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连年战乱,人民背井离乡,但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依然,体现在服装上,尤以质料为盛。如《邺中记》载:石虎冬季所用流苏帐子,悬挂金薄织成囊;出猎时着金缕织成裤。皇后出行,用使女二千人为卤簿,都着紫编巾、蜀锦裤,脚穿五文织成靴。9 _( Z# e1 Q' K
当年,不仅丝织物数量惊人,品种花色也异常丰富。《邺中记》载邺城设有织锦署,并称“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大博山、小博山、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斑文锦、凤凰朱雀锦、韬文锦、核桃文锦,或青绨、或白绨、或黄绨、或紫绨、或蜀锦,工巧百数,不可尽名。”
S& L# G+ Q, `: D# c" t# N这一时期佛教盛行亦与服装发展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国人将当时服饰风尚加于佛像身上,这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雕像中即可看出。一方面随佛教而兴起的莲花、忍冬等纹饰大量出现在世人服装面料或边缘装饰上,给服饰赋予了一定的时代气息。再加上丝绸之路上与其他国家的活跃往来,也使中国的服装获得一些异族风采。如“兽王锦”“串
4 A: j" B# ]. L0 T/ C/ U1 g花纹毛织物”“对鸟对兽纹绮”“忍冬纹毛织物”等织绣图案,都是直接吸取了波斯萨桑朝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装饰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