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粗梳] 粗梳梳毛工艺设计及参数确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0 07: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粗梳毛纺工艺流程短,梳毛工序制成的粗纱直接喂入细纱机纺成细纱。梳毛机地位十分重要,它生产出的粗纱必须条干均匀、圆润,并具有一定强度,才能进一步加工成优良的细纱。故工艺参数的设计应能保证混料在梳理机内加工时,梳理充分、呈单纤维状、纤维损伤小、混和均匀、出条重量均匀。' k7 y( a9 \* o/ @, g  ?0 p3 `
一般粗纺梳毛机包括自动喂毛机、预梳机、梳理机、过桥装置及成条机,需要设计的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5 r$ z' e9 Y- C' ~1.出条速度
- S6 {" W$ r' B4 I机型不同,出条速度不同,一般在15~50m/min。出条速度快,产量较高。一般应根据原料的种类状态、喂入量及输出粗纱量确定。
, N& |6 R5 ?% r$ C! Y5 S2.出条重量
' p5 m' h+ q( E+ J7 F. k出条重量由纺纱线密度和细纱机牵伸倍数决定,即出条重量(g/m)=牵伸倍数×细纱线密度/1000。粗梳毛纺细纱机的牵伸倍数多在1?1~2倍。3 l9 W6 F/ p6 ^) L" N* K
工厂里一般用粗纱定重表示出条重量,即为每只粗纱卷上全部粗纱每米长的重量。若每只粗纱卷上有30根粗纱,则粗纱定重为单根出条重量的30倍。
  Z! X& ]8 W' E5 [  s. [4 @! _% r.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07: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_: |4 x: q: {# [$ E9 d
3.喂毛周期. z! ~0 V0 {9 }- O. ^, p( P
自动喂毛机每称毛一次的时间称喂毛周期(一般在20~60s)。目前,纺粗特纱的喂毛周期为30~40s,中特纱为40~50s,细特纱为50~60s。
* @1 |4 ~& d; G! M3 x7 f4.毛斗每次喂毛量
, H2 {/ x6 |8 Z" o梳毛机每分钟出条总重量与加工过程的损耗(包括水分挥发、落毛、飞花、尘杂、边条等)之和,即为自动喂毛机每分钟喂毛量。以每分钟喂毛量除以每分钟喂毛次数便可得到毛斗每次喂毛量,亦可用下式求得。
! n$ A" C( a" Kq=(1+Φ)×m×V×q1×T/609 N. H5 A' L0 _" t# h7 Z2 [
式中:q——毛斗每次喂毛量,g;
0 x: b& K, `8 a; J- C+ ym——粗纱机出条根数;$ n' u: R+ {1 E  K4 g. U
q1——粗纱单位重量,g/m;
' q1 |0 t0 _5 P6 _" l7 {0 lT——喂毛周期,s;/ z1 U" h8 E2 d6 N& C
V——出条速度,m/min;1 F/ X' V/ z4 |0 N
Φ——损耗率,取决于原料的含杂和回潮率等,一般在10%~25%。
) x3 _, X! Y- k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07: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8 w, a( |! M9 D/ H4 p0 e5.梳理机隔距
$ d* `7 k/ E9 A) [) V8 m* A(1)工作辊与锡林:此两辊间为分梳作用区,隔距越小,分梳作用越强,梳理力也越大,纤维越易受到损伤,针布也容易损坏。纤维越粗长,梳理力越大,故梳理粗、长纤维时,隔距要放大,同时要考虑喂入量的多少及纤维集合体的状态,即呈现块状束状的大小,以减少纤维损伤。一般工作辊与锡林隔距从喂入到出机方向是逐渐减小的,各节梳理机的隔距也是由大到小。各种型号梳理机加工各种原料时,隔距不完全一致,具体大小可参考有关资料。6 Z+ H% c2 r1 j7 z
(2)剥毛辊与工作辊:它们之间为剥取作用,发生在中心连线上侧,没有考虑隔距差异的必要,可采用统一隔距,一般在0.23~0.53mm。$ n% F% l' a# S, K& E; S
(3)锡林与剥毛辊:它们之间也为剥取作用,一般在同一锡林上用统一隔距,在不同梳理机上以及加工不同原料时可稍有不同,基本掌握在0.23~0.53mm。
: i" |) S, o9 i(4)风轮与锡林:它们之间为提升作用,采用负隔距,一般用接触弧长来表示,其大小根据原料的种类及毛层的厚度确定。加工纯毛用30~33mm,加工化纤用27~30mm,纺粗特纱用26~28mm;后车小些,前车可大些。5 F: Z% G' B; r7 Y) r' p+ T
(5)锡林与道夫:它们之间实质上为分梳作用,可在0.25~0.4mm调节。当斩刀速度高时,隔距应大些。
- P4 q/ J' N. L4 V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07: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 f/ M( Q) F9 H- @8 h% L3 f
6.锡林速度
9 n: z1 n$ J; V# b/ \$ p$ A6 f, q锡林速度越高,分梳效果越好,产量越高。但速度不能过高,否则梳理力加大,锡林的离心力加大,易造成纤维损伤及增加机件磨损和隔距变化。9 M1 I8 l3 x2 U2 W" s
7.速比# k5 E3 |( t# c
(1)工作辊速比:工作辊速比是指锡林表面速度与工作辊表面速度之比(其范围在300~400)。梳毛机上锡林速度一般是固定的,改变工作辊速比实际上是改变工作辊的速度。此速比与梳理效果密切相关,速比越大分梳效果越好,但易损伤纤维。纤维在梳理机内的松解程度越好,速比应越小。一般后车的速比比中车小,中车速比比前车小。在同一梳理机上,工作辊速比是逐渐增大的。3 H& u) Q) Y: q: B6 R% `1 h/ N
(2)道夫速比:道夫速比很多时候直接用道夫的转速来表示,它与产量、梳理效能及混和均匀作用有关。由于道夫与锡林之间有强烈分梳,故常用改变道夫速比来控制毛网中的毛粒数。锡林与道夫间速比一般选用20~40倍,后车比前车大。
5 n/ f1 _- w+ h- w$ t; T速比大小的确定还与隔距、负荷、原料状态有关。负荷越大,速比应越小;隔距偏小时,速比亦应小些;净毛松散程度差,速比可大些。9 v  \+ l; W$ z$ _, ?

. c0 x3 y4 X( n9 Z. a7 z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9-9-30 19: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的可以的可以的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10-20 02:5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