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服饰文化] 《中华文化通志 宗教与民俗 服饰志》,黄能福、陈娟娟,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0 21: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文化通志 宗教与民俗 服饰志》,黄能福、陈娟娟,PDF。电子目录。
' [: t& N1 z9 _2 L1 R# a' M& P8 u
中华文化通志 宗教与民俗 服饰志,黄能福、陈娟娟,PDF.pdf (10.39 MB, 下载次数: 0)
中华文化通志 宗教与民俗 服饰志,黄能福、陈娟娟,PDF.jpg ! S7 Z* k+ j9 B1 L$ o! e' v
199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目录

) X& P, ^, b2 ^. B4 d, [3 a3 I9 t
第一章  中华服饰探源

$ z5 ^7 R' B4 X+ l" f3 ?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服饰文化
  [5 P8 w+ n7 ^; {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文化

; W1 M8 {  Y% C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服饰文化
# q1 g% b  {( v, }8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文化
2 s! i: f4 A3 W  y
第六章  隋唐五代的服饰文化
5 P7 z8 N$ n; z
第七章  宋代的服饰文化

+ Z9 m" H3 d: b* n- Q8 Y+ C
第八章  辽、金、西夏与元代的服饰文化
  C+ Z1 t+ [: a4 s
第九章  明代的服饰文化
! O. l+ O, j% f- M- }2 j
第十章  清代的服饰文化
第十一章  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服饰文化& E5 G5 j" k  n0 C3 g
0 i3 {( t8 @9 b0 S$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7 11: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q6 L9 R; s- _$ r! D2 P第一章 中华服饰探源 9
0 i" p3 |( g) {! _  W) F$ Q+ D9 v 第一节 服装是人类演化一定阶段的产物 9
  S$ d4 {; c" h 第二节 人类远祖演化的历程 10
4 D4 ~9 R# H( F: e 第三节 中国人及其服饰的由来 13
# [+ V0 D, k' Y' p( Q/ m9 p 第四节 丰富多采的中华原始服饰 28! _( H3 P  F+ H* {& M

& Z4 N. T$ r1 U& r8 R7 M$ z4 c)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服饰文化 50
! Z( V" ?) X1 I5 e 第一节 夏、商、周服饰文化的背景 50+ I% d1 a$ m: @9 E/ L
第二节 服饰资料之阶级垄断 51' v% }; w5 c3 e4 J
第三节 奴隶社会的服饰制度 52
3 v: ^4 H' B4 v' s( A0 o2 _ 第四节 王权的标志——“十二章”服饰纹样 60
3 S2 b, V! a0 n6 q$ W 第五节 中国奴隶社会服饰文化的考古发现 68
* R& A& C0 Q4 S+ h, |3 E9 M
& I9 c) z9 ~  _* |9 _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文化 90) v5 B% N( A( s
第一节 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 90
* t" U; y, D; G, Y- O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文化的考古发现 951 F+ c% C6 d4 w- a+ x1 M

, j; S- _1 b! L4 t  u+ B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服饰文化 1316 K5 @% W# H% `/ h' t( v" n9 i/ C
第一节 秦汉服饰文化发展的背景 1310 d/ E9 V; z6 w" K: q* M
第二节 秦始皇时代的坚甲利兵 132
0 h4 A: G3 O- h' n& s3 @0 u6 h; U 第三节 中国丝绸对西方世界的重大影响 1413 e$ `/ A  y9 I# t6 ^3 l
第四节 汉王朝的服饰制度 143
4 R7 ]; \0 c2 z$ ? 第五节 考古发现的汉代服饰资料 168% z) D- s6 S  K1 s' r5 Q* t
第六节 秦汉时期的首饰和佩饰 184
' Q% @* i* R  a1 X5 K" w
8 Z) a4 @6 f" i4 r第五章 魏晋南南朝时期的服饰文化 194
8 |  j% L/ I: b3 ~' v" H* e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的背景 194' |9 U  i4 S! y- R2 ?8 q
第二节 汉、胡服饰文化的传移 195
0 `8 o1 d/ }9 J 第三节 裤褶、柄裆、半袖衫的流行 198  Q6 F' O3 c& z* R' g( G& E3 g
第四节 筒袖铠、两裆铠、明光铠 2001 l; i# W# U  F: Y! R
第五节 冠帽形制的变迁 203
$ {7 w% k: e6 \/ q, z 第六节 文士的服饰风尚 203
/ J0 ?/ n( u5 u9 K( y 第七节 妇女服装的演变 204
1 T. }: B, \# |8 {- @* f' Q 第八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纹样 209% n7 k9 L2 B" p: e, f0 S
第九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首饰实物 214* f8 K7 @4 L4 d: A  h

/ k7 b" D, @; |9 A; I1 V% F第六章 隋唐五代的服饰文化 220# s2 t; x% S. |6 z- P
第一节 隋朝的服饰制度 220" f4 n5 r+ J6 c: @# s% z) g$ P, e1 J
第二节 唐代服饰文化的背景 226* n8 w+ r' f, j* W) A
第三节 唐代的官服制度 227
$ v: C6 J* R. o& m. s& R! b 第四节 唐代的冠帽制度 230$ ~" E6 v# ^7 Q8 L& e
第五节 唐代男子的一般服装 248
% e9 p, N6 g. C- P. y 第六节 唐代女装的演变 249
. l$ G9 Y* }7 c  I; u! P7 W6 a 第七节 五代服饰 272
) q2 m1 c- a+ q; _ 第八节 隋唐五代妇女的发型和面妆 2774 k$ W8 C' [# c/ Z4 u- c( J
第九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甲衣 2805 B- {# w: W& X0 u
第十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服饰纹样 282/ z4 \! E3 W3 q6 |- x% V
第十一节 隋唐五代的首饰、佩饰 291
1 ^$ v- p; K) K* @+ P' U, Y# F
第七章 宋代的服饰文化 300
- S+ ?$ H9 h( M 第一节 封建衰败期封闭保守的文化背景 300
" W: i) H9 ?  `7 ~$ q: ]# @ 第二节 宋代的官服制度 301
3 E: q( S4 D8 V5 A3 E! s 第三节 宋代男子的一般服饰 3096 _/ g5 o5 T3 \$ R# |, w7 o
第四节 宋代妇女的一般服饰 316
. X7 i; F, }6 E1 R  u; z 第五节 宋代妇女的头饰 323! k8 a. L. m" P/ C  v
第六节 宋代流行的服饰纹样 3270 K$ U5 S3 @' n1 m
第七节 福州南宋黄异墓出土的服饰 338' }9 T# q# j6 C  C, S4 N+ s$ Q, ?
第八节 江苏金坛南宋周璃墓出土的服饰 351
7 {1 E; r6 U; Y0 A0 m 第九节 宋代首饰 356
$ x) t9 Z# J1 @8 W2 r- \
% `- d0 a% z- ^第八章 辽、金、西夏与元代的服饰文化 3584 I0 F: \9 h4 d- N8 u4 D- w; v
第一节 辽国服饰 358
5 L! E. M5 P! u$ G 第二节 金代服饰 365
+ x+ g1 h( o6 [ 第三节 西夏服饰 3720 ~7 ^4 N. T( d! r
第四节 元代服饰 378
) _5 K4 ?1 c( y 第五节 辽、金、西夏、元时期的服饰纹样 3950 W% Z  Q; B- ]* ]
第六节 辽、金、西夏、元时期的首饰佩饰 403
2 L% ?/ ~& _3 i7 y0 T! \9 a" B! a! O+ x( C7 k& P; l
第九章 明代的服饰文化 408& ^0 C: H* s3 y
第一节 明代服饰文化发展的背景 408; w( L3 t' k% o! \0 k5 b0 R3 M
第二节 明代的官服制度 409
" r* I+ b# P* m5 ~ 第三节 明代的丝绸衣料 463
  B( b# h( z- w! a4 N 第四节 明代的服饰纹样 476
- G3 `1 J0 ]0 c- i  J: B 第五节 明墓出土的首饰佩饰 500, Y  V0 t; }3 |2 C* `1 l3 J( w: t

1 M& M, }, g' ]- B& T1 w第十章 清代的服饰文化 507
# n  u% w& ~" \7 n3 o  Q/ x 第一节 清代服饰文化发展的背景 507# D7 D# }! E: P4 Y* H! A. X& V
第二节 满洲族入关以前的服装 509
) X! E$ ]5 R5 ^: B; Z" o; J 第三节 清朝入关初期强制推行的服制改革 514$ U+ ]0 l4 W! W5 R; @8 P! s1 C' B
第四节 清代的冠服 516
$ K; p+ V9 b. Y" W 第五节 清代一般服饰 576
; a4 p% r- D0 t6 n/ Z 第六节 清代铠甲 5940 p, F0 i" W8 Q+ L8 H
8 q' d. {' D5 y3 e  Y5 P' e2 [$ A
第十一章 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服饰文化 597/ g: d) s0 X5 w' U# n# H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服饰 598
& [; Q5 I( G; p9 r+ @# N+ M! m$ C# F 第二节 孙中山倡导的中山服 600
* R/ y- G9 B" S4 Z( Z) Q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服饰 601
- I1 v9 d2 g5 E; L& F3 p- S 第四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服饰 607. i* Z) Q2 ^- O+ M1 @
第五节 少数民族服饰 610. Z. ]+ u& ~, `! o) J
4 q! ]7 R; E5 W  ?
附录页 614
" d" c# Q  Y( _' B3 W' t! A% F4 l6 ~' W; \8 W. b2 @" C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4 16:3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