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织机生产] 色织织轴倒断头的补头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3 13: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纱在浆纱过程中产生的断头,形成织轴的倒断头。如果白织织轴在织造过程中出现倒断头,通常都是用借用边纱的方法而保证正常织造。但是,如果色织织轴在织造过程中出现倒断头,用借用边纱的方法不能满足正常织造的要求,因为边纱不可能与倒断头的颜色一致。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开始寻找色织织轴倒断头的补头方法,先后使用了“用筒脚上稀浆补头法”、“单纱上浆小样机上浆补头法”、“经轴、织轴多头补头法”、“浆纱倒轴补头法”、“穿筘把关法”、“织造反馈法”等,取得了良好的织造效果。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z. ]1 |# t  J
  1.用筒脚上稀浆补头法& Q% r0 L1 U/ |, I, y
  准备好稀浆,将色织筒脚上稀浆后烘干成为补头筒纱,用于织造车间按工艺进行补头操作。其适用范围为筒染品种的非双织轴品种织轴倒断头的补头。?0 F" P/ N  A$ _8 a' U3 Y/ l/ ]! g
  具体操作如下:" H) ~* @- [6 [0 U
  (1)筒脚的准备工作。将色织筒纱在络筒机处按色织补头纱的配备规定倒成符合要求的筒脚(必须用塑料宝塔管),完成筒脚的准备工作。?* a% K6 B3 V9 O& w
  (2)稀浆的准备工作。浆纱了机后浆锅内的浆液兑入适量的水后,煮开,完成稀浆的准备工作。$ _: ^/ }; T  _1 j1 ^) e6 t
  (3)将浆锅内的稀浆液盛入事先准备好的桶内,以备色织筒脚上浆。
: z& O2 A3 \2 A) s  (4)上稀浆操作。将色织筒脚逐个蘸取桶内稀浆液后,用双手对色织筒脚反复握持,以使浆液浸透到筒纱内层,保证筒纱内外层上浆均匀。6 b, J4 ]; t1 \- N6 R& c! W0 h$ j
  (5)烘干。将上完稀浆的色织筒脚逐个放入浆纱机烘房内进行烘燥,烘干后的色织筒脚即为补头筒纱。' j9 t8 x7 B; I3 g% {
  在织造过程中如果发现某种颜色出现倒断头,就及时从配备的补头纱中选取对应颜色的补头筒纱,通过织机横梁处的导纱钩补借到倒断头位置,便可保证正常织造。这种色织补头纱粘并严重,断头率、疵布率高,补头使用率低,纱线浪费太大。因此,自公司引进单纱上浆小样机后,就改用“单纱上浆小样机上浆补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3: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2.单纱上浆小样机上浆补头法
: `, V( u8 [6 a0 z% I" O& @9 n% G
  将色织筒脚通过单纱上浆小样机上浆制作成为补头筒纱,需要时织造车间按工艺进行补头操作。该法适用于筒染品种的非双织轴品种织轴倒断头的补头。
8 e  O6 C3 c2 t9 A  具体操作如下:
$ m1 D# A9 J- x& M3 L1 A* ~  (1)筒脚的准备工作。将整经工序开完经轴后剩余的筒纱,按补头纱的配备要求送至单纱上浆小样机处,完成筒脚的准备工作。$ k( k% V, z( K, ?& t6 n6 t- {
  (2)浆液的准备工作。使用单纱上浆小样机处相同号数的浆液。* w# a1 W9 ]5 A$ F& e, D2 H
  (3)上浆、烘干操作。在单纱上浆小样机上设定好开车工艺参数后,按补头纱的配备要求进行上浆、烘干,上浆后的色织筒脚即为补头筒纱。
# E- Q9 S& p! T' x  在织造过程中如果发现某种颜色出现倒断头,及时从配备的补头纱中选取对应颜色的补头筒纱,通过织机横梁处的导纱钩补借到倒断头位置,便可保证正常织造。这种色织补头纱能够很好地满足织轴的织造要求,但是,无法满足松式经轴轴染品种及双织轴筒染品种织轴倒断头的补头。因此,公司又开发出“经轴、织轴多头补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3: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3.经轴、织轴多头补头法& q$ m' `1 D2 ]1 I4 d. O! h0 l# ~2 S
  松式经轴轴染品种,因为是非筒染品种而没有剩余的筒纱做补头,所以,浆纱浆出的织轴如果在织造过程中出现倒断头,常常因没有补头借接而无法织造;双织轴品种,大、小两个织轴因在织机上呈一前一后并列排列的状态,其中间没有空间可以放置补头筒脚,所以,如果下层大织轴在织造过程中出现倒断头,也常常因为没有补头借接而无法织造。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开发了“经轴、织轴多头补头法”。/ Y9 ]4 O7 c$ }9 Q, s: f
  通过设计师对工艺进行多头设计,并按工艺进行整经、浆纱、排花、穿筘操作,需要时由织造车间按工艺进行补头操作。该法适用于松式经轴轴染品种及双织轴品种织轴倒断头的补头。! X# M3 o3 Y0 _# Q: y- V  P4 j
  具体操作如下:6 Y( l. O# m( m6 b9 B
  (1)设计工艺时,在经轴的边部每色多设计出4根~5根,并在整经、浆纱、穿筘工艺的相应位置加以标注,以便车间按工艺正确操作。
/ U9 v6 F* {! m$ r0 a) O  (2)整经工序按工艺要求头份备筒、开车、卷绕成经轴。. U5 H9 @2 r7 a2 C* i; s2 y' w5 R
  (3)浆纱工序对于非排花品种,先按工艺将多加头份在对应边组织的外侧排好,再正常布纱、开车;对于排花品种,先按工艺将多加头份在对应边组织的外侧排好,再正常排花、开车。8 i% Q) ]8 A- N/ L
  (4)穿筘工序按工艺正常穿综,穿完地组织、边组织后,将多加头份在边组织的外侧甩出来,以备织轴出现倒断头时借用。
+ V- h7 u5 {. M; [  (5)在织造过程中如果发现某种颜色出现倒断头,及时从甩出来的纱线中相应选取对应颜色通过织机横梁处的导纱钩补借到倒断头位置,便可保证正常织造。
/ A/ f9 d* f  a% M  这种色织织轴倒断头的补头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松式经轴轴染品种及双织轴品种织轴倒断头因没有补头可以借接而无法织造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满足织轴的织造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倒断头超过10根且较集中的织轴,上述三种补头方法都不能达到很好地织造效果。于是,公司又进一步开发出“浆纱倒轴补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3: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4.浆纱倒轴补头法
( @; n- E4 b. R" v
  对超过10根倒断头且较集中的织轴,使用上述3种补头方法的任何一种都不能达到很好地织造效果,因为倒断头多且较集中,在织造过程中极易造成松紧经疵布。故此,我们开发了“浆纱倒轴补头法”。
, J0 \8 m( B* x: ~  该法按照相关车工记录好倒断头的位置、根数、色号制作出浆补头,再在并轴机上按工艺进行倒轴补头操作。使用于倒断头多(倒断头超过10根)且较集中的筒染织轴。
; }" C# X" B/ s; E  b8 Q  具体操作如下:; y/ }0 i7 ~: R: B2 z( }3 c6 m
  (1)相关车工对倒断头的位置、各色号根数、长度分别记录清楚。
" e8 w0 D* ?/ T8 l- |& k) C7 v. c  (2)安排单纱上浆小样机人员按浆纱车工的记录情况,在单纱上浆小样机处浆出补头筒纱,待用。0 c- Y' `8 f9 [0 G' V8 X9 L
  (3)根据织轴经纱排列将补头筒纱放在倒断头的位置,在并轴机上进行倒轴重接头操作。) u3 }! ^" T0 I$ k( _
  这种色织织轴倒断头的补头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倒断头多且较集中的织轴在织造过程中产生松紧经疵布的问题。
! y7 W9 _/ O8 ?6 p  5.穿筘把关法和织造反馈法
* Z" p/ Q' _& o$ |# K3 c
  (1)如果织轴的倒断头情况在浆纱工序没有正常及时反映出来,而在穿筘工序的穿综过程中发现,要及时安排单纱上浆小样机人员配备补头纱交与穿筘工序,由穿筘工序将配备的补头纱随织轴挂机。
% z3 s! N% d* T4 Y- `" x0 P2 N  (2)织造车间在织造过程中,补头纱不够时,由织造车间提供品种、色号及数量,联系准备车间,准备车间安排单纱浆纱小样机人员按织造车间的要求配备补头纱,再按正常补头纱的程序与织造车间进行交接。
  M6 V, H+ F* ^0 ?6 W2 i, O  (3)补头纱原筒纱的准备。如果经、纬纱通用,补头纱由织造车间提供给准备车间单纱上浆小样机人员;如果只用作经纱,补头纱由准备车间单纱上浆小样机人员提供。用完后,准备车间单纱浆纱小样机人员负责将剩余筒纱分品种、色号退还原取处。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3: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6.补头纱的相关要求
  A( D; O& W; n) \. A" s, k
  (1)补头纱的长度要求。每个补头纱的长度必须保证300m。: }* Q$ c! Z6 q) @" ]- {
  (2)补头纱的数量要求。正常补头纱的配备数量,每品种每织轴每种颜色配备4个补头筒纱;非正常补头纱的配备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5 t4 o& R6 D: o8 x3 J) f, f6 B7 V1 M
  (3)补头纱的质量要求。补头纱的上浆、回潮、毛羽降低率、耐磨次数、上浆不匀率等上浆质量必须达到工艺要求。' d" t- _- e6 N# m
  (4)穿筘工序的穿综要求。穿筘工按工艺要求进行穿综,遇到倒断头的部位要留出相应的综、筘和停经片,以便补头纱在织造过程中接在工艺规定的位置后,能够正常的织造和保证正确的布面组织。
5 ~! h( ?0 }$ x& w' q6 n1 f  (5)补头纱的交接要求。准备车间单纱上浆小样机人员根据补头纱的相关要求配备补头纱,并在表格上填写品种、色号及补头纱个数,一式两份,送织造车间进行交接签字。
, Z6 Y) H2 U* _7 v( I% i4 l  7. 结束语: p, h1 V. }/ F  v* `/ |- V8 D
  “单纱上浆小样机上浆补头法”在“用筒脚上稀浆补头法”的基础上更加完美地解决了筒染品种的非双织轴品种织轴倒断头的补头问题;“经轴、织轴多头补头法”解决了松式经轴轴染品种及双织轴品种织轴倒断头的补头问题;“浆纱倒轴补头法”解决了倒断头多且较集中的织轴在织造过程中产生松紧经疵布的问题;“穿筘把关法”、“织造反馈法”是“补头”过程控制中的两道监控补头方法,以使整个“补头”过程进行闭环管理。; f/ _( W6 B. t6 h5 n# `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在生产中不断摸索实践,总结开发出上述五种色织织轴倒断头的补头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色织织轴在织造过程中出现倒断头因为没有补头借接而无法织造的问题,最终提高了布机效率和坯布质量。(中国棉纺织信息网)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31 10:5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