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地方] 近代山西纺织工业发展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9 22: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省南部和中部多盆地,黄河流经本省西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我国北方重点产棉地区之一。省内山区较多,羊毛资源很富。晋东南、晋南地区历来有栽桑养蚕的传统。在明清以前,山西潞安是北方丝绸中心,产品称为“潞绸”。山西人民从事纺织生产有悠久的历史。5 u8 |! y0 ~8 g: p2 M- Z, R
. D; L0 m* S- G' q6 I& K: U
一、近代纺织工业的诞生和发展(1924—1936年)
1 n9 i* ^( U0 C" h9 `9 K+ w" s/ G6 }, d3 p2 R) G4 _! A3 s
早在光绪年间,清政府在新绛县筹建棉纺厂,未成 。
" t  w' c; h, k3 Y% |& a- y* Q* u, ^' y) |+ W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1907年10月正太铁路自石家 庄 至 太 原建成通车。1919年山西实业家徐一清联合省内外各界知名人士聂云台、徐秉臣等,集股150万元,成立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20年在榆次县北关购地420亩建设纺织厂、购买英制纱锭1. 28万枚和500马力发动机。促织网后因山西干旱、集资困难等原因,直到1924年6月才投产。开始经营顺利,1927年购置纱锭800枚,并在县城东的源涡村建成1150千瓦汽轮发电厂一座。1929年扩建纱场,购置纱锭2万枚; 1930年扩充资本到300万元;1931年购纱锭8144枚,棉毯织机4台;1932年又购置线锭752枚,资本增为400万元;1935年购置织机480台,因资金短缺未及投产。到1936年,该公司拥有纱锭4. 17万余枚,线锭752枚,织机480台,棉毯织机4台。
6 @* c8 |; S# r2 T7 P1927年 6月,新绛县大益成纺织厂建成投产,有纱锭 6048枚。1929年纱锭增至万余枚;1931年资本增至214万元,又购纱锭400枚,线锭1040枚,织机260台,并用电力发动;促织网1934年又增加织机144台,纱锭2400枚。到1936年,拥有纱锭1.64万余枚,线锭1040枚,织机404台。1 H) L) V7 p+ P4 N3 O
1929 年 祁县益晋染织厂购进200台织机,替代了手工木织机。由此,该厂从手工作坊变成了近代染织厂。" Y$ @. ]4 U& `
1930年2月, 太原晋生织染厂建成投产,有织机 252台。1931年又购置纱锭 6000枚。1931年6月,新绛县雍裕纺织厂建成投产,有纱锭8400枚,线锭 520枚,织机 140台 ,日产100匹棉漂染设备。3 C; Y% a) Q6 c8 o9 G6 S) R
1933年西北实业公司投资45万元,在太原筹建西北毛织厂,1935年8月投产,有毛纺锭880枚,其中精纺锭700枚、粗纺锭180枚,毛织机43台。6 y5 C$ C6 m  K& V5 f
截至1936年,山西省共有晋华、大益成、益晋、晋生、雍裕等棉纺织企业5家,全属民营,计有棉纺锭7. 26万余枚,线锭2312枚,织机1476台,棉毯织机4台。促织网另有官办企业1家,即西北毛织厂。( O. `: H9 v. H; j
30年 代 , 因 洋纱、洋布充斥市场,晋华纺织公司产品积压,连年亏损,到 1935年借债 400万元。同年11月,由天津中国银行代管。其时,大益成、雍裕、晋生等厂也由天津中国银行代管。( I/ K9 A. O/ F4 b
) \3 \& k+ F6 h6 b# D$ Z+ n
后来,由于国内抵制洋货,市场好转,纱布价格回升,不到1年时间,各公司转亏为盈。促织网1936年山西省共生产棉纱3. 38万件、比1934年提高10%,棉布42. 3万匹,毛织品6. 3万米,绒线1780公斤,毛毯3549条,拥有固定资产491. 35万元,是战前纺织工业生产情况最好的一年。
: A& L2 ?) H( N: H0 |$ b8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9 22: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的破坏和战后的调整(1937-1949年). [3 A- |3 b( p; r

, j8 x1 W& S# r( T) u6 R2 Z1937年11月 5日 旧军侵占太原,晋生织染厂、西北毛织厂、晋华纺织公司及租赁的祁县益晋染织厂先后被日军占领。1938年3月,日军又占领新绛县大益成和雍裕两厂,实行军管理。晋生织染厂被改为军管理第一厂,祁县益晋染织厂改为军管理第十一厂,晋华纺织公司改为军管理第十二厂,西北毛织厂改为军管理第十六厂,新绛大益成纺织公司改为军管理第三十三厂,雍裕纺织公司改为军管理第三十四厂。促织网1942年结束军管,委托日本公司管理。同年4月1日,在太原成立山西股份公司,由13家日本公司,出资8000万元接管山西所有工矿企业。钟渊纺纱公司接管原军管理第一厂和第十六厂,分别改为太原纺织厂和太原毛织厂;东洋纺纱公司接管原军管理第十二厂,改为榆次纺织厂;上海纺纱公司接管原军管理第十一厂、第三十三和第三十四厂,改为祁县织染厂、新绛纺织一厂和新绛纺织二厂。# u5 e6 k) t8 `) c2 \
% v% @  Z+ U: I. E$ I  y. M
在日军占领时期,山西纺织工业遭到严重破坏。1943年新绛 纺 织 一 厂(原大益成纺织厂)被日军将主要设备拆卸装箱运走,其余设备捣毁炼铁。新绛纺织二厂(原雍裕纺织厂)的纱机全部捣毁炼铁,布机装箱运走。促织网祁县织染厂(原益晋染织厂)的部分设备被捣毁,动力设备也遭破坏而停产。1943年全省棉纺锭只剩4. 77万余枚,织机剩729台,棉纱产量9971件,棉布产量491万米,分别为1936年的65.7%、49.4%、26%和12.5%。% D8 z# b; [$ r  x2 V* q6 W2 Z

7 T/ x* d3 U- ]4 g/ _' p% N  d抗日战争胜利后,榆次纺织厂(含祁县织染厂)、太原纺织厂、太原毛织厂、太原棉织厂(含榆次振华棉织厂)、太原制服厂、太原棉毛织造厂等由西北实业公司接管。1946年榆次纺织厂仅开出1. 6万余锭,且只开一班。到1948年夏,该厂1. 8万锭设备及发电机等被移到太原。1948年8月榆次解放。促织网1949年1月,榆次纺织厂归华北人民政府管理,改名为晋华纺织厂。1949年4月太原解放,除1. 2万枚纱锭被烧毁外,其余机器又搬回晋华厂。1950年1月,开出2. 6万锭和492台织布机。
; I8 T5 d6 e6 n* _* u
) _$ D/ g- c2 T7 X/ @' m  L太原解放后,成立太原纺织公司,管辖晋华、晋生、太原棉织(含榆次振华)等厂,当年生产棉纱1.48万件,棉布15. 67万匹。该公司下属的还有太原毛织厂和太原棉毛织造厂(针织企业)。
3 N# H# Q9 |8 S, L! b7 R* m3 A
2 c* x7 F3 ^: s2 ]* |  u' a到 1949 年底,山西省纺织企业主要集中在太原(含榆次),共有棉纺锭3. 8万枚,织机 741台,毛织机43台,织袜机75台,针织机15台,缝纫机310台,远远低于1936年的水平。
% b2 k. M5 f: |9 r* ^6 W" c
& Y" ~9 ~4 Y! K. A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11-1 05:1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