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化纤] 2022年化纤行业十大新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7 22: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化纤行业十大新闻.png
9 S! m, Z7 K- W2 z; x$ l# o
. ]" L: M9 R1 w
1  两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行业“十四五”发展指明方向/ O3 M7 t2 r  s& O( w9 S( d3 w

3 m6 n: t2 V/ p0 A! ^2022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两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按照“创新驱动,塑造优势;优化结构,开放合作;绿色发展,循环低碳;引领纺织,服务前沿”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推动化纤工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高性能纤维研发制造能力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绿色纤维占比提高到25%以上,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产量年均增长20%以上,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规模进一步发展,行业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到2025年,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化纤产量在全球占比基本稳定,形成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
  `# a9 B. P  |+ J' y7 w: s: O5 M! t& }6 w9 [% ^5 q- B

, _; [9 Q$ Z7 G8 |8 X4 x对于两部委发布《指导意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表示,这是国家部委自2006年“十一五”以来,连续4次以国家产业政策形式出台推动化纤工业发展的规划或指导意见,彰显了对化纤工业的高度重视。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是国家部委立足新起点,向全行业做出的最有力动员,充分体现了国家大力推进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必将对我国化纤工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L  p4 O' l6 e- B' d- }

4 ]4 C3 Y. p$ [7 @& D1 @8 ^自发布以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面向全行业对《指导意见》的宣贯工作进行细化、分解、落实,成效明显。
2 M4 B+ c- F! m1 K% ?: F# E% Q* G  N) G+ Z
2  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与行业发展脉搏同频共振# ~, E( c2 [$ p
0 q7 q" b1 O' z. L
作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特色创新活动,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研究已连续发布11届。2022年6月20日,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2/2023发布在“云端”启幕,以“无界与共行”为主题,发布了“纤•自然本源”、“纤•蝶变新生”两大篇章,八大类流行纤维,31家企业共计29种纤维。发布会上,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携手著名设计师胡社光为业界呈现了一出纤维时尚大秀,活动充分尽现了纤维之美、纤维之魅。作为“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重要延伸活动,9月5-8日,纤维之路活动再次走进下游企业,分享了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2/2023发布的纤维品种,了解了终端品牌在产品研发中的痛点、难点,探讨了协同创新的可行路径,为发挥创新纤维在终端产品中的增值作用打下了基础。
- P& d! u. u6 E3 ^+ {: p0 W) I5 _
, {8 P% V6 s0 v$ U2 A
2022年化纤行业十大新闻1.jpg 4 e4 {# H' T) T6 a6 Z, C" l, g0 `

7 d7 x) w" z8 M/ F' S" N* B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表示,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研究和发布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引导化纤行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余年来,参与趋势发布的企业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逐年扩大,发布的主题越来越能体现行业发展脉搏,已成为产业链协同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推动化纤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活动,获得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广泛认可。作为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合作单位,桐昆集团已与行业同行40余年。桐昆集团副董事长陈蕾表示,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是一个精彩纷呈的纤维展示平台,也是一个广阔的合作交流平台,是一面面向未来的旗帜,更是一个打造生态链价值链的关键链点。
# Q% z& n+ Y3 x( i; T& U% Z. X
) ?" U5 h' c4 j" b) L3  化纤行业承压运行 坚定信心共渡难关
2 B' }1 V' D% G# W1 p5 W
' [  S; C8 y2 @% x3 C202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因素影响,化纤行业承压运行。在高库存和弱需求的压力下,化纤行业平均开工负荷较2021年出现明显下降,同时行业盈利压力较为突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11月化纤产量6177万吨,同比减少0.1%;营业收入9980亿元,同比增加6.4%;实现利润总额213亿元,同比减少65.05%;营收利润率为2.13%;行业亏损面达34.7%,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大幅增长189.13%。
; W1 m' T! s3 n" v9 l1 Y/ t; a; S+ \! r8 m& `( P: ^, r
面对行业明显加大的下行压力,中国化纤协会及时发声,发布“行业运行稳中有忧,齐心聚力稳定发展”报告,向企业提出应对建议,稳定行业发展信心;多次向工信部和发改委相关部门提交行业运行报告,反映行业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困难和诉求,并提出相关建议,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同时努力克服困难,线上举办各种会议会展,切实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很多企业、科研单位和院校亦从多渠道想方设法探索有效有益的发展良方,并有所获。如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均登陆资本市场,为企业提升了发展空间,增强了竞争优势。/ k  F8 \+ M  s# _8 I
' |; M% K# x4 b& F4 v" Z
坚定信心渡难关,守得云开见月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化纤工业作为纺织产业链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国际竞争优势产业、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国梦、复兴梦、强国梦同频共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 ]5 g! k; Q- r; M) \

) z" x) H' W% J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每一个企业都不可或缺。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企业更要坚定信心,踔厉奋发,积极抓好风险防范,更要持续修炼内功,为行业实现平稳运行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o: W- U: }0 s  G& Y
# F: [- j$ U8 T; U( C/ y) [6 A
4  奔向零碳,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在线发布
& u$ m+ Q3 J) u+ y: Q3 o3 E- P( d: S7 g' Y0 i
2022年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办,以“奔向零碳,众行向新”为主题的中国再生纺织行业可信体系——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发布会在线上举行。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通过对瓶片厂、切片厂、纱线厂、面料厂、成衣及品牌商提供轻量应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在线交易的同时,实现生产数据、仓储数据、物流数据、交易数据的可信上链。最终实现从采购、原料入出、生产消耗、丝饼、箱、成品入出、发票、绿色认证的数据透明上链。通过平台的数字化应用,进行数字化可信升级,按平台的标准进行生产、出入库、物流等操作,向平台授权实时、可信、有效的数据。% \# |8 P) h; z

! j3 @  N+ P: `& \+ b
2022年化纤行业十大新闻4.jpg
) W7 M+ [! X) W) Z- B1 t5 C
7 B/ \+ W4 l- v% @9 K  R) r
该平台作为芮邦·中国纤维零碳行动2022中的重要一环,积极响应国家、行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方针,从纤维产业的角度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产业力量。目前,平台正在进行第一阶段实厂内测,完成基础数据的搭建,打造从废料回收,到面料的完整可信链路,通过打造可信标杆,基于可信质量的统一要求,建设再生化纤数字化品牌,建设数字化可信标准,实现生产、流通和交易的标准接入,搭建行业平台架构,上架数字化可信服务。到2024年,平台将赋能整个产业链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扩展平台价值,创造效益,并且参与定制行业规则,打造出中国自己透明、可追溯、可信赖的认证平台,维护绿色纤维及其纺织品服装市场秩序,最终将平台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认证平台。9 F, d0 {+ ?3 C9 {6 `
' P* L7 K- o! |7 F, Y% B
5  两大化纤会议成功举办,探寻高质量发展之道) f. k2 h8 e3 L# Q
+ C  M5 T2 J1 L3 g7 n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安全与稳定、高质与发展更显弥足珍贵。2022年7月8日,中国化纤科技大会(泰和新材 2022)暨《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宣贯会在纤维新视界直播间拉开帷幕,以“守正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凝聚共识、共克时艰,引导全行业守正创新,不断强化创新、绿色对行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11月18日,第28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天鸟高新 2022)在线举行,以“稳中求进、转型升级——全方位推进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全球及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世界化纤工业未来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等热点,探讨如何合力应对多重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化纤力量。
& Z7 f' v0 ?9 F0 s! L
, i5 e" H7 R  v
2022年化纤行业十大新闻5.jpg 8 F8 \6 B- x' m/ j, g
8 l. i4 ~' ?# l" e3 S, p
随着两大化纤会议的成功举办,“高质量发展”成为热词。那么,化纤工业应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呢?会上许多嘉宾给出了答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一级巡视员夏农表示,一是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二是着力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三是着力推动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提出,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二是加快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巩固提升国际竞争力。三是推动各类纤维原料协同创新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四是加强产业和贸易国际合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
1 O2 m$ u5 P) A2 S- X/ B7 n" Y' T
+ q, B0 N8 ~& {! l6  多项化纤成果获“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奖
1 W$ k" v4 w7 c0 X. p+ I& ~+ y; K
2022年11月16日,“纺织之光”202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授奖名单发布,“高强聚酰胺66工业丝连续聚合多头直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基于十万吨级生产线无机/有机复合阻燃纤维素纤维技术集成研究”、“聚酰亚胺纤维的颜色构建及系列产品开发”、“纳米复合生物活性多功能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千吨级大丝束碳纤维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5个化纤项目获得中国纺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差别化功能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技术及产业化”等8个化纤项目获得中国纺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超高模量对位芳纶制备关键技术研发”等2个化纤项目获得中国纺联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w6 \- k/ Y  B" P, l& r- @1 P/ h
* X* P1 M, d* q/ V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于7月26日发布了第23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30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60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中国专利银奖,791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中国专利优秀奖。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相关专业协会等渠道推荐,纺织领域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项目共计18项,其中包括“一种仿羊毛的锦纶6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聚酯回收料的再生利用方法”、“一种可生物降解聚酯组合物”、“一种液相增粘熔体直纺涤纶工业长丝生产工艺”等4项化纤项目。
5 h% L3 w8 |, K* }& D3 P9 M# ?# ~' O3 ~. M( m: ~! t* F7 j
7  扎根化纤行业的党的二十大代表: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 L" Y, e8 R) x5 F6 o1 i
7 D& e* c- \, F  U* K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H. ]) K+ S! s  t2 C
: e$ v2 w- A- S  r2 H+ j2 W
2022年化纤行业十大新闻7.jpg 6 g2 @6 E- `+ ^1 q6 q
, n. A2 ~) o% F# J
在化纤行业,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武,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总监陈欣等党的二十大代表勇担时代使命,为把行业建设的更好积极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20多年来,宋德武始终坚守“像经营家庭一样经营企业”誓言,400公顷的厂区,他每天要深入现场几次。只要不出差,宋德武就在岗位上。他上任至今员工收入翻了近两番,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9%。宋德武说:“我是企业负责人,更是党员干部。作为党员就要深入一线,时刻把企业和员工放在心上。”陈文兴忠诚于党的事业,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常年保持着旺盛的工作斗志,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中去,以极大的热忱创新教育管理工作,用实际行动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0年来,在化纤科研长路上,陈欣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研发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新产品,成就了其一辈子的事业,为企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 z8 |( x' D2 C6 c
6 r' o3 s$ x8 X( k! x6 q( V' x8  恒逸基金:十年耕耘 惊艳时光
7 X1 u! h  g, D3 G( r' p" F3 J4 Z1 ]9 l' J0 m
2022年7月8日,2022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及软课题获奖名单发布。2022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共收到有效参评论文225篇(含软课题4篇),最终评选出“液态金属/聚氨酯导电纤维的构效关系及水下穿戴应用研究”等11篇一等奖论文,“柔性化熔体直纺涤纶超细旦全拉伸丝生产技术”等24篇二等奖论文,“高性能纤维干喷湿纺关键技术研究与探讨”等60篇优秀奖论文,以及“阻燃熔纺纤维的技术需求与技术关键分析报告”等3篇二等奖软课题。
. w5 t2 L# W0 h) X! J
5 }+ D# u7 X; Q( W" T4 d2 D) A; c
2022年化纤行业十大新闻8.jpg ; m. m0 g7 i8 A+ z: P' _% a

6 K! p0 i( A0 I8 @9 k( R+ a2013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和浙江恒逸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开启了我国化纤行业公益基金的新纪元。至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已和中国化纤产业相伴走过十年。这十年,是中国化纤产业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的十年,是中国化纤产业原创技术持续推进的十年,是中国化纤产业管理创新更上一层楼的十年,是中国化纤产业科技、管理、成果推广人才从幕后被挖掘和培育、为行业做出更大贡献、发挥个人更大价值的十年,更是助力中国化纤行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型发挥巨大作用的十年。* S6 L" Z$ L6 R) ?: i- `
* I/ |5 u* L* c
十年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和浙江恒逸集团携手,以论文、软课题为载体,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为纽带,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前沿创新为灵魂,以恒逸基金为舞台,共同书写中国化纤工业发展之路上的光荣与梦想,参与其中的每一个化纤人,在峥嵘岁月中初心如磐,在平凡日子里默默奉献,在使命召唤下勇攀科技高峰,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化纤人,为行业发展积蓄腾飞的力量,成就了坚韧不拔、踔厉奋进的中国化纤工业,亦成就了每一个为行业发展拼搏的闪闪发光的化纤追梦人。
, k7 t7 u& e+ o6 N
1 I% r( z( G9 ~" ]3 U* R/ j9 科技纤维 增彩冬奥
5 B8 K0 V" Q" U  b/ R( H- ?$ Z0 N2 F% K- Q;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闪耀世界。“中国式浪漫”的开幕式、比赛场馆的科学运维、高科技的赛事装备、运动员夺金的瞬间……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的冰雪之约,展现了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底气,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驱动力。细数冬奥会上的科技成果,其中不乏高科技纤维的身影,如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加持赛事装备,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莱赛尔纤维、聚乳酸材料等助力绿色低碳,功能性化学短纤维、纳米纤维等提供安全防护、保暖等。化纤行业用纤维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冬奥盛事增添科技力量。
# ^2 j" c, \. t) U
) q" _$ @+ g( W/ B
2022年化纤行业十大新闻9.jpg
$ m4 Q8 G! z' S9 z$ L
, C0 d1 S4 s0 P. f
以碳纤维为例,在北京冬奥会上,奥运火炬“飞扬”凭借其动感活力的外形和耐寒、抗高温的“黑科技”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据悉,该奥运火炬是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牵头研发,使用了新型材料碳纤维,具有“轻、固、美”等特点。在外壳造型方面,上海石化与东华大学孙以泽三维立体编织团队合作,将200多锭碳纤维,从3个不同的维度像编织羊毛衫一样在大尺寸异形结构件三维高精度球面立体编织机上进行编织,成功塑造出丝带飘舞的优美造型;在耐火抗高温方面,上海石化与核八所一起攻关,引入高性能树脂,与碳纤维一起做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再通过工艺调整,把火炬上半段燃烧端在1000℃以上高温中进行陶瓷化,有效解决了在高温制备过程中火炬外壳起泡、开裂等难题,达到了既能够耐温又能够耐火的要求,实现了燃烧温度>800℃氢气燃烧环境下正常使用。除了奥运火炬“飞扬”外,冬奥赛场上的国产雪车、速滑冰鞋、滑雪头盔、冰球杆等体育装备中也都出现了碳纤维的身影。通过将碳纤维应用于体育装备上,并实现轻量化制造,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
6 u3 ^2 c1 t, V0 x0 z
0 D& x. z! p8 ^6 {' @% s% ]10  中国化纤企业与企业家展现世界影响力
9 Z1 [2 T. u: y0 V/ h
2 i  b: g! ?4 @5 `6 ^" o2022年11月17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接见了桐昆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士良、新凤鸣控股集团董事长庄奎龙等参加二十国集团工商(B20)峰会的13位中国企业家代表。在发言中,桐昆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士良代表桐昆、新凤鸣强调了两家企业布局北加里曼丹绿色工业园区建设的决心。他表示,两家企业携手“走出去”是主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和佐科总统提出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积极表现。该项目是桐昆、新凤鸣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链企业的重要战略布局,有利于构建跨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保障两集团高质量发展,是两集团践行“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动体现,同时为巩固和推进中印尼双边经贸关系作出贡献。
5 [3 m& C4 s4 {$ B$ `: l$ [7 ]
2022年化纤行业十大新闻19.jpg + V0 Z) ?" @0 i2 a: R8 j, ^

9 p) J% p+ l. }) ]近年来,中国化纤企业一方面积极“走出去”,汇聚全球纺织化纤产业链的优质资源,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另一方面厚植国内发展优势,延伸拓宽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强企业综合实力,逐渐闪耀世界舞台,展现世界影响力。2022年,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化纤相关企业上榜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其中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次进入榜单;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恒力集团副董事长、恒力石化董事长范红卫,荣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水荣,江苏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缪汉根,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5位化纤企业家上榜《财富》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信息来源:中国化纤协会)0 s+ r, Y1 Q# z6 E0 T- W. h3 Z
. z# }7 T4 v. t  g& a4 S0 C( T6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15 19:0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