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饰民俗学》,华梅。服饰文化学丛书,2004年出版。
2 R3 f& S9 b, B& P' a
服饰民俗学,华梅,PDF.pdf
(6.67 MB, 下载次数: 0)
6 z( r+ S& k8 H. T* n: Y8 E: E- j+ r内容提要
8 ?$ r' p. n' | w* a, o; Z《服饰民俗学》是“服饰文化学丛书”中的一册。服饰民俗学是研究服饰在民俗文化中的构成、地位及服俗惯制形成、传承、变异的科学。作者在多年研究服饰文化学的基础上,以民间生活为研究基础,深入探索了服饰与民俗文化的渊源关系,从而具体地运用服饰民俗阐述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整理研究了服饰所呈示的民俗事象,分析服饰民俗的类别及地域特征;对服饰民俗惯制的发生、传承、变异及未来做历史与现实的剖析、研究,并建立起自己独特完整的服饰民俗学体系。
8 m4 u) T- w& C5 C$ z, K《服饰民俗学》可作为高等服装院校服装专业的辅助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大学生、服饰文化爱好者陶冶情操、提升自身修养的参考书。
) _. K9 ^/ _5 a
d8 Q9 j8 a. h
目录* C5 ~" T2 s7 Z& P$ X8 v/ |6 p% L
绪论
M* z% J' H3 X& y, O5 }第一章 服饰是一种民俗事象
* ^8 \ V2 Y, r$ G第一节 服饰民俗的历史性" H- }7 M- n" Q' d- G
第二节 服饰民俗的自发性% v, T* W$ x1 L& u7 }
第三节 服饰民俗的地域性
0 T: |& d/ ?9 n) c第四节 服饰民俗的传承性$ r9 s5 n) I9 f% W# X% A8 d1 K( Y
第五节 服饰民俗的变异性& u/ K/ N4 B! r
第二章 服饰是民俗的载体% T- D7 B9 h( v0 i, ]' O5 k& A- p p s
第一节 服饰是物质民俗的直接现实
# ^' m9 a; |( m一、人生仪礼服饰9 w, O6 k2 a8 L6 A& y6 W. [ [ P
二、节日礼俗服饰
) q, t {# Z# g( F8 ^三、游艺民俗服饰
2 T- Q* M$ r) p1 |8 F3 d o2 \第二节 服饰是心意民俗的精神寄托9 a; [- t, _! b i
一、祭神祀祖服饰% v- Y) b) X0 Q: f
二、祈福求祥服饰8 [9 e i- o- d- B: D
三、避邪驱魔服饰
; W% u ^3 D& X% B" x& e四、免灾去病服饰
7 u- |- u! x: u U# z: v3 M五、招魂厌胜服饰
- r( K% o$ U* F( o第三章 服饰惯制
, Q. Z2 X& }2 }9 w- W第一节 服饰本体惯制
- _# ]5 b& ]" n* j2 | ^1 I一、主服惯制8 }7 Q" V1 V! w/ T s" F
二、首服惯制9 p! |+ u0 k3 @: L3 d; E$ q
三、足服惯制
6 k/ d6 B5 @, O4 h4 O2 v* t9 i( A四、佩饰惯制
. v* p* [5 U3 T# T/ l0 M" L第二节 服饰造型惯制$ A) E8 W' z0 {# F2 q
一、款式惯制
4 T- W* x2 ^& b6 v9 U二、色彩惯制
/ x5 z# R% t6 B* V/ z, b0 Y三、纹饰惯制6 `! g5 C3 n" |; Y% W2 h6 S1 m
四、质料惯制* V. O9 }% T, w; @
五、工艺惯制5 ]0 V2 I% L- q. h. ^- I$ E
第三节 服饰组构惯制; \8 Z, S0 K+ g; ?( Y; D8 r
一、穿着惯制
2 f* I- e: q( y/ b* ] c" q; U二、配套惯制
- z5 } @: T- B" `* ?3 Q三、适应惯制1 C9 Y2 H( K5 R" u( C
第四章 服饰民俗禁忌
6 S* L* u% Z1 q6 \' A* @6 ~第一节 日常禁忌 * {* C8 D9 L9 c
第二节 节日禁忌
( C; S I( Q0 M) u/ y+ M1 a. n7 p6 g* _第三节 仪礼禁忌/ T8 h. O! Q8 C& |/ @2 E7 w9 u
第四节 环境禁忌
- h0 H% {# i, a% p, F% I& e第五节 身份禁忌' Y' a) d* |; `3 M9 `5 {' e
第六节 服色总体禁忌$ I& \3 z) m% t
第五章 服饰民俗的演变
! m: p9 z+ @$ T, [第一节 引进服饰的冲击结果+ g. {$ K* j. N+ C/ h
一、兴盛形势下的主动引进
2 h/ p s6 S2 j4 \8 ?8 e二、衰败形势下的被动引进
6 I/ z1 }4 p z第二节 强制服饰的畸变结果
* B0 H9 H8 }" y" A$ i一、变更执政人) @% c7 M- B3 c2 U; c5 H u
二、变更执政民族
, R9 p! ?7 C; K/ p8 ^* K三、变更统治意旨
4 h$ k m) h. r# E, t: C第三节 服饰趋新引发民俗渐变
6 n2 g2 U. H5 J1 Z第六章 服饰民俗的现实观察与研究! p2 Z% Y$ G3 A, k/ O) b" N
第一节 中国春节服饰引发的思考1 ^2 N4 X3 |5 n; _8 F0 h
一、红袄红裤过大年
# i5 _( w% X" D" [, |二、从年俗服饰看摇钱树5 ]1 ]0 U2 Z* o' ?
三、腊月傩服驱厉鬼
$ H4 [( ]* `( I. U% N四、一元复又始,万众更新衣
A& u+ C. s) ~5 m五、虎衣虎饰,虎虎生风
j: ?; C% q: {, n, E六、尊卑共用虎纹衣
5 l7 D5 K9 w" t, I4 q七、衣上生明月,玉兔最可人
! e6 q% e+ u$ q) G八、龙腾衣上1 n+ T$ [" p6 T. R* S1 J( n' s4 q
九、又到春节
9 \' ]5 h3 ^6 p1 V十、还是过咱中国年% l- |- S7 [( _( G( D- a
十一、年画·服俗·年味0 p& y% o, N4 p' X. [0 I
十二、杨柳青年画中的服饰6 s. S2 z9 g" b/ T
第二节 寿诞与节日服饰的考证
) ~1 S' p5 B* x% j- T一、寿诞吉服
% G2 e+ n' P1 A& F) y( n二、上元处处见红妆
* }2 \ a* Z: e* ^9 W0 J4 t三、大红灯笼映红装
5 K4 R% q3 P8 D Q, J1 R+ I, c四、“五毒”的美
% q3 Q* J; K. k+ d; Y8 y五、金盔亮甲兔儿爷
+ g* D3 G6 `* \* {/ e% k六、遍插茱萸少一人9 c# F3 a% A! d: H( J& d
七、寒到君边衣到无
9 C4 q5 f8 L o) g, B第三节 游艺与馈赠服俗的探究) x: e9 c1 U% y9 ]8 q
一、剧装与常服的双向环流
7 i+ \) H. P' r5 R/ J二、霓裳羽衣自有情% s: h$ _4 w v: b1 \
三、嬉笑怒骂皆服饰1 K; \/ P# V/ w" X, r* a
四、旋转的舞服! l* E% P- k) z" |8 ]# D$ y$ Q( |& ~
五、由JQK想起服饰
/ }: e1 x, j8 i, f六、服饰馈赠! z c5 q7 {7 I# |5 M
结束语& W1 `# c% f' b/ U, ~3 p7 _
一、服饰显示最广泛的大众文化4 d$ \+ Q7 s1 u- N9 R
二、服饰记载民俗的轨迹
) M- b% y! h, a三、服饰永远续写民俗新篇章! ]% B* C% Q7 c. v, e4 [1 X
参考文献
& j, Y" S9 r) i
/ u* k* K) j' J, N1 A: i: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