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制绵] 开绵工艺参数、质量指标、疵病成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7 09: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开绵工艺设计要点! A' O4 N$ g* j) b( U- _
调合球中的各种原料为块、束状,必须经开绵工序的开松、除杂、混和及制成一定规格厚薄均匀的开绵绵张后,才能有利于下道工序的进一步开松和梳理。
! ^( @" P3 L) F$ E/ d
7 a7 E, U) `" F6 q9 m, _"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9: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 Z3 U+ E8 ?# Q9 y! t$ Y% ~. z2.工艺参数设计' d1 b6 g+ z, j/ w
(1)调合球重量4 k" T: W9 I! A
当铺绵长度和宽度决定后,调和球重量关系到单位长度上原料的重量。调合球重量应根据原料性状而定,甲球中的纤维长、并结重、强力好,为加强开松,调合球可稍轻些;丙球中的纤维强力低、较蓬松、含蛹屑杂质较多,调合球可稍重些。生产中调合球重量还应考虑后道机台的产量要求,一般球重在400~550g。
- W7 Z* x* p3 e(2)铺绵顺序
4 j( l# r. v1 |" J$ ~调合球中各种原料的长度、强力、缠结程度以及含杂情况均有差异,为提高开绵质量、增加落杂、减少落绵,在铺绵时,一般先铺缠结重、难开松原料或含杂多的原料,如长吐、滞头;其次铺纤维短、易于散落的原料,如茧衣、回绵、茧子等;最后铺纤维长的原料,使开绵球表面较光洁,如长吐。' P" S1 G8 V: \0 z
(3)隔距
. b! X" x8 F( X  R锡林、刺辊、持绵刀三者间隔距对原料开松及纤维损伤有很大影响。在锡林与刺辊隔距固定下,持绵刀与刺辊、持绵刀与锡林间隔距影响握持机械对原料的控制能力和锡林对纤维抓取能力。隔距变化可通过持绵刀上、下及前、后移动来实现。) T' r: P& C4 J4 M& o& R# w+ L; t2 z
在实际生产中,锡林与刺辊隔距为3.2~5mm,持绵刀与刺辊隔距为1.5~4.5mm,持绵刀与锡林隔距为3.5~5mm。锡林与工作辊是对浮在锡林针面上的纤维团块补充开松,为提高开松效果,隔距应偏小掌握(1~2mm)。
7 y8 Z* B3 h' n0 l(4)速比
4 ~1 @6 w- c& h5 W; j锡林与刺辊速比应既利于开松纤维,又避免纤维过多损伤。对强力好、缠结重的原料,为提高开松效果,速比应大些;反之速比应小些,以减少纤维损伤。在实际生产中,锡林与刺辊速比一般在168~210倍,锡林与工作辊速比约为72倍。
/ F8 {0 a6 v( P, x' {: O8 c
0 _) H/ ~( T/ n( a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9: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 Q, e1 g( ]0 ]7 Y! N  {3.质量指标1 u" ?) K2 v! b. |( u
无量化指标,看外观开松效果。# q, q2 b$ W( t% w; t3 N4 v" ~/ B
(1)绵张松解度良好。
/ v$ `! r8 H/ g$ O6 i* s(2)各成分混和均匀。
) h2 Y: K) y0 x: F$ L(3)绵张中基本上无团块状,无破洞。
, J2 U2 a* e  Z* R% R7 O$ _8 {( d5 x( K' S5 l4 K9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9: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 k$ a4 ~! L4 p4.疵病及成因
, w) r; Y7 w! m9 K1 ~(1)精干绵开松差
$ P, y, I* M; b: X1 S+ X/ k' c+ ^原因为梳针不锋利、缺针或针变形;铺绵过厚或厚薄不均,握持机械握持力不足;锡林与持绵刀、工作辊间隔距偏大,或锡林与刺辊间速比偏小。; s7 }  m: [- t% ~
(2)绵张破碎
. q+ h+ E" @2 O4 s% T6 }原因为锡林梳针不光洁或底布受潮黏住纤维,锡林倒转不灵活。. P* `6 {& q6 R8 Q  Y6 ~
(3)开绵球松散
+ y; a0 R0 T! D原因为毛刷插入位置浅或毛刷质量差,压绵作用差;纤维损伤过多,短纤维多。0 t( m- [3 v: D1 A  R4 z) e
(4)原料混和不均6 z' F2 q" |$ L2 C6 Z" X8 P
原因为摊绵时没按照工艺要求摊绵,致使握持力不一致,有的原料未被很好地开松即整块被锡林带走。* w6 f& P- {! k! H4 z: w
(5)落绵过多
5 h; l+ u/ ?; _* ~+ i0 R2 k& X  N原因为调合球太重,超出锡林针布容纤量;铺绵顺序不当,使纤维、茧类等小块状原料成为落绵;隔距太小或速比太大,使纤维损伤,部分纤维成落绵;毛刷压绵作用差;针布质量差,抓绵能力差。
% ^) n: k" g1 [6 D+ w: Z
+ w; S* ?# n# p, D: K4 c9 }7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4-26 01:1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