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机器棉纺织同业公会的成立
2 B8 b6 z X, ^1 q, e- V8 {- b [
0 J% x) }+ \8 Y; t4 r抗战胜利后在广州开设的共有六十八家动力机器织布厂,是全市用纱量最大、设备较统一、资金较多的一个行业。由于战前原织布工业中,手机织布厂(包括家庭织布)占份量很大,有三数百家之多,而动力织布厂是由手工织布厂发展起来的,仅占织布业中的少数,所以一直同属于织布工业同业公会。抗战胜利后,新兴的机器织布厂脱离了原同业公会,另行成立“机器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其原因有下列几方面:- e- o# I( V" S4 [/ D* P, { i
# Q# h- E( g) f( M" O+ _' _1 |" g一、机器织布业在抗战后成为一个大行业,国民党税收机关则课以重税,有直税局的直接税,市地方税局的营业税,其估征的税率及税额之高,是全市各工业行业之冠,而手工织布厂则所征甚微,还没有征直接税,因此机织布厂请求当时的织布同业公会出面如实反映,减征这项重税,但原公会不够重视,原因是原公会的理事多是手机织布厂的负责人,无切肤之痛,这就引起各机织布厂负责人的反感,迫切需要有一个合法社团出面进行交涉。
9 i) Z$ |/ Y) p5 l M
. m4 o! K; \2 x# r3 _! `, ~4 W二、抗战后,国民党政府限制纱布南运,由于机织布厂每天所需棉纱数量较大,而织布同业公会的理事们,多是手机织布的,需求纱量不多,对机织布厂的呼吁不大理会,引起机织布厂的不满。
% D3 n& E( n7 ^0 s9 M( i2 o. G& b) }5 _- B6 o5 l7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