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织物染整工艺学》,李晓春,ceb、PDF。全国纺织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高清,电子目录,2.5M。
- `! [/ l0 ?5 p O8 |# G内容提要
" y5 d$ r6 Y- O- C5 }《针织物染整工艺学》在简单介绍针织物原料、加工设备、染色理论等知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各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交织针织物的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内容,并对新型纤维针织物的染整加工技术,电脑测色、配色等做了介绍。本书针对高职高专针织专业的特点和教学需要,增加了实验部分,实用性、适用性强。6 V3 w4 ~$ k8 [5 i
《针织物染整工艺学》适用于纺织高职高专的针织专业和染整专业,也可作为从事针织物染整生产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培训教材及参考用书。
! d5 J: |1 X4 T. H7 h5 S( D2 j本教材由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李晓春主编,王宏副主编,全书共十四章,第一章由许瑞超编写,第二章、第五章由李晓春编写,第三章由李连祥编写,第四章由郑如东编写,第六章、第十章、第十四章由王宏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第二节由王莉编写,第九章、第十二章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于松华编写,第十一章、第十三章分别由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张利英、姚舒林编写。本书由李晓春统稿。2 B- }2 X W' F
目录* K* u1 t' x' ~* Z
第一章 针织物原料 18 m' m8 W7 v2 y8 p2 ~& d
第一节 天然纤维素纤维 2
; _1 U0 C3 P, O1 w一、棉纤维 / 2: S6 ]* \! n! ]. ~) R8 A s: G
二、麻纤维 / 66 d. F5 F( s) j
第二节 天然蛋白质纤维 79 V* X5 B+ q" S1 I& F* n
一、羊毛纤维 / 7
! m8 g# J, _$ F) n1 X! S. K5 \7 X二、丝纤维 / 9$ v! H9 ~( F0 M! l( q# L
第三节 化学纤维 127 P* o& h9 i, K7 Z7 o ^
一、再生纤维 / 13
1 e8 m* ? k) L& d: o二、合成纤维 / 15
* T/ V$ Y X2 _第二章 针织物染整用水和表面活性剂 25# I' x5 j+ u {0 S3 E
第一节 水质对染整加工的影响 25
0 h8 B/ w- P6 d1 L8 O一、水质对染整加工的影响 / 25- K- f: \, z* _. L
二、水的硬度及其表示方法 / 25
% P; r [# \, @! ?- m8 F* T$ ?1 ~三、水处理 / 26
: ?; k# O" T! V2 N6 s; H!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和作用原理 28
+ n6 c: a8 B' R4 u一、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 / 28
: M$ r/ n5 i; O e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 / 29
4 c5 J; c9 v- l, V& ~5 e9 J, e/ y第三节 针织物染整中常用表面活性剂 31! W0 c% j8 Y4 r$ V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320 I/ b! y8 k7 T& e+ \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33
+ R0 f" b7 g3 q; b( Q4 R" M' i2 I# A/ }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34
) s0 K' Q9 e5 d% F5 K/ x第三章 针织物常用染整设备 36
6 U4 ]8 R4 K% G3 N1 D& q$ a第一节 前处理设备 36
2 L d/ `: a( M( v W5 s" H8 k+ Z, R一、练漂设备 / 36
/ Q _0 ^& U) ?# X0 @2 }0 [. z二、丝光设备 / 382 S0 Q$ ^- H9 u
三、碱缩设备 / 40
1 w" w4 ~$ [+ G& C四、水洗设备 / 41) P! D0 R" D! Z3 N1 u
五、松弛处理设备 / 45
+ @) N% o: ~( Y: J2 w) `% C4 L Y六、脱水设备 / 46( E# q0 q' Z8 G$ ]) K
七、烘干设备 / 521 z8 m% D9 E$ S/ @
第二节 染色设备 58
" k9 v0 W7 K3 T$ l一、散纤维及纱线染色设备 / 582 L' z9 N- W( W+ [' i7 x" V, c6 \
二、坯布染色设备 / 60# {3 F+ U+ J- y) a
第三节 印花设备 69+ s/ B8 w# X- `- }4 l0 G
一、平网印花机 / 69
9 W" E* k" L; s/ I F# R! J二、圆网印花机 / 74+ Y9 a3 r$ ~7 @
三、转移印花机 / 79
& N0 k- x2 M1 W0 w第四节 后整理设备 80- s$ _' J2 x/ X; \
一、热定形设备 / 80
+ c# X9 _7 H8 \( J8 E- `6 v) x# \二、机械防缩设备 / 87
: @. g- w I0 e第四章 针织物的练漂 89! H& X, e: f& \& ~1 [
第一节 棉针织物的练漂 89 Z: v2 W2 c6 Z! G; S9 q2 l
一、棉针织物的精练 / 90
e# ?6 Q# |! p' v9 _. @6 {6 Y5 X) y二、棉针织物的漂白 / 93; D+ M& G$ k" _) M' b, q
三、棉针织物的增白 / 107
( @8 c7 K5 @7 s2 V% h四、棉针织物柔软上蜡处理 / 108
; q4 j+ i9 u4 M1 P( a! _; f( ]第二节 天然丝针织物的练漂 108
! F2 h# o' x2 z* U3 L' Z9 T一、脱胶的原理和方法 / 109: X" F) `2 g1 M' ?
二、碱法脱胶工艺条件分析 / 110" Q. D- k, T0 F
三、酶脱胶法 / 115
( A! i9 M7 R, Z, O; m5 i4 H* @$ F四、高效精练剂 / 117
/ X! f4 Z5 e3 f, o五、桑蚕丝针织物的漂白 / 1177 q- e" m8 y3 Z& o. ~" f, Q9 u, ^
六、柞蚕丝针织物的练漂 / 118
6 k! x9 v3 ]* s0 e七、天然丝针织物的精练设备 / 118; g+ t. A: Q2 f0 d
第三节 化学纤维及其混纺针织物的练漂 1185 B N& K" |1 J
一、涤纶及涤/棉针织物的练漂 / 119
+ p: _3 ^- O* [二、锦纶及锦/棉针织物的练漂 / 120
0 M @5 C. F9 f* F0 X三、腈纶及腈/棉针织物的练漂 / 1214 e9 c k/ x. p; I: f$ O
四、合成纤维的松弛处理 / 1229 ]0 v0 s% |7 J! q
第四节 丝光和碱缩 122
# b/ N1 M& k& x9 ?一、丝光原理和丝光棉纤维的性质 / 123# Y6 z) _' {$ H% c- t; N7 k8 J
二、丝光的工艺分析 / 124% I3 p0 [" J5 [+ g/ y; w
三、棉纱线的丝光 / 127
/ v5 I4 W5 }* `) r$ V6 R& V% w$ x四、棉针织物的丝光工艺 / 1273 ]7 r7 e0 @+ s) a+ o! ], w. [
五、棉针织物的碱缩 / 129- A, O1 `% |- E% f" a0 S7 L
第五节 针织物的水洗和脱水 1300 N9 T; l2 ^ q `* l. O
第五章 染色的基本知识 132! C# |. N; S" i8 X8 K$ M1 q
第一节 染料的基本知识 1328 `0 E) ^, z* e* V; i
一、染料的分类 / 132
4 x8 e; y n$ z/ k8 x' @" |. [二、染料的命名 / 134; H6 r c" q: b% W% m( t$ s
三、染色坚牢度 / 1353 h* Z5 m$ r/ h5 r8 U
第二节 光与色的基本知识 137
6 G5 H4 G$ e# U1 I. e2 N: |一、光与色 / 137
E3 b& c8 ^ D, X3 |& I- T# E" U二、颜色的基本特征 / 139
2 ]% t/ P: t) {2 x3 |2 F三、混色 / 1395 E' y1 J% o9 T1 |
四、配色 / 141
% w0 z# h/ E( ^& n% {' ~第三节 染色的基本理论 1425 Q& O7 Q( n4 T2 e
一、染色的基本过程 / 142
/ L3 o2 I+ s: k; l& V二、染料的上染 / 142( i: T ^9 w) @
三、直接性和染色亲和力 / 143) G ?. h; T8 S; e* `
四、影响染料上染的因素 / 144
0 ?$ n. H/ X/ ]7 R% U: p6 w8 T五、上染速率 / 146
# b4 |( K4 d9 v- w2 Q8 p六、染料与纤维的固着 / 146" F; D ^; I! k5 W
第六章 棉针织物的染色 1487 s( P# A j9 ^% v; L
第一节 活性染料染色 148
- q# T" |$ N% y2 F F7 y6 L一、活性染料的化学结构 / 148! c. I& C+ `) y/ m4 P
二、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的反应 / 1511 A2 R% c; I: Y- F7 p. H
三、活性染料的固色率 / 152
% ^7 D# P8 F& l) o6 `四、活性染料染棉针织物的染色方法 / 154* B, v3 `8 a& s. n8 C% [8 e' p
第二节 还原染料染色 157
7 Y& J5 j1 Y$ X* N; z/ \6 Y; q- d& Z一、还原染料的化学结构 / 158
. J* O+ q- u1 }, x" m二、还原染料的染色原理 / 159
3 J/ K( ]* Y3 q, X* U! M三、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 / 163
/ J( B6 e4 v# g6 D, O+ c四、可溶性还原染料简介 / 167* r# Z1 X& v* ~- Z
第三节 硫化染料染色 168. v( Y0 z o- ?5 ?
一、硫化染料的化学结构 / 168: V1 _$ C5 K! U9 K$ t
二、硫化染料的染色原理 / 1697 Y$ T, e. X4 u+ T1 d! g
三、硫化染料的染色方法 / 171
/ k) v9 N" H/ K四、硫化还原染料 / 1738 l Q6 q* O; N7 j+ W% E
第七章 蛋白质纤维的染色 175
) p2 M/ j$ G, ]; {第一节 酸性染料染色 175
/ I; e9 H0 g* _+ j: U5 n: T O一、酸性染料染蛋白质纤维的染色原理 / 175
. I" I# ], b1 E( p: ?二、酸性染料染蛋白质纤维的染色方法 / 1764 x: @4 I1 d5 Y2 L
第二节 酸性含媒染料染色 178
* }7 J1 \: _+ t, |一、1∶1型酸性含媒染料 / 178
1 w7 W9 _, Z y% x# J二、1∶2型酸性含媒染料 / 179. n& J5 {/ C- x, v4 ]' Q, L- Q
第三节 活性染料染色 182! F( v% U8 {( j9 o$ G \
一、活性染料染羊毛 / 1823 }- |4 y/ G5 V
二、活性染料染蚕丝 / 183
% l2 ^7 R# G, m$ q3 z第八章 合成纤维针织物的染色 185% ~" Z/ }) j$ k+ M# Y# \% y
第一节 涤纶针织物的染色 185; U$ f5 p3 ]9 e1 f' D. m
一、分散染料的结构和性能 / 185
6 e' k" }2 E! j二、分散染料染色基本原理 / 187
" p2 h4 P' j% O) ~5 A+ V三、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染色方法 / 1889 i3 k1 f5 x% n8 j" |1 A7 r/ c
第二节 腈纶针织物的染色 1954 N6 }& i: u+ d0 z0 P$ j4 p
一、阳离子染料的结构和性能 / 196; B/ N+ M7 K' K
二、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的染色原理及影响上染的因素 / 1977 } v. u' p7 Z+ v7 I
三、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的染色方法 / 199
* W6 y# R. W& y' q第三节 锦纶针织物的染色 201' |$ T1 y$ q/ [( N& E8 w
一、酸性染料染锦纶 / 201
2 m: P4 g% s. P二、中性染料染锦纶 / 204
* G! v. G! J) {; z- u, m三、活性染料染锦纶 / 2059 ]5 o O$ m1 a# j! q8 ]' ^
四、分散染料染锦纶 / 206: I/ }$ S, m; a/ v D% [
第四节 改性涤纶的染色 206
+ z! ^3 E( F4 D: P, t一、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纤维 / 207
2 I4 ~% ~9 ?# B; I- B, B' d' Z二、分散染料可染聚酯纤维 / 209
2 @+ n- j! r' l% G7 d J5 b三、酸性染料可染聚酯纤维 / 210
$ @; C' f1 v7 D5 `$ ]$ [0 Y! u四、两性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纤维 / 210+ W* |6 s" g$ e- q! o9 M
五、PBT纤维 / 2103 w/ Z4 A; B+ ^! N- Y3 S! i! D/ b
第九章 合成纤维混纺及交织针织物的染色 211* G; Q( D Y2 `* h& u, O
第一节 概述 211
) [6 p: f) ]) U8 ~& A5 p& g& H一、一浴一步法 / 211$ y4 l' \" N+ }9 V
二、一浴两步法 / 211: h0 q8 e1 | c9 \2 f" @0 f( e# r2 t- B: C
三、二浴二步法 / 212
$ |* m6 h! X1 ^* _第二节 涤棉混纺针织物的染色 2124 m! w6 g* H6 ?/ H6 {; t
一、分散、活性染料二浴法染色 / 212) B2 x8 H! f N# X0 O9 {7 L# Q* ~
二、一浴一步法染色 / 214( A# s9 ^; ]7 @$ q; N$ \
三、涤纶单独染色 / 215
; f5 M0 N, i2 e1 [3 a6 |6 M2 y第三节 涤粘混纺针织物的染色 2155 l8 q, N4 Z" m$ R& \9 U1 L
一、一浴法染色 / 215
2 v: @! ~7 V# P1 d j2 Z$ l二、二浴二步法染色 / 216
1 n3 P6 ?/ h* r& \5 h* w' r三、散纤维染色或纤维条染色 / 216) g3 ]$ h; N$ u' }
第四节 腈棉混纺针织物的染色 216
( B. v, O( e& E一、棉留白工艺 / 2162 I( B5 j$ R* S- r/ X
二、二浴法染色 / 216
6 d) S/ r4 J9 m' e1 U三、一浴法染色 / 216
* |* ~0 T5 \+ r第五节 维棉混纺针织物的染色 217" b: Z6 g! G4 \) Q* U+ C% w
第六节 锦/棉交织针织物的染色 217
, ?+ o1 j1 R0 }1 ?+ j一、一浴法染色 / 217
' d I7 B- }0 T+ d) z二、二浴法染色 / 218) y9 |# l6 e$ z8 x2 E3 J% v
三、纱线染色 / 218
* z: Y' T, r. g( v9 d+ e1 X第七节 锦/涤交织针织物的染色 218
@9 d1 u- i# n U6 G一、高温高压法染色 / 218, m5 d0 c0 K" C. p
二、载体法染色 / 218
1 w7 b) P7 i2 w9 b" z1 t# I: v第八节 弹性针织物的染色 219
6 o) _$ b1 h: H: a' G一、锦纶弹性针织物的染色 / 219
5 b$ }& J) K. ^; z二、涤纶弹性针织物的染色 / 221
# c3 C* u' p; K% j) } N三、毛衫染色 / 222
7 O) _4 w3 _2 n k四、棉/氨交织针织物的染色 / 2237 @) p# \! {! y$ H C
五、氨纶包覆针织物的染色 / 2257 {3 G7 |7 A; _) M
第十章 针织物印花 226/ Q: O' d, d' D6 n: i3 I- U
第一节 印花工艺概述 226
% P0 C' f# W0 m! q2 l4 K一、直接印花 / 226
M F' V8 W- G, B- m二、拔染印花 / 2265 D+ a, _: y7 Y
三、防染印花 / 227
5 `" W0 q. g! @* @) R/ E四、防印印花 / 227
' ^. K- C- d1 Q; v8 n" w第二节 电子分色与花版制作 227" l4 F3 q9 U& x7 P
一、工作原理 / 228
' G' O$ a1 I# _! Z- m3 Q二、常规制版技术 / 230
; L% q3 j% x, e- n三、无版制网技术 / 235
1 T1 _, [6 S& k Z( D; Q第三节 印花原糊 2386 e. } T a/ u, Q3 p
一、原糊的作用 / 238+ X3 W0 `+ x7 Y4 B5 R& h
二、对原糊的要求 / 238
; `: D t" Q1 O2 k1 u$ Z8 [三、常用原糊的化学组成、制备方法及应用性能 / 240
# H/ p! ^4 |1 ^第四节 涂料直接印花 249
/ f q' p' @/ w6 B/ x' m一、涂料印花色浆的组成 / 250( D3 Z; L9 B5 _* W- O) \; t
二、涂料印花工艺 / 255
. K: Y. Z- h2 z& |0 N- @8 C三、涂料印花的优缺点 / 256
& s. N$ d4 k% c6 t/ {) u第五节 活性染料直接印花 257
0 t) w5 f1 y- V" b5 }% u) o3 Y一、印花用活性染料 / 257
5 U% h8 w7 ]1 B7 ~8 X0 U7 U3 [" ~. s. U二、活性染料直接印花工艺 / 259
% A0 @9 x' a& b第六节 分散染料直接印花 265
2 d/ j, Z! n9 n一、分散染料固色方法 / 265
) S+ I1 c3 |% L/ \- u: Y- ^! H二、印花工艺 / 266" J/ ~; y5 M5 l. N: S5 k( [
第七节 阳离子染料直接印花和拔染印花 267
/ Y u6 f( z* L1 y" }. @一、阳离子染料直接印花 / 2675 S+ T& U& M) C. Y4 v
二、阳离子染料拔染印花 / 268
' M$ @) F1 O5 b7 {第八节 酸性染料直接印花 269
% c& f+ _3 D1 o4 c8 E一、印花处方 / 2703 l! ~# p/ i+ f8 N
二、工艺流程 / 270
H7 k7 W. @( P. t- N8 R第九节 转移印花 270
( e, U1 `1 l$ p7 ^8 I$ G一、调制油墨 / 271
. v5 f" F% t" K( F7 {& y* k二、印刷转印纸 / 272& l; G- K$ J% K" v+ _$ b4 W! e& O: @
三、转移 / 272
4 v( ^! s& O W四、转移印花的特点 / 273& C/ b5 H, ^ S9 J6 p& _: b5 ?
第十节 转移植绒印花 2732 y" N& w4 J) q' K/ d2 a. w2 ~$ U9 _
一、制备转移植绒印花纸 / 2746 [. U7 M) X- D/ d/ e( ~$ n
二、转移植绒印花工艺 / 274
, b# n. ]1 b" L+ \第十一节 数码印花 2746 L2 r! x) Y" D- k& N4 R5 N; U
一、喷墨印花用印墨的基本性能 / 275
% J3 q' }3 O/ ~, l3 z二、喷墨印花的工艺过程 / 277
0 V) |" z* A* g三、喷墨印花与传统印花的比较 / 278
4 Z+ c( M6 t, p5 i第十一章 针织物整理 279, k. n+ _/ l4 o' L5 r2 c
第一节 针织物的一般整理 279
; o: s u+ p/ d一、硬挺整理 / 2791 ?2 N% ]# h' j, z
二、柔软整理 / 280
x& q) K- P$ I三、轧光整理 / 281
/ s0 g- e9 Y5 X8 b* |四、机械预缩整理 / 281
, c. t |* u5 i; M! G6 U, n8 D4 y五、增白整理 / 282
O4 `+ \+ c3 L; I+ J4 \# u第二节 棉针织物的防缩整理 283
& s2 \1 W( v/ f; z+ _一、棉针织物的变形及防缩原理 / 283
. L. T2 k8 E5 D5 _% g3 d* W% j二、针织物防缩工艺及设备 / 285
* i9 w! X. N) u三、关于防缩整理的几个问题 / 287
/ ^( Y! _; P% V, J7 a% R第三节 绒毛针织物的整理 288# O1 u" }& N1 j8 p3 _) L
一、针织绒布的起绒 / 288& f% x) v" @* D5 Y2 ~( T5 q7 k' i
二、针织绒布的起绒设备 / 289* T! }* L" l0 C, C: E, g: E; v
三、影响针织物起绒的因素 / 289! ~8 @# G1 ]; P8 B6 [5 l( e) c* p
四、起绒常见疵病及产生原因 / 291
3 s" Z) ~0 r; B; J6 I( A五、天鹅绒针织物的整理 / 292 G9 I" Z6 P7 D0 \/ C' T; d# ]5 R
第四节 合成纤维针织物的热定形 293
1 b1 A2 R* Q# m5 s一、热定形原理 / 293
" L2 D ?- t3 ^6 ]9 x, E二、热定形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2947 O4 y* f h7 r; {' F
三、合成纤维热定形方法及热定形工艺条件分析 / 296/ D$ g0 A* u7 N; c5 s
四、热定形设备 / 299
E& b, y; T# n2 o8 j2 |5 V8 N五、热定形工序安排 / 3012 E# ^/ s% z& S9 k
六、质量评比 / 302" b& F* [$ `/ i$ d5 Z' g
第五节 针织物的化学整理 302- y8 |- z9 f; {
一、树脂整理 / 302# a' |# L% z4 T. f. J0 d; p$ m
二、涤纶针织物的抗静电整理 / 3069 _+ Z! B/ C5 j+ ?7 @; ]9 t$ z; W
三、涤纶针织物的防起毛起球整理 / 309
# q4 X; P3 `1 \8 a6 V6 ^四、涤纶针织物的防熔洞整理 / 311
. C3 a9 |' j* a1 Z# A第六节 功能整理 312
4 Q8 D* T" w2 Y# l5 U( T9 a3 v一、拒水整理 / 312
' \; _6 i$ F6 Q! ^! Q二、阻燃整理 / 318
% c# a0 F& S' \" b三、卫生整理 / 324
; n# f; G8 W! ^9 `四、防紫外线整理 / 3281 M8 J6 s: w# ?5 I! l- |
五、耐久性柔软整理和砂洗 / 329
) \9 m( {3 W! [& |第十二章 新型原料针织物的染整 3352 S3 j v4 i" E
第一节 天丝纤维针织物的染整 335
% R0 H! m" u# d. y( e* `4 A一、天丝织物的染整工艺 / 335" j6 M) |& N! A9 K3 E7 s1 n
二、染整加工注意问题 / 340' x4 a/ c4 n- X% C, q! z9 d0 Z
三、天丝纤维染整常见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 340
: F# S* V9 F8 I2 C; O( P+ ]) L第二节 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的染整 343
, q2 s, s$ e+ S! P; l3 j一、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的前处理 / 343
5 g" F, w0 Z1 o二、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 / 345" ?' i6 M* Z0 W% w& e
三、大豆蛋白纤维混纺、交织针织物的染整 / 347
! H7 a# w( `/ w7 v! \第三节 其他新型纤维针织物的染整 352+ a4 |0 E1 J H d+ v$ i
一、竹纤维染整加工 / 352' y% l9 d7 {1 W0 Q- X
二、甲壳素纤维织物染整加工 / 355. d3 G9 k* @# q- y+ j; u0 u! f; h
第十三章 电脑测色、配色技术 3572 H0 C* N3 c+ |1 g% d$ u
第一节 CIE标准色度系统 3572 Z0 }- e7 v b9 n9 o6 F
一、CIE1931—RGB系统 / 357
- H8 r" }* l9 M+ @$ s" a二、CIE1931—XYZ系统 / 358% B! ]3 s: v5 s' Q& Q0 t
三、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学系统 / 359
, k, x7 z7 Z/ ]- x4 Y第二节 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 360
3 p1 b! l0 V' l7 a/ ~一、CIE标准照明体A / 360
( D1 p' q+ P/ F, ^$ A5 w& L4 w二、CIE标准照明体D65/ 360
1 j/ ]3 [# w( _1 S* J三、CIE标准照明体B和C / 361+ ^5 g8 ^' v' s; \ d6 Y% F1 R
四、几种常用的标准光源 / 361; d( g$ c. e4 }
第三节 色差和色差公式 361# b- f( t+ A) W2 u
一、CIE1976L?a?b?(即CIELAB)色差公式 / 361
% n- O! E& ^2 t2 r二、CMC色差公式 / 362! j, J5 X- R% z( z* U" B! ~
第四节 孟塞尔颜色系统 362$ ^8 J# F& y2 e# m3 D
一、孟塞尔明度值V 的表示法 / 363
0 T) W/ r2 D; Y) Z$ G+ W# P二、孟塞尔色相H 的表示法 / 363: f2 x8 H: ?0 w, V
三、孟塞尔饱和度C的表示法 / 364
% X3 T( h2 |; ]: I/ [( P4 B7 G四、孟塞尔颜色的标定法 / 364
% d6 }% C9 `- i7 r4 B第五节 颜色的测量 3644 f6 q6 u% }% Q" I0 q+ Y, d
第六节 计算机配色 365
' a' p5 Q+ Y- G% P7 D6 c( G& a一、计算机配色的基本原理 / 365) C& I) i, ?' c. l/ G% S& K- Z. L+ C
二、计算机配色的步骤 / 366
# A) F, d* U! K' ~第十四章 针织物染整实验 369
+ _, l+ q' H* W实验一 棉针织物的漂白实验 369
4 U S& Y3 D/ P: a! a, m! g5 G实验二 活性染料染棉针织物 370
% P7 [5 Q, X' L8 W- `. @2 V实验三 分散染料染涤纶针织物 372% q' M, _- K( M1 R5 a5 _
实验四 阳离子染料染腈纶针织物 373. Y+ s4 a8 @2 u8 B
实验五 酸性染料染锦纶针织物 374; u# ?+ h7 Y+ D0 k
实验六 涂料直接印花 375
/ |; F. `4 y' h5 a# V, c主要参考文献 377
" t8 q( y8 k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