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整浆穿] 浆丝机的主要机构与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30 11: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浆丝机主要由送经、上浆、冷凝、干燥、上蜡(油)、冷却和卷取等装置组成。经丝从经轴上退解后,经分丝筘、浆槽、湿分层装置,先后进入第一、第二热风烘房预烘,再经烘筒烘干,然后经过静电消除器、断丝检测器、上油辊,通过冷却降温,最后卷绕到浆轴上。4 q( l) Y) R- G2 V
浆丝机工艺流程和主要机构.jpg
浆丝机的工艺流程和主要机构
1—经轴 2—分丝筘 3—浆槽 4—湿分层装置 5、6—第一、第二热风烘房 7—烘筒
) l! L# h" f, I2 X6 M% _8—排气罩 9—静电消除器 10—断丝检测 11—上油辊 12—冷却 13—浆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11: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D5 T/ U" b. Z2 S9 v. i& ^2 N0 z" [1.送经装置; Y; e. r# D: e
送经装置由经轴轴承、张力控制等组成,应保持经丝张力恒定,减少经丝跳动和张力波动。
  `( u' J6 p$ p# p9 p  n& `3 U2.上浆装置8 ^  ]1 q* X9 j& o6 b  X
上浆装置主要由浆槽、浸浆辊和压浆辊等组成。7 y* X4 [" p5 L( s% j
(1)浆槽。浆槽是储存浆液和上浆的装置,加热方式为间接加热,将蒸汽通入浆槽夹层内,使介质升温来加热浆料。浆槽容积不宜太小,若过小会影响浆液的流动和上浆率的稳定。浆槽要定期清理,防止浆皮现象。
2 y. d3 U8 _+ w& t* Y8 A(2)浸浆辊。其作用是将经丝浸入浆液中,高度要适宜,使浆液充分渗透于丝内部和附着于丝线表面。( }; o) @4 b3 _$ C6 Y7 l
(3)压浆辊。其作用是压出丝线上多余的浆液,使浆液充分渗透到丝线内部。浸浆辊和压浆辊表面弹性要一致,不要有伤痕或丝道,要经常清洗,确保表面无浆皮和断线,处理所沾断线不要用剪刀或指甲,尽量用细砂纸处理。定期研磨,硬度符合要求,一般浸浆辊是60°HR,压浆辊是65°HR。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11: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2 |3 [5 [: }6 s6 d4 p
3.冷凝装置
2 `6 a: O4 R1 [: `8 {冷凝辊内的冷水微速运转,在冷凝辊表面形成结露,浆液不能固化;结露水不能太重,太重会影响丝条的干燥效果;结露水也不能太少,太少就起不到防止浆液固化的作用,浆料会脱落影响浆膜的良好形成,另外,冷凝辊和后面的分丝辊还起到将丝条分隔成为4层或2层,使丝与丝之间,层与层之间间隙清晰,不致于丝与丝之间的粘连和相互缠绕,造成浆膜撕裂等,而且还可提高干燥效率。冷凝棒蒸汽不要过大,避免溅到浸浆辊上,经丝成柳条状会产生浆皮。
+ k! z1 f: \1 s/ a2 v# `4.干燥装置
8 a5 r, T6 {4 O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和锡林等。上浆的经丝通过2个热风循环构成干燥室(烘箱),以及3~5个干燥锡林进行干燥。干燥室要定期清理废丝、杂物,确保热风循环畅通,有利于改进上浆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11: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8 |: {6 A( i1 U' M6 E, W; P3 n
5.上蜡(油)装置
: f- x) c* Y' n经丝上蜡(油)是通过控制柜上的上蜡(油) 旋钮开关来转化,附着量的调节根据上蜡辊的转数和经丝的接触长度决定。上蜡辊的转数通过槽左下方的调节旋钮来调节。经丝的接触长度通过手柄调节上下槽的高度来实现。
! Q+ @( s1 }5 a; z8 {6 p9 g3 X' s. ~! ~6.冷却装置! v4 R* ~4 j; E1 a4 T
经丝冷却的作用是消除浆丝内部应力,对上蜡经丝是冷却和固化蜡液。该装置一般适用于夏季。冷风温度的设定(对于水冷式冷冻机而言),打开中间部位右侧盖罩内部有一个温度调节器,将旋钮的凸部对准所需的温度刻度。设定目标为室温5℃。为了让经丝得到充分冷却,也可在卷取轴的后面再加装一套冷却。
2 E# R7 O( j9 n" F# E2 b* T7.卷取装置6 i  {6 W& Q/ N# ]- u) z
利用W形伸缩筘,调整卷取宽度,然后将经丝卷绕到浆轴上。浆轴轴承必须运转正常,防止经丝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10-14 09:2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