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 近代云南纺织工业发展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9 08: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d+ U% J* E$ N! A
云南地处西南边睡,地域 辽 阔 ,山 川壮丽,高山峡谷相间,河川湖泊纵横,气候兼有温、热、寒三带的特征,雨量充沛,资源丰富。近代只有窄轨的滇越铁路通往越南,有2/3的县不通汽车。9 e# e4 L  x$ p3 t
& b0 j- b  v) |$ O1 t
云南纺织历史悠久。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即以麻为纺织原料,公元前开始使用蚕丝,且织丝绸为衣。公元1世纪左右使用木棉,4世纪使用毛,5世纪时已能生产毛制品。以后又逐渐使用棉花,掌握了纺织技术。& O- t' p- \+ s9 u: i' t
0 Y, e6 ~) W. J
云南的手工纺织,经 历 了 漫 长的时间,直到 20世纪初,还处于手摇纺纱机、木织机、缸染、蜡染、扎染等手工机器纺织的时代,边远地区仍以一家一户自种棉花,自纺、自织、自用为主,多余的才作为商品出售o 1910年4月1日滇越铁路通车后,大量棉纱、棉纺织品由上海、缅甸、印度进入云南,昆明及一些交通方便的城市,才陆续有了手工织布的工厂。) Z, A! x- z/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08: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发展过程0 @! @* q  Y7 @8 h$ L
(一)针织业的产生
. g7 e0 G( V* G' L4 `* t6 T  j) _
昆明的针织业始于 19 12 年 ,当时传入者为广东商人。初不过一二家,1916年后渐增,然皆为小本经营,规模很小,产品有限,未为人所注意。据云南实业改进会商业调查,1912年共有厂户18家,资本3270元。此后,人民风尚突变,针织品销路大增,业外人也参加制造,织户增多。
) K- X) C: k5 a6 f1 q, K
; O8 ~, x& `7 S0 h8 A: A1934 -1935年最为风盛,厂户约有90家,袜机约有800台,工徒两千名,出品、营业均相当发达。1935年后,因厉行禁鸦片,赶修公路,农村经济渐衰,市场呆滞,针织业大受打击。1936年春调查尚剩63家,开工袜机500余台,全年营业额不过10万余元,工徒不足1千名。
3 l5 k% n* E7 Q% V; d9 x" R1 R: u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08: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第一家动力机器棉纺织厂的创立7 I$ Y0 B# h; i/ N% I
1934年 3月,云南省经济委员会成立 ,缪 云 台 为主任委员,并负责筹建纺纱、织布、动力、五金、水泥等5个工厂。据缪云台回忆:"1934年,发现云南省大宗的进口商品是棉纱和棉布,每年占了云南很大一笔外汇。进口棉花比进口棉纱、棉布耗的外汇少,对增加就业和发展自己的纺织业也有好处。现在日本在上海办的纺织厂管理最好,效益也高。其次是永安纺织公司的厂管理也好。我到上海就请永安纺织公司的经理郭顺和郭乐两兄弟帮助建纺织厂。他们决定投资并从各方面支援云南建设纺织厂。以后又指定他们的侄儿、当时任永安第三纺织厂厂长的郭棣活负责,组织人员设计、规划、代购机器、派遣熟练技术人员和技工到云南进行人员培训、车间管理及原材料准备等工作。. v  o" g4 |3 z- v( _
; x9 {* y5 j4 Y
“根据云南资金不足的实际情况,决定建1万纱锭,200台布机的纺织厂。第一期先购5200枚纱锭,60台布机。同时建设一个火力发电厂,购置1000千瓦蒸汽发电机两台。都选当时最先进的设备,价格也优惠,通过安利洋行和慎昌洋行代办。: }2 t$ r4 F" r. F. _
% J( x8 e9 w! K$ Y3 y4 c* H6 U
“在签订机器合同的时候,外商要我请银行担保。为 了 维 护 国 家 尊严,我提出卖方也要请银行担保。”
5 Z$ Y& _3 K) D( B/ z: r% g$ v4 l) s  a
1934年由上海永安三厂工程师李锡钊设计,1935年在昆明城南玉皇阁购地67亩,土建开工。同年上海永安公司派技术人员雷湘和雷炳强来昆明协助建厂,不久雷湘病故。1936年厂房基本建成,设备陆续运抵昆明。8月永安公司又派纺纱技术人员朱健飞、李牧九、朱惠臣及有关纺纱织布的机械、保全、操作、运转等全套技师10余人,由上海经香港、海防到昆明,负责机器安装和工人培训。试车生产用的棉花也由永安公司调拨运昆。1937年8月投产,11月实行三班8小时制。$ h! f8 Q$ F% b7 q$ o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08: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裕滇纺织公司的创立4 M% J5 `+ I9 y% P! C' r% K
1936年中国银行与湖南省政府商定,向英国订购纺纱机2. 5万锭在衡阳合资建设衡中纺织厂,后因抗日战争而停建,机器停留香港。1938年利用此机器在昆明由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合资建设裕滇纺织公司。选举缪云台为董事长,聘请黄宪儒、骆仰止为筹建处正副主任。1939年在玉皇阁购地180亩,与云南省经济委员会纺织厂仅一墙之隔,1940年1月,完成厂房工程65%。
! V# \  }. c. W( D
; d1 B" m8 L2 T3 A1939年骆仰止到上海招聘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并成立驻港办事处。同年12月,骆仰止赴香港接收设备。1940年1月,经越南海防转运昆明,第一批先配套运出纱锭3360枚,6月试车生产。同年10月,因轰炸铁路受阻,设备也有损失,直到海防为日军占领时,海防仍存有部分纺纱设备未运出。为了把存港设备尽快运昆,1941年又改由缅甸仰光沿滇缅公路运昆。缅甸为日军占领后,仰光仓库仍有部分纺纱设备未运出。
/ [- \9 @; U: z" P: g" o& ]  e8 ]8 h
1940年10月,裕滇纺织公司在上海聘请 了 以 李 钟禄为首的纺织机械制造技术人员和技工等20余人,在昆明海口筹建海口机修厂。海口距昆明56公里,在滇池出口处,水陆交通方便,可免空袭。该厂陆续生产了若干清花机、并条机、梳棉机及部分纺机配件,为裕滇多开出纺纱机器作出了贡献。1944年6月,由云南省经济委员会纺织厂投资扩建为裕云机器厂,迁昆明黄土坡,1949年后,并入机械工业。! J) @9 `1 w4 P) x

! {7 q$ a: f3 {# o  m1940年空袭频繁,为了防空,裕滇纺织公司在昆明西山脚下的龙王庙,建设西山分场,把抢运到昆明的1万余枚纱锭移来安装,1943年2月试车投产。1950年6月,云南省经济委员会纺织厂与裕滇纺织公司合并,成立云南纺织厂。西山分场于1951年迁回昆明。
' U: t1 y/ C& D+ p6 g+ P% j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08: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小型棉纺织厂的兴起和衰落1 E. f! T, [3 U! ]8 J2 L. J! \
1941年纱布供需矛盾突出,纺纱厂 利 润 较 高,云南一时兴起创办小型棉纺织厂的热潮。中央机器厂仿制了一套小型棉纺机共336锭,作为试验工厂试车投产。以后,中原纺织厂建168锭的小型纺纱机试车投产;1944年1月大华纺织厂新建的336锭小型纺纱机试车投产;同年8月云茂纺织厂新建的384锭小型纺纱机试车投产;1945年2月,云南纺织厂向中央机器厂购入小型纺纱机一套计336锭投入使用。这些简易的小型纺纱厂投产后,产量低,质量差,用工多,消耗大,无法和大型纺织厂相比。抗日战争胜利后,陆续减产停产,到1949年底全部停完,设备陆续报废。
7 a. }) w% }+ @1 `8 R  j" M+ z% z# m# f. x( P& H4 U6 I$ y2 N; u
云茂纺织厂 建 厂 后 ,由于厂小利薄,设备缺陷很多,1945年秋停产。该厂厂主兼茂恒公司总经理王振宇,提出集资向英国引进纺纱机进行改造的设想,并即向各方集资建厂。1947年在昆明城东交三桥购地312. 5亩,1948年向英国购纺机2万锭,1949年由香港经海防转运昆明,同年12月陆续安装试车投产。
9 U6 C' s* {. G+ _& G" r! n6 T- C% ?* d8 \6 |
1949年年底,云南共有动力 机 器 棉 纺织厂 3家,纱锭4. 89万枚,但实际开工仅3万余枚;已安装的电力织布机132台,实开仅60台。) o, E  Z/ V) F; J/ D7 g3 b

5 S9 t. _. G+ y4 S0 h/ O% J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08: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近代机器4丝业和丝织业
; E1 x/ Q7 ]) U6 b
1938年4月,中央农业实验所工作站在昆明成立,朱新予负责蚕桑组,开始研究蚕桑品种改良、栽培及种植等工作。同年8月,中央经济部与云南建设厅共同拟定复兴云南蚕桑的计划,在开远及蒙自之间的草坝成立开蒙垦植局负责棉花和蚕桑的栽培、饲养的试验研究。1939年4月,富滇新银行与中国银行合资在开远草坝兴建云南蚕业新村公司,经理葛建中负责栽桑、养蚕、缥丝、运销等工作。1941年兴建缥丝厂,有座缥车10。台、复摇车56台和自动烘茧机1台,同年12月正式缥丝。1941^1944年,共产生丝26. 25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停产。1949年后,改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有立缥机520绪、座缥机10台、复摇车28台和煮茧机1台。
) Z2 s* A& K, W+ D  w, Z/ L; a
; g8 m! n# |+ L' c3 h1939年 2 月 ,利用杭州迁昆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在昆明乾沟尾成立云南蚕丝公司筹备处,主任周君梅,内设收茧处及制丝所两部分。制丝所有缥丝机10。台共200。绪,丝织机30台。1940年缥丝部分建成投产,1942年丝织部分建成投产。以后,由于蚕茧供应不上,加之抗战胜利后丝价狂落,1945年冬停工。1947年4月改组增资,1948年复工。复工后仍因无茧,于1949年2月停办。
# ~6 U, u; d& l9 {! {3 B
$ d4 a5 k+ D: R. w5 s  m0 u  T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08: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发展特点
  h6 g0 ?* p& O2 x' u7 B: p0 {云南手工纺织技术起源较早,说明有促进棉、丝、毛、麻生产的自然环境。近代机器纺织工业在云南发展后,由于省内各种纺织原料发展迟缓,交通又不便,制约了云南纺织工业的发展。
/ K% `# H! [0 L+ {- m- m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4-30 14:3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