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与苏绣、湘绣、蜀绣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粤绣历史悠久,唐代已有精美绣品问世,主要分广绣和潮绣两大艺术流派。潮绣,因图案严谨,色彩瑰丽,运用金线、银线、绒线结合绣制,垫凸而富有强烈的装饰性,因而在全国各绣中独树一帜。4 A/ x6 D6 b4 ?" d+ i8 |
潮绣历史悠久,源于何时,说法不一,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始于唐代。在唐代至五代十国期间,由于广州属于边疆地区未受到战乱的影响,刺绣与农业、手工业一样得到长足的发展,宋代至明代粤绣的技艺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清朝乾隆年间,广州已设立绣行,广州和潮州等地也广设绣庄、绣坊,粤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乾隆年间,潮州西门外天地坛、布梳街以及开元寺附近,已有绣庄20多家,绣品输向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一带,占领南洋市场,特别是带有民间浓厚地方特色的厅堂,佛庙摆设的绣品更是供不应求。可见潮绣在清代已经大规模出口,对国外市场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19世纪英国艺术家波西尔所著《中国美术》中写道:“中国人长于刺绣花鸟,而广东人于此技术尤为专长……”潮绣多输入欧洲,可见当时中国潮绣欧洲也影响颇大。/ ^ ^7 V5 B1 y- i- k8 m
清末潮绣作品《苏武牧羊》在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赛会上获过大奖。当时,潮州城里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祝贺,绣工被誉为“绣花状元”。潮州绣品曾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展出并获奖的计有:大幅刺绣挂屏《苏武牧羊》、《丹凤朝阳》、《郭子仪拜寿》、《狮子头》等。这些参展的潮绣品,全由24名男绣工通力合作刺绣,这24名绣工被誉为“刺绣状元”。
" v% K2 F2 ~- R% r9 L2 L
0 m( H$ a# ^3 \. Q,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