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地方] 国家级纺织类非遗:挑花(花瑶挑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30 19: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挑花是一种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刺绣工艺。流传于湖南省隆回县、泸溪县、溆浦县,湖北省黄梅县,安徽省望江县等地的挑花技艺各具特色。 2006(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0 z7 @4 f$ h2 b7 u
7 M2 w- k" \5 n1 r7 Y
花瑶挑花$ ~; j! D' w* {
  花瑶挑花是湖南省隆回县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隆回瑶族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花瑶分布在隆回北部海拔1300米以上的虎形山瑶族乡、小沙江镇、大水田乡和麻塘山乡,共有七千余人。 + J" O0 A' x$ v! o
% J- b+ o7 D5 h! M
挑花.png
4 y+ |# m* j, ^. l# S

1 s+ X* u/ d+ ~" {% X  花瑶挑花相传源于汉代,成熟于明清时期。挑花的材料为藏青色或白色的土布和各色丝纱线,挑花女不用描图和模具,只是遵循土布的经纬徒手挑制,多采用图案中套图案的填充式挑花工艺。挑花图案取材广泛,多达千余种,大致有动物、植物、历史、生活习俗等四大类,以动物类图案最为常见,构思奇巧,造型大胆夸张,布局均衡对称,色彩黑白分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国著名文博专家沈从文先生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花瑶挑花服饰被中国美术馆、民族博物馆列为珍品收藏。1994年花瑶挑花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中获得铜奖,2003年又获“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大展”金奖,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因此被湖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
9 {! `+ d( _3 W' T
" J# E# \7 D8 D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民族服饰不断被外界所同化,这一时期,许多老的挑花艺人去世,技艺传承出现断裂,同时挑花材料匮乏,制作面临困境。花瑶挑花工艺日渐式微,已到了濒危状态,亟待保护和挽救。$ a# g/ F) i) L+ a- }
0 B5 |7 |- f& K1 k+ w
黄梅挑花
) ^. V# h. U& k; {- m- T, _       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相传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2 n. t, [/ L9 D* j1 P3 e

" P" d$ P/ @4 ]" w  黄梅挑花被国内许多民间工艺研究专家称为彩挑。黄梅乡下百里棉区的彩色挑花更为精美,花样丰富多彩,地方特色浓郁。当地有俗谚说:“黄梅有女皆挑花。”蔡山、新开、孔垅等地的挑花工艺最为兴盛,女孩刚懂事就跟着妈妈或婶婶做针线活,一直做到出嫁。当地人把不会挑花的女孩叫做“整巴掌”,这对女孩是一种羞辱。 0 D5 Y# T" g3 w& b9 C, [  }) |# G# k
2 l$ F2 |- v7 D
  黄梅挑花不同于一般刺绣,刺绣重刺,挑花重挑。黄梅挑花以元青布作底,用针将五彩丝线挑绣在底布经线和纬线交织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其中针脚为“×”字形的称“十字绣”,针脚为“一”字形的称平线绣。作品最初主要有头巾、衣边、门帘、帐沿、床围等,民间妇女用它们来打扮自己和装饰居室。 0 V. }. F2 G0 `1 V9 B# [7 J

/ S: H1 V# x; ~  b# v' [+ U  黄梅挑花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家机布,又叫大布,这种布被染成青色作底,艺人依靠一根针、一根线(七种颜色)在上面交替挑绣各种图案。主要有被面、床单、门沿、方巾、围腰、衣裤、鞋垫、枕头等,其中以方巾最为出色,曾多次获国际博览会金奖,产生过广泛影响。
) {6 x% j! E& N. ?1 c( N: j$ G9 H0 i$ D3 i. n" w+ P8 P
  挑花是纯粹的手工活,挑一幅图案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个月,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黄梅会挑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门特色技艺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 j, R, L* ?8 P' ?( p4 v6 V" b- l, l9 L& H. f: A!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9: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人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奉雪妹
  
1959.04.18

8 |* R& ]) Q; B3 H. }3 x. ~/ x
  
传统美术
Ⅶ-25
挑花(花瑶挑花)
湖南省隆回县

, U$ m# m1 `6 f: @
奉雪妹,瑶族,1959年生,湖南隆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挑花(花瑶挑花)代表性传承人。奉雪妹8岁随母亲学艺,因天资聪慧,且对挑花格外钟爱,不到一年时间已能挑出精美的挑花裙正品,十一二岁就已经是村寨里小有名气的挑花能手了。她在保持花瑶传统挑花风格的基础上,对部分存在缺陷的挑花服饰进行改进,如包头、绑腿和腰带。她的挑花作品以动物图案居多,并且是图案套图案,均衡、对称。色彩对比强烈,主体图案为黑白两色,周围配七彩丝线挑绣的彩色花。奉雪妹挑花以平粗土布作底,白色纱线挑制,不需描图设计、做绣架,胸有成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她传授挑花技艺耐心细致,许多跟她学艺的瑶山姐妹都已成为挑花能手,代表作品有《团鱼呈祥》《天鹅展翅》《雄鹰捕食》等。3 ~- n( x( G) j; n$ q& g

& k! l1 H: Y2 ^3 P) U' {( Z. T挑花相关项目:) r% X& f( Q7 [& x4 b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Ⅶ-25
  
挑花(苗族挑花)
传统美术
湖南省泸溪县
  
Ⅶ-25
  
挑花(花瑶挑花)
传统美术
湖南省溆浦县
  
Ⅶ-25
  
挑花(望江挑花)
传统美术
安徽省望江县
  
Ⅶ-25
  
挑花(黄梅挑花)
传统美术
湖北省黄梅县

# W" n, ~" v0 p0 Q9 }" X9 k6 Y4 f& }石九梅,汉族,1951年生,湖北黄梅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挑花(黄梅挑花)代表性传承人。石九梅出生在黄梅挑花之乡新开镇邹桥村一个挑花世家,7岁开始跟随母亲、姐姐学习挑花,后又不断拜师访友,技艺日臻成熟,逐渐形成了针脚平正工整、构图精巧完美、色调明快鲜艳的艺术特色。挑花产品涉及各种生活用品,如被面、台布、窗帘等;图案花纹有44种之多,包括动植物和戏曲人物。如今,她仍在不断搜集各种传统挑花图案,追求创新。代表作品有:《凤追凤》《福如东海》《被面·莲花心》《被面·双凤朝阳》等。
( |% Q9 ^! ~8 t9 A9 _: b: x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9: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挑花(苗族挑花)4 D* p3 Y+ e& k; x" G" X# X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目录。申报地区:湖南省泸溪县。
% C/ r  ^  F8 m0 x3 p
+ M  z! p# V4 A* i2 ]+ \% Y苗族的挑花刺绣,俗称“数纱”,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苗族地区流传的最为出色,主要分布于良家潭、八什坪、浦市、潭溪以及周边乡镇。 6 L/ B/ W1 k& y) T9 E( P
  泸溪的苗族挑花多用于头帕,是以当地苗族妇女自己纺纱、织造的“家织布”为面料挑绣而成。家织布所采用的棉纱较粗,织成的布料纵横分明、经纬清晰,是挑花工艺的最佳材料。有别于刺绣的挑绣,所有的图案纹样,全在布料的表面行针。制作时,从图案纹样的中心起一针,数三根纱下一针;再数三根纱下一针,直到图案纹样毕显。挑花的最后一针通常会回到图案纹样的中心(即起针处)。挑花的工艺过程极其细致而严格,在一针一针的挑数过程中,不能数错一根纱;若是数错一根纱,则后面的纱数全部皆错,图案纹样会产生变形。 , d  b) U3 t  q
  挑花工艺没有现成的花样,所有的图案纹样全在苗家妇女的心里。当地的苗族妇女从小便随着长辈习练挑花技艺,从单个的图案着手,长大后已是非常娴熟。常见的图案纹样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石榴花、阳球花、牡丹花、枫叶、蜜蜂采花、蝴蝶戏花等六十多种,全部采用蓝线或青线挑绣,线条清晰,十分雅致。/ a- b" p1 L; l# @3 B/ d

, r$ O2 N# }  `! m2 d0 U/ d1 v代表性传承人:杨春英。* k+ W  Z$ |! e) _
2 q) n2 ?( {; p/ Y3 ]) E* A$ z( |6 b9 L
3 A+ n" a7 a1 ^8 ^/ H  B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9: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挑花(花瑶挑花):湖南省溆浦县
: n7 }2 Y$ v' K4 o& a: a, r   2008年第二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 M- g2 _& U# l# u8 x/ Y& x
  W1 d$ s* c9 G; Z. m; b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共有一万两千余人,居住在湖南境内雪峰山东北麓海拔一千三百米左右的崇山峻岭之中。花瑶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却没有民族文字。 # {( j4 R6 W4 L; D. O! I& q5 P

( [% |1 a0 t: `) Q9 c& p  花瑶挑花流传于湖南溆浦地区,主要用于花瑶衣裙的装饰。挑花题材主要可分为四类,一是各种常见的动植物,二是美好生活的图景,三是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四是民族信仰和神话故事。 9 \+ \3 E& E8 D2 E' |7 u
6 T; C6 S" ~' K
  花瑶挑花的主要技法名为“清纱”法,也叫“数针法”,它以普通的挑花针为工具,白纱线、五彩丝线或五彩毛线及青色土织布为材料来完成,工艺精细,构思奇妙,立意新颖,图案别致,对比强烈,寓意深刻,真正做到了以形传神,体现出拙中藏巧、神秘粗犷的风格特征,作品通体洋溢着一种憨厚朴实的乡土之美。花瑶挑花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在这些挑花作品中,理想与现实、形式与内容达到了和谐完满的统一,既反映了花瑶的族群特征,又蕴含了花瑶的民族历史。
$ O$ F' ?( M6 e, b
) D0 y; N+ W# `, b$ c1 V  目前花瑶的年轻人除在本民族节日和婚庆时穿民族服装外,平常都习惯穿简单方便的汉族服装;瑶汉通婚以来,花瑶女子嫁入汉族家庭后便不再穿着民族服装,也不再从事挑花工作,这使得挑花在花瑶人生活中的作用大打折扣。加上挑花工艺难学难精,一般年轻人都不愿学习,现在当地会挑花的人已越来越少。" G7 O% G0 N, ~8 N! P8 C( @7 M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9: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挑花(望江挑花):安徽省望江县 5 N- f( E. n! ^3 Q
   2008年第二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 z) k& }- ~- L& T) W- r  安徽省望江县流行的挑花工艺是在渔耕并存的农业社会环境中由祭祀供品发展转化而来的,它源于唐代,最早时人们用毛发和麻布为材料挑制敬神的敬褡,以后逐步发展成为日常家居的点缀。早期的望江挑花主要用于女性头巾、衣、裤、围裙及小儿襁褓、围兜、抱裙、鞋帽的装饰,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亦取以装饰男性的汗巾、腰带、车辫、褡裢等器物及帐檐、桌围等室内器具。发展至今,望江挑花已成为当代家居用品如沙发靠垫、扶手、窗帘、壁挂、地毯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 h3 j, q( O( O' r' B
  望江挑花具有针法独特、做工精细、技艺含量高、难以仿冒复制的特点。它构图优美,变化有序,色彩对比强烈,正反相映成趣,极富观赏价值。望江挑花流布范围较小,受外地文化影响极少,始终保持着古朴、典雅的面貌,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安徽西南部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 @7 v/ F6 R& z' I, B; \  20世纪60年代以来,望江挑花声名大振,有大量作品为业内人士所收藏。70年代后期,望江挑花作品三次被选作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沙发装饰,且在博览会、展销会上获奖。目前望江挑花的发展陷入困境,20世纪50年代以前培养出的挑花能手至今健在的都已是高龄老人,当地女青年热衷于外出务工,极少有人愿意学习继承这一优秀民间艺术,望江挑花前景堪忧,亟待保护。1 P* v% O3 l' C* H. M, C
3 W7 N0 B, f2 z5 N
8 D8 d9 u& B5 |" {, w( C
8 `7 p8 }8 O$ R4 X& A* F1 p5 \
代表性传承人:王世福,男,汉族。
+ \3 E; S$ A4 `  n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9-6-30 22: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教育情况:
3 T  }' X0 B9 g! D+ h+ c) d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李菊、陈景东老师等开设了花瑶挑花课程。
" [5 h! t+ R- J' D' o8 ^: y7 G8 j
- s8 `! @* _5 G( t) Z8 z6 [& k模块一:花瑶挑花概述, @  |, G% Q* i# ^: @
1.花瑶挑花概述
2.花瑶挑花的溯源
3.花瑶挑花的基本特征
4.花瑶挑花与绣花的不同之处
5.花瑶挑花与十字绣的不同之处
6.花瑶挑花与黄梅挑花的比较
7.花瑶挑花作品赏析
( k# H$ {, q+ \  R  {
. G8 Z$ w; s7 T2 J6 r7 E' i
模块二:花瑶挑花制作工艺
5 Q6 J; @% v. X9 M0 ]9 V0 V% ?. s
1.花瑶挑花的材料与工具
1.1花瑶挑花的布料
1.2花瑶挑花的线
1.3花瑶挑花的针
2.花瑶挑花的基本针法
3.花瑶挑花基本技法
4.花瑶挑花题材
5.花瑶挑花颜色搭配
6.花瑶挑花图案审美特点
7.花瑶挑花装饰
9 W: `4 K+ g8 D  r
模块三:花瑶挑花推广创新2 y5 s  q+ Z% P7 s2 A
1.花瑶挑花传承人
  R% s3 K1 C9 q2 u/ ^$ ?2.隆回花瑶服饰艺术, D2 N( C6 J" @: D8 h
3.花瑶挑花创新产品: l- |0 S; [# ^; {; `7 J8 d& U/ p
4.花瑶挑花服饰推广7 l; N( S8 N3 {1 `
0 I8 s1 C2 d1 [" {* i
专著图书" R+ B& ^. v" O) y
回楚佳《花瑶挑花》[Z],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
- Y6 Q7 N$ l8 o7 W. S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20 14:1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