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综合] 纤维材料学,李栋高,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5 19: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纤维材料学,李栋高,PDF。纺织高等教育“十五”部委级规划教材,35M
  W# n, ~" X" U8 w1 i  y2 g
内容提要
9 A+ a; f. E9 N9 I0 E
本书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纤维及其集合体的结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本构关系、利用的方法和原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讨论,并着重对纤维在纺织以外的利用形式、纤维成形同步成纱的集合方法、纤维的改性改形利用以及纤维材料的差别比技术与复合技术进行了说明。本书由纤维材料学基础、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一维纤维材料的复合技术与产业应用五部分组成。
8 Y! y) W3 C: F
本书为纺织高等教育“十五”部委级规划教材,适用于纺织工程专业的纺织材料学课程,特别适合以纤维系统工程或长丝纺织生产技术为背景的纺织工程专业。此外,本书亦可供从事纺织服装业、纤维制造业的技术与研究人员阅读。
纤维材料学,李栋高,PDF.png

* J" J- O; @. j% w; H- Z
苏州大学:李栋高  绪论、 第二 (第一、第二节)、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四、第五节)、第十三章(第三节)、第十四章、第十八章
0 ~/ O) ]1 |1 W/ ?2 N9 r# [
蒋惠钧  第三章(第三、第七节) 、第四章 (第一节、第三节)、第五章(第一、第二、第三节)

4 R8 [5 ~. J# W. ^: e
潘志娟  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 a, t& K; p. Q0 O3 @
蒋耀兴  第十一章(第一、第二、第三节) 、第十二章

1 a6 N! B: I9 p$ _$ P
杨旭红  第七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节)、第十五章
. S% f1 Q5 e9 r( v* [0 g
四川大学:陈衍夏  第一章
+ b& c/ I; `* i) P9 F' g9 Z3 J
郑庆康  第八章

! y& |9 k# x  b+ T9 P+ r7 O9 F
华坚  第十九章
& f7 B9 G/ y: I% x, F3 O$ r
西南大学:梁列峰  第二章(第三节)、第七章(第五节)
1 n- O( L- M$ v- n
徐水  第五章(第四、第五节)

+ p' j. e1 e" V& D3 {9 h
黄宏佑  第六章(第二节)

7 U' H9 t5 U7 i2 A7 P& R) m( v
郑慧  第五章(第五节)

: n4 }0 ]( o$ D7 n
安徽农业大学:杜兆芳 第四章(第二 、第四节)
# \- m1 [+ z9 w, `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张玉惕  第三章(第二 、第四节)、第十三章(第一、第二节)
! S: ~  g3 u) O  M( w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李一  第三章 (第一 、第五、第六节)

3 n1 u1 F5 u, w3 p! ?5 K  X4 _
张序贵  第六章(第一、第三节)
全书最后由东华大学严灏景教授主审。* r" d- I, q& E. Q, y/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9: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 w! a% L0 T- e( t6 u/ `3 P' o
目录

* M/ c. v+ G3 ]
绪论1

! F2 E: R+ m  t/ ]5 D% R
一、纺织制造——纤维材料的集合成形1
% A5 B$ V6 A( \- D( B- w1 t# P
二、纺织纤维的属性与分类2
3 d9 }' m4 V  t- ^5 \  x
三、纱线——纤维的一维集合3
% `" j. F; _, h
四、织物——纤维的二维集合5

( q' t- }1 W- _
五、纤维材料性能常用的名词术语6

& T1 ]0 k" b" A5 S2 u, Q, B
第一部分纤维材料学基础

3 X" x; s: k) O" v+ J! d
第一章纤维结构基本知识8
$ a& s/ U* P4 _( a5 U
第一节 纤维结构的层次概念8

7 m- j- w" T2 E: x  m" H
一、纺织纤维的结构层次8

1 N6 k% J0 V- G  u( a% X( H
二、成纤高聚物的结构要求9
- g! n: d: i/ O( S( e( Z
第二节 纤维的分子链结构9
; k) N0 }1 }! G) y' c3 W
一、纤维分子链的组成和结构9
9 z5 e# @/ L. P( ?
二、纤维分子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布12

- a1 g; }: q* B+ H
三、纤维分子链的构象13

- C9 ~/ Z. {+ D; m
四、纤维分子链结构的测量与表征14

4 g; t/ |7 r, n) V
第三节 纤维的聚集态结构
* b8 |) H! }2 T7 K9 D( n
一、纤维的结晶结构
* _% N  J* @4 T: @
二、纤维的非晶结构20
; p( `7 R& q# t. s. Q
三、纤维的取向结构21
! e6 @0 w: s5 [; f7 H* S+ v. A
四、纤维聚集态结构的测量与表征22
# Y# G3 {1 l4 c! ?/ i, \7 G# ]
五、纤维的原纤结构24
$ u/ E  i1 a0 D; k+ [
第二章纤维的改性与改形利用26

3 y+ f& c, a  U2 v: _4 {0 r1 g
第一节 蚕丝纤维的改形利用26
2 g  b7 a4 T) d) N
一、蚕丝纤维的粉体材料27
* i- E! T5 j) T% |! L
二、蚕丝纤维的膜体材料29
* g& M2 c; [% y# B& T4 U0 c, k
第二节 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利用31
9 v0 T+ U) @% e5 p
一、通过化学改性形成醋/醚类纤维素衍生物31
$ L) p  d  J3 ]: ?
二、通过物理改性形成非纺织结构的纤维集合体33
' V3 a& U6 x7 s, E; c
三、通过接枝改性形成新的使用功能33
# h* j0 R% a* R- E& Z$ u5 j
第三节 维的生物利用35
, z8 Z9 l% z5 i6 a. z- `* V( c
一、生物材料的类型35
  k& [5 ^9 a1 Y
二、组织工程用生物纤维材料36
$ p, h' }6 ?' \' y0 w! [' d( X( U
三、医用生物高分子纤维材料36

4 o6 W  l2 U+ S: T
四、医用生物陶瓷纤维材料36

4 u4 V2 I  G$ ~& R3 `8 e
五、医用再生生物纤维材料37
) {! F" h2 c7 i% k
第三章纤维的力学性质38
6 H8 n( v6 A1 X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与疲劳性能38

; f+ U+ d* w7 _+ `: f( ?. N/ g% @- V
一、拉伸曲线的基本特征38
6 ?' Y! z# I3 f
二、表征纤维拉伸断裂特征的指标40

. ]2 t$ B; V) g# |+ u3 }' s
三、表征纤维拉伸变形特征的指标43

9 S1 i8 p- X* g" G. q/ L0 u7 m; D( ?
四、纤维变形的时间依存性44
* S/ q1 Q/ H( ?2 R$ l2 O
五、纤维变形恢复能力的表征46

" P" v* a' M# L$ h" R6 b" t; |- i& F
六、纤维的疲劳破坏47
+ O$ b4 _6 w1 Z; T/ n: [
第二节 纤维拉伸曲线的基本特征与断裂机理48
# t' X! v1 A/ I+ r* i
一、纤维拉伸曲线的基本特征48
# Y6 S; K8 F9 x. {1 ^( }. v
二、纤维的拉伸断裂机理50
' N4 Y% `9 [3 H/ y8 t* a
三、影响纤维拉伸性质的因素50

5 I* i3 Y* h) }# s
第三节 纤维的粘弹性特征53

1 _. j$ S- l# k
一、蠕变松弛行为的表现与机理53

4 W7 R0 i, D7 a
二、蠕变松弛的模拟应用54

; J# s' \$ e0 T" e
第四节 纤维的弯曲与扭转性能58
4 @7 u7 E4 U" R+ k# J
一、纤维的弯曲性能58
/ ^; `8 W$ t" U; s) n1 B1 O' G2 U8 z
二、纤维的扭转性能61
5 P. g8 W5 t4 B: ~
第五节 纤维集合体(絮块状)的压缩性能64

. p6 D' }6 a8 I- q+ d
第六节 纤维的摩擦与抱合性能
+ N4 {0 w: V- ]; n! H9 f8 Y
一、纤维摩擦抱合性能的基本特征66

9 j( M. D- s, Q( O9 p. g% ~! B
二、纤维摩擦性能的形成机理66
! L6 j* P, r! q9 I, r
三、纤维抱合性能的表征指标67
! ^" m# D) ~  o( M; m
四、影响切向阻抗系数的因素69
/ c' X' f# x( D  Z0 F0 p0 c
第七节 纤维的动态机械性质70
( j. r" ~' x4 S$ O( _
第四章纤维的物理性能73

$ }" M" x# @  F# l! B: r* k
第一节 纤维的热性能73

9 S3 T7 R' n4 S7 G- i# X
一、纤维的比热容73

# _5 @3 U7 Z* I6 Z  c4 m6 J1 @
二、纤维的导热性74
" a. J" M  Y; G# Q* C6 _1 Y
三、纤维的热裂解与三态转变75

1 H1 r% s: p8 R! J
四、纤维的耐热性与燃烧性78
. I% [' T2 {7 K( H' I
五、纤维的热定型80

3 D6 `4 i5 ?9 ?% m7 }
六、纤维的热膨胀与热收缩82
; P7 l% H; M# }! p
第二节 纤维的电性能83
2 `; Q( r; h' h
一、纤维的电阻83
1 ~: ]$ t) T' u" t' `' d2 u( F
二、纤维的静电86
1 z% y! A/ w9 ^0 g1 K/ z) Z
三、纤维的介电性质87

. Y7 V  V$ Q; o5 A- m. T' z/ z
第三节 纤维的光性能89
# G; @( }, J" C7 F$ G6 \3 R
一、纤维的光泽89

6 Q: I9 B  K- i8 |2 D3 l9 h5 F
二、纤维的双折射91
) W5 B0 L6 H7 A% q8 B: I
三、纤维的耐光性%

7 R1 |: c5 r2 O9 O1 C
第四节 纤维的吸湿性能97
) m1 _# n, @2 [- L: Z* ]
一、纤维的吸湿指标97
. ~4 h5 T8 u5 V9 p3 Y
二、纤维的吸湿机理99
( q: U. Z" [! i: B4 T. r$ p
三、纤维的吸湿性能101

/ H2 ~, {/ I# L" N
四、纤维吸湿性能的影响因素103
" v, n1 ^' _9 _2 i0 f9 _( v" r! n
五、吸湿性对纤维性能的影响104
: L6 @% A  Q7 v: q$ A1 J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9: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 h2 G+ K" u% q' A1 D, a3 N# q
第二部分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4 M; y6 h* Y4 s/ N
第五章天然长丝纤维
7 j' w  m: O0 j1 U1 A& ?
第一节 蚕丝纤维的化学组成与成纤过程

; V- f- X1 ?- u# z+ z" K2 R; Z
一、蚕丝纤维的形态结构

& a$ N% F$ W7 U$ Q/ ]7 f7 X
二、蚕丝纤维的化学组成
! y* z9 J" \4 j
三、蚕丝纤维多肤长链分子的构型构象

8 p" v' g' g0 [7 k' ?/ c+ t
四、蚕丝纤维的成纤过程
& c5 U9 f- o& x$ j8 h
第二节 蚕丝纤维的聚集态结构
$ J$ e7 P. j" z
一、结晶区与非结晶区的化学组成

( r, D" u3 g, M5 g1 ]% C  e
二、多肤长链在结晶区与非结晶区的贯穿
5 g+ S8 I) V) V/ [* c
三、结晶区中的分子排列
$ L4 B  f$ X+ l2 N
四、结晶区的晶胞模型
. }  ~1 H, G3 U7 \0 E% q/ q# Y. m4 U
第三节 丝胶的结构与性能
0 M' N8 h& \; v+ A
一、丝胶的结构

5 L* e! C0 ~# j+ @! Z5 F
二、丝胶的性能
0 J/ \; ]8 L( H( O- R- p% M; Y
第四节 蚕茧和蚕丝的主要性状
, t* L0 Y) }, t, M. Z- l7 X
一、蚕茧的成形

8 N% n& \3 M: Y. k2 d) ^) V! @
二、蚕丝的物质组成与异形度特征
) L8 i* o; \& V1 |. I$ W$ F
三、茧丝上的颊节
; E" v# L- p& K( L* \: T# _+ p  c
四、蚕丝纤维的理化性状

: s7 X6 P* {+ H$ U
第五节 野蚕丝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A8 u! R' M  h: `3 _4 N6 d
一、柞蚕丝纤维

+ `1 ?  I; K" L5 {
二、蓖麻蚕丝纤维

' l* M0 Q1 H' n" Z: s
三、天蚕丝纤维
9 T* ^% M; J; h# f
四、樟蚕丝纤维
, h7 S  o. ]7 l. t4 k9 r0 x! ]
第六章天然短纤维137

* W* r- r$ O  u  |) C, u& p
第一节 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137
4 i3 v9 V0 p) Z8 Y" c* h
一、棉纤维的种类137

7 f- ?: ?/ @' o1 g* y9 S: ?
二、棉纤维的形态特征138
. `% E; M0 O, {+ }7 V' J- g7 t
三、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主要性质139
$ _9 f# R! S) b& E
第二节 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142

$ |3 B& g, p8 ]
一、麻纤维的物质组成与化学性能143
; [9 n7 J. h- B% n7 o: h+ V* G% ^
二、麻纤维的种类145
( y# f, w$ L) C+ x$ |
三、麻纤维的基本特征147

- s- K! E1 E5 G7 R
四、原麻的纺织前处理150
8 o& v4 E9 k& H; I: c. p$ m6 @
第三节 毛纤维的结构与性能150

' s7 p. b* R9 Y& {
一、羊毛纤维的结构特征巧1

- T" e3 l9 Y4 u  I% F' p
二、羊毛纤维的形态特征153

/ P2 F2 v7 y, q4 `) q
三、羊毛纤维的含杂与净毛率155
( d0 u, t2 U' |) k' B
四、羊毛纤维的定向摩擦与缩绒性157
! c5 |$ g' ?. `1 A
五、羊毛纤维的化学特性159
$ ]/ o9 o' v% \! _* E% q  t
六、日光对羊毛纤维的作用161

* M7 S+ A. u- s1 n+ A
第七章再生纤维

  P6 D/ E% X* E
第一节 基于碱溶液法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5 K1 U. t8 Z7 W% P0 r
一、碱溶液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构

, H- n9 O' n3 u6 k) H% J$ j& w8 @
二、碱溶液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性能
: D0 v' ]) R, Z4 V0 X! P
第二节 基于铜氨溶液法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9 n( u- z* G  b  }% I6 i& J6 @- e
一、铜氨纤维的制造原理
2 ]' ]2 e2 i, H/ P" ]( ]2 e
二、铜氨纤维的结构

) Q0 `+ @* b5 V7 N
三、铜氨纤维的性能
! h- Z; A0 H$ ?  E9 ?* \0 [
第三节 基于有机溶剂法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 @; N( [$ K5 _! v! U- {3 |
一、绿塞(Lyoce11)纤维的结构
( o& J* }) d% J5 y
二、绿塞(Lyocell)纤维的性能
( ~% `, C4 H9 P( `3 e
第四节 纤维素改制再生的衍生物纤维
" ^, t+ G6 ?3 o6 ~! K( }
一、醋酯纤维的纤维素衍生物特征

4 F. b' H* K3 W0 S0 U( D
二、醋酯纤维的制造过程
2 K* \4 N& F- x3 I: y
三、醋酯纤维的结构

. T% T% }* l6 ~% h
四、醋醋纤维的性能179
# ~* z2 W5 F- I% W: m
第五节 再生甲壳质纤维与壳聚糖纤维181
$ F5 r+ A4 x( P8 k
一、甲壳质与壳聚糖的结构181
* q. U! W$ r5 }( N( `, f; k
二、甲壳质纤维和壳聚糖纤维的形成182
; E" o' c/ U% Q) q/ g2 e0 v
三、纤维的主要性能183

2 W( K  ]( [& [6 W4 h! A* O! O( T- S
第八章有机合成纤维
# ^: c* ~, d6 T+ D2 \: c% w' [3 C
第一节 涤纶、锦纶、丙纶的结构与性能

! G! ~: ?# h/ V5 }
一、涤纶、锦纶、丙纶的化学结构

7 }, w+ F' J" P: p0 A; Z+ H6 W
二、涤纶、锦纶、丙纶的形态结构和聚集态结构

& G% u# T6 v& F% c
三、涤纶、锦纶、丙纶的性能
( x" V0 l1 s- V2 a: U. x
第二节 腈纶、维纶的结构与性能
- j; ]. b8 i; D* y
一、腈纶、维纶的化学结构·

- X% Q& g# s( ?
二、腈纶、维纶的形态结构和聚集态结构

- z" I, u" v  c9 o
三、腈纶、维纶的性能
/ C- U3 c$ |. x
第三节 氨纶的结构与性能
$ f; M( W1 I3 e7 X: F- H8 c
一、氨纶的化学结构
. b% {2 S/ @  k3 f# Y* _
二、氨纶的弹性体结构

$ ?, f: D7 U6 {$ H; a- ^, u
三、氨纶的性能

+ f* H/ B( H4 J$ L; e" \
第四节 功能性合成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5 Z  n- j% ~" W; g4 a$ Y1 y
一、阻燃纤维

; n1 B- J( w( e' c
二、抗静电纤维和导电纤维

- C0 \  r- ]7 m0 \, ]; S' Q
三、亲水性合成纤维
- @. w3 T9 l3 H0 G" w' w
四、防护功能和卫生保健功能的合成纤维

3 [, T0 s5 w: S; ~' ^  p6 N
第九章无机纤维

2 r  T3 Y% r% v$ Q
第一节 金属纤维的结构性能特征
$ Q" ?1 c; B# i3 F9 A" ]0 @3 w
一、金属纤维的生产方法

+ e3 Y: B% a0 i3 @$ D2 g, R
二、金属纤维的形态特征
# O; n9 L3 i( J6 U7 G' Q
三、金属纤维的应用

$ S5 @0 u/ m0 P3 A& }* L1 m
第二节 玻璃纤维的结构性能特征

( z* _1 P% y. N+ P
一、玻璃纤维的生产方法

% F1 p) s% P, O- u+ ]4 i/ h
二、玻璃纤维的种类

; n  c1 x5 a! m! J! x
三、玻璃纤维的组成与结构

+ H0 q) A" t1 S% B* T' O5 ?
四、玻璃纤维的性能
; R, K! k- k7 f
五、玻璃纤维的应用
) a5 Z3 c) x# e" ^' O' z
第三节 碳纤维的结构性能特征

, A) L" e9 M% q
一、碳纤维的种类

- p# i" |7 F6 y" h; U$ t+ |. l
二、碳纤维的生产
/ q$ _+ d' T1 H- Y( o' @  X0 |; Z3 d
三、碳化机理

! A$ t8 b* E. e5 g
四、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

( s: K+ D" G& N. V( D3 A
第四节 陶瓷纤维的结构性能特征
' r9 v7 z9 L0 s9 W6 `
一、陶瓷纤维的种类
, ~" F4 s5 A& R" b" m) }+ S+ Q6 m
二、陶瓷纤维的生产

5 L% B9 k; R) `& n
三、陶瓷纤维的组成与性能

/ L8 y5 ~9 T* a7 l# z/ X
第十章差别化纤维

0 K# j1 {) J3 }0 `8 H: m
第一节 基于转基因技术的差别化纤维

9 L7 I5 ^9 F: g; Y) v
一、转基因纤维的定义

/ P7 A' G3 j* ^: `. D1 W9 H
二、转基因技术的分类

$ _* m2 Y) }$ P8 \1 n2 ?! j
三、植物的转基因体系与转化方法
4 X4 _. x( {4 u" }. {# v$ v
四、动物的转基因体系与转化方法
: S. s' |- w  H0 v; U/ [
五、转基因动、植物的纤维产出物

. Y/ R8 ~) A3 h- j
第二节 基于风格仿真技术的差别化纤维
# P: {5 c6 O# J/ d3 r3 T
一、纤维光泽感的改良

! @4 C/ `  W- l: g7 m/ p# M; U$ P0 S
二、纤维的刚柔性改良
+ f! h# ^( o( J" ]- S
三、纤维集合体的松软性改良

% N. m; c2 b2 j7 X! G( N
第三节 于形质改良技术的差别化纤维
2 q# \9 q' K$ M0 Q
一、毛纤维的细化改良

3 r( W7 g+ m, N+ V, u
二、涤纶的染色改良
/ u) h3 H- I" `6 N; G
三、纤维的共混、共聚改良
* O. l9 b( A% L
四、纤维形貌的刻蚀改良
五、化学纤维的截面改良+ A+ F! ~* n/ ~7 q' N! A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9: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8 s, k8 ?$ t; n; u$ |: k
第三部分 维纤维集合体(纱线)的结构与性能

9 ?* \6 y; i( u
第十一章纱的成形与结构
; A2 F7 ~. W' t5 y3 ]* K
第一节 纱的成形方法
% w9 N: @0 q( e3 t5 r5 D' D
一、短纤维的成纱方法

* x9 D* t: K8 `- G! Y- T
二、长丝纤维的成纱方法
! @* A% h. H" I" Q% r
第二节 纤维纱的结构特征
: E7 s0 N+ M  i! F0 k2 N
一、环锭纱的结构特征

( |+ g: D4 m' x1 u* q0 v
二、转杯纱的结构特征

4 E- _8 L. p, g* u6 p- P! Q+ ~
三、喷气纱的结构特征

& H" h; v  @5 S# ^4 Z3 T
四、摩擦纱的结构特征

0 i2 g1 `5 n% i3 N1 z
五、集聚纺环锭纱的结构特征
9 G( }0 a+ }  C+ k7 v# i6 H
第三节 捻长丝纱的结构特征
* z- F* ]" L, p/ b0 I* C
一、加捻方向与加捻程度的表征

9 ?. C; J  t" F
二、有捻长丝纱的形态结构
3 G- |( I- R/ f7 c4 e8 b% |
三、加捻对长丝纱长度的影响
2 w& E3 W8 s6 ~
第四节 络长丝纱的结构特征
9 r) t9 T  {1 _% z. o4 v0 O
一、网络长丝纱的集束成形
! W! W; Q: u7 H' ?) H
二、网络长丝纱的结构模型

& I+ g- E$ D* n& X
三、网络集束能力的表征

; H2 x* m, x" M' s1 f
第五节 并长丝纱的结构特征

2 P8 ?+ c2 Z4 h7 d+ K
一、粘并长丝纱的成纱方法

8 r! f% E4 j* l4 _7 q/ A, e0 \
二、粘并集束的目标
6 C; c& O- M% i0 Z/ {9 ^
第十二章纱线的形态特征表述

) }" O9 R# n/ m
第一节 纱线线密度及其不均匀性的表征
5 R3 G3 i$ s9 g. e5 k8 O" ?5 }
一、纱线的线密度
. `  {! u& H( |2 p7 `% L1 g" l
二、纱线线密度与直径的关系

3 i: c0 l+ z5 p+ _+ O
三、纱线线密度的不均匀性268
4 V8 Y1 t7 _! r" j4 N$ Q! _' u
第二节 变形纱线结构与功能的表征272

8 w" D) l# K6 x& ]/ i# T
一、变形长丝纱结构的表征方法272

+ X* Q; g# M# C/ b9 T2 o0 B6 ]
二、变形长丝纱的蓬松性及其表征273

" Z, n- h1 }& [9 L' N% h  I) v% M
三、变形长丝纱的伸缩弹性及其表征274
) k) ]# F- o& ^9 b$ S
第三节 纱线毛羽性能的表征276
2 f9 J1 T4 k5 h! b; ]* S
一、纱线毛羽的生成276
/ V( K2 c( ?$ v: B& D
二、纱线毛羽的基本形态和分布特征277
: J4 |$ W% x1 g; f6 f0 `
三、纱线毛羽评定278

& }1 O6 W4 K: s* m7 t
第十三章纱线的力学性质

, j: z5 |1 D6 O2 y$ s9 R6 e( ?  l
第一节 有捻长丝纱的拉伸性能
+ K4 w6 ^0 V8 i' I$ {
一、有捻长丝纱的拉伸变形模型
5 n# e+ o: g! ~5 ?& M; d4 ^
二、有捻长丝纱的拉伸断裂特征

$ t5 G4 \, l: E1 M. h+ d
第二节 纤维纱的拉伸性能
) k) Q; q' P% _; @6 j( M# @! y
一、短纤维纱的拉伸断裂机理

1 W1 {8 d, M! _" [2 r
二、影响短纤维纱拉伸性能的因素

1 U/ N- O+ M, P$ F/ ]+ Z: l. Q
三、混纺纱的拉伸性能
8 M# O) ~. X( r# z
第三节 线的弯曲与扭转

9 P8 U: l2 U4 q% s2 h) N$ M
一、纱线的弯曲性能
( X" J; e9 a; {( a7 d
二、纱线的扭转性能
/ X5 Q  y/ g' n3 j3 k$ k
第十四章二次加工纱线的成形与结构

( ^2 W( t. C" A
第一节 合股捻线的成形与结构
+ i/ N. L6 X+ Q& }% _4 y) b
一、合股捻线的结构
) u" H2 S9 J! U3 |
二、管状结构股线的单纱配置
5 {3 ^1 k  e; o7 t) |8 G% N
第二节 花式()纱线和金银线的成形与结构296
3 t. w* h! E8 K: {+ y% E
一、花式()纱线的成形与结构296
2 |% h, ^% A# S
二、金银线的成形与结构300
) v: C7 y* ?  C( U" E: L
第三节 差别化蚕丝长丝纱的成形与结构302

& d8 s9 k: j" E0 T) [
一、蚕丝纤维的形态记忆长丝纱302
! p! M) i6 n  C
二、短纤化的蚕丝长丝纱304
# S; e' Y2 I2 s' P8 \
第四节 短纤化的化学纤维长丝纱306

8 ]( b# Z" Z% i5 W  k0 S
一、化学纤维长丝纱的短纤化方法306

" D3 p5 Y$ F1 L* @3 ~- S( P) R( F* @
二、扭矩型短纤化长丝纱的形成306

% G% w5 `3 b7 U" p5 `  a
三、变形记忆的能量原理308

5 F; l; T9 s1 l1 A
第五节 长丝/短纤复合纱的成形与结构309
& p4 ]* |3 _& B% i
一、长丝/短纤包芯复合纱的成形与结构310
7 J3 B9 c  T/ @+ s
二、长丝/短纤喷气复合纱的成形与结构311
三、长丝/短纤包缠复合纱的成形与结构3112 I: V9 g4 m% |' u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9: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 \% i7 E% f* B( a8 F% s5 _' D( a2 h
第四部分二维纤维集合体(织物)的结构与性能313
! e* N$ r0 P% [! O* ~) w% u$ E; T+ g
第十五章织物的成形与结构314

" Z* J- D( j2 F9 H1 \( _
第一节 物成形方法概述314
8 Q9 A1 h; H' b8 p
一、机织物的成形与分类314
5 I" O4 S& Q: V
二、针织物的成形与分类314
5 W: x/ C& C; W7 Q
三、非织造织物的成形与分类
) q5 S# E6 N' |! P- N
四、编织物的成形与分类316
, r& `2 x$ g5 R
第二节 织物的结构317
' n+ T* l& I3 b( I3 Q
一、平面双轴向机织物的结构317
  u; x2 j1 m- Q! _4 z9 I; Z3 k
二、平面三轴向机织物的结构322

& Q6 |0 L2 F* Q! W# X- @
三、立体机织物的结构323
9 j8 C( V  @. ^( k- u
四、多向立体机织物的结构324

8 S2 C( W7 F) p! a2 O4 g6 c
第三节 织物的结构325

3 }% g$ G2 ]& k$ V+ H, r
一、针织物的线圈结构325

+ B; W3 x% l1 L* P. j/ p. Y# [0 u
二、针织物的组织结构326

! U( c. t# |, L$ r
三、针织物的结构参数329

- e1 Y8 t  b" j$ M/ |4 J
四、立体针织物的结构331
1 x" S+ l/ X* m) i# ?
第四节 织造织物的结构333
  a7 y& N% s7 B$ F/ d- |: O; @
一、纤维在集合体中的排列与取向333
2 p* {7 P6 c7 ~
二、集合体的孔隙相结构333
# u+ P9 o+ R3 T: ?
三、集合体构造的均匀性335
# d9 [3 g' C7 H! {3 a: O
四、立体非织造织物335

' Q8 S% X7 f4 R0 P# r
第五节 编结织物的结构336
& D) |3 `2 Z9 k- F$ Z1 I5 S+ ^, t- Y
一、二维编结织物的结构336
2 w- [5 ^/ K7 K& c, r1 R
二、三维编结织物的结构337

9 ^7 d$ D4 }0 @& z$ d8 w' P  c
第十六章织物的服用性能338

+ e& v, a- m2 L* _: k  D* H
第一节 物的耐用性能338

# q6 [9 k7 M& Q8 M
一、一次机械力作用下的拉伸破坏338
- L  {. j' u: ~% E5 H$ [/ F
二、反复机械力作用下的磨损破坏341
. Y: d& R* o1 \( Q1 p/ v2 z
三、反复机械力作用下的起毛起球344

' O% [( z& z! V2 r# d
第二节 物的热湿传输性能与通透性能346

6 B9 f+ v% a3 `' l0 t: `' g2 B
一、织物的热传输性能346

  I% i. `+ U/ s
二、织物的湿传输性能349
  N, v6 `8 x: v: [% f# m+ K# Q
三、织物的通透性能351
% c0 |9 Q( @( D6 n( n) ~
四、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353
3 B1 |1 l3 `! u3 {/ e, {
第三节 织物的卫生防护性能353

! y3 S7 h; k/ P* o& a+ p5 [: L
一、织物引发的皮肤刺痒感及其防范354

  R" u) @! v# b; Z/ B9 I
二、织物中甲醛与致癌致敏染料的防范354

. u) [/ v; I! j' [% ~: J
三、织物对紫外幅射的防护与屏蔽357
1 J, Q  }/ f) h) D
第十七章织物的风格359
$ t2 N% y- b# e. j$ |* I
第一节 风格的基本概念359

! l; S* m1 O* N0 ]9 @1 T& |4 d$ y
第二节 风格的感官评价方法360
3 G) b6 @) @' s( h, U: j% k
一、感官评价的影响因素360
1 i/ T+ a: U/ P& @9 T% j1 G
二、感官评价的方法362
5 o, _5 ]9 x; h3 `3 C. U1 X  Y
第三节 色彩与色感觉364
6 d/ o8 R  c' _- T9 N2 S! x& [0 L
一、色彩的产生与色感觉的形成364

, B7 w( d8 X  Q' Z
二、色感觉的心理量度364
& Z$ v& Z, Q# L; A# S4 t9 k1 |. w  ^
三、色感觉的模型表述366
/ u2 j2 @% J- U) Q
第四节 织物的形态风格367

% m2 t  ?- O# S6 @8 U. J# s5 G5 r' U& L
一、曲面形态的投影表述367

9 G$ P% `; |6 f% B1 F3 ]1 N
二、曲面形态的等高线表述369
5 ^( Q" M3 a% W# @+ ?
第五节 织物的手感370
% u1 v  h5 |1 n. D/ w0 B: @
一、手感的行为方式与感觉信息370
" A: V1 B. f" u9 `3 k
二、织物刚柔手感的简约表征371

5 u" s$ T6 v  P- ~: W
三、织物综合手感的表征体系372

3 }- c. D3 O. A
第六节 与针织物结构有关的外观风格377

# L7 @! ~0 T. }2 H" Z; R! h3 l
一、伸缩性377
6 h! U1 Z- U# ]
二、柔软性377

1 A1 y' K- r; E& o6 \  a+ J
三、多孔性377

) \. u, T" D8 b; S# Y5 B. }
四、防皱性377

8 v; l+ I. [/ Q( A+ g! S
五、线圈歪斜378
/ p. V' v- a  }% x. R0 b, S; d
六、卷边性378

! E4 M+ T: r/ Z2 k$ Q2 a6 q& S
七、脱散性378

* y/ V' f2 s% C. s" m
八、延伸性378

+ n! n# x& ?% C% c9 u* P* x; o' B
九、尺寸不稳定性379

! s. C8 H1 }- M! K
十、勾丝和起毛起球379
7 u1 A1 Y' m: B+ n%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9: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4 D) H& e- [3 c. {+ E! p
第五部分纤维材料的复合化技术与产业应用

5 z0 V# c( @! f( Q
第十八章 纤维材料的复合化技术
4 K. I2 v/ a' }
第一节 维的复合化技术

3 [- p7 X. }% V7 t2 \& @
一、复合化的技术途径
8 a9 c' B6 p& A  y$ Y
二、皮芯型双组分复合纤维
- ]: y+ T9 l8 U
三、并列型双组分复合纤维
! g4 M; p1 ?4 W
四、利用纤维的复合技术生产超细纤维

0 Z3 t$ G9 j/ ?7 c) s0 n) D( a$ Q
第二节 纱线的复合化技术

* M; h' o0 p, }
一、由短纤维复合的混纺纱

( T) n  X& y0 e9 a. [
二、由长丝纱或长丝纤维复合的混纤丝

, C, v4 v$ t' y5 f& G
第三节 织物的复合化技术

  M" ^6 w- r- P. }$ P6 f) {
一、织物功能整理中的复合化技术

% A% L# |( E9 c7 {% e5 e
二、织物与连续相材料的层压复合401
+ g+ [/ l: u7 }6 r
三、织物与连续相材料的转移复合404

8 i& ~' F* z: Z' x: K
第十九章 纤维材料的产业应用407
/ \. q' A1 f5 \! p. @
第一节 过滤用纤维材料407
0 ~2 _3 z4 M8 x8 w; K
一、过滤用纤维材料的集合形式407

3 n5 g) o) L$ _5 P1 l2 B
二、过滤用纤维材料的选择408
: g, [" e4 u- ]2 U, l& I9 ?
第二节 输送和传动用纤维材料409

  X3 b7 P8 e* Y- D& n
一、输送用纤维材料409
! H5 ^7 b. U" R. S0 E* t: ]. z  D
二、传动用纤维材料411
0 V9 ?9 L  u0 z7 ]
第三节 农业生产用纤维材料412

5 e: T5 p% N: R, a7 V; `- ^2 W# E; e
一、覆盖用纤维材料412
. v. ?& f. g2 ?2 n, i! z" k
二、温室设施用纤维材料413
) c2 x2 w+ Y% {4 E/ `
三、育苗保墒工程用纤维材料413
# q; ^9 W4 e. K! C: C# H
参考文献415
1 |5 w- f4 l  K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20-3-15 16: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但是看不到下载地址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20-3-15 2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han12345620 发表于 2020-3-15 16:423 B) E" L* G" {) M7 A4 P
好,但是看不到下载地址
$ N' ]4 }# j% X. B, s9 h
已发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21-2-24 18: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楼还在吗,在哪里下载哇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21-2-24 23: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corcordium 发表于 2021-2-24 18:44
3 ]' ?6 Z& v5 e- n& G- ?楼楼还在吗,在哪里下载哇
# d3 p6 l* o) ~9 \5 T' ?
已发站内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10-21 12:3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