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浆料学》,周永元,ceb。纺织新技术书库43,高清,2004年,1M。
, I+ J9 c9 {6 ~" |内容提要$ |5 J! ]9 n" _6 Q
《纺织浆料学》应用高分子化学和物理、高分子设计的基本知识,综合纺织上浆工艺实践,系统地分析与论述了经纱上浆的机理、上浆工艺参数、浆料选用的原则、各种浆料及辅料的性能、浆料的配合与调制以及适用于各种纱线的浆液配方。对浆料性能的检测、鉴别与剖析也做了相应的论述。
- L# u3 x0 L) \《纺织浆料学》可作为高等纺织院校纺织工程专业选修课教材和参考书。亦可供从事纺织、造纸、复合材料行业、浆料生产的技术人员以及所有使用粘合剂的技术人员参考。
% Q7 E9 {! J | g" P" j目录+ B/ k! M4 h. p$ r4 O! |
绪论 1
! ^" V3 o# g* }9 @: v第一章 流变学基础 13
i+ S5 {/ `# e第一节 流变学的基本概念 138 g% S5 V9 b: S
第二节 浆液流变特性 19, q5 W8 S" J3 X2 i, z3 O7 N" O4 T
第三节 流体的粘度单位 26- ~7 v/ _3 |* J
第四节 各种粘度计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28
2 w4 I5 M. Q/ L) x5 o; n+ p第五节 影响浆液流变性的因素 36
/ _4 \8 ?- M0 T/ O4 K- m第六节 粘度法测定浆料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 40+ o+ u( n' R6 k- [/ V
第二章 高分子物理化学基础 44
+ u; e- k( n5 S1 s5 ~3 v第一节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44
2 d3 n2 k/ z* [- ]% j3 u5 s# G第二节 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522 D9 c9 P0 B0 D3 V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 55
4 O& u& z4 n1 a& ]6 G第四节 分子链的柔顺性 59$ ?) S0 ]& j+ _7 c& [7 k4 Y" ^$ H
第五节 玻璃化转变温度 62) j+ M3 m7 b8 B q7 @/ r/ K% B
第六节 浆料的高分子特征 67! m) ?4 r0 S! e, q. G
第七节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73
( p* B" H: V$ S第三章 粘附性与粘附机理 85
6 l: ^- W! ? j9 J( Q第一节 粘附的基本原理 859 z$ c% A+ {% t1 g9 j* \
第二节 粘附机理 88
- S& J% f1 _4 [7 x第三节 影响粘附强度的因素 939 ]4 K' A/ R- z" W7 H) a4 q1 ~
第四节 上浆工艺中的粘附过程 97
" k7 V6 S/ a* d4 e7 c9 y第五节 粘附性试验法 99
: Q' y2 i d9 v7 a7 N第四章 成膜机理及浆膜性能 101$ r! j7 y Y; W7 n* x+ z
第一节 成膜机理及成膜过程 101! Y8 V5 y: p# O7 l" z
第二节 浆膜主要性能及其在织造中的作用 106
: |+ h6 N+ I4 \$ n9 c第三节 影响浆膜性能的因素 111
7 M) X6 `& R% ~ Q- N6 r第五章 淀粉 115* D2 N2 h9 V8 H+ Z) n- J
第一节 原淀粉基本性能 115! {2 X* S( h- g
第二节 酸解淀粉 150
# W) m4 A$ s! t5 x/ v第三节 热转化产品———糊精 158
" i8 ^5 c9 n) f, C第四节 氧化淀粉 166+ o0 {; o0 `6 c, u1 e: ?
第五节 交联淀粉 177, X' j2 A- g* x$ u
第六节 淀粉醚 186
; F+ P) w# F& G第七节 淀粉酯 205% A' P) E8 f, B! g0 j8 q9 u
第八节 阳离子淀粉 227 V0 T$ j( z3 y$ v6 k0 z$ b# F
第九节 接枝淀粉 235
, A' b1 |' B0 _# j1 Z第十节 变性淀粉综合分析 252
0 A, X: g2 V& l0 `, n, C5 P第六章 聚乙烯醇 261& Q' R) T A4 s' C }5 z
第一节 制取方法与化学结构 262" x+ `/ `& ]/ D! d
第二节 规格与色泽 268
' Y/ ~4 \' ?$ h; D5 P2 w第三节 化学性质 271
# `% d+ ?* g# f1 z, J第四节 物理性质 280
/ C1 X0 H* R+ j, [第五节 薄膜性能 294
5 F9 s$ e# l. F! q" l第六节 经纱吸浆特性 2993 W; A4 M" o7 d
第七节 与其他浆料的混溶性 301
D* \* Y' z: v7 z+ E第八节 聚乙烯醇浆料的选用原则 306
7 w) d1 g' H& B4 p第九节 聚乙烯醇的变性 3089 t$ {( o( X6 @# M2 I
第七章 丙烯酸类浆料 314
3 R% U4 {$ ]1 Q第一节 单体 316
$ X. C. y0 G) h第二节 聚合反应 319. \5 T) v8 h$ }. `2 u& B1 V5 b. O
第三节 化学性能 323
9 p5 ~3 m2 F: v, L% F) X第四节 物理性能 3288 i9 b* ]8 H. L) ~7 ~
第五节 上浆性能 329
9 D& @7 V9 s I. @/ w第六节 常用丙烯酸类浆料分类 337
! C, n' h/ Z, B% I! y4 m4 p0 G第七节 丙烯酸及其盐类为主体的浆料 338
' f1 n, A& _3 h. X第八节 丙烯酸酯为主体的浆料 341) B0 i& i( [, K
第九节 聚丙烯酰胺 348/ C: u5 q5 q+ Z+ r$ u# l" R
第十节 丙烯酸类浆料综合分析 353
E1 Y9 K1 ?$ V1 I8 [第八章 共聚浆料与特种浆料 358, w/ b6 D/ K7 p2 u* Y
第一节 共聚浆料 358# m! A# d6 b$ L# [9 O
第二节 特种浆料 366! ?3 i: b& Y6 j4 { R! h& G
第九章 纤维素衍生物 3778 a& S+ l, } b# W
第一节 概述 3771 t0 q) l1 N! e
第二节 羧甲基纤维素 383
" X4 I* T5 H/ h( Q第三节 甲基纤维素 388: A( i1 d+ t4 Z& _- X& f, |
第四节 乙基纤维素 392" ~- C& O9 H0 {
第五节 羟乙基纤维素 394( g! }5 Y- o$ h" v
第六节 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混合醚 398
+ |- J& a) l) _. ?第十章 海藻胶 400
3 W2 ]( z7 ~0 Q第一节 褐藻酸钠 400
1 L. J. ]+ C( A3 F第二节 红藻胶 411
5 K$ C! p" E$ r" t" h: @% n) J% p第十一章 动物胶及其他天然浆料 413: g- m8 m3 M* E; k# C, u4 ?
第一节 动物胶 413
1 O, _; I, }6 E0 z" l第二节 植物胶 422% `! n. n8 h4 [1 @
第三节 树胶 427" [4 W: ]: H% a& l
第四节 甲壳质 4297 g$ |" I8 N& s0 j2 {& H% _
第五节 黄原胶 432% Q: ?6 c0 K2 l N& T
第十二章 辅助材料 438+ h+ d: G* \" G' d" s6 }
第一节 上浆过程中的表面现象与表面活性剂 439
6 S- V6 r( n! Z0 j第二节 浆纱用油剂 4710 ~! Y$ f' k# P. k
第三节 后上蜡与蜡 478
, I! S7 L) s/ R* S/ o5 @第四节 防腐剂 480
" m- K) B' @. [, o第五节 淀粉分解剂 484) F; K, Q8 F6 l* w
第六节 溶剂 488 l* a9 ?3 S5 Z) `! }
第十三章 浆料的配合与调制 491( P8 g; J: _$ M y2 N* {" p1 q
第一节 浆料的选择与配合 4918 y& Z# l$ H" D0 B# B
第二节 浆料配合实例 503. T( ^! C. g, h+ u$ i: ?
第三节 浆液调制 515, u* \, m" k" `+ r& r# c. M- Y
第四节 浆液质量控制 521
% T! L) y# e+ g4 ?; w第十四章 浆料的鉴别与剖析 525
8 U3 B- Z u1 f) Z1 r% m/ s% d第一节 物理鉴别法 526 d; V/ c* E! M- _! F( ~
第二节 化学分析法 5299 f5 _ W _5 K& I' l- h
第三节 仪器分析法 544/ t6 J9 ?# k4 {7 N0 O: D
第十五章 绿色纺织品生产中的经纱上浆和浆料
, t; u8 ?3 y w' W& g: s5 ^开发 555
0 z" ?3 w8 T. {第一节 绿色纺织品与经纱上浆 556
1 J/ A2 s3 q' \5 j3 D第二节 绿色纺织品生产中的经纱上浆 562
8 T2 X4 ?; c0 D7 i第三节 绿色浆料 570$ g @8 u, I: o1 Q4 _
参考文献 5915 K, V' k. D' i' M$ Y5 y3 I; N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