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中下游,盛产棉、毛、麻、丝等纺织原料,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具有发展纺织工业的条件。: ^7 u5 p# H& N, p
6 W, {0 b, n* q) h4 U4 e# p* R4 u7 b) L
河南手工纺织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除农民家庭的“男耕女织”外,在城镇也有相当数量的手工纺织作坊进行商品生产,如开封洋绸和长葛绒曾驰名中外。此外,还有毛巾、织袜、染布等手工业相继在开封、新乡、周口、安阳等城镇发展起来,在解决人民衣被需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8 W6 \* A! @) k, S/ J5 P p; d7 B# b( a$ T/ a
河南近代纺织厂只有4家,都建在铁路沿线。1901年曾任清朝工部尚书的孙家鼎在安阳开办广益纱厂,是河南动力机器纺织工业最早的一家,投资150万元,规模为纱锭2万枚,1903年竣工投产。1928年该厂因屡受挫折,乃出租给商人,为期6年,由官商合办改为商办,更名豫新纱厂。30年代抵制日货运动在全国兴起,豫新纱厂兴旺了几年,每年盈利约20万元,纱锭增至2. 92万枚。1934年出租期满收回,恢复广益纱厂。1937年秋,安阳沦陷。1939年8月,广益纱厂被日商钟渊公司接管,改为日军管理第一工厂。以后遭受日军多次毁坏,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该厂仅剩下纱锭4800枚。1945年底广益纱厂再度开工,每天生产28支纱7件。解放战争开始,该厂毗邻京汉铁路和机场,成为军事攻击目标,故于1947年初再次停工。1947年4月人民解放军进入该厂,组织力量将设备迁至河北省武安县和村。1947年三季度在和村兴建厂房,1949年三季度投产,定名和村纱厂。
9 I+ n0 [% V8 v2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