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6 H+ a7 E2 U! H3.隔距2 E- ^& ]1 t/ q; H. [
①锡林与梳理滚筒隔距:亦称梳理死区。锡林与前、后梳理滚筒隔距小,棒绵受梳理弧长长、受梳时间长、纤维受针数多,梳理质量好,但纤维受到的梳理力大,易引起纤维损伤或拉坏针布。常用隔距范围见表。
9 N8 p4 s, c# M, K, S$ J- f1 _锡林与前、后梳理滚筒隔距 | 梳理道数 | Ⅰ道 | Ⅱ道 | Ⅲ道 | | 前滚筒与锡林(mm) | 1.5~2.5 | 1.0~2.0 | 1.0~2.0 | | 后滚筒与锡林(mm) | 1.0~2.0 | 1.0~1.5 | 1.0~1.5 |
6 |. Z! r+ z; Q* k m- Z②锡林与毛刷辊隔距:一般用毛刷辊插入锡林针隙的深度表示。毛刷辊的作用是清洁梳理滚筒针面,并将锡林针面上纤维压入针根,同时使落绵绵张结构紧密。当毛刷辊插入锡林针隙过浅时,滚筒针面清洁作用差,影响梳理质量;当插入深度过深时,毛刷损耗大。一般插入深度为8mm。 |2 B8 H; f8 @3 \' A/ P$ B H" O
4.锡林速度+ f: i* I7 h" Q ?' d) G% h6 r
锡林速度快,则产量高。由于圆梳机的翻、嵌绵操作由人工进行,锡林速度直接受工人操作速度影响。Ⅰ道圆梳机棒绵根数少,圆梳锡林速度可快些;Ⅲ道圆梳棒绵根数多,锡林速度应慢些;Ⅱ道圆梳则介于两者之间。圆梳锡林速度见下表。
+ V; u; y7 X: F0 y, ~; H( N; o. A圆梳锡林速度 | 梳理道数 | Ⅰ道 | Ⅱ道 | Ⅲ道 | | 锡林速度(r/min) | 4~4.5 | 4.5~5 | 5.5~6 |
V# Y7 i' p3 K1 z
. t. g, H* ?! O# y( k0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