0 @8 E$ W) N, s) L
一、棉纤维仿真丝绸416 ! K1 K3 N6 G# V; I+ J
二、醋酯纤维仿真丝绸418
3 o3 u( N7 y; M6 X4 y. j) W% T% k三、粘胶纤维仿真丝绸421 ; u0 ~" `* z) V7 X6 q
第十九章 棉型产品生产工艺422
6 `6 q* c- C, i9 ~ Y4 }4 \+ j" h# S! D第一节 绢纺织物生产工艺422
! p. b$ p. y. V9 q一、络筒与整经工艺422 ) D- |) p2 {% | {- T
二、浆纱工艺423 ! ?# j9 w- |$ k3 w' ^
三、卷纬工艺423 3 C: G) d) q/ X1 e H
四、绢绸与绵绸织造工艺举例423 & r1 Z) [9 ~9 z) I' J# C
第二节 经(纬)长丝纱交织织物生产工艺424
0 c) [1 h; j1 ~& ]: M6 M3 ^. Z一、概述424
3 i7 m) \+ \% n! G+ n二、准备生产工艺424 . X- ~5 {8 N h0 a) d
第三节 包芯纱织物生产工艺425
: C- P: j: D+ [; {6 R( u一、包芯纱织物的结构参数设计425 & ~, _) [) j& _5 h
二、弹力织物生产工艺与要点427
0 V( S! D5 q( M- F2 F三、包芯纱产品实例430 5 f" }. j7 m; y8 M* ], D
第二十章 麻型产品生产工艺432, G+ x" n, b2 t! H0 }+ s' q
第一节 化纤丝仿麻织物生产工艺432
/ \/ t' ^" b; ^' `一、化纤丝仿麻织物结构与工艺432
. q, j, {! C' ? R" t2 d二、长丝仿麻织物实例434
( N1 S- g( U6 X! n8 b2 t, Q. Z6 c第二节 花式线织物生产工艺435
. E( o: Z3 K; b8 k一、花式线织物的特性435 4 Y$ b! N( f; b: _8 J) J" ]5 o# d1 u
二、花式线织物的生产工艺436
% _! Z- m" ~" y2 u三、花式线织物生产工艺实例438
* {7 l4 D1 a2 v第二十一章 毛型产品生产工艺443. J$ ]# y+ D p' R, z
第一节 化纤丝仿毛织物生产工艺443
- e" M2 Z( Y7 D- b一、工艺流程443
4 k9 ^9 |6 o4 y- E二、生产工艺444 . _. X! y& y+ K- D! G
第二节 毛葛织物生产工艺444 $ T4 z7 k7 Y6 b2 p, |: M" P
一、毛葛织物的品种及特征444 ) B1 a x" P! h; T
二、毛葛织物设计实例446
5 `4 y+ v6 [. m7 x% P2 U" t1 d第三节 蚕丝仿毛织物生产工艺446 $ L# b: i# |+ \* Y1 M( K
一、蚕丝仿毛织物的品种及特征446
3 t# L' S5 |( }6 s# C( ?4 P8 w h3 I二、蚕丝仿毛织物工艺实例447
R6 i( s8 S. Q/ w, C, P; W O第四节 丝绸风格毛织物生产工艺449 ! `; a9 O& [: U( K8 }4 j1 s
一、丝绸风格精纺毛织物生产工艺449
1 T$ Z _: X+ x) v: q1 G二、丝绸风格粗纺毛织物生产工艺449 6 {& A6 d: D' K( n( ]; s9 l' c
第五节 丝绒织物生产工艺450 8 H- m% p5 O1 f9 X% f0 s8 n
一、丝绒具有的特点451
- n- J% G8 h3 @二、丝绒的分类451
7 Q0 c3 b5 m. V, A! |' ]三、丝绒的织造生产工艺流程 452 ; J( u6 M' e9 R
四、丝绒织物生产工艺 452
/ N0 i+ G- B2 l8 z6 E9 f第二十二章 色织物生产工艺 4571 N$ o; b2 L! a0 _+ ]# _
第一节 不同纱线的前处理、染色与后处理工艺 457
% K6 A. F) f& O" \" N) `* N7 C一、纱线前处理 457
3 F+ L; m- S: s; @二、纱线染色 460 3 W; L. y! }4 f
三、纱线的染后处理 464
3 S# d4 x; W" M5 t! p0 b第二节 色纱品质管理与控制 465
+ a P7 r/ ]2 L9 L5 S, U; i第三节 色织物上机工艺 466
6 n0 Q3 g+ P4 O2 a' V; m一、有梭织机的上机工艺 466 9 w5 _& G1 ^! j1 n$ W7 w
二、剑杆织机的上机工艺 468
0 M ]/ c+ x# t3 H$ s第二十三章 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工艺 469
: B' D; `* N0 u* F; ?7 L! z第一节 筛绢类织物生产工艺 469 ) d- v& c) J8 O5 [& T2 }; t
一、筛绢的分类及选用标准 469
+ S+ z L, n1 K7 M; J4 I$ r二、筛绢成品的规格参数 471 3 U1 l3 d O! [, h
三、筛绢的制作 472 3 [! ~5 f5 B+ F4 q5 c7 y4 _
第二节 滤布类织物生产工艺 474 ! y* y @4 @* l
一、一般概念 475 9 x& ?# n' B1 q% y. P/ Z' V
二、机织滤布的制作 475
, c5 y8 P/ q/ Z9 {7 C3 s第三节 复合用织物生产工艺 479 " h$ A" F, J! N* f- ?9 U, v7 l
一、汽车用装饰复合织物加工方法 480 ' Z! [# W! W, _' n- o
二、涂胶型复合布生产工艺 481 , y1 H+ _. f7 Y: w! {
三、防弹织物的防弹机理及其影响成型的要素 481 & I4 h# U1 q: X! E& [
四、织物及纤维的表面改性技术 482
o) c3 {* B/ M. g$ E五、织物的金属化整理 483 9 z0 E3 b) x! c* p6 F
第四节 型材用织物生产工艺 485 : D ~5 V% \. f& @* J: H
一、型材用织物生产工艺流程 485
% x7 ?' F" _% E2 e% q二、织物预成型体及其成型技术 485
6 e3 T b( h1 ?9 K三、型材用织物的用途 487
/ A% p5 s- d4 l ?' w( a第二十四章 功能性织品生产工艺488
5 x6 h: w6 x2 W# L/ I4 Y2 o \第一节 防水防钻羽织物生产工艺488 , i- Q# t8 @" O; S7 w4 B
一、高密度织物的防水防钻羽性488
9 O) j' r& }) F2 v6 i二、石蜡类防水防钻羽整理剂489 9 h0 Q) b& r1 [
三、有机硅类防水防钻羽整理剂490 1 y9 H( e; I: k) a* u% a3 K6 X
四、聚氨酯类防水防钻羽整理剂491
& Z5 H/ K4 n6 M3 a$ n1 g- n. `8 R五、有机氟系列防水整理剂492 c9 U' n0 q3 N% Z
六、防水防钻羽技术展望494 + M: q* d: j3 n7 d7 d8 A0 }9 ~
第二节 起茸织物生产工艺495
z7 u9 k/ z4 E一、砂洗原理496
4 j! f; c" j( I {: c. t二、砂洗设备与助剂496 6 A) b1 a! j h! Y, z
三、工艺流程和工艺497
* v; I$ a, [/ t5 _四、对织物性能的影响498 . O K( M% j0 o. i' J7 D% W/ {* ]0 ^
五、砂洗注意事项498 7 @; W( ?6 n: A0 B O! v, J8 f
第三节 防静电织物生产工艺499 3 |+ V! [: @4 R- J. ^/ T# p/ R
一、纺织品抗静电研究概况499
4 A+ ^* R3 J; j二、防静电织物工艺需考虑的因素500 ) p8 a- F7 ~% E0 x5 X+ Y7 }8 m4 P
三、抗静电剂501 ; s$ C: ~5 J" g; p8 F( u
四、抗静电、导电纤维及织物的制备502 5 U3 [8 P b* a7 K/ g5 K! L$ m
主要参考文献506
% M% t8 |4 A# i+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